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循环流化床空气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雨佳 王勤辉 +3 位作者 王中霞 解桂林 方梦祥 骆仲泱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7-852,共6页
为考察空气当量比、气化温度和流化速度等参数对气化气品质及各项指标的影响,在小型循环流化床气化实验装置上,开展了以麦秆为原料的空气气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当量比的增大会导致低位热值及冷煤气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在720℃及以... 为考察空气当量比、气化温度和流化速度等参数对气化气品质及各项指标的影响,在小型循环流化床气化实验装置上,开展了以麦秆为原料的空气气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当量比的增大会导致低位热值及冷煤气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在720℃及以下温度范围内,随着气化温度的提高,气化气低位热值及冷煤气效率相应提高,但由于麦秆所含碱金属含量较高,当气化温度达到750℃时容易发生团聚和结焦现象;流化速度的增大能够改善气化气质量但其促进作用有限;在实验工况范围内,当空气当量比为0.2,气化温度为720℃以及流化速度为1 m/s时,冷煤气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秆 气化 循环流化床 空气当量比 气化温度 流化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在烟道中的蒸发及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
作者 彭歌亮 谈智玲 +4 位作者 左蓓萌 陈全喜 付江涛 杨彬 杨仲卿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9-65,共7页
利用燃煤电厂尾部烟道的烟气余热来实现脱硫废水的喷雾蒸发是实现其零排放的有效途径,以国内某燃煤电厂330MW火力机组的烟道为研究对象,利用DPM模型对雾化液滴群在高温烟道内的蒸发及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雾化嘴角情况下液滴... 利用燃煤电厂尾部烟道的烟气余热来实现脱硫废水的喷雾蒸发是实现其零排放的有效途径,以国内某燃煤电厂330MW火力机组的烟道为研究对象,利用DPM模型对雾化液滴群在高温烟道内的蒸发及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雾化嘴角情况下液滴碰壁情况、不同负荷下液滴的蒸发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50%、75%、100%烟气负荷工况下,烟气温度越高、烟气速度越快,雾化液滴群完全蒸发所需时间越少,液滴最大蒸发时间在2.85~3.36s之间。在单烟道结构的最佳喷嘴雾化锥角为65°情况下,越靠近烟道内侧,涡的尺寸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喷嘴区的局部液滴群不断向其他区域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喷雾蒸发 雾化锥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流化床流化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小金 刘三举 +4 位作者 刘俊 成松廷 徐亚南 王发辉 温小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99,共6页
为了研究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流化床物料的流化状态,搭建了生物质流化床试验系统。以空气为流化介质,对石英砂进行流化试验,并在考虑物料颗粒间碰撞的基础上,基于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模型对流化床床层区域空间内颗粒流动特性进行... 为了研究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流化床物料的流化状态,搭建了生物质流化床试验系统。以空气为流化介质,对石英砂进行流化试验,并在考虑物料颗粒间碰撞的基础上,基于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模型对流化床床层区域空间内颗粒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床层物料堆积密度、温度一定时,对应颗粒直径分别为0.56,0.35,0.18 mm的石英砂临界流化风速分别为0.017,0.065,0.170 m/s,物料粒径越小,达到流化状态所需要的流化风速也越小;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平均误差为23.1%,临界风速的预测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计算模型对于鼓泡状的两相流动状态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流化床 流化特性 临界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喷雾蒸发在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彭歌亮 谈智玲 +2 位作者 陈全喜 李世凯 付江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针对传统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存在流程长、投资高、运行费用高和维护困难等局限,通过烟气喷雾蒸发技术进行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实践,确定了控制雾化液滴直径、合理优化布置雾化喷嘴、烟气质量焓、准确计算喷入脱硫废水后烟气及粉煤灰特性... 针对传统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存在流程长、投资高、运行费用高和维护困难等局限,通过烟气喷雾蒸发技术进行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实践,确定了控制雾化液滴直径、合理优化布置雾化喷嘴、烟气质量焓、准确计算喷入脱硫废水后烟气及粉煤灰特性变化是本技术的关键点。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不同机组负荷情况下,不同量的脱硫废水可以完全蒸干,喷入脱硫废水的烟气粉煤灰中Cl^-含量仅增加了0.15%,烟气相对湿度增加0.5%,对后续工艺无负面影响,同时还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该技术是一种工艺流程短、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可行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零排放 烟气 喷雾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醛渣热解需热量测试研究
5
作者 靳碧涛 余春江 +3 位作者 王中霞 解桂林 刘璐昕 彭暄格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1,共7页
应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和自行搭建的大颗粒生物质热解实验台,考察了糠醛渣的本征热解特性,并测试了大颗粒糠醛渣在不同热解温度、粒径及载气流量工况下的热解需热量。结果表明:糠醛渣慢速热解过程可分为原料热分解和半焦脱气重构2个... 应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和自行搭建的大颗粒生物质热解实验台,考察了糠醛渣的本征热解特性,并测试了大颗粒糠醛渣在不同热解温度、粒径及载气流量工况下的热解需热量。结果表明:糠醛渣慢速热解过程可分为原料热分解和半焦脱气重构2个吸热阶段,且升温速率越低,这2个阶段重合越严重;30℃/min的实验工况更接近实际热解过程,糠醛渣粉末热解需热量为739 kJ/kg;颗粒状糠醛渣的热解需热量相对较小,且与热解温度、颗粒粒径正相关,而与载气流量关系不大,说明对颗粒而言,其热解过程受制于颗粒内部传热的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渣 生物质 热解 需热量 热重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 升温速率 颗粒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MW农林废弃物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三举 朱德敖 +3 位作者 王勤辉 陈超 杨涛 解桂林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3-128,共6页
作为全国首个以高钾氯含量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某10.8 MW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厂成功实现未成型复杂多变特性农林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混合气化。为探究不同气化温度对大型农林废弃物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性能的影响,... 作为全国首个以高钾氯含量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某10.8 MW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厂成功实现未成型复杂多变特性农林废弃物的大型工业混合气化。为探究不同气化温度对大型农林废弃物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性能的影响,该电厂开展了额定负荷下50%稻壳-50%林业废弃物为燃料的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当气化温度从700℃升至750℃时,可燃气组分体积分数和混合生物质气化后的湿燃气低位热值均先增加后减小;气化燃气中焦油质量浓度有微小上升,气化效率和气化热效率不断增加;750℃时,气化效率和气化热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70.16%和89.16%。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工业气化装置混合气化的优化运行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混合气化 循环流化床 气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装置气化特性及气化装置对燃煤机组影响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宣龙 张海 +3 位作者 郭俊哲 刘三举 杨涛 刘俊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6,共6页
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在某10 MW生物质气化装置耦合600 MW燃煤机组上进行试验。本试验采用实际生产常用100%稻壳、50%稻壳+50%秸秆2种燃料模式。研究发现:在额定负荷下,生物质气化装置产生气体组分和热值稳定的生物质燃气;在气化装置75%~1... 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在某10 MW生物质气化装置耦合600 MW燃煤机组上进行试验。本试验采用实际生产常用100%稻壳、50%稻壳+50%秸秆2种燃料模式。研究发现:在额定负荷下,生物质气化装置产生气体组分和热值稳定的生物质燃气;在气化装置75%~110%负荷下,生物质燃气热值随负荷增加而增加;保持燃煤机组600 MW负荷不变,投用生物质气化装置后,燃煤机组NO_(x)产生量减少,污染物SO_(2)、NO_(x)排放在环保标准内,高温再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大,减少标煤量3300 kg/h,厂用电率降低0.02%。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系统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优点,不仅可以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还适用现代火电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低碳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装置 耦合 燃煤机组 污染物 汽温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大位移变载荷管道的支吊架结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明 黄海 +1 位作者 李海洋 解鑫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81-85,共5页
针对某电厂分级省煤器连接管道热胀位移异常状况,进行了管道系统各部分线质量计算,结果显示:管内水介质质量达到管道及保温层质量的14%左右,变载管道与恒载支吊架的不匹配导致了热胀位移异常。在确认多级串联弹簧设计无法满足现场安装... 针对某电厂分级省煤器连接管道热胀位移异常状况,进行了管道系统各部分线质量计算,结果显示:管内水介质质量达到管道及保温层质量的14%左右,变载管道与恒载支吊架的不匹配导致了热胀位移异常。在确认多级串联弹簧设计无法满足现场安装要求的情况下,首次提出了大位移变载荷支吊架设计理念,采用现有主辅簧式恒力支吊架结构,通过改变摆臂凸轮的轮廓曲线形状,实现在整个大位移行程内输出载荷线性变化,并详细推导了摆臂凸轮轮廓曲线的求解方程,最后在分级省煤器连接管上进行了应用,据此设计的专用支吊架实际输出载荷与设计目标值最大偏差在3%左右,并成功恢复了管道正常热膨胀状态,也为其他类似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支吊架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吊架 恒力吊架 凸轮曲线 变载荷 大位移 分级省煤器连接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