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给电子体对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常贺飞 霍晓剑 李春光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合成了外给电子体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IBIPDMS),并研究了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作为外给电子体用于聚丙烯聚合时,对催化剂活性和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及其分布、聚丙烯结晶性能、片晶厚度及等规序列长度及分布等微观结构和性能... 合成了外给电子体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IBIPDMS),并研究了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作为外给电子体用于聚丙烯聚合时,对催化剂活性和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及其分布、聚丙烯结晶性能、片晶厚度及等规序列长度及分布等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作为外给电子体用于丙烯聚合时,Ziegler-Natta催化剂的活性和立构规整性均较高,制备的聚丙烯的等规指数和结晶度较高。连续自成核与退火(SSA)技术热分级结果表明,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用于丙烯聚合时,有利于提高聚丙烯分子链立构规整性,聚丙烯分子链中的高等规组分的片晶厚度和等规序列长度较长,等规序列长度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聚合 异丁基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 结晶度 连续自成核与退火技术 等规序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对丙烯聚合及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常贺飞 霍晓剑 +2 位作者 李春光 任家君 黄艳刚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0,31,共5页
研究了外给电子体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简称Donor-B)用于丙烯聚合对催化剂活性、立构规整性、氢调敏感性,以及聚丙烯片晶厚度、等规序列长度及分布等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onor-B作为外给电子体时,主催化剂活性和立构规整... 研究了外给电子体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简称Donor-B)用于丙烯聚合对催化剂活性、立构规整性、氢调敏感性,以及聚丙烯片晶厚度、等规序列长度及分布等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onor-B作为外给电子体时,主催化剂活性和立构规整性都较高,同时具有较强的氢调敏感性,制备的聚丙烯的等规指数较高。将通过Donor-B制备的聚丙烯进行连续自核与退火技术热分级,揭示了该聚丙烯等规指数和聚丙烯分子链立构规整性高的内在原因在于聚丙烯分子链中的高等规组分的片晶厚度和等规序列长度长,且高等规组分相对含量较高,等规序列分布也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外给电子体 氢调敏感性 连续自核与退火技术 等规序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法脱除CO_(2)技术在MTO装置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雪峰 毛满意 +3 位作者 邓昇 王彩凤 高志荣 何玉梅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4-530,共7页
研究了固定床吸附法脱除CO_(2)技术在甲醇制烯烃(MTO)装置中的应用,并采用该技术对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湿法碱洗技术进行工艺替换,满足了装置对CO_(2)的脱除要求,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工业应用数据表明,固定床吸附法脱除CO_(2... 研究了固定床吸附法脱除CO_(2)技术在甲醇制烯烃(MTO)装置中的应用,并采用该技术对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湿法碱洗技术进行工艺替换,满足了装置对CO_(2)的脱除要求,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工业应用数据表明,固定床吸附法脱除CO_(2)技术可将MTO产品气中的CO_(2)((100~400)×10^(-6)(φ))脱至1×10^(-6)(φ)以下,且能得到纯度不低于99.6%的聚合级乙烯产品,产品C_(3),C_(4)质量均满足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烯烃分离 CO_(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脱醇吸附剂的开发及其在移动床丙烷脱氢装置上的应用
4
作者 隋秀鹏 邓国伟 +1 位作者 毛满意 王彩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7,共6页
研究了一种可再生的吸附剂,用于丙烷脱氢(PDH)装置原料丙烷中硫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脱除。通过固定床模拟试验,考察了再生次数对吸附剂吸附性能及机械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经过150次再生后,硫吸附保持率为89.4%,甲醇吸附保持率为8... 研究了一种可再生的吸附剂,用于丙烷脱氢(PDH)装置原料丙烷中硫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脱除。通过固定床模拟试验,考察了再生次数对吸附剂吸附性能及机械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经过150次再生后,硫吸附保持率为89.4%,甲醇吸附保持率为88.5%,机械强度保持率在83.2%以上。在工业装置实际操作条件下,丙烷脱硫脱醇吸附剂应用效果显著:经过近六年的连续运行后,在入口杂质含量远超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原料丙烷中的甲醇和硫质量分数分别降低至1.0μg/g以下,完全满足装置技术要求。脱硫脱醇吸附剂在PDH装置上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国内丙烷原料无法匹配进口工艺包原料技术要求的难题,为国内PDH装置原料多元化提供了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脱氢 脱醇 脱硫 吸附剂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油泥资源化利用制备Fe_(2)O_(3)脱硝催化剂
5
作者 冯俊龙 李春光 +1 位作者 夏明桂 程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通过焙烧从固体废钢轧制油泥中分离固相,制备Fe_(2)O_(3)脱硝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NH_(3)程序升温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等一系列表征手段探究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并考察其对氮氧化物(NO_(x))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在... 通过焙烧从固体废钢轧制油泥中分离固相,制备Fe_(2)O_(3)脱硝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NH_(3)程序升温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等一系列表征手段探究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并考察其对氮氧化物(NO_(x))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在450℃空气焙烧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H-450)在300~400℃温度窗口下的脱硝活性最佳,NO_(x)转化率在85%以上。H-450主要表现为γ-Fe_(2)O_(3)活性晶型,同时具有较多的低温可还原铁物种和B酸,因此具有较高的活性。抗SO_(2)和H_(2)O中毒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体积分数10%H_(2)O和体积分数100μL LSO_(2)同时存在的气氛比分别单独通入体积分数10%H_(2)O或体积分数100μL LSO_(2)的气氛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油泥 氮氧化物还原 Fe_(2)O_(3) 晶型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脑油硫转化制备低硫饱和液态烃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汤杰国 夏明桂 +2 位作者 任家君 毛满意 吴凡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9期63-66,共4页
针对饱和液态烃的生产特点,提出利用Merox原理在脱硫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将石脑油原料中的小分子硫醇转化为大分子的二硫化物,硫化氢转化为元素硫。通过蒸馏将二硫化物、元素硫留在重石脑油馏分中,蒸馏塔顶获得低硫饱和液态烃;硫化物... 针对饱和液态烃的生产特点,提出利用Merox原理在脱硫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将石脑油原料中的小分子硫醇转化为大分子的二硫化物,硫化氢转化为元素硫。通过蒸馏将二硫化物、元素硫留在重石脑油馏分中,蒸馏塔顶获得低硫饱和液态烃;硫化物含量高的重石脑油馏分通过加氢精制进行脱硫。结果表明,石脑油中的硫化氢和C2以下硫醇完全转化脱除,经硫转化后得到的石脑油分馏出的轻烃总硫从594mg·kg-1降低到4.1mg·kg-1。脱硫醇前后石脑油中的金属离子、碱性氮和卤素(氯)含量没有变化,对后续石脑油重整加工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饱和液态烃 脱硫 硫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制备新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龚小红 黄艳刚 乐道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62-63,76,共3页
研究了在极性溶剂乙腈中制备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以下简称磷酸酯)并将溶剂乙腈回收循环使用的新工艺。在反应生成氯代磷酸酯后,采用先回收溶剂乙腈再进行水解的制备工艺,避免了乙腈与水的分离难题,乙腈的回收率为... 研究了在极性溶剂乙腈中制备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以下简称磷酸酯)并将溶剂乙腈回收循环使用的新工艺。在反应生成氯代磷酸酯后,采用先回收溶剂乙腈再进行水解的制备工艺,避免了乙腈与水的分离难题,乙腈的回收率为84%~86%;将回收的乙腈循环使用,磷酸酯的收率达到91.8%以上、纯度达到93.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亚甲基-双(4 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 制备 乙腈 循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春光 池圣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52,共4页
研究了成核剂HB2002的用量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并与国内外同类成核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成核剂HB2002的用量为0.25%时,聚丙烯的综合性能最好,透光率高达77.2%, 雾度低至11.3%,与不加成核剂时相比,聚丙烯的拉伸强度提高了8.6... 研究了成核剂HB2002的用量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并与国内外同类成核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成核剂HB2002的用量为0.25%时,聚丙烯的综合性能最好,透光率高达77.2%, 雾度低至11.3%,与不加成核剂时相比,聚丙烯的拉伸强度提高了8.6%,冲击强度增加了42%, 最高结晶温度提高了4℃。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成核剂HB2002对聚丙烯综合性能的改善效果与国内外同类成核剂相当或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成核剂 透明度 雾度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成核剂HBP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池圣贤 李春光 +2 位作者 乐道进 龙林林 徐祥兵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4,共3页
由2,2’-亚甲基-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三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合成了二[2,2'-亚甲基-双- (4,6-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羟基铝,产率超过90%;将该铝盐和有机羧酸盐复配,得到有机磷酸盐类成核剂HBP。通过对聚丙烯的改性表明,当成核... 由2,2’-亚甲基-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三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合成了二[2,2'-亚甲基-双- (4,6-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羟基铝,产率超过90%;将该铝盐和有机羧酸盐复配,得到有机磷酸盐类成核剂HBP。通过对聚丙烯的改性表明,当成核剂HBP的添加量为0.2份(质量份,下同)时,制品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和结晶温度可提高20%-30%,而制品的雾度则降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成核剂 有机磷酸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P系列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乐道进 龙林林 +2 位作者 池圣贤 徐祥兵 黄艳刚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研究了HBP系列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并与NA-21成核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均聚聚丙烯,HBP-32,HBP-33成核剂具有较好的增刚和增透作用,其效果与NA-21成核剂相当;对于共聚聚丙烯,HBP-34成核剂具有优异的增刚效果,明显好于成核剂... 研究了HBP系列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并与NA-21成核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均聚聚丙烯,HBP-32,HBP-33成核剂具有较好的增刚和增透作用,其效果与NA-21成核剂相当;对于共聚聚丙烯,HBP-34成核剂具有优异的增刚效果,明显好于成核剂NA-21,HBP-32和HBP-33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成核剂 增刚 增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铈复合氧化物形貌对其NH_(3)-SCR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赛 夏王哲 +2 位作者 程锴 李春光 夏明桂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2-698,共7页
采用水热一锅法制备了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优化了Mn与Ce的摩尔比,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碱用量或水热温度得到不同形貌的催化剂,考察了其NH_(3)-SCR性能。催化剂中Mn与Ce的摩尔比以25∶75为最佳。催化剂的形貌显著影响其NH_(3)-SCR性能,... 采用水热一锅法制备了锰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优化了Mn与Ce的摩尔比,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碱用量或水热温度得到不同形貌的催化剂,考察了其NH_(3)-SCR性能。催化剂中Mn与Ce的摩尔比以25∶75为最佳。催化剂的形貌显著影响其NH_(3)-SCR性能,纳米棒形貌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优先暴露{110}晶面有利于提高催化性能。纳米棒和纳米多面体形貌的催化剂的抗水性能优于纳米立方体。Mn与Ce的摩尔比为25∶75的纳米棒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平均孔径和总孔体积,较多的弱酸和中强酸位,丰富的表面化学吸附氧和Mn^(4+)物种,以及强氧化还原性能,这些特点使其具有最佳的NH_(3)-SC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 脱硝 锰铈复合氧化物 暴露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氨化-还原试剂——二烷基胺硼氢化锂(LAB)
12
作者 徐玫 黄艳刚 《湖北化工》 2003年第2期35-36,共2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氨化-还原试剂———二烷基胺硼氢化锂,讨论了它在卤代苯腈中的应用,其结果为o 卤代苄腈在与通用的新氨化-还原试剂反应得到相应的氨基苄胺。
关键词 氨化-还原试剂 二烷基胺硼氢化锂 LAB 卤代苯腈 氯基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玉米麸质中提取L-亮氨酸
13
作者 黄艳刚 徐玫 董晓文 《湖北化工》 2002年第6期28-29,共2页
介绍了一种从玉米麸质中提取L 亮氨酸的新工艺,玉米麸质用盐酸水解后,将水解液减压赶酸,浓缩,再加入邻二甲苯 4 磺酸沉淀L 亮氨酸,所得沉淀经氨解及后续精制工艺可得L 亮氨酸精品,L 亮氨酸的收率可达3.2%,产品质量符合日本味之素标准。
关键词 玉米麸质 提取 L-亮氨酸 邻二甲苯-4-磺酸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