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易进科 汤治中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9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的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住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积极的加速治疗与传统康复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颅压平口服...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的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住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积极的加速治疗与传统康复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颅压平口服液,治疗周期为21天。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干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5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2组干预后的ADL与FMA评分都明显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明显,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干预期间患者的肺部感染、脑积水、继发癫痫、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基于中医的加速康复外科行为能促进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 康复 中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汤治中 徐应乐 +2 位作者 易进科 汤勇 王文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8期75-76,共2页
目的比较温针与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采用Ashworth量表评估... 目的比较温针与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采用Ashworth量表评估肢体痉挛状态,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FMA运动功能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及SIS 310各项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电针治疗相比,温针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温针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光涛 杨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70-71,77,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及放松训练,随访3个月经周期,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临床痊愈率为44.2...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及放松训练,随访3个月经周期,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临床痊愈率为44.2%,总有效率为95.3%。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疾病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肝郁气滞 穴位埋线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