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干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钟睿 王家宁 +6 位作者 张蕾 郭凌郧 杨建业 郑飞 晏誉文 余丹丽 谭利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9-645,共7页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干细胞生长因子(HGF)双基因腺病毒载体在缺血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将8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VEGF组、HGF组、VEGF+HGF组,构建左侧下肢缺血模型,血流仪观察缺血组...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干细胞生长因子(HGF)双基因腺病毒载体在缺血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将8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VEGF组、HGF组、VEGF+HGF组,构建左侧下肢缺血模型,血流仪观察缺血组织血运情况,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VEGF、HGF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CD31、SMA),以小鼠治疗期间副作用评估安全性。结果 建模成功后,各组小鼠左侧下肢血流流速均显著下降;术后第7天,各组小鼠左侧下肢血流流量均明显优于术后即刻(P <0.05),且Ad-VEGF-HGF组小鼠左下肢血流量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 <0.05);术后28 d Ad-VEGF-HGF组小鼠左下肢血流量逐步稳定,且术后Ad-VEGF-HGF组小鼠血流明显优于其余各组,且VEGF组、HGF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发现术后7、14、28 d时Ad-HGF组、Ad-VEGF组、Ad-VEGF-HGF组HGF蛋白、VEGF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14 d Ad-VEGF-HGF组的表达水平处于相对峰值(P <0.001),术后第28天时表达水平逐步降低至术前水平。结论 Ad-VEGF-HGF基因注射可显著提高小鼠体内VEGF和HGF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快速达到相对峰值水平,继而进一步促进下肢缺血后的血管生成,增加血流量,改善下肢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干细胞生长因子 下肢缺血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许颉 金莹 付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8-554,共7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通路对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凋亡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们也参与调节细胞基因表达和代谢。依据亚基结构和调控特征,将哺乳动物细胞MAPKs分为"经典"和"非典...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通路对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凋亡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们也参与调节细胞基因表达和代谢。依据亚基结构和调控特征,将哺乳动物细胞MAPKs分为"经典"和"非典型"。ERK3(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3)也称为MAPK6,属于非典型MAPKs,仅具有一个磷酸受体位点。新近研究提示,ERK3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对ERK3的转录后及翻译后修饰、生物化学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进行综述,为寻找肿瘤治疗新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3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能力及海马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涛 贾佳 +5 位作者 叶飞 秦碧勇 王群 杨建业 黄永章 周少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双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再连续7 d脑室内给予硫氢化钠。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认知功能,断头取脑行HE染色、透射电镜...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双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再连续7 d脑室内给予硫氢化钠。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认知功能,断头取脑行HE染色、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变化。结果: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可见海马细胞排列紊乱,核边聚、碎裂。脑室内给予硫氢化钠可显著改善大鼠认知功能,减轻海马神经元病变。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对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内海马退行性变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硫化氢 海马 神经保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氯化钙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4
作者 陈娇 张蕾 +6 位作者 郑飞 王露 晏誉文 郭凌郧 杨建业 沈俊 王家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73-1780,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SOD2)在小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C57BL小鼠(共12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AAA组和Ad-SOD2组。除对照组... 目的:初步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SOD2)在小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C57BL小鼠(共12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AAA组和Ad-SOD2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通过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CaCl_(2))诱导建成AAA模型,Ad-SOD2组小鼠在建模后腹腔注射Ad-SOD2,并于注射后1、2、4、6周取材,行Western blot检测、HE和弹力纤维染色及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等。(2)有/无腺病毒介导的SOD2处理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rat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RASMCs)后予以H_(2)O_(2)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OD2等蛋白的表达,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ROS水平、超氧阴离子水平及SOD2和总SOD活性,采用JC-10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1)建模成功后,AAA组SOD2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下降(P<0.05),但在第6周又有所升高(P<0.05),但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在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AA组与对照组相比腹主动脉局部炎症反应加重,弹力纤维破坏明显(P<0.01);与AAA组相比,Ad-SOD2组SOD2和α-SMA的表达升高(P<0.01),腹主动脉炎症反应减轻,弹力纤维断裂减少(P<0.01)。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10、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总SOD活性在建模4周后开始下降,SOD2活性在建模1周最高随后下降(P<0.05)。第6周时,Ad-SOD2组SOD2和SOD活性较AAA组升高(P<0.01)。(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超氧阴离子水平检测结果均显示Ad-SOD2组较模型组水平降低(P<0.01),同时JC-10染色提示Ad-SOD2可延缓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结论:SOD2可通过清除ROS、延缓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而明显抑制氧化应激条件下H_(2)O_(2)诱导的RASMCs凋亡。同时Ad-SOD2转染可减轻主动脉周围炎症反应、减少弹力纤维破坏,从而抑制小鼠AA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发病机制 平滑肌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内GABA重摄取改变在神经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5
作者 让凌 谢晓芳 +4 位作者 冉然 薛锐 肖昀 郑飞 唐俊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66-1569,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内γ-氨基丁酸转运体3(GAT3)的表达变化及其在神经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制备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模型(CCI),通过测定后爪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并对比损伤侧和对侧,以确定造模成功。CCI术后第3天...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内γ-氨基丁酸转运体3(GAT3)的表达变化及其在神经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制备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模型(CCI),通过测定后爪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并对比损伤侧和对侧,以确定造模成功。CCI术后第3天,分别运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Sham组和CCI组动物腰4和腰5的背根神经节(L 4-L 5 DRG)中GAT3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3天,通过L 5 DRG局部置管分别向SNAP组动物注射GAT3抑制剂SNAP5114[(S)-1-[2-[三(4-甲氧基苯基)甲氧基]乙基]]-3-哌啶甲酸(200μg,10μl),CCI组动物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 10μl),行为学观察两组动物注射抑制剂后大鼠热痛阈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大鼠损伤侧PWL明显缩短(P<0.05);与Sham组比较,CCI组动物术后第3天L 4-L 5 DRG中GAT3蛋白明显增加(P<0.05);RT-PCR结果也显示CCI术后L 4-L 5 DRG内GAT3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L 5 DRG局部用药后,与CCI组比较,SNAP组动物损伤侧后爪痛阈明显升高,并持续至注射后24 h(P<0.05)。结论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内GAT3表达明显升高,DRG局部给予GAT3抑制剂可短暂缓解神经痛的症状,L 5DRG内GAT3表达升高并非神经痛发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GABA重摄取 GABA转运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