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bry病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袁玲玲 汤显斌 +2 位作者 张健 陈新河 张庆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Fabry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Fabry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肾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及超微结构观察,对皮肤活检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2例患者均出现蛋白尿、镜下血尿,皮肤黏膜出现... 目的探讨Fabry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Fabry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肾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及超微结构观察,对皮肤活检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2例患者均出现蛋白尿、镜下血尿,皮肤黏膜出现散在出血点;光镜下见肾小球足细胞空泡变性,体积增大;肾小管上皮及间质亦出现泡沫样变;电镜下见肾小球足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含大量具有嗜锇性髓鞘样包涵体,表现为髓样小体和斑马小体,足突部分融合,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可见上述现象。结论 Fabry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常伴有肾外表现。肾小球足细胞内出现嗜锇性髓鞘样小体是Fabry病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确诊需依靠电镜及测定血清α-半乳糖苷酶A(α-Gal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病 Α-半乳糖苷酶A 肾活检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胃肠道间质瘤5例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铁延 邹丹丹 +3 位作者 汤显斌 李珍 姚莉 李红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探讨多个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基因突变类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GISTs,其中5例含有多个肿块(2~4个/例),共13个肿块,检测KIT基因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的... 目的探讨多个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基因突变类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GISTs,其中5例含有多个肿块(2~4个/例),共13个肿块,检测KIT基因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的突变类型,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多个GISTs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范围29~77岁,平均56.8岁。均为散发病例,无家族史,并与神经纤维瘤病1型、卡尼三联征、Carney-Stratakis综合征无相关。病变位于胃/十二指肠1例、胃/网膜2例,均位于胃者2例,直径0.8~9.5 cm(平均4.1 cm)。镜下均为梭形细胞型,核分裂象<5个/50HPF。13个肿块中9个检测到KIT基因突变(外显子9、11、13、17),未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同一病例多个肿块有不同基因突变类型者4例,为多克隆起源,同一突变类型者1例,可能具有克隆关系。手术切除后,均未服用伊马替尼治疗。随访24~78个月,1例死于肝脏转移,其余4例均无病生存。结论多个GISTs较少见,KIT及PDGFRA基因检测可协助判断,梭形细胞型多有KIT基因突变,临床预后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KIT PD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柴胡与北柴胡的抗炎保肝作用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婷 杜士明 +5 位作者 王刚 孙荣进 杨光义 叶方 袁玲玲 刘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比较竹叶柴胡与北柴胡抗炎、保肝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小鼠模型及蛋清致足肿胀大鼠模型比较两种柴胡水煎液的抗炎作用;采用腹腔注射含0.1%四氯化碳(CCl4)的花生油溶液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 目的比较竹叶柴胡与北柴胡抗炎、保肝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小鼠模型及蛋清致足肿胀大鼠模型比较两种柴胡水煎液的抗炎作用;采用腹腔注射含0.1%四氯化碳(CCl4)的花生油溶液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核因子-κB(NF-κB)变化。结果耳肿胀实验表明竹叶柴胡和北柴胡的水煎液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竹叶柴胡组和北柴胡组ALT、AST、SOD、GSH及MDA均较模型对照组改善(P<0.05或P<0.01),且两组改善情况相近;各治疗组ALP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竹叶柴胡组和北柴胡组TGF-β和NF-κB表达相近。结论竹叶柴胡和北柴胡的抗炎、保肝作用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北柴胡 抗炎作用 保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兵奎 曾彬 +4 位作者 常巍 王达义 郭振鹏 杨棋 刘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督脉电针组(B组)。脊髓损伤后1周,B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两组大鼠于脊髓损伤后1...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督脉电针组(B组)。脊髓损伤后1周,B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两组大鼠于脊髓损伤后1、2、4、8周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脊髓损伤后2、4、8周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脊髓组织行HE染色与神经丝蛋白(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SCI后1周,两组大鼠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SCI后2、4、8周,B组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较A组明显升高(P<0.01),SEP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P<0.01)。HE染色显示损伤区瘢痕组织及空洞形成,B组脊髓空洞比A组小;脊髓组织NF200阳性表达B组各时间点较A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督脉电针治疗可有效促进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督脉 体感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相关蛋白在肾病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史秀岩 张春 +4 位作者 付应峰 朱忠华 朱红艳 易丽霞 付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相关蛋白(CD2AP)的表达,探讨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NS患者54例,10例同期肾肿瘤切除患者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肾活检后常规染色观... 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相关蛋白(CD2AP)的表达,探讨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NS患者54例,10例同期肾肿瘤切除患者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肾活检后常规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肾组织行免疫荧光法CD2AP和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双重标记,对肾小球CD2AP的表达进行定位;分别用real time 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CD2AP的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nephrin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的结构变化,并定量测量足突密度。结果 (1)NS患者肾小球中CD2AP的表达及nephrin的表达下调,足细胞足突不同程度融合,足突密度降低。(2)病理表现为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和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NS患者CD2AP表达及nephr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CD2AP与nephrin表达呈正相关,病理表现为MCD和FSGS的NS患者CD2AP表达与足突密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原发性N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中CD2AP的表达降低,且在MCD和FSGS中与足细胞病变程度相关,提示CD2AP低表达在足细胞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CD2AP有利于诊断足细胞病变的早期检测,对CD2AP表达减低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足细胞 CD2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兵奎 曾彬 +5 位作者 常巍 王达义 杨琪 王晓勋 余连军 刘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组,n=18)。造模后1周,B组接...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组,n=18)。造模后1周,B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每天1次。两组大鼠于造模后1、2、4、8周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造模后2、4、8周,采用RT-PCR检测GAP-43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AP-43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与A组比较,B组BBB评分明显升高(P<0.01),GAP-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GAP-43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督脉电针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GAP-4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督脉电针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7
作者 袁玲玲 龚晓虹 +1 位作者 刘平 姚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肺IVLBCL,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肺IVLBCL,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观察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67、69岁,胸部CT均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镜下见瘤细胞位于肺泡间隔毛细血管腔内,瘤细胞大,核仁明显。血管内皮标记CD31、CD34均阳性,血管腔内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标记CD20、CD79a及PAX5。结论肺原发性IVLBCL临床罕见,预后差;充分认识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减少误、漏诊,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的分子靶点检测和靶向治疗 被引量:9
8
作者 邹丹丹 窦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26-1029,共4页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逐渐成为热点。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明显、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等优点。该文对常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及其靶点检测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 靶向治疗 靶点检测 分子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慕湘 王代忠 +1 位作者 刘平 汤显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8-909,共2页
患者男性,45岁,咳嗽、胸闷5个月余,加重1个月余入院。病程中患者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体检患者口唇无紫绀,颈软,颈静脉稍充盈,HR 83,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不亢。CT增强扫描示肺动脉主干增粗,双肺动脉干根部... 患者男性,45岁,咳嗽、胸闷5个月余,加重1个月余入院。病程中患者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体检患者口唇无紫绀,颈软,颈静脉稍充盈,HR 83,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不亢。CT增强扫描示肺动脉主干增粗,双肺动脉干根部可见充盈缺损,并向双肺下动脉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动脉肉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kin瘤尸检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玲玲 吴杰 魏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Askin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1例Askin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尸检病理学特点;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对尸体解剖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临床上表现为青少年胸肺部肿块伴疼痛,患者生存期短,预... 目的探讨Askin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1例Askin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尸检病理学特点;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对尸体解剖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临床上表现为青少年胸肺部肿块伴疼痛,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病理组织学特征主要为肿瘤组织呈弥漫性或结节状分布。组织学上以稀少的纤维血管间质将形态单一的小圆、卵圆形瘤细胞围绕成巢状或小叶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CD99(+),NSE弱(+),CgA弱(+)。网状纤维染色示肿瘤细胞间网状纤维少。结论 Askin瘤为一种位于胸肺部神经内分泌源性的高度恶性肿瘤,它实际上是PNET/Ewing肉瘤家族的一员,只是发生部位较特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KIN瘤 尸体解剖 病理组织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伦理学临床见习教学改革及其路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承江 陈萍 +3 位作者 王明华 陈飞 秦文刚 马菊华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4,76,共3页
在课内案例视频教学改革基础上进行的医学伦理临床见习教学改革,是课程实践的要求与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期盼。改革遵循教学理念、内容、师资、成绩考核、见习病案选择及其组织实施等环节进行路径设计。建立在临床实际基础上的教学改革,有... 在课内案例视频教学改革基础上进行的医学伦理临床见习教学改革,是课程实践的要求与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期盼。改革遵循教学理念、内容、师资、成绩考核、见习病案选择及其组织实施等环节进行路径设计。建立在临床实际基础上的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师与病例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医疗伦理决策能力与医学美德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合并医学临床见习 教学改革 路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代忠 唐慕湘 +1 位作者 汤显斌 张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0,共2页
患者男性,20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痛8天入院。患者自述曾于11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诊断为"胆总管囊肿"。体检: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痛苦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右下腹见5 cm长手术切口,已瘢痕愈合。右上腹腹肌稍紧张,压痛... 患者男性,20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痛8天入院。患者自述曾于11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诊断为"胆总管囊肿"。体检: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痛苦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右下腹见5 cm长手术切口,已瘢痕愈合。右上腹腹肌稍紧张,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胆总管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小细胞癌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平 汤显斌 +2 位作者 王代忠 袁玲玲 邹丹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2例胆囊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男性,术中均发现癌组织已侵犯周围器官,镜下见细胞... 目的探讨胆囊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2例胆囊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男性,术中均发现癌组织已侵犯周围器官,镜下见细胞形态相似,正常胆囊上皮下瘤细胞呈片、巢、索和花环状排列,局灶区见菊形团样结构,伴广泛坏死,瘤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CKpan(核旁+),CD56、TTF-1(+),CgA(例1+、例2-),Syn、S-100、CD45均(-),Ki-67增殖指数40%~50%。分子病理学:2例K—ras基因突变检测均未检出突变。结论胆囊小细胞癌属于罕见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具有与肺内小细胞癌相似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患者预后差,联合手术和化疗可提高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胆囊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区副神经节瘤2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铁延 朱瑞娟 +3 位作者 汤显斌 龚晓虹 李安荣 李红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45-1047,共3页
副神经节瘤发生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副神经节,肿瘤起源于神经嵴细胞,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大约85%~90%的副神经节瘤发生于肾上腺,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较少,且90%的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发生于颈动脉体和颈静脉球部[1]。马尾区副神经节瘤(ca... 副神经节瘤发生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副神经节,肿瘤起源于神经嵴细胞,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大约85%~90%的副神经节瘤发生于肾上腺,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较少,且90%的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发生于颈动脉体和颈静脉球部[1]。马尾区副神经节瘤(cauda equina paraganglioma,CEP)少见,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150余例[2]。我院收治2例CEP,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肾上腺外 神经内分泌肿瘤 颈动脉体 颈静脉球 马尾区 室管膜瘤 肿瘤起源 cauda 自主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复发并恶变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铁延 李妞妞 +2 位作者 汤显斌 李红华 蹇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2-593,共2页
患者男性,40岁,2012年1月初无意间发现右臀部有一包块,大小6cm×3cm×3cm,边界欠清,逐渐增大,无疼痛,在外院行包块活检术,送我院会诊。我院诊断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行扩大切除并行会阴淋巴结清扫术。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病理 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体区脊索样脑膜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玲玲 唐慕湘 +3 位作者 刘平 刘涛 龚晓红 汤显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脊索样脑膜瘤(chordoid meningioma)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脊索样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进行免疫组化SP法及PAS特殊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并进行随访。结果瘤细胞胞...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脊索样脑膜瘤(chordoid meningioma)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脊索样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进行免疫组化SP法及PAS特殊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并进行随访。结果瘤细胞胞质内外均见黏液,在黏液基质背景中有成簇或成行的类液滴样细胞,瘤组织中有典型的脑膜上皮漩涡结构,特染及免疫组化染色示PAS、EMA、vimentin和S-100蛋白均(+),CK(-)。结论脊索样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类型的脑膜瘤,发生在松果体区尤为少见,需结合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特殊染色方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肿瘤 脑膜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大细胞癌直肠转移1例
17
作者 刘平 汤显斌 +1 位作者 袁玲玲 程栋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97-1298,共2页
患者男性,79岁,因间断便血伴里急后重5个月入院。直肠镜检发现直肠肿块,CT示双肺散在结节状高密度灶,考虑为双肺转移性肿瘤(图1)。门诊以直肠癌并双肺转移收入院。术中距肛缘3cm直肠后壁处见一3cm×2cm大小质硬肿块,呈不规... 患者男性,79岁,因间断便血伴里急后重5个月入院。直肠镜检发现直肠肿块,CT示双肺散在结节状高密度灶,考虑为双肺转移性肿瘤(图1)。门诊以直肠癌并双肺转移收入院。术中距肛缘3cm直肠后壁处见一3cm×2cm大小质硬肿块,呈不规则隆起。术中诊断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大细胞癌 直肠转移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巨大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
18
作者 龚晓虹 袁玲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84-1284,共1页
患者女,55岁,右胸痛3月余,加重伴后背部疼痛1个月。胸部MSCT:胸椎旁巨大类圆形肿块凸向右侧肺野,边界清楚,直径约9.8cm,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并可见杂乱、纡曲的血管影,邻近胸椎椎体见类圆形骨质破坏(图1)。诊断为后纵隔恶性肿瘤侵... 患者女,55岁,右胸痛3月余,加重伴后背部疼痛1个月。胸部MSCT:胸椎旁巨大类圆形肿块凸向右侧肺野,边界清楚,直径约9.8cm,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并可见杂乱、纡曲的血管影,邻近胸椎椎体见类圆形骨质破坏(图1)。诊断为后纵隔恶性肿瘤侵犯胸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恶性神经鞘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PCGEM1对肺癌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丹 周靖 汤显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65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lncRNA)PCGEM1对肺癌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肺癌(lung cancer,LC)患者癌组织及相...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lncRNA)PCGEM1对肺癌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肺癌(lung cancer,L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并用以上组织构建LC组织芯片。用qPCR检测lncRNA PCGEM1及miR-148a在LC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及LC细胞株中的表达。构建lncRNA PCGEM1沉默细胞系A549-siPCGEM1和阴性对照A549-NC,并以A549细胞作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用MTT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敲减PCGEM1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敲减PCGEM1对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生物信息学网站StarBase预测可互补结合PCGEM1的miRNA,再根据Targetscan网站预测相应可靶向结合miRNA的基因;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TGF-β2/Smad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LC组织中PCGEM1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而miR-148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PCGEM1在5种LC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人肺成纤维细胞HLF-02(均P<0.05),且以A549细胞中表达最高。敲减PCGEM1后,与Control组和A549-NC组比较,A549-siPCGEM1组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StarBase和Targetscan网站预测结果显示,PCGEM1可与miR-148a互补结合,miR-148a与TGF-β2存在靶向结合位点。与Control组和A549-NC组比较,A549-siPCGEM1组中miR-148a表达明显升高,TGF-β2及p-Smad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lncRNA PCGEM1在LC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高表达的PCGEM1可通过下调miR-148a水平强化TGFβ2/Smad2信号通路,从而促进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PCGEM1 miR-148a 肺癌 A549细胞 TGF-Β/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