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基于四个县域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志飞 朱永乐 +1 位作者 喻珍 曹珍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8-179,共12页
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在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精准扶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遥感影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PRA(参与型农村调查与评估)半结构访谈工具等方法,深入分析五峰县、英山县、监利市... 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在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精准扶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遥感影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PRA(参与型农村调查与评估)半结构访谈工具等方法,深入分析五峰县、英山县、监利市和微山县等案例地乡村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案例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和土地利用情况在十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五峰、英山、监利和微山四县中土地利用的强度、功能、布局均发展迅猛,土地利用效益也因此得到了提高.总体来看,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土地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土地利用质量.表明了乡村旅游能够正面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该研究结果能够为乡村旅游和土地利用相关理论提供新的参考,为乡村旅游发展与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和旅游用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土地利用变化 多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框架与核算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毅 张翠红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102,共5页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成熟的思路和方法。鉴于此,本文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通过分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讨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核算路径,提出...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成熟的思路和方法。鉴于此,本文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通过分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讨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核算路径,提出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架构设想,并以此为据确定了自然资源资产债表的核算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核算要素 核算路径 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模式、影响因素与日本经验启示 被引量:20
3
作者 潘燕 关海玲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品牌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地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地区农业综合实力的进步。同时,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仍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品牌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地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地区农业综合实力的进步。同时,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仍存在一些阻碍因素,本文在深入分析日本农协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监管体系构建、农产品协会组织、政府投资及农产品信息服务机构组建等多个层面提出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协 区域公用品牌 农村经济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经济学视域下文化旅游消费发展水平测量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4,共5页
消费升级背景下,以文化为主题的现代旅游活动正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共同消费选择,但文化旅游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周边设施的拉动上,因此需要深入分析文化旅游消费的发展水平。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视域,构建以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周边... 消费升级背景下,以文化为主题的现代旅游活动正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共同消费选择,但文化旅游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周边设施的拉动上,因此需要深入分析文化旅游消费的发展水平。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视域,构建以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周边设施为轴的文化旅游产业中心分布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009-2019年我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上述三个核心要素对各省文化旅游消费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增加会显著负向影响文化旅游地区的发展水平;周边设施更好的文化旅游地区所具备的发展水平更高。提升文化旅游地区的发展水平,降低消费者的文化旅游消费成本,需要以文化距离降低地理距离,以更好的信息沟通降低经济距离,以更全面的周边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升级 文化旅游消费 地理距离 经济距离 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助推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9-192,共4页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视角,就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助推效应进...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视角,就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助推效应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检验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助推扩大内需实践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具有显著助推效应,但两者对扩大内需助推效应的贡献度却存在较大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的贡献度更强。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助推内需扩大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能够更好发挥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赋能作用。相比较而言,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本文从差异化城乡旅游消费政策制定、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等视角,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助推内需扩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扩大内需 助推效应 城乡居民 旅游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生命周期培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先 王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31-33,共3页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周期受到方向与目标相左、资源与诉求不匹配以及理念与实践脱节的制约。贯彻生本理念向全生命周期培育转变的策略是:统一目标方向,培养多专合一人才;资源供求相匹配,设立人性化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衔接,建立创新实验...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周期受到方向与目标相左、资源与诉求不匹配以及理念与实践脱节的制约。贯彻生本理念向全生命周期培育转变的策略是:统一目标方向,培养多专合一人才;资源供求相匹配,设立人性化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衔接,建立创新实验探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生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全生命周期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基于城镇与农村的异质性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苏晓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78,共5页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如何挖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将人口老龄化根据年龄结构划分为准老龄化人群和深度老龄化人群,从城镇老龄...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如何挖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将人口老龄化根据年龄结构划分为准老龄化人群和深度老龄化人群,从城镇老龄化和农村老龄化视角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影响异质性。研究发现,城镇和农村准老龄化以及城镇深度老龄化能够对我国旅游消费内需市场的扩大产生正向赋能作用,而农村深度老龄化却并不会促进我国旅游消费的增长;城镇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赋能效应存在,且表现为东中西递减特征,农村人口准老龄化对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农村人口深度老龄化对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促进作用仅在东部地区存在;相比较而言,人口准老龄化对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赋能作用明显要强于深度老龄化,城镇老龄化对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促进作用要强于农村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旅游消费 扩大内需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样本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20,共4页
本文基于人口结构变化视角,采用2011-2020年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的样本数据,就不同年龄群体人口占比的变化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之间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 本文基于人口结构变化视角,采用2011-2020年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的样本数据,就不同年龄群体人口占比的变化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之间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人口年龄结构中不同年龄群体人口占比的变化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流通业 全要素生产率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民办高校《茶艺》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军 《福建茶叶》 2023年第11期94-96,共3页
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工作者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高尚品德,大学教师在进行茶艺类课程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且充分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茶艺的授课课程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 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工作者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高尚品德,大学教师在进行茶艺类课程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且充分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茶艺的授课课程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就当下来看,应用型高校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茶艺课程当中,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还能够以具体的茶艺课程作为基本抓手,有效开设特色课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增强学生对于茶文化的学习意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将工匠精神与茶艺课程相互融合,提高学生对于茶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民办高校 茶艺 课程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