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肿瘤特征的抗肿瘤中药药理学机制探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汪选斌 李洪亮 +1 位作者 李明伦 冯奕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基于肿瘤特征的抗肿瘤中药药理机制研究进展和有关研究标准化的问题。方法:检索PubMed,CNKI,重庆维普,百链云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网上数据库,针对肿瘤特征,将抗肿瘤中药药理学机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基于肿瘤特征的抗肿瘤中... 目的:基于肿瘤特征的抗肿瘤中药药理机制研究进展和有关研究标准化的问题。方法:检索PubMed,CNKI,重庆维普,百链云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网上数据库,针对肿瘤特征,将抗肿瘤中药药理学机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基于肿瘤特征的抗肿瘤中药药理学机制研究可分为11大类:抗增殖信号维持、抗生长抑制逃避、增强免疫、抗无限复制、抗癌性促炎反应、抗侵袭转移、抗血管生成、抗基因组不稳定与突变、抗细胞死亡抵抗、抗细胞能量代谢失衡、抗肿瘤干细胞。结论与展望:基于肿瘤特征的抗肿瘤中药药理学机制分类方法有利于中药抗肿瘤的标准化研究,值得推广。并随着对肿瘤特征研究的深入,中药针对这些特征的研究必将随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肿瘤特征 中药药理学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56例中晚期食管癌 被引量:46
2
作者 佐志刚 潘东风 +3 位作者 蔡晓军 宋盈 汤继英 陈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446-2447,共2页
目的观察评价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择本科2009年1-10月收治的56例不能或不愿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分为替吉奥化疗增敏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组(实验组)和单一放疗组(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于... 目的观察评价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择本科2009年1-10月收治的56例不能或不愿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分为替吉奥化疗增敏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组(实验组)和单一放疗组(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于放疗同时口服替吉奥胶囊。对照组单一放疗。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每周5次,每次2.0Gy。实验组放疗总剂量为60~66Gy,在放疗第l天开始口服替吉奥胶囊60mg2次/d,14d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继续口服第2个疗程;对照组放疗总剂量为60~66Gy。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放疗结束时获完全缓解分别为64.29%(18/28)和35.71%(10/28),有效率89.29%(25/28)和67.86%(19/28),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毒副作用主要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结论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提高了近期疗效。实验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均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替吉奥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4-5p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汤继英 蔡晓军 +4 位作者 汪选斌 曹风军 佐志刚 张莉 熊柳鑫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2-747,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34-5p(mi R-134-5p)转染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验证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中心2016年5月至8月收治的8名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利用lipofectamine 2000...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34-5p(mi R-134-5p)转染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验证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中心2016年5月至8月收治的8名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mi R-134-5p mimics转染至宫颈癌Hela和Si Ha细胞。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q R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细胞mi R-134-5p m RNA表达以及宫颈癌细胞EGFR 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宫颈癌细胞EGF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mi R-134-5p m RN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和转染mi R-NC的Hela和Si Ha细胞比较,转染mi R-134-5pmimics的宫颈癌Hela和Si Ha细胞mi R-134-5p m RNA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转染第5天,Hela细胞:1.06±0.13 vs 1.32±0.07;Si Ha细胞:1.12±0.10 vs 1.42±0.12,均P<0.05);形成的集落数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上升,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Hela细胞:(26.53±13.48)%vs(3.25±1.74)%;Si Ha细胞:(30.49±12.04)%vs(5.10±2.86)%,均P<0.05];EGFR m RNA和EGFR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其中EGFR m RNA,Hela细胞下调58%(P<0.01),Si Ha细胞下调41%(P<0.05);EGFR下游靶蛋白p-AKT、p-ERK1/2和Cyclin D1蛋白及p EGFR蛋白表达显著下调。结论:mi R-134-5p可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是通过抑制EGFR基因的表达,抑制EGFR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34—5p 宫颈癌 增殖 凋亡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通路抑制剂对两株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邓守恒 吴亚玲 +3 位作者 柯贤柱 陈萍 李芳 石小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280-2283,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抑制剂RG-14260(RG)单独及RG-14260联合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对两株子宫内膜癌细胞(PTEN缺失的Ishikawa细胞和PTEN表达完整的HEC-1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细... 目的观察体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抑制剂RG-14260(RG)单独及RG-14260联合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对两株子宫内膜癌细胞(PTEN缺失的Ishikawa细胞和PTEN表达完整的HEC-1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抑制剂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改变。结果 RG、RA均可明显增加Ishikawa细胞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P<0.05),RG、RA合用G1期细胞比例增加更明显(P<0.05),S期细胞比例下降更明显(P<0.01);RG、RA单用或联合使用均可诱导Ishikawa细胞凋亡,降低Ishikawa细胞存活率和侵袭力;RG、RA对HEC-1A细胞不敏感,经RG、RA单独或联合作用后各组HEC-1A细胞凋亡率、细胞存活率、侵袭力与相应处理的Ishikawa组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EN基因缺失使相应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明显改变,对相关信号通路抑制剂的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RG-14260 雷帕霉素 信号通路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娟 雷金华 曹凤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2-1012,共1页
2009年7月—2011年6月本科应用盐酸伊立替康(CPT-11,开普拓)治疗3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35~68岁,中位年龄50岁;经病理学及影像学证实均为晚期... 2009年7月—2011年6月本科应用盐酸伊立替康(CPT-11,开普拓)治疗3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35~68岁,中位年龄50岁;经病理学及影像学证实均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UICC 2002年分期均为Ⅳ期患者,均有可测量的病灶。其中,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伊立替康 结直肠癌 临床观察 治疗 大肠癌患者 中位年龄 2009年 直肠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致抽搐样疼痛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玲 俞远东 +1 位作者 李芳 卜志勇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70-1670,共1页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2岁。于2010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及左下肢疼痛,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就诊于我院骨科,行腰椎磁共振检查提示:L2椎体、附件及T11椎体信号异常,考虑为转移瘤可能。遂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上...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2岁。于2010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及左下肢疼痛,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就诊于我院骨科,行腰椎磁共振检查提示:L2椎体、附件及T11椎体信号异常,考虑为转移瘤可能。遂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上肺肿块影,考虑肿瘤性病变;纵隔淋巴结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疼痛 抽搐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患者转移垫的制作与应用
7
作者 李莉 李芳 鲍海琴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4期80-80,共1页
骨科患者常合并严重胸外伤和脊髓损伤,压力、剪切力、摩擦力的直接作用联合其他内因、外因可共同导致压疮的发生。骨科常需搬运、转移患者检查、手术等,为预防护理并发症常采用传统徒手转移方法,而此法在使用中存在位置难以掌握、患者... 骨科患者常合并严重胸外伤和脊髓损伤,压力、剪切力、摩擦力的直接作用联合其他内因、外因可共同导致压疮的发生。骨科常需搬运、转移患者检查、手术等,为预防护理并发症常采用传统徒手转移方法,而此法在使用中存在位置难以掌握、患者感觉不适、力量不均易造成安全隐患,且致压疮发生等弊端;同时患者因为疼痛不愿意经常改变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胸外伤 脊髓损伤 骨科患者转移垫 护理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二甲双胍增强宫颈癌细胞对放射线敏感性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顾兵 曹风军 戈伟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克隆形成法检测盐酸二甲双胍放射增敏作用及给药时序、浓度的影响;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镜下观察法检测细胞凋...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克隆形成法检测盐酸二甲双胍放射增敏作用及给药时序、浓度的影响;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镜下观察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盐酸二甲双胍与放射线联合作用后细胞存活率均较单纯放射组明显降低(P<0.05),不同浓度、不同时序处理,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先照射后给药效果优于先给药后照射(P<0.05);盐酸二甲双胍与放射线均能将Hela细胞阻滞于G2/M期,联用阻滞效果更加显著(P<0.01);盐酸二甲双胍与放射线均能破坏细胞核,联用后细胞核皱缩、碎裂现象更加显著;盐酸二甲双胍与放射线单独及联用均能下调VEGF蛋白表达(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可通过阻滞宫颈癌Hela细胞周期于G2/M期、下调VEGF蛋白表达来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增强其对放射线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二曱双胍 宫颈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重编程机制及其在苔藓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青 杨静薇 +6 位作者 王嘉靖 张璟璇 杨念 张勇洪 王国栋 郑兰兰 李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8期148-150,共3页
重编程在植物组织培养和干细胞治疗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影响陆生植物重编程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而且缺少从进化-发育角度对重编程的研究。通过建立模式生物小立碗藓的再生体系,研究共有因子Pp CSP1/Lin28调控高等植物重编程... 重编程在植物组织培养和干细胞治疗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影响陆生植物重编程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而且缺少从进化-发育角度对重编程的研究。通过建立模式生物小立碗藓的再生体系,研究共有因子Pp CSP1/Lin28调控高等植物重编程的作用机制,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重编程 小立碗藓 拟南芥 冷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膜包裹组织工程移植物构建复层结构的膀胱补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欣慧 俞远东 +1 位作者 喻雄杰 吴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4-459,共6页
目的:利用网膜包裹膀胱脱细胞基质(bladder acellular matrix,BAM)复合多种细胞的组织工程移植物构建复层结构且血管化丰富的组织工程膀胱补片。方法:将体外扩增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目的:利用网膜包裹膀胱脱细胞基质(bladder acellular matrix,BAM)复合多种细胞的组织工程移植物构建复层结构且血管化丰富的组织工程膀胱补片。方法:将体外扩增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膀胱平滑肌细胞、膀胱上皮细胞分别以1.0×106个/mL先后种植于制备的BAM上,培养10 d后制作成膀胱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BMSCs-BAM组织工程膀胱补片;实验组将组织工程膀胱补片包裹在硅胶导管上植入兔网膜间培养,对照组单纯将BAM补片包裹在硅胶导管上植入兔网膜间培养,2组分别于4周和8周后取材行免疫组化,采用CKAE1/AE3抗体检测上皮层,α-SMA抗体检测平滑肌层及CD31抗体检测血管生成情况。结果:4周后,实验组膀胱补片有上皮层和平滑肌层形成,且内部有明显的新生血管,CKAE1/AE3、α-SMA及CD31表达阳性;8周后,实验组上皮层及平滑肌层增厚,血管增多增粗。对照组BAM补片仅有微小血管形成,无上皮层和平滑肌层形成。结论:将膀胱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BMSCs与BAM复合后行体内网膜包裹培养,可构建复层结构且血管化丰富的组织工程膀胱补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上皮细胞 膀胱平滑肌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网膜包裹 膀胱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膜包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管状移植物的促血管化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欣慧 喻雄杰 +2 位作者 俞远东 张军 吴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6-712,共7页
目的探讨网膜包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膀胱脱细胞基质(BMSCs-BAM)管状移植物的血管化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BMSCs种植于已制备的BAM支架上,进而制作成管状移植物。选取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实验组:网膜包裹BMSCs-... 目的探讨网膜包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膀胱脱细胞基质(BMSCs-BAM)管状移植物的血管化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BMSCs种植于已制备的BAM支架上,进而制作成管状移植物。选取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实验组:网膜包裹BMSCs-BAM管状移植物;对照组:网膜包裹BAM管状移植物;空白组:网膜包裹硅胶导管。分别于移植后的第4周和第8周取材,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移植物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CD34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①实验组VEGF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对照组VEGF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15)=5.314,P=0.017];②实验组CD34表达阳性的微血管数量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且血管之间连接更紧密,同时对照组CD34表达阳性的微血管数量也较空白组多;③实验组的微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对照组的微血管密度高于空白组,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12)=6.172,P=0.021]。结论本研究证实网膜包裹可促进BAM的血管化,且将BMSCs种植于BAM上行网膜包裹培养,更有利于移植物的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膀胱脱细胞基质 网膜包裹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