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鲁司特钠通过PHD2/HIF-1α通路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1
作者 孔春雪 刘其器 +6 位作者 张立伟 吴传莎 熊龙珠 张国薇 曹敏越 李平 周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4-669,共6页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是否能通过影响PHD2/HIF-1α通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方法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将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哮喘组(OVA组)、孟鲁司特钠干预哮喘组(在OVA激发前1 h经口灌...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是否能通过影响PHD2/HIF-1α通路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方法通过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将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哮喘组(OVA组)、孟鲁司特钠干预哮喘组(在OVA激发前1 h经口灌胃30 mg/kg孟鲁司特钠,Mon组)。HE染色检测小鼠肺部病理改变,血球分析仪和试剂盒测定肺部炎症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乳酸和丙酮酸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脯氨酸羟化酶2(PHD2)、E-黏钙蛋白(E-cad)和p120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补体因子D(CFD)及乳酸、丙酮酸的含量都显著升高,肺HIF-1α、PHD2、p120和E-cad的mRNA水平降低,而HIF-1α和PHD2蛋白表达上调,E-cad和p120蛋白表达下调(均P<0.05),经孟鲁司特钠干预的Mon组小鼠肺部嗜酸性和单核细胞数量及CFD含量显著下降,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基本恢复至正常,HIF-1α、PHD2、p120和E-cad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孟鲁司特钠可能通过调控PHD2/HIF-1α信号通路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肺部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过敏性哮喘 气道炎症 缺氧诱导因子-1Α 脯氨酸羟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异常与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的相关性
2
作者 李霜 闫少珍 +4 位作者 路伟钊 宋天彬 杨畅 张春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异常与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对32例早期PD患者(PD组)及18名健康人(对照组)行^(18)F-FDG及^(18)F-二氢丁苯那嗪(^(18)F-FP-DTBZ)PET/MR脑显像;比较组间摄取程度,分析... 目的观察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异常与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对32例早期PD患者(PD组)及18名健康人(对照组)行^(18)F-FDG及^(18)F-二氢丁苯那嗪(^(18)F-FP-DTBZ)PET/MR脑显像;比较组间摄取程度,分析脑葡萄糖代谢异常与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18)F-FDG PET示PD组双侧额叶及顶叶葡萄糖代谢减低(P均<0.05)而双侧壳核、脑桥和双侧小脑葡萄糖代谢增高(P均<0.05);^(18)F-FP-DTBZ PET示PD组双侧尾状核、前壳核及后壳核摄取均明显减低(P均<0.05)。PD组壳核平均标准摄取值(SUV mean)与对侧尾状核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呈正相关(r=0.305,P=0.014),额叶皮层SUV mean与对侧和症状侧尾状核(r=0.352、0.324)及前壳核(r=0.300、0.314)SUVR均呈正相关(P均<0.05),顶叶局部皮层SUV mean与对侧和症状侧尾状核、对侧前壳核SUVR呈正相关(r=0.329、0.303、0.330,P均<0.05)。结论早期P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异常与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术前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佳龙 周蕾 +1 位作者 秦玲玲 刘春来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5-390,共6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肺结节检出率明显上升。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是肺结节治疗的首选方案。研究表明,精准的术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肺结节检出率明显上升。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是肺结节治疗的首选方案。研究表明,精准的术前定位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中转开胸率)、减少并发症并缩短手术时间。本文系统综述了六大核心定位技术:经皮穿刺辅助定位、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定位、3D打印辅助定位、“流域分析”法定位、机器人辅助导航系统定位及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定位。通过对比分析各技术的操作原理、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适用性,本文旨在为优化肺结节管理的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4
作者 杨新月 汤志伟 +1 位作者 马丽 陈然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352,共10页
在流行病学统计中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均位居前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临床研究与治疗的重点关注对象。在NSCLC基因组学特征中,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 在流行病学统计中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均位居前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临床研究与治疗的重点关注对象。在NSCLC基因组学特征中,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突变属于主要的肿瘤驱动因素之一,约占所有NSCLC病例的25%。该突变的存在与患者的治疗反应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针对KRAS突变型NSCLC的治疗策略是肿瘤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当前时代背景下,免疫调节治疗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与显著的临床疗效在肿瘤学领域快速普及并迅速发展,针对NSCLC KRAS驱动基因突变亚型的治疗策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诞生,为这类癌症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路径,临床研究显示其在改善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然而,目前在免疫治疗的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患者个体差异及耐药机制等。本文综述了KRAS突变型NSCLC的免疫治疗进展,重点分析了免疫治疗的具体应用、联合疗法的探索及其相关临床试验结果,同时探讨了KRAS突变型NSCLC治疗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KRAS突变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黑色素成像的纹理分析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5
作者 陈红 柏福运 +2 位作者 安鹏 陈月 高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1,47,共9页
目的评估神经黑色素成像(neuromelan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MRI)联合影像组学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并探索特异性影像标志物。材料与方法纳入57例PD患者与34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 目的评估神经黑色素成像(neuromelan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MRI)联合影像组学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并探索特异性影像标志物。材料与方法纳入57例PD患者与34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基于改良的2D-T1-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FSE)获取中脑黑质(region of interest,ROI)特征。采用3D-Slicer 4.8.1进行ROI分割,经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特征构建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建立联合诊断模型。将受试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组与测试组,比较影像组学模型、临床传统诊断模型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并将权重高的特征与部分临床量表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筛选出10个显著性影像组学特征(P<0.05);训练组中联合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传统诊断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3~0.98)、0.89(0.81~0.97)和0.70(0.56~0.83),测试组AUC分别为0.88(0.76~1.00)、0.88(0.81~1.00)和0.78(0.60~0.96);决策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显著提升了临床评估效能;临床传统诊断模型中黑质头部及整体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Head_CNR、Whole_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eastAxisLength、LargeAreaEmphasis、Head_CNR与H-Y分级成负相关,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Part III,UPDRS-Ⅲ)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NM-MRI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可显著提高PD诊断准确性,筛选出的SurfaceVolumeRatio和Mean等影像组学特征具有成为PD特异性标志物的潜力,同时,Head_CNR及形态学参数(LeastAxisLength、LargeAreaEmphasis)对疾病严重程度的量化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神经黑色素成像 影像组学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碱通过YAP1/TRFC通路促进骨肉瘤细胞铁死亡并增强顺铂敏感性
6
作者 王林宽 王新平 +3 位作者 易开君 黎智勇 赵琦 石义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2-894,共13页
目的:探讨石蒜碱(lycorine,Lyc)联合顺铂(cisplatin,Cis)对人骨肉瘤细胞的顺铂治疗的增敏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人骨肉瘤细胞MG63、HOS和顺铂耐药细胞HOS/DDP,通过CCK8实验分别检测Lyc、顺铂单独或联合用药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石蒜碱(lycorine,Lyc)联合顺铂(cisplatin,Cis)对人骨肉瘤细胞的顺铂治疗的增敏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人骨肉瘤细胞MG63、HOS和顺铂耐药细胞HOS/DDP,通过CCK8实验分别检测Lyc、顺铂单独或联合用药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试剂盒检测细胞ROS水平的改变;谷胱甘肽(gul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试剂盒测定细胞内GSH水平的变化;线粒体膜电位探针JC-1检测药物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FerrOrange亚铁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的改变;采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测定细胞内MDA含量的变化;RT-qPCR检测药物对铁死亡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C)的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Lyc与顺铂均能抑制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与单独顺铂处理相比,Lyc联合顺铂处理后MG63、HOS及HOS/DDP细胞的活力均显著下降,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ROS水平显著升高、GSH含量减少,线粒体损伤明显,亚铁离子水平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增加;RT-qPCR结果显示,Lyc联合顺铂较顺铂单独处理能更显著下调铁死亡促进基因的表达,并上调铁死亡抑制基因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c联合顺铂处理后GPX4的蛋白表达略下降,YAP1、TRFC、ACSL4及HO-1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Lyc通过增加YAP1/TRFC通路介导的铁死亡,提高MG63、HOS及HOS/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碱 骨肉瘤 顺铂 耐药性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通过调控SLC7A11/GPX4通路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铁死亡
7
作者 吴雅文 温舒 +1 位作者 胡鹏超 周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7-936,共10页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a)在调控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暴露于30 mmol/L葡萄糖和500μmol/L棕榈酸的方法,建立胰岛β细胞损伤模...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a)在调控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暴露于30 mmol/L葡萄糖和500μmol/L棕榈酸的方法,建立胰岛β细胞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和低、高浓度的Lira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MDA含量的变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试剂盒检测细胞ROS水平的改变;Fe^(2+)荧光探针FerroOrange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细胞内Fe^(2+)和线粒体功能;小鼠胰岛素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RT-qPCR检测铁死亡关键基因及胰岛素分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中铁死亡关键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7 member 11,SLC7A1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高糖高脂处理的细胞相比,Fer-1与高剂量的Lira处理后,细胞活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及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增加;ROS、MDA和Fe^(2+)的含量减少(P<0.05);RT-qPCR结果显示,Fer-1和高剂量的Lira能显著上调促进胰岛素分泌基因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er-1和高剂量的Lira能显著上调铁死亡抑制蛋白GPX4和SLC7A11的表达(P<0.05)。结论:Lira通过调控SLC7A11/GPX4通路抑制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铁死亡,从而改善高糖高脂诱导的MIN6细胞的损伤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铁死亡 利拉鲁肽 SLC7A11/GPX4信号通路 胰岛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R5激动与过表达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增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抵抗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
8
作者 王静娴 任自敬 周佩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1459,共9页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5(S1PR5)对氧糖剥夺及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使用OGD/R诱导屏障功能障碍,分别使用S1PR5特异性激动剂A971432、敲低S...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5(S1PR5)对氧糖剥夺及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使用OGD/R诱导屏障功能障碍,分别使用S1PR5特异性激动剂A971432、敲低S1PR5的siRNA及过表达S1PR5的慢病毒进行干预。设置对照组:bEnd.3正常培养;OGD/R组:bEnd.3进行OGD/R;A971432组:OGD/R组+A971432;siNC组:转染siNC+OGD/R;siS1PR5组:转染siS1PR5+OGD/R;OE NC组:感染慢病毒LV5-NC+OGD/R;OE S1PR5组:感染慢病毒LV5-S1PR5+OGD/R。RT-qPCR法分别检测敲低或过表达S1PR5的效率;采用CCK-8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bEnd.3细胞的活力;采用FITC-dextran渗透法检测内皮屏障渗透性;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蛋白的定位及表达;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显示激动S1PR5可以增加OGD/R下调的细胞活力(P<0.0001),FITC-dextran渗透法结果显示激动和过表达S1PR5可减少FITC-dextran的渗漏(P<0.001),而敲低S1PR5增加FITC-dextran的渗漏(P<0.001)。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OGD/R组相比,激动和过表达S1PR5可以增加屏障蛋白ZO-1(P<0.05)、Occludin(P<0.05)的表达,而敲低S1PR5会下调ZO-1和Occludin(P<0.05)的表达。ROS检测结果显示,激动和过表达S1PR5能减少ROS的产生,而敲低S1PR5会增加ROS产生。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过表达S1PR5可以增加抗氧化蛋白Nrf2(P<0.0001)、HO-1(P<0.0001)、SOD2(P<0.01)的表达。结论 S1PR5受体的激动剂干预及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改善OGD/R模型诱导的活力减少及通透性增加,而基因敲低S1PR5则加剧OGD/R诱导的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ROS,上调抗氧化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受体5 血脑屏障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大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研究
9
作者 袁飞飞 陈芬 +1 位作者 习红丽 梅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5-1729,共5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GDM)大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妊娠第5天腹腔注射35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GDM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GDM组、OST低剂量组(OST-L,1 mg/kg)、OST中剂量组(OST-M,1...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GDM)大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妊娠第5天腹腔注射35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GDM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GDM组、OST低剂量组(OST-L,1 mg/kg)、OST中剂量组(OST-M,10 mg/kg)、OST高剂量组(OST-H,50 mg/kg)、OST-H+STING激活剂(DMXAA)组(50 mg/kg OST溶液+25 mg/kg DMXAA)、阳性对照组(200 mg/kg盐酸二甲双胍),每组10只,另取10只妊娠5 d的大鼠作为对照组,干预结束后,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ELISA检测胰岛素水平及TNF-α、IL-6、IL-1β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分离胰腺组织,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cGAS、STING蛋白表达;HE染色检测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M组病理损伤严重,cGAS、STING蛋白表达、病理评分、TNF-α、IL-6、IL-1β、TC、TG、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HD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GDM组相比,OST-L组、OST-M组、OST-H组病理损伤改善,cGAS、STING蛋白表达、病理评分、TNF-α、IL-6、IL-1β、TC、TG、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OST-H组相比,OST-H+DMXAA组病理损伤加重,cGAS、STING蛋白表达、病理评分、TNF-α、IL-6、IL-1β、TC、TG、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HDL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T可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减轻GDM大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cGAS-STING信号通路 妊娠糖尿病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龈手术在前牙区牙龈瘤切除同期美学修复中的效果评估
10
作者 朱雅文 李小梅 +2 位作者 周新春 周卫兵 肖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评估用膜龈手术对前牙区牙龈瘤切除同期美学修复的效果。方法:纳入60例前牙区牙龈瘤患者,对照组17例,用传统手术方式切除。实验组43例,在常规切除瘤体后,采用膜龈手术同期修复,A组为冠向复位瓣术,B组为侧向转位瓣术,C组为结缔组织... 目的:评估用膜龈手术对前牙区牙龈瘤切除同期美学修复的效果。方法:纳入60例前牙区牙龈瘤患者,对照组17例,用传统手术方式切除。实验组43例,在常规切除瘤体后,采用膜龈手术同期修复,A组为冠向复位瓣术,B组为侧向转位瓣术,C组为结缔组织移植术+冠向复位瓣。术后2个月、6个月、1年时复查,记录牙龈退缩距离、附着龈宽度与对侧同名牙的差值、红色美学指数、患者满意度VAS评分、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牙龈退缩距离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附着龈宽度与对侧同名牙的差值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红色美学指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牙区使用膜龈手术对牙龈瘤切除后同期进行美学修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美学 膜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颌下区多发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Castleman病1例
11
作者 熊利峰 王彦夫 +2 位作者 朱雅文 何胜娜 刘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67,共3页
Castleman病(CD)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文章报道1例发生于颌下区的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CD),患者因颌下区无痛性肿物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肿块边界清晰,血供丰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浆细胞型C... Castleman病(CD)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文章报道1例发生于颌下区的单中心型Castleman病(UCD),患者因颌下区无痛性肿物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肿块边界清晰,血供丰富。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浆细胞型CD。颌下区CD较为罕见,其临床表现易与淋巴结炎、淋巴瘤等疾病混淆,诊断需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该病例的报道为C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颌下区 浆细胞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科研能力培训工作坊的应用 被引量:45
12
作者 周玉梅 徐惠丽 +3 位作者 彭剑英 高淑平 邢利民 胡悦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2,7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工作坊模式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科研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基于工作坊模式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科研能力培训体系(包括40项课程内容,27课时;培训师资包括临床护理专家、医疗博士、统计学博士、护理学研究生... 目的探讨基于工作坊模式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科研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基于工作坊模式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科研能力培训体系(包括40项课程内容,27课时;培训师资包括临床护理专家、医疗博士、统计学博士、护理学研究生和护理教育专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考核),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湖北省某三级医院选取50名临床护士,采用该模式进行培训,采用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和科研创新情况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临床护士的护理科研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培训后临床护士发表论文数,专利、新业务新技术、科研课题获批项目数高于培训前。结论构建的工作坊模式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科研能力培训体系具有实用性,应用于临床护士的培训可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改善护士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综合医院 临床护士 科研能力 工作坊 科研创新 在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杏 周玉梅 +4 位作者 徐惠丽 彭剑英 谢喆书 邢利民 赵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61,共8页
目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中青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探索预期性悲伤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选取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00例中青年重症脑卒中患者... 目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中青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探索预期性悲伤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选取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00例中青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预期性悲伤量表(AGS)、照顾者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 25.0进行模型拟合、路径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中青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AGS评分为(88.35±9.02)分,ZBI评分为(42.32±7.41)分,SSRS评分为(41.52±5.43)分,应对方式中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照顾者占39.3%,消极应对方式占60.7%。AGS评分与SCSQ消极应对评分(r=0.357)、ZBI评分(r=0.381)呈正相关(P<0.01),与SSRS评分(r=-0.436)、SCSQ积极应对评分(r=-0.369)呈负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照顾者负担对预期性悲伤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458),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照顾者负担与预期性悲伤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分别为0.113、0.061、0.060)。结论中青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水平较高,各影响因素对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显示出较强的预测和解释功能,医护人员可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预期性悲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青年 主要照顾者 预期性悲伤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分子成像用于帕金森病伴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霜 宋天彬 +3 位作者 杨畅 王静娟 张春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4-778,共5页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PD)的标准方法;但随疾病进展和长期治疗,可产生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ID),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PET脑分子成像可活体检测显像剂在分子水平的摄取分布情况,从而反映PD伴LID患者脑功能及代谢,有助于临床早诊断...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PD)的标准方法;但随疾病进展和长期治疗,可产生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ID),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PET脑分子成像可活体检测显像剂在分子水平的摄取分布情况,从而反映PD伴LID患者脑功能及代谢,有助于临床早诊断及早治疗。本文就PET分子成像用于PD伴LI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影像组学联合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建峰 宋鑫洋 +3 位作者 沈天赐 杜梦颖 纪旭东 杨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2-1157,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超声、CT影像组学联合机器学习模型,探讨其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其中CLNM组97例,无CLNM组10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甲状腺超声和增强CT扫描... 目的:构建基于超声、CT影像组学联合机器学习模型,探讨其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其中CLNM组97例,无CLNM组10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甲状腺超声和增强CT扫描,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PTC患者发生CLNM的临床独立风险因素,构建临床风险模型。基于超声和CT图像提取并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使用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极度随机树(ET)、K邻近算法(KNN)、XGBoost、监督学习集成模型(Light GBM)、前馈神经网络多层感知器(MLP)等8个机器学习模型构建PTC患者CLNM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筛选出最优影像组学模型联合临床风险模型构建诺模图,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比不同模型的临床获益。结果:临床影像特征中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超声报告淋巴结状态和CT报告淋巴结状态被筛选出来作为临床独立风险因素(P<0.05)。从超声和CT图像中分别筛选出14个和12个影像组学特征。8个机器学习模型中SVM模型表现最优,其预测CLNM状态的AUC在训练集为0.951(95%CI:0.920~0.982),测试集为0.857(95%CI:0.764~0.950)。由临床模型和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构建的诺模图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其预测CLNM状态的AUC在训练集为0.960(95%CI:0.933~0.987),测试集为0.890(95%CI:0.812~0.968)。DCA显示诺模图具有较高的临床净收益。结论:基于多模态影像组学联合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PTC患者是否发生CLNM,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4在肿瘤微环境中影响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然 杨新月 +2 位作者 刘倩 张树才 马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3-621,共9页
免疫治疗已成为当下恶性肿瘤治疗的基石。然而,不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具有较大异质性,并非都能从中获益。当下亟需寻找能高效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C-C趋化因子配体4(C-C chemokine ligand4,CCL4)是一种细胞因子,隶属于炎症... 免疫治疗已成为当下恶性肿瘤治疗的基石。然而,不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具有较大异质性,并非都能从中获益。当下亟需寻找能高效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C-C趋化因子配体4(C-C chemokine ligand4,CCL4)是一种细胞因子,隶属于炎症性CCL亚家族,主要由免疫细胞、肿瘤细胞分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者弱表达,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CCL4与其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CR5)结合后可招募并介导免疫细胞迁移,破坏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稳定性,参与致癌并促进肿瘤发展。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CL4可介导并募集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T细胞等关键免疫细胞定向迁移,成为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重要元素,而具有特定的价值。本文就CCL4在TME中影响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线索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4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免疫应答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社会疏离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滢佳 黄菲 +3 位作者 谢松洪 汪燃 卢燕 赵映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09,共5页
从社会疏离感概念和测评工具、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社会疏离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社会疏离感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社会疏离感 量表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基于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 被引量:3
18
作者 桂建军 孙晓东 +3 位作者 温舒 刘欣 覃冰清 桑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MPTP组(n=14),RES低剂量(MPTP+RES30)组(n...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MPTP组(n=14),RES低剂量(MPTP+RES30)组(n=13)及高剂量(MPTP+RES90)组(n=13)。利用30 mg/kg MPTP腹腔注射7 d诱导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PBS,治疗组分别利用30 mg/kg和90 mg/kg RES干预3周。小鼠行为学测试分析RES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运动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RES在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中发挥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透射电镜检测验证RES抑制炎症和保护肠屏障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小鼠在运动功能、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神经炎症、LPS和LBP水平以及肠屏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治疗组与MPTP组相比,运动功能改善(P<0.01),神经元数量恢复,TH蛋白表达上调(P<0.05),GFAP、Iba-1和TLR4的表达下调,粪便、血浆中LPS、LBP水平下降(P<0.05),ZO-1、Claudin-1的表达恢复(P<0.01),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下调(P<0.05,P<0.01,P<0.001)。电镜检测结果显示,与MPTP组比较,MPTP+RES30组紧密连接复合体形态正常,肠绒毛排列整齐且紧密。结论RES通过抑制肠屏障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修复肠屏障,从而改善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病变,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帕金森病 肠-脑轴 多巴胺能神经元 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3激动剂厚朴酚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铁死亡缓解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涛 韩甜甜 +5 位作者 许倩倩 张振 胡鹏超 丁旭东 罗辉宇 曾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7-835,共9页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激动剂厚朴酚(HKL)在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0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Con)组、手术(Sur)组和Sur+HKL组(n=10)。Sur+HKL组小鼠给予HKL腹腔注射预处理7 d,...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激动剂厚朴酚(HKL)在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0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Con)组、手术(Sur)组和Sur+HKL组(n=10)。Sur+HKL组小鼠给予HKL腹腔注射预处理7 d,Sur和Sur+HKL组小鼠均采用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方法建立POCD模型。使用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Y迷宫实验来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尼氏染色评价小鼠海马和皮层神经元形态、结构和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A7A11)、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SIRT3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测定GPX4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Sur组和Sur+HKL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移动的总距离和中央区域探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和Y迷宫实验结果显示,Sur组小鼠识别指数和轮替次数较Con组显著降低(P<0.01),侧臂封锁再通后,小鼠进入新臂的距离百分比和次数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水迷宫训练时Sur组小鼠潜伏期较Con组下降缓慢,测试时Sur组小鼠潜伏期、目的象限穿越次数及穿越时间百分比均显著低于Con组(P<0.01);与Sur组比较,Sur+HKL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尼氏染色结果显示,Sur组小鼠海马CA1区和内侧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染色较浅,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下降(P<0.01);HKL治疗后神经元活力明显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Sur组SIRT3、GPX4、SLC7A11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CLS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ur组比较,Sur+HKL组上述结果被逆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神经元的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Sur组海马区神经元中GPX4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HKL显著升高神经元GPX4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SIRT3激动剂HKL缓解小鼠POCD,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海马神经元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铁死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调控自噬及铁死亡增强胰腺癌细胞PANC-1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健 董钦鹏 +5 位作者 曾炼 李恒平 刘君瑞 孙晓东 王青松 胡鹏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10,共9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单独使用吉西他滨和联合褪黑素处理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生物因子活性检测(CCK-8)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褪黑素和吉西他滨单独或... 目的探讨褪黑素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单独使用吉西他滨和联合褪黑素处理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生物因子活性检测(CCK-8)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褪黑素和吉西他滨单独或联合处理对PANC-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细胞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JC-1检测试剂盒测定活性氧的合成和膜电位水平;亚铁离子(Fe^(2+))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Fe^(2+)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组中LC3、P62、GPX4和SLC7A1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结果显示,吉西他滨单独处理48 h及72 h后PANC-1细胞活力受到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吉西他滨联合褪黑素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吉西他滨组,且细胞活力随着褪黑素的浓度升高而下降;细胞划痕、transwell及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吉西他滨联合褪黑素组较吉西他滨组比较,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得出吉西他滨联合褪黑素组的PANC-1细胞内活性氧、Fe^(2+)水平较吉西他滨组上升,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吉西他滨联合褪黑素组较吉西他滨组的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比值降低、P62表达上调,抗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及SLC7A11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提示褪黑素联合吉西他滨可抑制PANC-1细胞自噬以及促进铁死亡。结论褪黑素增加胰腺癌细胞PANC-1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及促进肿瘤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胰腺癌 吉西他滨 铁死亡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