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古襄阳酒窖泥细菌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小丽 尚雪娇 +3 位作者 余海忠 刘文汇 杨少勇 郭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30,共5页
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份古襄阳酒业浓香型白酒窖泥样品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选择性培养分离出窖泥中的优势乳酸菌,再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乳酸杆菌是古襄阳酒窖池中的优势细菌,其相... 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份古襄阳酒业浓香型白酒窖泥样品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选择性培养分离出窖泥中的优势乳酸菌,再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乳酸杆菌是古襄阳酒窖池中的优势细菌,其相对含量高达92.02%。在分类操作单元(OTU)水平上,发现8个核心OTU相对含量>1.0%,其中7个隶属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4份古襄阳酒业浓香型白酒窖泥样品中共分离到12株菌株,初步鉴定其全部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 细菌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柑橘酒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沈馨 马佳佳 +3 位作者 刘文汇 杨少勇 张振东 郭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2-46,共5页
在对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分别将其与酿酒酵母联合发酵进行柑橘酒制备,同时采用电子舌对柑橘酒滋味品质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乳酸菌在柑橘酒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从窖泥中分离的15株菌均被鉴定为副干酪乳杆菌(... 在对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分别将其与酿酒酵母联合发酵进行柑橘酒制备,同时采用电子舌对柑橘酒滋味品质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乳酸菌在柑橘酒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从窖泥中分离的15株菌均被鉴定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柑橘酒中的有机酸主要为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酸味是15株乳酸菌发酵而成的柑橘酒样品间差异最大的滋味指标。L.paracasei JNB1-3可明显降低柑橘酒的酸味和苦味强度,在后续柑橘酒发酵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酒 乳酸菌 电子舌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地区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真菌多样性解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少勇 黎婷玉 +3 位作者 蔡文超 侯强川 刘忠军 郭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0,共5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自湖北省襄阳市某酒厂的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真菌类群以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57.43%)和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30.73%)为主,而中高温大曲真...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自湖北省襄阳市某酒厂的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真菌类群以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57.43%)和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30.73%)为主,而中高温大曲真菌类群以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48.05%)、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17.72%)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14.56%)为主。虽然两类大曲共有核心操作分类单元(OUT)包含的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64.21%,但经主坐标分析(PCoA)和聚类分析(CA)发现两类大曲在空间排布上呈现明显分离趋势。经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分析发现,导致两类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的菌属为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一些真菌类群在高温大曲和中高温大曲中均存在,但两类大曲亦具有各自较为独特的真菌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中高温大曲 高通量测序 真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地区中高温大曲曲皮和曲心真菌多样性解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邓长阳 黎婷玉 +3 位作者 刘文汇 吴兴茹 刘忠军 郭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69,共5页
该研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襄阳地区中高温大曲曲皮和曲心的真菌多样性进行解析,同时结合多元统计学手段对其曲皮和曲心中真菌类群的差异进行甄别。结果表明,曲心主要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其平均相对含量为94.32%,而曲皮... 该研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襄阳地区中高温大曲曲皮和曲心的真菌多样性进行解析,同时结合多元统计学手段对其曲皮和曲心中真菌类群的差异进行甄别。结果表明,曲心主要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其平均相对含量为94.32%,而曲皮主要以子囊菌门和毛霉菌门(Mucoromycota)为主,其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54.01%和38.98%。经Wilcoxon检验发现,根霉属(Rhizopus)、双足囊菌属(Dipodascus)和毕赤酵母属(Pichia)在曲皮中的相对含量显著偏高(P<0.05),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38.83%、8.09%和5.35%,而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踝节菌属(Rasamsonia)和根毛霉属(Rhizomucor)在曲心中相对含量显著偏高(P<0.05),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56.67%、16.86%、5.55%和2.01%。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曲皮和曲心中的真菌类群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且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 Se)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差异主要是由Rhizomucor和Thermoascus及若干低丰度菌属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大曲 高通量测序 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南宁和孝感地区米酒曲中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甜甜 杨少勇 +3 位作者 侯强川 蔡文超 刘忠军 郭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114,共5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自南宁市和孝感市的米酒曲真菌多样性进行解析。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地区米酒曲真菌类群的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超1指数和发现物种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米酒曲样品中共有9个核心...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自南宁市和孝感市的米酒曲真菌多样性进行解析。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地区米酒曲真菌类群的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超1指数和发现物种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米酒曲样品中共有9个核心操作分类单元(OTUs),所含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69.75%,经鉴定均隶属于根霉属(Rhizopus)。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地区米酒曲的优势真菌门均为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优势真菌属均以Rhizopus为主,真菌类群的差异可能主要体现在一些低丰度的OTU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曲 高通量测序技术 真菌 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和正常窖泥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郭壮 葛东颖 +3 位作者 尚雪娇 刘文汇 杨少勇 张振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93-98,106,共7页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窖泥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浓香型白酒品质。本研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退化窖泥(n=5)和正常窖泥样品(n=5)细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退化窖泥微生物群落的超1和香农指数均显著高于...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多样性反映了窖泥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浓香型白酒品质。本研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退化窖泥(n=5)和正常窖泥样品(n=5)细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退化窖泥微生物群落的超1和香农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窖泥(p <0.05)。退化窖泥中Clostridium(梭菌)、Syntrophaceticus、Syntrophomonas(互营单胞菌属)、Petrimonas、Sedimentibacter(沉淀杆菌属)、Aminobacterium(胺小杆菌属)、Lysinibacillus(梭形杆菌属)和Pelotomaculum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窖泥(p <0.05),而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Bacillus(芽孢杆菌)、Ralstonia(雷尔氏菌属)和Nocardia(诺卡氏菌属)呈现出相反的趋势(p <0.05)。基于UniFrac距离的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2类窖泥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冗余分析发现9个OTU代表了2类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相关的关键细菌类群,其中4个隶属于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的OTU在正常窖泥中含量比较高,5个分别隶属于Clostridium(梭菌)、Syntrophomonas(互营单胞菌属)、Pelotomaculum和Synergistaceae(互养菌科)的OTU在退化窖泥中含量比较高。本研究对揭示细菌多样性和窖泥质量间的关联性可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