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变剪切调控因子ARL6IP4表达与结肠癌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杨勇 唐金涛 +4 位作者 韩正阳 薛燊 张志云 周文波 陈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6-891,共6页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6相互作用蛋白4(ADP ribosylation-like factor 6 interacting protein 4,ARL6IP4)表达与原发性结肠癌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3例结肠癌石蜡样本,采用RT-qPCR法检测结肠癌与癌旁组织中ARL6IP4...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6相互作用蛋白4(ADP ribosylation-like factor 6 interacting protein 4,ARL6IP4)表达与原发性结肠癌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3例结肠癌石蜡样本,采用RT-qPCR法检测结肠癌与癌旁组织中ARL6IP4 mRNA相对表达水平,评价其与肿瘤部位、TNM分期、3年生存预后的关系;另收集30例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其中16例采用免疫荧光分析ARL6IP4蛋白表达。结果结肠癌中ARL6IP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4.221,P=5.200×10^(-5);t=7.421,P=3.537×10^(-8));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N分期、M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3年累积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ARL6IP4在乙状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部位,且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结论结肠癌中ARL6IP4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并与肿瘤转移、临床预后存在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病理特征 预后评价 ARL6IP4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十堰地区消化性溃疡发病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彬 胡阳黔 +1 位作者 姜红梅 刘祖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5期71-74,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十堰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本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并分析其发病与年龄、性别、职业、季节、饮酒、吸烟、服用非甾... 目的了解湖北十堰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本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并分析其发病与年龄、性别、职业、季节、饮酒、吸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溃疡发生部位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5324例就诊患者中共确诊消化性溃疡761例,发病率为14.29%,其中胃溃疡243例,十二指肠溃疡398例,复合性溃疡120例。男性、体力劳动者、有长期吸烟饮酒史、Hp感染阳性、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秋冬季节较春夏季节发病率高;老年人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高发,而中、青年人十二指肠溃疡高发。胃溃疡以胃窦、胃角多发,十二指肠溃疡以大弯、前壁多发。结论湖北十堰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性别、年龄、职业、饮酒吸烟史、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Hp感染、季节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堰 消化性溃疡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培训对社区护士老年人口腔健康筛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媛 李广武 +4 位作者 马艳 王劼琼 程逸芝 熊雅晶 朱树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提高社区护士对老年人口腔健康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老年人群口腔疾病早期防治。方法制作老年人口腔健康保健及筛查的微视频,对45名社区护士进行线上微视频与线下实操相结合的培训。培训前、后对社区护士进行知识测试;同时分别选... 目的提高社区护士对老年人口腔健康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老年人群口腔疾病早期防治。方法制作老年人口腔健康保健及筛查的微视频,对45名社区护士进行线上微视频与线下实操相结合的培训。培训前、后对社区护士进行知识测试;同时分别选取90名社区老年人,由社区护士与口腔专科医生分别采用口腔健康状况评估量表进行独立评价并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培训后社区护士口腔相关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前,社区护士与口腔专科医生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评价总分及各条目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除牙齿疼痛外,其余方面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微视频的培训可提高社区护士的老年人口腔健康保健及筛查的知识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疾病 口腔健康筛查 口腔健康保健 微视频 社区护士 培训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舒芬太尼布托啡诺甲氧氯普胺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考察
4
作者 姚嫚嫚 江丹 +3 位作者 杨进国 寸焕琪 方宝霞 陈富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3-2038,共6页
目的考察盐酸艾司氯胺酮、枸橼酸舒芬太尼、酒石酸布托啡诺、甲氧氯普胺4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为术后镇痛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4种药物进行配伍,分别在室温避光和光照条件下于0、4、8、12... 目的考察盐酸艾司氯胺酮、枸橼酸舒芬太尼、酒石酸布托啡诺、甲氧氯普胺4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为术后镇痛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4种药物进行配伍,分别在室温避光和光照条件下于0、4、8、12、24、48 h取样,对其外观、pH值、药物相对百分含量和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结果盐酸艾司氯胺酮、枸橼酸舒芬太尼、酒石酸布托啡诺、甲氧氯普胺配伍液在48 h内外观澄明,pH值为4.69~4.79,4种药物的相对百分含量为95%~105%,不溶性微粒数在4和8 h时均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规定范围。结论在室温避光和光照条件下,配伍液外观、pH值、药物相对百分含量在48 h内均保持稳定,但不溶性微粒数超出规定标准。因此,不建议将上述4种药物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于镇痛泵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艾司氯胺酮 枸橼酸舒芬太尼 配伍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不溶性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及其对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润 朱雪松 +1 位作者 屈洪艳 吴华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8-581,共4页
目的观察黑木耳多糖对大鼠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并纯化得到黑木耳多糖用于后续实验。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多糖组(100mg/kg)、高剂量多糖组(500mg/kg),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于接种后... 目的观察黑木耳多糖对大鼠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并纯化得到黑木耳多糖用于后续实验。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多糖组(100mg/kg)、高剂量多糖组(500mg/kg),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于接种后30d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肿瘤标本测定肿瘤大小,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低剂量多糖组、高剂量多糖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69.6±6.4)mm3和(62.2±4.9)mm3,均显著小于对照组(105.3±9.8)mm3(均P<0.01),且高剂量多糖组小于低剂量多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多糖组、高剂量多糖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3.9%和40.7%。PCNA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低剂量多糖组、高剂量多糖组肿瘤组织PCNA表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高剂量多糖组的PC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低剂量多糖组(P<0.01)。结论黑木耳多糖可显著抑制大鼠颅内胶质瘤的生长和抑制PCNA的表达,且高剂量多糖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多糖 胶质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脓毒症并MODS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苗丽霞 何本让 姚华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21-523,527,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在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疗效。方法:42例脓毒症并MODS[平均功能不全脏器(3.87±1.06)个]的患者予以CBP治疗,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在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疗效。方法:42例脓毒症并MODS[平均功能不全脏器(3.87±1.06)个]的患者予以CBP治疗,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为主。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监测生命体征,定时监测体温、血气、血常规、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及内环境等。结果:42例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间,血压逐步稳定,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及APACHEⅡ、MODS、SOFA评分及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均有所改善,乳酸、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是较好的治疗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血液净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后支架内再狭窄因素的探讨及sPLA2、hs-CRP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毛艳阳 王军强 +8 位作者 刘晓唤 牛晓婷 周静 巩红 马维冬 姚智会 范雅洁 陈继舜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1-343,348,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后1年时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ES植入的120例患者,根据1年时是否出现再狭窄分为再狭窄...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后1年时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及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DES植入的120例患者,根据1年时是否出现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ISR组)及无再狭窄组(non-ISR组);评估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支架植入前后sPLA2、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ISR组完全闭塞病变率(31.43%vs.17.65%)、支架重建率(31.43%vs.16.47%)、后扩张发生率(35.29%vs.11.43%)显著高于nonISR组(P<0.05);ISR组支架植入前后hs-CRP及s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non-ISR组(P<0.05),且植入支架后ISR组及non-ISR组hs-CRP及sPLA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与完全闭塞病变、后扩张、hs-CRP及sPLA2显著相关(P<0.05)。结论完全闭塞病变、后扩张、hs-CRP及sPLA2可能是DES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sPLA2、hs-CRP可能对支架内再狭窄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SPLA2 HS-CRP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区脊索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屈洪艳 蔡润 +3 位作者 聂晶 吴华伟 吕红岩 毛德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蝶内镜外科技术在斜坡区脊索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8月至2011年10月对7例颅底斜坡区脊索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手术共8次,其中1例因复发行2次手术,1例是复发病例。肿瘤位于中上斜坡及鞍区,或主体位于中上斜坡但向筛窦及... 目的探讨经鼻蝶内镜外科技术在斜坡区脊索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8月至2011年10月对7例颅底斜坡区脊索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手术共8次,其中1例因复发行2次手术,1例是复发病例。肿瘤位于中上斜坡及鞍区,或主体位于中上斜坡但向筛窦及眶内下壁明显突出,或呈广泛生长。7例患者均采用经鼻蝶内镜下切除肿瘤。结果经鼻蝶内镜下全切肿瘤4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6例,无明显缓解1例。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个月至4年,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目前带瘤生存;1例复发外院再次手术后失随访;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的1例病例,目前带瘤生存,一般情况较差;其余患者肿瘤无复发。结论经鼻蝶内镜治疗斜坡脊索瘤可以更好地辩认深部结构,可以更近距离到达斜坡区,是斜坡脊索瘤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鼻内镜外科 斜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育亨宾树皮中萝巴新的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鹏 熊琳 +2 位作者 陈琴华 陈富超 朱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8-459,468,共3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育亨宾树皮中萝巴新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40∶60,V/V),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27nm,柱温为30℃。结果萝巴新在1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育亨宾树皮中萝巴新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40∶60,V/V),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27nm,柱温为30℃。结果萝巴新在1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为96.64%(RSD=1.42%)。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快速、重现性好、无杂质干扰,可用于育亨宾树皮中萝巴新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育亨宾树 萝巴新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提取方法及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丹 李春雷 +1 位作者 武伦 陈琴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9-1006,共8页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肺癌的早期诊断是肺癌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外泌体(exosomes)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过程密切相关...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肺癌的早期诊断是肺癌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外泌体(exosomes)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过程密切相关,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外泌体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以外泌体为载体的生物标记物成为肺癌强有力的诊断工具。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由膜包裹的大小均一、直径约为30 nm-20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小囊泡。外泌体的内容物包含不同类型的核酸和蛋白质,这些核酸和蛋白质来源于其亲本细胞(包括亲本癌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包括参与免疫调节、细胞间联络等。外泌体中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如单链RNA、长非编码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蛋白质以及脂类,可以为肺癌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本文就外泌体的来源、结构特点、提取方法、生物学特性和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肺肿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XCR3表达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凯 刘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XCR3的表达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9例胃癌组织中CXCR3蛋白表达和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XCR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XCR3的表达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9例胃癌组织中CXCR3蛋白表达和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XCR3表达在分化程度高(P=0.025)、浸润程度浅(P=0.005)、TNM分期低(P=0.002)及无淋巴结转移(P=0.001)的胃癌患者中更高;MVD在胃癌分化程度低者中更高(P=0.001),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CXCR3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151,P=0.049)。Kaplan-Meier分析发现高表达CXCR3的胃癌患者(P=0.015)和低MVD患者(P=0.047)的生存时间延长。结论胃癌中CXCR3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且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XCR3 CD34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旭辉 陈晓荣 +3 位作者 赵年 徐松 汪勇 万华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8期927-927,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2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不适症状。既徒体健.无胸痛、咳嗽,不伴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3月前曾于外院行CT检查,示右肺下叶类圆形占位性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无毛刺、分叶征.直径约2.8cm。未予治... 病例资料患者,男,2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不适症状。既徒体健.无胸痛、咳嗽,不伴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3月前曾于外院行CT检查,示右肺下叶类圆形占位性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无毛刺、分叶征.直径约2.8cm。未予治疗。现来我院行CT增强及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不适症状 DSA检查 病例资料 呼吸困难 CT检查 CT增强 占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壳寡糖促进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丽荣 陈卫民 +2 位作者 张小燕 秦旭 郭三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3-606,61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分子量壳寡糖促进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的效果。方法在3个6孔板中的盖玻片上形成24h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然后分别加入分子量为2 000、3 000和5 000的壳寡糖溶液,溶液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g/L,作用30min和1h,... 目的比较不同分子量壳寡糖促进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的效果。方法在3个6孔板中的盖玻片上形成24h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然后分别加入分子量为2 000、3 000和5 000的壳寡糖溶液,溶液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g/L,作用30min和1h,应用死菌/活菌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相结合,计算图片中细菌的面积百分比,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3种分子量的壳寡糖均可以促进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壳寡糖分子量相同时,随着壳寡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菌密度逐渐降低;当作用时间和壳寡糖溶液浓度相同时,分子量为5 000的壳寡糖促进生物膜脱落效果最好(P<0.05)。结论分子量是壳寡糖促进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壳寡糖 脱落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63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能 李东峰 +2 位作者 赵黎丙 唐红斌 闵新文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未并发心力衰竭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第1周每次0.2 g,tid;第2周每次0.2 g,bid;第3周每次0.2 g,qd;其...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未并发心力衰竭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第1周每次0.2 g,tid;第2周每次0.2 g,bid;第3周每次0.2 g,qd;其后在门诊随诊,根据患者症状进一步调整治疗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每次20 mg,tid。最终对照组60例,治疗组63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1 a,对比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左房内径、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水平以及Holter监测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1 a内因心房颤动发作入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胺碘酮维持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在1 a后出现明显增大,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明显升高,而治疗组左房内径及B型利钠肽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延缓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结构重构过程,减轻临床症状并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胺碘酮 利钠肽 B型 心房颤动 阵发性 心房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细菌与脱落菌的基因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燕 郭三兰 +2 位作者 于飞 陈丽荣 陈卫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的变形链球菌脱落菌与生物膜细菌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在盖玻片上形成48h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加入浓度约为2.5g/L,相对分子量为2000的壳聚糖溶液,作用15min,分别收集脱落的变形链球菌及生物膜细菌...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经壳聚糖处理后的变形链球菌脱落菌与生物膜细菌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在盖玻片上形成48h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加入浓度约为2.5g/L,相对分子量为2000的壳聚糖溶液,作用15min,分别收集脱落的变形链球菌及生物膜细菌,分别提取RNA,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壳聚糖处理的变形链球菌生物膜脱落菌与生物膜细菌存在较多的差异基因。其中,参与转运功能、感受态、信号传导的基因在生物膜细菌中显著上调,介导蔗糖依赖性粘附,参与生物膜形成,诱导耐酸性反应的产生;同时,参与能量代谢和转录调节的基因在生物膜细菌中显著下调。结论壳聚糖通过影响粘附、耐酸相关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使生物膜细菌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生物膜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耐酸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精抗衰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柯昌虎 严慧 +2 位作者 赵阳 朱军 李志浩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00-108,131,共10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揭示黄精(Polygonati Rhizoma)抗衰老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黄精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黄精的化学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GeneCards、OMIM、DiGSeE、HAGR数据...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揭示黄精(Polygonati Rhizoma)抗衰老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黄精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黄精的化学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GeneCards、OMIM、DiGSeE、HAGR数据库中筛选衰老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黄精的12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81个靶点和79条信号通路产生抗衰老作用,5个关键的化学成分为黄芩素、4′,5-二羟基黄酮、甘草素、(2R)-7-羟基-2-(4-羟基苯基)-苯并四氢吡喃-4-酮、zhonghualiaoine 1,可通过EGFR、VEGFA、HIF1A、ESR1、STAT3等关键靶蛋白介导癌症途径,癌症中的蛋白多糖、HIF-1、Ras、癌症的中枢碳代谢、PI3K-Akt、FoxO、Rap1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衰老作用。分子对接表明筛选的靶点蛋白与有效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Polygonati Rhizoma) 衰老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闵轶 周琴 贡亦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310-311,共2页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家庭访视护理对其服药遵从行为以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社区服务中心登记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家庭...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家庭访视护理对其服药遵从行为以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社区服务中心登记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家庭访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应用家庭访视护理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家庭功能显著改善。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家庭访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遵从行为,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访视护理 社区 高血压 家庭功能 服药遵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裂狭小综合征Ⅱ型一家系未检测到FOXL2基因突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臣婷 唐微 +1 位作者 李国保 张有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睑裂狭小综合征Ⅱ型家系FOXL2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采集一个中国人睑裂狭小综合征Ⅱ型家系的4例患者及家系中5例健康人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考FOXL2基因序列,设计5对引物,应用... 目的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睑裂狭小综合征Ⅱ型家系FOXL2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采集一个中国人睑裂狭小综合征Ⅱ型家系的4例患者及家系中5例健康人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考FOXL2基因序列,设计5对引物,应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FOXI2基因的编码区和启动子区进行扩增和突变检查。结果成功提取了该家系中4例患者和5例健康人与3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分段扩增出了FOXL2基因的编码区及启动子区,但5段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4例患者和5例健康人与30名正常对照者的FOXL2基因测序结果相同。该家系患者FOXL2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均未发现突变。结论该家系睑裂狭小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不是由FOXL2基因突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裂狭小综合征 FOXL2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管理在预防护理差错中的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玲 郑化为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202-1202,共1页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预防护理差错,减少护患纠纷中的作用.方法:安全意识从细节培养、质量管理用细节监控、注重细节服务,强化细节管理.结果:应用细节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病人满意度.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减少护理...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预防护理差错,减少护患纠纷中的作用.方法:安全意识从细节培养、质量管理用细节监控、注重细节服务,强化细节管理.结果:应用细节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病人满意度.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 管理 护理 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癌症疼痛伴肝功能不全患者的镇痛治疗分析与监护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珊 李志浩 张程亮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36-1739,共4页
临床药师参与1例伴肝功能不全癌症疼痛患者的镇痛治疗,对患者肝功能不全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阿片类镇痛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及其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潜在的蓄积风险,结合患者肝功能不全的程度,制定个体化镇痛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和... 临床药师参与1例伴肝功能不全癌症疼痛患者的镇痛治疗,对患者肝功能不全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阿片类镇痛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及其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潜在的蓄积风险,结合患者肝功能不全的程度,制定个体化镇痛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和出院随访,保障了患者镇痛治疗的安全有效,体现了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专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疼痛 肝功能不全 塞来昔布 羟考酮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