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来凤革勒车地区铅锌-萤石矿流体包裹体与C-H-O-S-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华 郭盼 +4 位作者 刘力 潘龙克 段先锋 毛启曦 廖明芳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0,共12页
鄂西南地区铅锌矿化分布广泛,但至今未发现大型矿床,对成矿系统的研究亦存在不足。对来凤革勒车地区铅锌-萤石矿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及C-H-O-S-Pb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区内萤石、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37~170℃之间... 鄂西南地区铅锌矿化分布广泛,但至今未发现大型矿床,对成矿系统的研究亦存在不足。对来凤革勒车地区铅锌-萤石矿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及C-H-O-S-Pb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区内萤石、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37~170℃之间,盐度变化范围为11.46%~16.89%,属低温度、中低盐度NaCl-H_(2)O体系流体,主要来源可能为含沉积硫酸盐(海相沉积物)的岩石建造变质脱水;δ^(34)S值介于9.5‰~11.8‰之间,均值为10.92‰;^(206)Pb/^(204)Pb<18.20,^(207)Pb/^(204)Pb>15.60,^(208)Pb/^(204)Pb<39.00,铅同位素具有比值变化小,具有高μ和高ω的特征。硫源和铅源均主要来自于上地壳古生代沉积盆地奥陶纪和寒武纪容矿地层,同生沉积成岩后生中低温热液改造作用是革勒车地区铅锌-萤石矿床的主导成因类型。与鄂湘西扬子地台区典型铅锌矿床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时在成矿流体、古生代沉积环境、构造背景3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铅锌 萤石 物质来源 鄂西南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中—新元古代洋板块地质及其对扬子克拉通形成过程的启示
2
作者 陈超 刘勇 +1 位作者 苑金玲 孔令耀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11,共3页
洋板块地质学是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编撰专家组倡导的地质新理论(Ding Xiaozhong et al.,2020;李廷栋等,2019),其以俯冲增生杂岩带、蛇绿岩带等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洋壳在洋中脊形成至海沟俯冲消亡的复杂洋陆转换过程(李廷栋等,2019)... 洋板块地质学是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编撰专家组倡导的地质新理论(Ding Xiaozhong et al.,2020;李廷栋等,2019),其以俯冲增生杂岩带、蛇绿岩带等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洋壳在洋中脊形成至海沟俯冲消亡的复杂洋陆转换过程(李廷栋等,2019)。近年研究发现,湖北省发育中—新元古代庙湾蛇绿混杂岩、大洪山俯冲增生杂岩、吕王—高桥蛇绿混杂岩(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板块地质 中—新元古代 扬子克拉通 蛇绿混杂岩 俯冲增生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解吸过程中气体组分和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为例
3
作者 高钧健 黄俨然 +7 位作者 张小涛 沈斌 李世臻 段轲 徐学敏 杨佳佳 王广 杨鹏宇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4-635,共12页
近年来,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有重大发现,为深入探讨该地区大隆组页岩对不同组分气体的吸附能力、页岩气成因以及大隆组含气潜力,在鄂西页岩气解吸现场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解吸气,并将收集的气体进行组分与碳氢同位素分析。研究... 近年来,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有重大发现,为深入探讨该地区大隆组页岩对不同组分气体的吸附能力、页岩气成因以及大隆组含气潜力,在鄂西页岩气解吸现场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解吸气,并将收集的气体进行组分与碳氢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解吸过程中甲烷组分占比随着解吸时间的增加先下降,当解吸温度达到85℃之后呈上升趋势,乙烷、丙烷、二氧化碳的变化规律与甲烷正好相反;甲乙烷的碳同位素值均显著增加,甲烷碳同位素值由-38.64‰~-30.94‰增长到-22.46‰~-4.56‰,增幅达13.70‰~26.38‰,乙烷增幅较小,但仍从-46.39‰~-36.83‰提升至-36.94‰~-28.24‰,碳同位素呈现倒转现象;甲烷的氢同位素由-151.11‰~-144.81‰增长到-138.82‰~-126.70‰。可以发现大隆组页岩对各组分的吸附能力大小为H_(2)>CO_(2)>C_(3)H_(8)>C_(2)H_(6)>CH_(4)>He,研究区页岩气为高成熟页岩气,由干酪根初次裂解气与原油二次裂解气混合而成,且以干酪根裂解气为主,并且解吸过程中甲烷的氢同位素与页岩气呈正相关关系,二者相关度较高,可作为识别“甜点层”的重点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解吸过程 吸附能力 碳同位素分馏 甲烷氢同位素 大隆组 鄂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石头咀矽卡岩型Cu-Fe矿床石榴子石原位成分、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匡华 张铭 +2 位作者 赵岩岩 严子清 杨黎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555,共21页
石头咀Cu-Fe矿床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目前其成矿时代不明,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尚不清楚。本文根据野外调研和岩相学观察,识别出该矿床发育3个世代的石榴子石,并利用原位EMPA、LA-ICP-MS微量和U-Pb定年分析技术对石榴子石开展... 石头咀Cu-Fe矿床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目前其成矿时代不明,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尚不清楚。本文根据野外调研和岩相学观察,识别出该矿床发育3个世代的石榴子石,并利用原位EMPA、LA-ICP-MS微量和U-Pb定年分析技术对石榴子石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Grt1(Adr_(61~68)Grs_(28~36))成分变化小,不发育环带,由扩散交代作用形成;Grt2(Adr_(63~89)Grs_(7~33))成分变化较大,发育震荡环带结构,由渗透交代作用形成;Grt3成分均一,环带发育,为残余流体结晶的产物。Y/Ho值(19.24~32.13,均值26.46)表明石头咀矿床的石榴子石具有相同的岩浆流体来源,相对富集LREE和亏损HREE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反映了3个世代的石榴子石均形成于弱酸性的流体环境。δEu异常、Sn和REE含量等特征指示了在Grt1、Grt2到Grt3的形成过程中,成矿流体发生了从相对还原到氧化的转变,水岩反应强度具有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石榴子石(Grt2)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138±1 Ma,准确限定了石头咀矿床的成矿时代,证实了石头咀矿床的形成与铜绿山岩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石头咀矿床的成矿作用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在鄂东南地区的矿化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南 石头咀 石榴子石 成矿时代 流体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自然资源综合评价
5
作者 石先滨 刘泽瑾 +2 位作者 周晓宁 翁雪波 徐浩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55-160,共6页
提出了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探讨了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的自然资源利用分区方法。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中间高东西低、城市外围优于城市中心的分布格局,区域资源禀赋... 提出了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探讨了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的自然资源利用分区方法。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中间高东西低、城市外围优于城市中心的分布格局,区域资源禀赋综合情况得分均值为61.7分;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空间上呈中部高、东西低的格局特征,高开发利用区域(钟祥市、枣阳市、京山市得分均大于65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保护工作相对均衡,区域之间自然资源综合潜力差异显著,自东向西呈“高-中-高-中”的格局特征,超过1/2的评价单元潜力得分超过区域平均水平。从自然资源情况、开发利用和可开发潜力等维度构建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可为汉江生态经济带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及空间优化配置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地质调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谢渊 王剑 +16 位作者 汪正江 刘建清 李旭兵 王传尚 杨平 李嵘 丘东洲 陈厚国 柏道远 刘早学 汪启年 周文 王宗秀 梁彬 王信 张景华 梁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50-1768,共19页
近年来针对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新区新层系所开展的主要油气地质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进展有:一是综合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微古化石和同位素地层测试及以往资料成果,建立完善了震旦系—下古生界统一的多重... 近年来针对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新区新层系所开展的主要油气地质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进展有:一是综合利用野外地质调查、微古化石和同位素地层测试及以往资料成果,建立完善了震旦系—下古生界统一的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方案,新建了几丁虫等典型微古化石剖面和同位素地层剖面;二是基本查明区内构造格架和主要褶皱、断裂、滑脱层的分布特征,明确雪峰山主要为准原地构造隆起成因;三是较高精度地恢复了震旦纪—早古生代重点时期岩相古地理面貌及其沉积充填演化序列,揭示了沉积相带对生储岩石发育分布的控制关系;四是更详细地圈定了震旦系—下古生界9个重点层组烃源岩和储集岩的发育分布特征,划分出3套有利生储盖组合;五是解剖总结认为构造抬升和断裂活动是区内及邻区古油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断裂是决定现今油气保存与勘探选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六是优选出利川—恩施等4个有利含气远景区及2个较有利含气远景区,为深入开展油气勘探目标区优选、实现油气勘探新发现奠定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西侧地区 盆山过渡带 震旦系-下古生界 油气地质调查 油气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淞月 翁茂芝 +2 位作者 田华 王宁涛 连志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从地质环境条件出发,对湖北省鹤峰县城区15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滑坡13处,崩塌2处)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论述,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孕灾规律;基于孕灾影响因子,依托信息量法对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考虑滑坡规模大... 从地质环境条件出发,对湖北省鹤峰县城区15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滑坡13处,崩塌2处)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论述,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孕灾规律;基于孕灾影响因子,依托信息量法对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考虑滑坡规模大小超越概率、时间概率、空间概率,对研究区域分别进行了10 a、20 a、50 a和100 a不同重现期内体积大于5万方和大于10万方两种工况条件下的危险性分区研究,将不同重现期的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根据高、中、低、较低的危险性分区结果,结合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现状,提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措施基本原则,以为研究区及其附近地区城镇规划建设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地质灾害 孕灾规律 易发性 危险性 风险评价 鹤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麻城市两路口钨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曾小华 鲁显松 +3 位作者 熊意林 刘嘉 朱正勇 黄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67-768,共2页
麻城市两路口钨矿床为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鄂北麻城地区首次发现的白钨矿矿床。矿体赋存于研究区近东西向发育的构造破碎带内,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层控制,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体围岩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其次为闪长岩脉、... 麻城市两路口钨矿床为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鄂北麻城地区首次发现的白钨矿矿床。矿体赋存于研究区近东西向发育的构造破碎带内,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层控制,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体围岩主要为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其次为闪长岩脉、花岗斑岩脉;矿体赋存状态不受围岩岩性制约;通过地质找矿工作,已控制钨矿(化)体6条,其中主矿脉WⅠ资源量(333+3341)达小-中型矿床规模,两路口地区有较大钨矿找矿前景。文章通过研究麻城市两路口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黑色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航磁异常 地球物理 地球科学 成矿地质 矿体产状 断层产状 构造破碎带 找矿方向 二长花岗质片麻岩 碎裂岩 动力变质岩 褐铁矿化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 路口 麻城市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两路口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9
作者 鲁显松 汪国虎 +1 位作者 曾小华 徐艳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49-950,共2页
两路口钨矿位于湖北麻城市,与河南省新县、商城县和安徽省金寨县毗邻,距麻城市约40 km。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一大别造山带东段,磨子潭一晓天断裂和定远一八里贩断裂南侧的桐柏一大别变质核杂岩隆起亚带(杜建国,2000)。桐柏一大别地区... 两路口钨矿位于湖北麻城市,与河南省新县、商城县和安徽省金寨县毗邻,距麻城市约40 km。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岭一大别造山带东段,磨子潭一晓天断裂和定远一八里贩断裂南侧的桐柏一大别变质核杂岩隆起亚带(杜建国,2000)。桐柏一大别地区钼矿资源丰富,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现已发现和探明一处特大型钼矿床(张怀远,2012),河南省商城县汤家坪已探明一处大型钼矿床(马宏卫,2007),而对于钨矿资源发现甚少。本文通过研究两路口钨矿床地质特征并初步总结找矿标志,以期对桐柏一大别地区钨矿找矿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标志 钨矿 矿床地质特征 商城县 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西北缘伟晶岩中石榴子石成因及对Nb-Ta成矿的制约:成矿和未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紫文 李艳军 +4 位作者 周豹 陈静 冷双梁 陕亮 卢亚鑫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56,共19页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资源基地之一。断峰山地区伟晶岩型铌钽矿床是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西北缘唯一的大型矿床,其成因及物理化学条件不明确。新发现的微斜长石伟晶岩型铌钽矿化脉体中铌钽铁矿、石榴子石和... 江南造山带中段幕阜山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资源基地之一。断峰山地区伟晶岩型铌钽矿床是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西北缘唯一的大型矿床,其成因及物理化学条件不明确。新发现的微斜长石伟晶岩型铌钽矿化脉体中铌钽铁矿、石榴子石和电气石共生,其中石榴子石的成因研究可为该类型Nb-Ta成矿作用研究提供良好的制约。以断峰山地区成矿与未成矿2种微斜长石伟晶岩脉中石榴子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背散射电子(BSE)和阴极发光(CL)微观结构观察、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分析,探讨石榴子石成因及其对微斜长石伟晶岩成矿作用的指示。断峰山地区伟晶岩中的石榴子石均为岩浆成因,形成于中高温、中低压力环境,属于铁铝榴石-锰铝榴石(Alm_(48.61)-Sps_(48.21))固溶体系列。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脉中石榴子石以铁铝榴石为主(Sps_(42.56)-Alm_(54.63)),而未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脉中石榴子石以锰铝榴石为主(Sps_(58.93)-Alm_(37.18))。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中石榴子石多与铌钽铁矿等共生,具有低的Mn、Nb和Ta元素含量,且由核部到边部Mn含量降低Fe含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铌钽矿物的结晶导致,表明石榴子石中Nb、Ta、Fe、Mn等元素的演化关系可以指示幕阜山地区Nb-Ta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 未成矿微斜长石伟晶岩 石榴子石 岩浆成因 稀有金属矿床 幕阜山复式花岗岩体 断峰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地区姜桥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丁丽雪 黄圭成 +3 位作者 夏金龙 吴昌雄 祝敬明 金尚刚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90,共16页
鄂东南矿集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最西端。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区内的含矿岩体(尤其是大岩体)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对不含矿岩体的研究还很薄弱。位于灵乡与... 鄂东南矿集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最西端。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区内的含矿岩体(尤其是大岩体)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对不含矿岩体的研究还很薄弱。位于灵乡与殷祖岩体之间的姜桥岩体,是鄂东南地区众多小岩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岩性为花岗闪长岩。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其进行了精确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姜桥花岗闪长岩侵位于144±1Ma,属于早白垩世产物。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除了具有明显生长环带的岩浆锆石以外,样品中还存在少量具有古老核的继承锆石。岩浆锆石的εHf(t)值均为较低的负值,介于-9·1^-14·6之间。对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77~2·11Ga,与部分继承锆石的U-Pb年龄一致,表明姜桥花岗闪长岩可能主要来源于古元古代的陆壳物质。继承锆石的εHf(t)值介于-0·6^-14·6之间,对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为2·00~3·60Ga,暗示研究区内可能存在古太古代的基底。综合前人资料,认为姜桥花岗闪长岩的形成与岩石圈的伸展减薄有关,是区域构造体制大转折初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鄂东南地区 姜桥岩体 早白垩世 岩石圈伸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白山堂矿区流纹斑岩的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惠卫东 朱江 +3 位作者 邓杰 吕新彪 莫亚龙 李春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4-495,共12页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甘肃北山南部白山堂矿区流纹斑岩的形成年龄为374.9±2.3Ma(MSWD=1.5)。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流纹斑岩呈钙碱性、过铝质,具高硅(70%~74%)、高钾(4.34%~8.75%)和低钙(0.13%~1.16%)含量特点,铝饱和指数A...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甘肃北山南部白山堂矿区流纹斑岩的形成年龄为374.9±2.3Ma(MSWD=1.5)。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流纹斑岩呈钙碱性、过铝质,具高硅(70%~74%)、高钾(4.34%~8.75%)和低钙(0.13%~1.16%)含量特点,铝饱和指数A/CNK为1.12~1.65,稀土配分曲线上表现为左高右低,负Eu异常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Nb,Ta,Sr,P,Ti亏损。结合前人Sr-Nd同位素分析认为,该岩体起源于古老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非常低Sr、高Yb的特征表明岩体形成时的压力较低,深度较浅,全岩锆石饱和温度约为750℃。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该岩体与北山南部柳园埃达克岩、墩墩山地区岛弧火山岩具有一致的成岩年龄,形成于陆缘火山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龄 地球化学 流纹斑岩 岩石成因 白山堂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南缘荞麦冲金矿床正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强 刘家军 +5 位作者 李龙吟 孙义伟 杨明银 李书涛 杨尚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03-1323,共21页
秦岭造山带南缘存在大片的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荞麦冲金矿的正长斑岩脉体呈北西向侵入基性火山岩地层中。本文通过对该正长斑岩脉体中的岩浆岩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探讨正长斑岩脉体的侵入时代、岩... 秦岭造山带南缘存在大片的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荞麦冲金矿的正长斑岩脉体呈北西向侵入基性火山岩地层中。本文通过对该正长斑岩脉体中的岩浆岩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探讨正长斑岩脉体的侵入时代、岩石成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锆石U-Pb定年结果:正长斑岩脉体的侵入时代可以分为2期,相对应的2件正长斑岩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15±7)Ma、(477±6)Ma,前者属于晚志留世时期,后者为寒武纪到早奥陶世时期。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具较高的Si O2含量(〉75%),里特曼指数δ=1.59,高Al低Ti的特点,Eu和Sr具有明显负异常,为钙碱性脉体。正长斑岩的Hf同位素检测结果得到εHf(t)全部为正值,其变化范围较大(3.4~11.8),说明岩浆主要来自亏损地幔,个别εHf(t)异常,推断岩浆上侵过程中混入少量地壳物质,从而显示壳幔混合特征。在基性岩的地球化学表现为稀土总量很高(∑REE=149.62×10-6~321.55×10-6),轻稀土强烈富集型,呈现出高度分异的特点。研究表明,在早古生代时期,区域上为板内裂解的构造环境,使软流圈地幔上涌冷凝形成基性岩地层,正长斑岩脉体在侵入基性岩形成过程,从地壳深部的Au带入地壳表层,为地层Au的预富集,后期剪切成矿作用提供了Au的物质来源;正长斑岩脉体形成时代的厘定,确定了该区金源层形成时代,对后期金的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南缘 荞麦冲金矿 锆石U-PB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正长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建水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超 周涛 +4 位作者 胡维云 陈桂凡 李华亮 张林友 李德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173,共13页
滇东南建水地区位于师宗-弥勒构造带的南段,区内出露一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研究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和形成环境对认识滇东南构造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建水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两个样品的... 滇东南建水地区位于师宗-弥勒构造带的南段,区内出露一套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研究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和形成环境对认识滇东南构造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建水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两个样品的年龄分别为261.9±2.2 Ma(MSWD=0.80)、264.8±1.7 Ma(MSWD=1.12),属中二叠世晚期,代表建水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建水玄武岩与安山岩具有低TiO_2含量(0.50%~0.88%)、高Mg~#(52.0~64.5)、弱富集LREE((La/Yb)_N=1.42~3.44)、富集LILE(Rb,Th,U,Pb)、轻微亏损HFSE(Nb,Ta,Ti)的特点,具典型岛弧玄武岩的特征;英安岩和流纹岩高ΣREE含量(139.5×10^(–6)~313.6×10^(–6))、富集LREE((La/Yb)N=4.16~9.78)和LILE(Rb,Ba,Th,U)、亏损HFSE(Nb,Ta)、强亏损Sr、Ti、Y等元素的特点与典型的岛弧流纹岩相似,但高钾(K_2O含量平均7.73%)、钙碱性(δ=0.93~2.94)、强过铝质(A/CNK=1.13~2.10)的特点使之区别于一般岛弧酸性火山岩,而具有一些上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的特点。综合建水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建水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伸展环境,是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与上地壳混染作用的共同结果,与滇桂交界处岛弧火山岩、两广交界处岛弧玄武岩等同为哀牢山洋向北俯冲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弧后盆地 滇东南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黄陵球状花岗闪长岩的发现及其岩相学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运许 赵小明 +4 位作者 杨金香 徐大良 刘圣德 廖宗明 邓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41-1549,共9页
在扬子陆块核部黄陵地区发现具球状构造的花岗闪长岩。岩石产于新元古代斑状花岗闪长岩与石英闪长岩之间,出露面积极小。球状花岗闪长岩岩体由主岩、球状体及球间基质三部分组成,球状体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状,由球核和同心球壳组成,... 在扬子陆块核部黄陵地区发现具球状构造的花岗闪长岩。岩石产于新元古代斑状花岗闪长岩与石英闪长岩之间,出露面积极小。球状花岗闪长岩岩体由主岩、球状体及球间基质三部分组成,球状体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状,由球核和同心球壳组成,球体大小多为5~12cm。依据球壳及球核的差异,可大致分为具有多壳层同心结构、具单壳层结构、无明显壳层结构3种类型的球状体。单壳层球壳由角闪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含量高的暗色层组成,具放射状构造;多壳层球壳由含角闪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的暗色层和基本不含或含少量暗色矿物、以斜长石为主的浅色层组成韵律层,具梳状、放射状构造;球核成分可以是同源岩浆组分,也可以是异源捕虏体。单壳层球体,球核、球壳、基质的斜长石牌号依次为36、32、26,酸性程度不断增加,内部呈放射状生长,反映其可能由内向外经岩浆结晶作用形成。初步认为多壳层球体球壳富韵律的变化为富含气水热液的岩浆在动荡的环境下结晶形成,球壳中矿物结晶顺序可能由外向内,核部结晶时间相对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岩 球状花岗闪长岩 扬子陆核 结晶作用 黄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南麓梨木岭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银杰 朱江 +2 位作者 陈冬明 张遵遵 范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2-1002,共11页
梨木岭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钼矿,也是目前大别山构造带唯一具有工业意义的中型钼矿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获得梨木岭钼矿Ⅰ矿脉5件样品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115.3±1.4)Ma^(118.1±1.5)Ma,加权平均年龄为... 梨木岭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钼矿,也是目前大别山构造带唯一具有工业意义的中型钼矿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获得梨木岭钼矿Ⅰ矿脉5件样品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115.3±1.4)Ma^(118.1±1.5)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6.8±1.3)Ma;等时线年龄为(119.9±6.2)Ma(MSWD=1.6)。Ⅱ矿脉2件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114.7±1.6)Ma和(117.0±1.4)Ma。两条矿脉中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这两条矿脉为早白垩世同期热液产物。梨木岭钼矿床可能为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早白垩世大别山钼成矿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北大别的北淮阳构造带,在大别山南麓同样存在该阶段钼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早白垩世 钼成矿作用 梨木岭钼矿 大别山南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拜寺口剖面黄旗口组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琳静 胡明毅 +4 位作者 吕奇奇 舒爽 王铜山 宋到福 张严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6,47,I0003,共15页
黄旗口组为贺兰山古老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个沉积盖层,其时代归属问题存在争议。利用LA ICP MS方法,对银川拜寺口剖面黄旗口组深灰色含海绿石石英细砂岩进行碎屑锆石U Pb测年分析。结果表明:黄旗口组锆石颗粒以椭球状居多,短柱状次之,外... 黄旗口组为贺兰山古老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个沉积盖层,其时代归属问题存在争议。利用LA ICP MS方法,对银川拜寺口剖面黄旗口组深灰色含海绿石石英细砂岩进行碎屑锆石U Pb测年分析。结果表明:黄旗口组锆石颗粒以椭球状居多,短柱状次之,外形多呈次圆状和次棱角状,粒径多介于40~130μm;锆石Th/U介于0.12~1.81,其中Th/U大于0.40的占85.3%,以具震荡环带结构的岩浆成因锆石居多,部分锆石后期可能受变质事件改造影响;锆石^(207)Pb/^(206)Pb年龄数据分布范围为1680~2606 Ma,存在明显的1890 Ma主峰值年龄和2345、2514、2576 Ma次级峰值年龄,最小碎屑锆石年龄为(1680±40)Ma。2700~2450、2040~1950、1950~1800、1800~1680 Ma锆石年龄分布对应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克拉通化事件、研究区新生陆弧花岗质岩体主要形成时期、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发生碰撞而形成华北西部陆块时期、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基底隆升与陆内裂谷事件。黄旗口组为中元古代长城系晚期沉积,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孔兹岩带为主要物源区,新太古代晚期(约2500 Ma)陆壳物质和太行—吕梁基性岩墙群为次要物源区。该结果为研究区地层对比和年代地层格架建立提供新的年代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测年 华北克拉通 黄旗口组 长城系 拜寺口剖面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北麻城两路口地区新元古代变质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锐 吴昌雄 +2 位作者 陈觅 鄢华 赵新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1-812,共12页
鄂东北麻城两路口地区位于北大别杂岩带南部,对该区变质岩的研究有重要的古构造和古气候环境意义.本文对该地区6个变质岩样品进行了LA ICP 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3个花岗质片麻岩和1个变质浅色花岗岩样品得到742±38~805±7... 鄂东北麻城两路口地区位于北大别杂岩带南部,对该区变质岩的研究有重要的古构造和古气候环境意义.本文对该地区6个变质岩样品进行了LA ICP 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3个花岗质片麻岩和1个变质浅色花岗岩样品得到742±38~805±7 Ma的年龄,而2个斜长角闪岩样品则得到793±11~843±72 Ma的年龄.其中1个斜长角闪岩样品的年龄值(793 11Ma)与花岗质片麻岩和变质花岗岩样品的年龄值(792~805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该区存在新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秦岭(北秦岭、武当地区)-桐柏、大别和苏鲁造山带几近同时的新元古代岩浆作用表明它们在新元古代时可能是统一整体,且属于扬子陆块的组成部分;大别-苏鲁造山带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形成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雪球地球事件和裂谷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新元古代变质岩 RODINIA超大陆 两路口 北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蔡甸区浅层地下水氮污染来源识别及其迁移转化过程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益 李逸凡 +2 位作者 周传富 李朋 李俊霞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73,共12页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氮污染成为全球范围内典型的环境问题。为识别浅层地下水氮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迁移转化特征,采集了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主要供水区地表水样14个、浅层地下水样24个及土样7个,并测试分析了其水化...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氮污染成为全球范围内典型的环境问题。为识别浅层地下水氮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迁移转化特征,采集了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主要供水区地表水样14个、浅层地下水样24个及土样7个,并测试分析了其水化学指标、氮同位素、氢氧同位素等。基于当地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水化学及δ^(15)N-NO_(3)^(-)、δ^(18)O-NO_(3)^(-)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判别了研究区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源及迁移转化规律,同时进一步运用Iso-Source模型定量识别了不同氮污染源的贡献比例。区域氮污染类型以硝酸盐氮为主,其中约66.7%地下水采样点NO_(3)^(-)浓度超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限值(10 mg/L),污水和粪便、土壤有机质以及氨肥硝化为主要NO_(3)^(-)来源,其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的贡献率均值.分别为48.6%、32.9%、18.5%,受较为明显的人类活动影响;进一步结合区域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氮的形态转化主要受到硝化作用影响与控制。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了解蔡甸区氮循环过程及氮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污染 硝酸盐氮 Iso-Source模型 双同位素示踪技术 浅层地下水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及对油气成藏的指示
20
作者 宋腾 林拓 +3 位作者 李飞 李浩涵 吴海 段轲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3-630,共18页
【研究目的】中上扬子地区在新元古代南华纪中期发育大塘坡组海相黑色含锰碳质页岩,长期以来作为锰矿层被广泛关注,但对其油气地质特征研究较少。本文从油气地质角度详细阐述了大塘坡组岩相古地理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指示作用,以期为中国... 【研究目的】中上扬子地区在新元古代南华纪中期发育大塘坡组海相黑色含锰碳质页岩,长期以来作为锰矿层被广泛关注,但对其油气地质特征研究较少。本文从油气地质角度详细阐述了大塘坡组岩相古地理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指示作用,以期为中国南方地区油气调查提供指导。【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采用单井分析、连井对比、岩相古地理图编制等方法,结合烃源岩特征分析、储层分析等实验测试手段,详细梳理了大塘坡组沉积特征和油气地质条件,分析了烃源岩特征和潜在油气组合。【研究结果】大塘坡组形成于间冰期,沉积过程受拉张裂陷活动控制,可划分出2大类沉积相、7类沉积亚相及若干沉积微相,整个沉积期构成一个完整的海侵—高位—海退沉积旋回;大塘坡组最具油气资源潜力的相带为局限陆棚亚相和潟湖亚相,主要分布在大塘坡组一段,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好,为优质烃源岩。【结论】大塘坡组一段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和页岩气发育潜力,松桃、花垣、秀山、湘潭、鹤峰等地区具有页岩气发育有利条件,为潜在页岩气发育区。以大塘坡组为烃源岩发育多类油气成藏组合,渝黔湘交界的秀山、松桃、花垣地区源储配置条件较好,为潜在常规油气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新元古界 大塘坡组 岩相古地理 烃源岩 成藏组合 油气勘查工程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