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回收下腔静脉贴壁滤器1例
1
作者 姚连彩 赵越 +1 位作者 谢兴武 赵玉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0-560,共1页
患者男,50岁,2个月前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接受经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1日前复查下肢CDFI显示深静脉内未见血栓,拟回收IVCF;既往胸、腹部增强CT显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 患者男,50岁,2个月前因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接受经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1日前复查下肢CDFI显示深静脉内未见血栓,拟回收IVCF;既往胸、腹部增强CT显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右上腔静脉缺失;左颈内静脉经无名静脉汇入右心房,右颈内静脉汇入PLSVC。查体:双下肢血管走行自然,未见明显静脉曲张。治疗前胸、腹部增强CT:IVCF位于右肾静脉下方1.5 cm,其支撑臂部分嵌入静脉壁,取出钩位于静脉腔内(图1A)。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左颈内静脉并置入血管鞘,引入导管行上腔静脉造影观察PLSVC走行(图1B);下腔静脉造影见管腔通畅,滤器内无充盈缺损;于透视下调整球管至切线位以显示IVCF贴壁侧最小间隙。体外塑形大弧度回收鞘管,利用回收鞘管前端弧度顶住静脉壁,增大取出钩与管壁的距离,以圈套器成功套住取出钩(图1C)后缓慢回收滤器至输送鞘并撤出体外。治疗后立即复查下腔静脉造影见管腔通畅,无穿孔及对比剂外溢(图1D)。临床综合诊断:PLSVC畸形;IVCF回收后。本例报道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5]科伦字第08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左上腔静脉 腔静脉滤器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周晋航 吴黎明 +2 位作者 王江华 王伟 戢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统计...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10%(20/83),依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Ⅰ、Ⅱ、Ⅲ、Ⅳ、Ⅴ级并发症分别有5、3、10、2、0例。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行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9%vs 15.00%,χ2=3.966,P=0.046)。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是否使用手助器、是否行食管胃底静脉结扎术及ASA分级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 B级和ASAⅢ级均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0.328,95%可信区间(95%CI):0.129~0.834,P=0.023;OR=0.294,95%CI:0.150~0.573,P〈0.001)。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Child-Pugh分级和ASA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腹腔镜检查 脾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艳梅 李清 +3 位作者 张有为 万斌 李磊 刘义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751-3752,共2页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及对照组(n=48),治疗组给予氨溴索及利巴韦林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糜蛋白酶及利巴韦林经超声雾化吸入...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及对照组(n=48),治疗组给予氨溴索及利巴韦林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糜蛋白酶及利巴韦林经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患儿喘息、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P<0.01)。结论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 氨溴索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缝合方式对胆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晋航 吴黎明 +2 位作者 王江华 王伟 张林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656-165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缝合方式患者胆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行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行单纯间断缝合(称为A组),45例行单纯连续缝合(称为B组),49... 目的观察不同缝合方式患者胆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行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行单纯间断缝合(称为A组),45例行单纯连续缝合(称为B组),49例行降落伞式连续缝合(称为C组)。比较3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组患者胆肠吻合时间和T管放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和C组胆肠吻合时间要明显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A组T管放置率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术后胆漏和胆汁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6个月复查,3组之间胆道狭窄情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胆道缩窄幅度最大,C组最小。结论降落伞式连续缝合是一种精细的胆肠缝合方式,可以减少胆肠吻合时间、降低T管放置率和胆道缩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肠吻合术 缝合技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钟晓东 罗卫民 +4 位作者 刘越峰 余锦强 李凌 王莹 李玉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每组各30只。模型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白藜芦醇治疗组按400mg.kg-1体质量给...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每组各30只。模型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白藜芦醇治疗组按400mg.kg-1体质量给予白藜芦醇灌胃,灌注后4周、8周、12周观察3组大鼠晶状体混浊度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晶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晶状体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晶状体始终透明。灌注后12周白藜芦醇治疗组晶状体混浊度高于正常对照组(χ2=8.26,P<0.05),但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明显减轻(χ2=14.72,P<0.05)。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晶状体中SOD、GSH-PX以及CAT活性分别为:(10.39±1.25)U·mg-1、(24.36±1.05)U·mg-1、(1.62±0.24)U·mg-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0.16±1.87)U·mg-1、(67.86±1.24)U·mg-1、(5.57±1.54)U·mg-1。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能增强SOD、GSH-PX和CAT活性,分别为(29.06±1.33)U·mg-1、(47.58±2.35)U·mg-1、(3.26±0.47)U·mg-1。此外,白藜芦醇还能上调糖尿病大鼠晶状体内CuZnSODmRNA的表达(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增加晶状体抗氧化酶活力,能从多个环节发挥对糖尿病白内障的抗氧化作用,从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糖尿病性白内障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髋关节支具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黎世勤 李霞 +1 位作者 黄振 李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37-38,共2页
目的提高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并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方法对髋关节支具进行改良,并应用于20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患者,通过固定髋关节使之保持伸直状态,即用腰部绑带、腿部绑带分别将腰部固定器、腿部固定器固定在腰部和腿... 目的提高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并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方法对髋关节支具进行改良,并应用于20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患者,通过固定髋关节使之保持伸直状态,即用腰部绑带、腿部绑带分别将腰部固定器、腿部固定器固定在腰部和腿上,调节好上、下支撑杆,使其固定和不可扭转,然后用弹性绑带交叉固定沙袋,松紧以可以触及足背动脉搏动为宜。结果 20例患者使用改良式髋关节支具压迫止血,穿刺部位未发生血肿、假性动脉瘤、渗血等并发症,肢体可适宜活动,患者舒适度提高。结论改良髋关节支具的应用,可增加肢体活动范围,避免长时间制动身体所致的僵直不适;穿刺部位压迫止血效果较好,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股动脉穿刺 髋关节支具 肢体制动 压迫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钟晓东 罗卫民 刘越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cell,LEC)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9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每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cell,LEC)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取9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每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60mg.kg-1)诱发糖尿病,白藜芦醇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按400mg.kg-1体质量给予白藜芦醇灌胃,4周、8周、12周后观察晶状体混浊度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EC凋亡情况,比色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改变情氉况。并用Western blot检测LEC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治疗组12周后,晶状体混浊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改变分别为66.7%、23.3%、10.0%、0.0%和0.0%,与模型组(3.3%、20.0%、53.3%、13.3%、1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4周、8周和12周时,LEC凋亡率分别为(8.24±0.88)%、(12.86±1.12)%和(19.87±1.14)%,白藜芦醇处理后,凋亡率明显降低,分别为(5.62±0.56)%、(7.05±1.09)%和(10.53±1.25)%(均为P<0.05)。此外,白藜芦醇对LEC细胞caspase-3的活性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cl-2和bax在正常LEC中均有一定表达,糖尿病模型组bcl-2表达显著降低,bax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下降;白藜芦醇治疗组bcl-2/bax比值明显增加。结论白藜芦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LEC凋亡,从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糖尿病性白内障 凋亡 CASPASE-3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激光治疗老年患者前磨牙牙周角型骨缺损的半年疗效观察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郑钧元 何俐 +1 位作者 胡图强 王美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7-308,共2页
目的:评价铒激光在牙周垂直吸收区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牙周基础治疗1周后,采用铒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病。结果:治疗后临床牙周状态显著改善,垂直吸收区域的缺损牙周骨组织获得明显再生。结论:采用铒激光治疗牙周病,可以有效控制牙周... 目的:评价铒激光在牙周垂直吸收区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牙周基础治疗1周后,采用铒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病。结果:治疗后临床牙周状态显著改善,垂直吸收区域的缺损牙周骨组织获得明显再生。结论:采用铒激光治疗牙周病,可以有效控制牙周炎症并促进垂直型缺损牙周骨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激光 牙周病 垂直型骨缺损 牙周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肖婧 吴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5-279,284,共6页
背景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子宫内膜癌进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关于微卫星不稳定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较少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临床意义。方... 背景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子宫内膜癌进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关于微卫星不稳定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较少见。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48例,收集其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utL同源物1(MLH1)、MutS同源物2(MSH2)、MutS同源物6(MSH6)、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PMS2)表达情况。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MLH1、MSH2、MSH6、PMS2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2.6%(78/239)、22.2%(53/239)、2.9%(7/239)、65.7%(157/239);子宫内膜鳞癌患者MLH1、MSH2、MSH6、PMS2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5、3/5、5/5、4/5;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MLH1、MSH2、MSH6、PMS2表达缺失率分别为4/4、2/4、3/4、2/4。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MLH1、MSH2、MSH6、PMS2表达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L)、微卫星稳定性(MSS)发生频率分别为19.7%(47/239)、34.7%(83/239)、45.6%(109/239);子宫内膜鳞癌患者MSI-H、MSI-L、MSS发生频率分别为4/5、1/5、0;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MSI-H、MSI-L、MSS发生频率分别为3/4、1/4、0。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MSI-H、MSI-L、MSS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子宫内膜癌患者MSI-H、MSI-L、MSS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层侵犯深度子宫内膜癌患者MSI-H、MSI-L、MSS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H、MSI-L、MSS子宫内膜癌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错配修复蛋白(MMRP)表达情况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但并非无病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卫星不稳定性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变进展及预后有关,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防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DNA错配修复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运康 陶连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侧海马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动物,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采用Zea Longa... 目的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侧海马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动物,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电针组于制备模型后24h给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14d后,采用RT-PCR法检测梗死侧海马区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侧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大鼠脑梗死侧海马区VEGFmRNA表达明显增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显著增加,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增加脑梗死侧海马区VEGF的表达而促进血管新生,进而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德尔松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病人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艳红 孙涛 陈敏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3期864-866,共3页
[目的]观察门德尔松手法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44例Ⅱ级~Ⅳ级吞咽障碍的帕金森病病人,按随机区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门德尔松手法为主,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疗法。1个月... [目的]观察门德尔松手法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44例Ⅱ级~Ⅳ级吞咽障碍的帕金森病病人,按随机区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门德尔松手法为主,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采取综合康复疗法。1个月后应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价治疗后吞咽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合并吞咽障碍病人,运用以门德尔松手法治疗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门德尔松手法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吸烟及饮酒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智 王小涛 陈龙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2-735,共4页
目的研究大学生结构型社会资本现状及其对大学生吸烟及饮酒行为的影响,为指导大学生健康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参考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对湖北省十堰市3所本科院校随机整群抽取的2479名(男生1207名,女生1272名)大学生调查其吸... 目的研究大学生结构型社会资本现状及其对大学生吸烟及饮酒行为的影响,为指导大学生健康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参考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对湖北省十堰市3所本科院校随机整群抽取的2479名(男生1207名,女生1272名)大学生调查其吸烟、饮酒行为及5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型社会资本。结果大学生结构型社会资本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父母最高学历和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大学生和不吸烟大学生在参加校内兴趣协会、老乡会和校外组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大学生和不饮酒大学生在参加老乡会和校外组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学生会、校内兴趣协会和志愿者组织可减少大学生吸烟饮酒概率(OR=0.57~0.91;OR=0.88~0.99),参加老乡会和校外组织会增加大学生吸烟和饮酒概率(OR=1.19~1.82;OR=1.93~3.34)。结论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型社会资本 吸烟 饮酒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胎盘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致新生儿死亡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艳 高霞 黄光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4-874,共1页
1 病例报告 患者,25岁,孕35+6周,G2P0。因孕35+6周,无痛性阴道流血半小时于2010年8月29日15时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则,经期5天,周期30天,末次月经2009年12月21日,经期、经量如常,预产期2010年9月28Et。自诉孕7月... 1 病例报告 患者,25岁,孕35+6周,G2P0。因孕35+6周,无痛性阴道流血半小时于2010年8月29日15时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则,经期5天,周期30天,末次月经2009年12月21日,经期、经量如常,预产期2010年9月28Et。自诉孕7月余彩色超声检查提示部分性前置胎盘。孕期无阴道流血。就诊前半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约15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 前置胎盘 新生儿死亡 无痛性阴道流血 末次月经 2009年 病例报告 门诊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患沟通能力建设对科室学科建设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华 谭华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6期951-952,共2页
论述了医患沟通的形式,即预见性沟通、适时沟通、补救性沟通,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规范医患沟通行为对促进学科建设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医患沟通能力建设对科室学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医疗质量 学科建设 医疗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康颗粒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兔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少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肠康颗粒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新西兰大白兔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2只采用100 mg/kg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 目的观察肠康颗粒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新西兰大白兔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2只采用100 mg/kg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中40只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嘧啶组、肠康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每组各8只。柳氮磺嘧啶组静脉注射柳氮磺嘧啶400 mg/kg,肠康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分别静脉注射肠康颗粒提取物150、100、50 mg/kg,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均连续给药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并比较各组新西兰大白兔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新西兰大白兔血清IL-1、IL-6和TNF-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柳氮磺嘧啶组及肠康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柳氮磺嘧啶组及肠康颗粒提取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IL-1、IL-6和TNF-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柳氮磺嘧啶组及肠康颗粒提取物高剂量治疗组IL-1、IL-6和TNF-α表达水平低于肠康颗粒提取物中、低剂量治疗组,肠康颗粒提取物中剂量治疗组IL-1、IL-6和TNF-α表达水平低于肠康颗粒提取物低剂量治疗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康颗粒提取物能够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新西兰大白兔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且具有剂量相关性,其可能阻断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康颗粒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中Annexin A1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郑永强 柯尊平 施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Annexin A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检测Annexin A1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AnnexinA1转位结果。结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Annexin A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检测Annexin A1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AnnexinA1转位结果。结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60 min再灌注24h后,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缺损性行为,在脑缺血前后以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大脑损伤性行为异常。在海马CA1、CA2、CA3、齿状回、皮质区,缺血再灌注组大鼠Annex-in A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电针组大鼠Annexin A1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P<0.05)。在海马CA1、CA3、皮质区,缺血再灌注组大鼠Annexin A1核转位和膜转位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在海马CA1、CA3区,电针组大鼠Annexin A1核转位和膜转位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Annexin A1表达上调,Annexin A1出现核转位和膜转位现象,电针可以逆转Annexin A1表达和转位。电针有可能通过调节Annexin A1的核转位和膜转位来改变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膜联蛋白A1 电针 海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邓晓玲 赵斌 周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4086-4087,共2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TIA患者64例和28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断TIA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颈动脉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组,测定3组患者...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TIA患者64例和28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断TIA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颈动脉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组,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HG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各狭窄组患者血清H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狭窄组患者的血清HGF水平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患者的血清HGF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结论血清HGF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肝细胞生长因子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整理箱管理手术体位垫
18
作者 李秀婷 党玉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1期2834-2834,共1页
关键词 手术体位垫 管理 整理 护士工作效率 2009年 医疗技术 外科学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剖腹单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秀婷 张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8期1992-1992,共1页
各种布类敷料用于手术部位的目的是遮盖不同部位切口四周的皮肤、病人肢体,包括扩大范围的有菌区,以防发生切口感染。剖腹单可用于腹部手术,遮盖病人的躯干有菌区,暴露手术野。随着外科手术的迅猛发展,电外科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各种布类敷料用于手术部位的目的是遮盖不同部位切口四周的皮肤、病人肢体,包括扩大范围的有菌区,以防发生切口感染。剖腹单可用于腹部手术,遮盖病人的躯干有菌区,暴露手术野。随着外科手术的迅猛发展,电外科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做好手术过程中电外科产品的管理,防止电灼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一直被手术室护理同仁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剖腹 手术中 应用 切口感染 手术室护理 手术部位 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燕燕 徐魏 +6 位作者 向力 岳静 李兴元 王露 郑飞 唐俊明 郑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4-1380,共7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增殖、分化的影响,探究心力衰竭患者骨骼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分析C2C12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表达特征。将C2C12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5个浓度梯度组(5、10、20、40、80 mmol...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增殖、分化的影响,探究心力衰竭患者骨骼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分析C2C12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表达特征。将C2C12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5个浓度梯度组(5、10、20、40、80 mmol/L)。CCK-8法检测右美托咪定对C2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分化培养基诱导C2C12分化,按单次和连续单次的给药方式给C2C12细胞加药,分化6 d后,用免疫荧光检测不同分组肌球蛋白重链(MYH)、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肌细胞生成蛋白(MyoG)的表达水平,并定量分析C2C12细胞分化、融合为含不同细胞核数的肌管数。将C2C12细胞分为2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20 mmol/L)组,按连续单次的给药方式加药,用免疫荧光检测C2C12细胞分化第2、4、6天的MYH、MEF2C、MyoG表达水平。结果C2C12细胞呈现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特征。CCK-8法显示右美托咪定抑制C2C12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单次给药没有连续单次给药抑制C2C12细胞分化的效应明显,且连续单次给药随着浓度的增加,MYH、MEF2C、MyoG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C2C12细胞分化为含多细胞核数的肌管逐渐减少(P<0.05)。C2C12细胞分化第2、4、6天,右美托咪定(20 mmol/L组)的MYH、MEF2C、MyoG的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低。结论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上存在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抑制C2C12细胞的增殖、分化,且与MEF2C、MyoG表达水平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骨骼肌萎缩 C2C12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