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血清微小RNA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回归分析
1
作者 聂莉 乔向亮 +2 位作者 程伟 胡苏华 胡环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血清微小RNA(micorRNA,miRNA)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回归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134例,依据早期神经功能恶... 目的分析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血清微小RNA(micorRNA,miRNA)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回归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134例,依据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情况分为恶化组28例和未恶化组106例。入院时测定患者血清miR-130a、miR-210、miR-141-3p、miR-29a-3p水平,入院时及入院后7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miR-130a、miR-210、miR-141-3p、miR-29a-3p预测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模型,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30a、miR-210、miR-141-3p、miR-29a-3p水平对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结果恶化组血清miR-130a、miR-210水平明显高于未恶化组,miR-141-3p、miR-29a-3p水平明显低于未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130a、miR-210、miR-141-3p、miR-29a-3p水平为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30a、miR-210、miR-141-3p、miR-29a-3p联合预测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77(95%CI:0.936~0.995),敏感性为96.43%,特异性为90.57%,联合预测的效能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1)。结论老年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血清miR-130a、miR-210、miR-141-3p、miR-29a-3p对预测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具有一定的价值,且四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病学表现 微RNAS 回归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动脉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晨峰血压与颈动脉溃疡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程伟 包艳娥 +3 位作者 聂莉 李婉秋 乔向亮 程晓玲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在动脉-动脉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探讨晨峰高血压与颈动脉溃疡斑块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120例经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CISS)分型诊断为动脉-动脉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利用24h动态... 目的在动脉-动脉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探讨晨峰高血压与颈动脉溃疡斑块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120例经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CISS)分型诊断为动脉-动脉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利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及颈动脉彩超分别监测晨峰血压及颈动脉溃疡斑块。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晨峰血压与颈动脉溃疡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6±12.8)岁,女性占36.8%。晨峰高血压组(n=48)溃疡斑块的检出率与无晨峰高血压组(n=7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31.3%vs30.6%,P=0.84)。进一步将溃疡斑块按照检出部位(出现在卒中病灶同侧颈动脉或对侧颈动脉)进行分类发现,晨峰高血压组病灶同侧溃疡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晨峰高血压组(27.1%vs19.4%,P=0.008)。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之后,晨峰高血压与病灶同侧溃疡斑块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ddsratio,OR):1.4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09~4.22)];进一步校正其他危险因素之后,两者相关性仍存在(OR1.23;95%CI1.02~3.46)。结论在动脉-动脉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晨峰高血压与卒中病灶同侧颈动脉溃疡斑块的检出率具有相关性,提示过高的晨峰血压可能是颈动脉溃疡斑块脱落导致动脉-动脉栓塞型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峰血压 颈动脉溃疡斑块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和信号素3A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聂莉 乔向亮 +2 位作者 程伟 胡苏华 胡环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9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8,ANGPTL8)、信号素3A(semaphorin 3A,Sema 3A)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接...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8,ANGPTL8)、信号素3A(semaphorin 3A,Sema 3A)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依据其术后是否发生脑血管痉挛分为痉挛组(75例)和非痉挛组(113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的血清ANGPTL8、Sema 3A水平。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ANGPTL8、Sema 3A水平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以血清ANGPTL8、Sema 3A为变量的预测模型;用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8、Sema 3A水平对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痉挛组比较,痉挛组血清ANGPTL8水平显著升高,Sema 3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PTL8、Sema 3A水平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指标(OR=1.021,95%CI:1.013~1.029,P=0.000;OR=0.980,95%CI:0.967~0.993,P=0.003)。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PTL8、Sema 3A联合预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894~0.969),敏感性为89.33%,特异性为89.38%,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1)。结论血清ANGPTL8、Sema 3A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破裂 血管痉挛 颅内 信号素3A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