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甘草酸苷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吕飞 卢光新 杜勇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三硝基苯磺酸/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7水平,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实验性UC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用2.5%三硝基苯... 目的通过检测三硝基苯磺酸/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7水平,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实验性UC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用2.5%三硝基苯磺酸钠/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肠3天后处死,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每日用复方甘草酸苷溶液灌肠,40mg.kg-1.d-1,连续灌肠7天后处死;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每日用SASP溶液灌肠,0.5g.kg-1.d-1,连续灌肠7天后处死。经不同处理和治疗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4、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4明显降低,IL-17明显升高,IL-4(81.52±8.21)ng/L vs(90.82±7.35)ng/L(P<0.01),IL-17(172.43±23.55)ng/L vs(135.26±27.86)ng/L(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SASP治疗组IL-4水平明显升高,IL-17水平明显降低,IL-4(88.45±8.58)ng/L、(87.53±7.65)ng/L vs(81.52±8.21)ng/L(P<0.01);IL-17(140.35±22.78)ng/L、(142.11±21.56)ng/L vs(172.43±23.55)ng/L(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升高实验性UC大鼠血清IL-4的表达水平,降低IL-17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调控这两个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三硝基苯磺酸 乙醇 复方甘草酸苷 白细胞介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密质骨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
作者 袁雅红 周春芳 +3 位作者 卢智勇 王小莉 杨卓顺 李东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3-1025,102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易操作的、高效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MSC)的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表面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为mMSC的获取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3周龄C57BL/6小鼠,取出双侧股骨、胫骨,冲出其内骨髓细胞并弃掉,... 目的:建立一种易操作的、高效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MSC)的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表面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为mMSC的获取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3周龄C57BL/6小鼠,取出双侧股骨、胫骨,冲出其内骨髓细胞并弃掉,将骨段剪成小块,胶原酶消化后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出MSC。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过程,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并对其进行成脂及成骨鉴定。结果:使用该方法分离培养的mMSC形态均一、生长良好,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表达CD29和Scal-1,不表达CD34、CD45和CDllb,并具有成骨成脂潜能。结论:利用本操作方法,可以从小鼠密质骨中成功分离培养得到MSC,且高效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质骨 间充质干细胞 小鼠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