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杨锐 陈杨旸 +4 位作者 唐俊明 吴黎明 王江华 姚利 陈先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729-273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中发表的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应用ERAS的文献,时间截止至2016年3月。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ERAS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 目的: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中发表的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应用ERAS的文献,时间截止至2016年3月。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ERAS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对纳入7篇文献,共520例患者(ER组262例,TC组258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C组比较,ER组显著加快术后首次进食时间(WMD=-2.64,95%CI=-4.21^-1.07,P<0.05),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0.61,95%CI=0.48~0.78,P<0.0001)、缩短术后住院时间(WMD=-0.95,95%CI=-1.47^-0.43,P=0.0003),减少住院费用(WMD=-0.77,95%CI=-1.44^-0.10,P=0.02),但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SMD=-1.07,95%CI=-2.24^-0.09,P>0.05)和30 d内再入院率变化并不显著(OR=0.77,95%CI=0.23~2.49,P=0.66)。结论:ERAS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伟 涂华 +3 位作者 张林菲 陈峰 潘俊 王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4-247,共4页
目的评价清热通腑方联合西药常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以及补液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评价清热通腑方联合西药常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以及补液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热通腑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比较AMS、DAO和D-乳酸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67/75)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7.33%(58/75)(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腹痛、痞满燥实、恶心呕吐、口干口渴和小便短赤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AMS、DAO和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促炎因水平低于对照组,抗炎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通腑方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和肠道功能,有效的纠正机体紊乱的状态,促进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平衡,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腑方 急性重症胰腺炎 西药常规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5例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吴黎明 程彩涛 +1 位作者 王江华 陈先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35例接受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同期50例接受开腹手术的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开腹手术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35例接受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同期50例接受开腹手术的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开腹手术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两组间切口感染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5例腹腔镜组病例中3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例因黏连严重中转开腹手术,1例因出现皮下气肿中转开腹。腹腔镜组再次胆道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8(105~200)min;围手术期均无出血、胆漏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行T管引流。术后腹腔引流管置管时间2~5 d,术后住院时间5~8 d。腹腔镜组均无切口感染发生。经统计学分析,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方面,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3例术后2个月因残留结石行纤维胆道镜经窦道取石术。术后随访6~24个月腹腔镜组所有病例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在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病例用于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 内窥镜检查 胆道系统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ill免打结缝合线与薇乔线在腹腔镜下胆总管连续缝合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江华 吴黎明 +4 位作者 刘小波 周晋航 王伟 陈先祥 徐兵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03-505,515,共4页
目的探讨Quill免打结缝合线在腹腔镜下胆总管连续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3年6月79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Quill免打结缝合线连续缝合胆总管作为Quill线组,同期72例薇乔线连续缝合胆总管作为薇乔线组,比较2组胆漏发生率、胆... 目的探讨Quill免打结缝合线在腹腔镜下胆总管连续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3年6月79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Quill免打结缝合线连续缝合胆总管作为Quill线组,同期72例薇乔线连续缝合胆总管作为薇乔线组,比较2组胆漏发生率、胆总管缝合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Quill线组缝合时间(6.1±1.6)min,显著短于薇乔线组(14.2±2.5)min(t=23.923,P=0.000);Quill线组住院时间(8.4±1.2)d,显著短于薇乔线组(11.5±3.2)d(t=8.016,P=0.000);Quill线组术后胆漏发生率0,显著低于薇乔线组6.9%(5/72)(Fisher’s检验,P=0.023)。2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Quill线连续缝合可预防胆漏的发生,比薇乔线缝合更简单、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打结缝合线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连续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调控锑烯SbX(X=-CN,-NC)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
5
作者 郭佳 张鹏程 +2 位作者 刘春景 熊子谦 涂华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9-976,共8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单层锑烯,腈基(-CN)和异腈基(-NC)表面吸附单层锑烯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显示:经过修饰后,锑烯的buckled值变小,转变为准平面结构.同时,本征、-CN修饰、-NC...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单层锑烯,腈基(-CN)和异腈基(-NC)表面吸附单层锑烯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显示:经过修饰后,锑烯的buckled值变小,转变为准平面结构.同时,本征、-CN修饰、-NC修饰、-CN和-NC同时修饰锑烯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具备实验合成的可能性.电子结构的分析表明,-CN或-NC修饰的锑烯呈现狄拉克材料特性,而用-CN和-NC同时修饰时则转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为0.024 eV,且能带结构具有较好的线性色散.光学性质表明,修饰后的锑烯的吸收边发生红移,对红外光及可见光的吸收效果增强,这表明其在纳米光电子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烯 表面修饰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