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罗布考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兆雄 郑璇 +1 位作者 肖厚勤 费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84-1587,共4页
目的测定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水平,并观察普罗布考对肾皮质血流灌注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及观察组10例,同时选取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动态评估组织灌注(DTPM)... 目的测定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水平,并观察普罗布考对肾皮质血流灌注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及观察组10例,同时选取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动态评估组织灌注(DTPM)技术评价3组患者肾皮质感兴趣区平均灌注强度(Imix)、平均血流速度(Vmix)、组织阻力指数(TRI)。观察组继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片,每次500 mg,bid,疗程均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肾皮质血流变化,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前清蛋白(PA)、血清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变化,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及观察组治疗前Imix、Vmix明显低于对照组,TR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及观察组比较,Imix、Vmix增加,T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mix、Vmix下降,TR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及观察组比较,BUN、SCr、TC、TG、LDL、hs-CRP、ox-LDL降低,PA、ALB、HD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康人,普罗布考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水平,保护肾功能,同时改善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及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肾病 慢性 血流灌注 肾皮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柯昌斌 黄晓霞 +3 位作者 许先成 李清 秦成名 刘菊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观察p38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腹腔单次注射链脲菌素65mg/kg制作糖尿病神经病理痛模型。4周后用vonfrey纤维测双后足机械痛阈,痛阈明显下降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造模成... 目的观察p38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腹腔单次注射链脲菌素65mg/kg制作糖尿病神经病理痛模型。4周后用vonfrey纤维测双后足机械痛阈,痛阈明显下降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造模成功。将96只成模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糖尿病神经病理痛组(D组),PI3K抑制药组(E组)和p38MAPK抑制药组(F组)。另取同窝大鼠32只作为对照组(C组)。成模后的每周周一,E组和F组大鼠分别静脉注射PI3K抑制药Wortmannin0.5mg/kg和p38MAPK抑制药SB2035801mg/kg,直至处死大鼠。于给药前(T1)和给药后第2周末(T2)、第4周末(T3)、第6周末(T4)分别随机取8只大鼠,检测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神经传导速度(NCV)、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RG)磷酸化Akt(p-Akt)水平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E和F组在T1~T4时MWT下降,NCV减慢,p-Akt和p-p38MAPK水平升高(P<0.05);与D组比较,E和F组在T2~T4时MWT升高,NCV增快,E和F组p-Akt明显下降,F组p-p38MAPK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P38MAPK通过激活其下游的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了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痛的形成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K PI3K/AKT 糖尿病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曹清莲 郭俊 +3 位作者 陈璐 彭敬红 白寿军 王作军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耐药性,比较苯唑西林耐药的CNS(MRCNS)与苯唑西林敏感的CNS(MSCNS)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07年1~12月临床分离CNS,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MRCNS的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诱... 目的分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耐药性,比较苯唑西林耐药的CNS(MRCNS)与苯唑西林敏感的CNS(MSCNS)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07年1~12月临床分离CNS,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MRCNS的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诱导性克林林霉素耐药的检测采用D实验。结果共分离出CNS678株,检出MRCNS296株,占43.7%,诱导性克林林霉素耐药72株,占10.7%。MRCNS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4.9%,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为70.3%,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在63.7%~69.3%,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为20.7%,与MSC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CNS与MSCNS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90%,未见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CNS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MRCNS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MSCNS,糖肽类抗菌药物是治疗MRCNS的首选药物;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依据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唑西林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治疗小儿重症颅脑损伤并严重高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方志成 周昌娥 +2 位作者 郑翔 盛春风 黄云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35-437,449,共4页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小儿重症颅脑损伤合并严重高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7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严重高钠血症患儿,观察腹膜透析前后血钠浓度变化及其规律,并经有创颅内压监测颅内压变化,评估腹膜透析对颅内压的影响,测定血浆晶体...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小儿重症颅脑损伤合并严重高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7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严重高钠血症患儿,观察腹膜透析前后血钠浓度变化及其规律,并经有创颅内压监测颅内压变化,评估腹膜透析对颅内压的影响,测定血浆晶体渗透压、血肌酐和血气分析、血压、心率等的变化,评估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血钠每天均下降,以第1天下降幅度大,速度快(187.49±2.91 vs 202.48±9.31,P<0.05),其后降钠速度减慢。持续颅内压监测颅内压逐渐下降,第1天下降明显(164.58±5.98 vs 177.83±7.47,P<0.05)。腹膜透析期间,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酸中毒纠正,生命体征稳定。结论腹膜透析可有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与其弥散、降低颅内压等因素有关,临床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颅脑损伤 高钠血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