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泰额尔齐斯带东段酸性岩墙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宫红良 陈正乐 +6 位作者 胡远清 李丽 赖新荣 马庆佑 李玉英 胡博 张文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899,共11页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额尔齐斯活动断裂与富蕴-锡泊渡断裂之间发育了一套未变形的酸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海西期片麻岩化花岗岩和上石炭统深变质的额尔齐斯组岩层中,薄片鉴定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为具...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额尔齐斯活动断裂与富蕴-锡泊渡断裂之间发育了一套未变形的酸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海西期片麻岩化花岗岩和上石炭统深变质的额尔齐斯组岩层中,薄片鉴定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为具有细晶结构的流纹斑岩。岩石的SiO_2含量为70.9%~75.38%,K_2O+Na_2O含量为7.55%~8.99%;大部分样品Na_2O>K_2O,里特曼指数值为1.8~2.5之间,Al_2O_3=12.80%~14.53%,A/CNK=0.9~1.1,NK/A=0.7~0.9,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低镁、高钾钠、低钙和锶、高(Fe)_(mol)/(Mg)_(mol)特点,具A型花岗岩类特点,属于亚碱性脉岩。岩石轻稀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中等负铕异常,壳源特征明显。锆石U-Pb二次粒子微探针测年显示岩墙群形成于277~286Ma。推断岩墙是阿尔泰海西期造山运动结束后,在拉张构造环境下的地壳局部熔融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岩墙群 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额尔齐斯构造带 阿尔泰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白垩纪剥露事件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16
2
作者 宫红良 陈正乐 +4 位作者 胡远清 李丽 李胜祥 郑恩玖 韩效忠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42-50,共9页
本文利用砂岩中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方法,研究了伊犁盆地中生代抬升-剥露事件。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开展了温度-时间热模拟反演研究,结果揭示出伊犁盆地在115-95Ma期间存在一期重要的抬升-剥露冷却事件,剥蚀量至少可达1.8km... 本文利用砂岩中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方法,研究了伊犁盆地中生代抬升-剥露事件。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结果,开展了温度-时间热模拟反演研究,结果揭示出伊犁盆地在115-95Ma期间存在一期重要的抬升-剥露冷却事件,剥蚀量至少可达1.8km,剥蚀速率至少为0.09mm/a。区域资料对比分析表明中晚白垩世的抬升剥露事件,在天山地区乃至整个新疆的造山带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裂变径迹 剥露 白垩纪 天山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钻进方程及其意义的探讨
3
作者 段隆臣 陈裕康 管典志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9-21,共3页
通过对机械振动钻进工况的分析,提出了机械振动钻进的力学模型,建立了机械振动钻进的振动方程。
关键词 机械振动钻进 力学模型 振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崆岭群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时代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道政 李金华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0年第1期90-93,共4页
崆岭群分布于鄂西宜昌县、兴山县一带的黄陵背斜核部,为一套前震旦纪结晶变质岩系。在大理岩、含石墨片麻岩样品中发现一些简单球形类为主的微古植物化石,具有一定的时代指示意义。黄陵背斜北部的崆岭群划分下岩组、中岩组和上岩组,依... 崆岭群分布于鄂西宜昌县、兴山县一带的黄陵背斜核部,为一套前震旦纪结晶变质岩系。在大理岩、含石墨片麻岩样品中发现一些简单球形类为主的微古植物化石,具有一定的时代指示意义。黄陵背斜北部的崆岭群划分下岩组、中岩组和上岩组,依据微古化石,中岩组归属早元古代。上岩组应为中—晚元古代。黄陵背斜南部的崆岭群从下往上划分为古村坪组、小以村组和庙湾组,依据微古化石,小以村组和庙湾组形成时期应为中元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古植物 崆岭群 时代 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