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混合式在《中药炮制学》课程的探索与构建
1
作者 薛雪梅 蒙静雯 +2 位作者 何雪莱 郝新才 凌旭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2期13-15,共3页
课程思政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中药炮制学课程与中药学专业特点,通过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质量评价等多方位改革创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课程思政目标,灵活设计课程思政活动环节,引领学生学以致用... 课程思政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中药炮制学课程与中药学专业特点,通过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质量评价等多方位改革创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课程思政目标,灵活设计课程思政活动环节,引领学生学以致用,打造中医药专业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改革 中药炮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在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静 刘双艺 +2 位作者 金智琳 肖雪 陆桥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7-984,共8页
儿茶酚胺类化学物(CAs)是一种在人体内起着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异常升高常提示肾上腺肿瘤或嗜铬细胞瘤的存在,其代谢物甲氧基肾上腺素和去甲氧基肾上腺素是检测副神经节瘤和嗜铬细胞瘤的重要生物标志... 儿茶酚胺类化学物(CAs)是一种在人体内起着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异常升高常提示肾上腺肿瘤或嗜铬细胞瘤的存在,其代谢物甲氧基肾上腺素和去甲氧基肾上腺素是检测副神经节瘤和嗜铬细胞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而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衡则与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宽线性范围等优点,已成为小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的优选方法之一。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儿茶酚胺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但存在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和样本预处理繁琐等缺点。该文综述了国内外LC-MS/MS在CAs及其代谢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检测流程、临床应用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儿茶酚胺 代谢物 样品前处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氧基二氢血根碱靶向EGFR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并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苗 钱琛 +3 位作者 向可 段钟琪 万芳 刘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目的 探讨乙氧基二氢血根碱(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 ESG)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和HRT-18。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1.0、1.5、2.0μmol/L ESG)。通过CCK-8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 目的 探讨乙氧基二氢血根碱(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 ESG)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和HRT-18。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1.0、1.5、2.0μmol/L ESG)。通过CCK-8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 RTCA)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SG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DAPI染色、JC-1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ESG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高内涵成像分析技术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ESG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以及下游Akt/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通过过表达EGFR和敲低EGFR探讨EGFR在ESG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分子对接、靶点稳定性药物亲和反应实验以及微量热泳动实验检测ESG与EGFR的直接结合作用。结果 ESG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ESG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迁移能力;ESG直接结合EGFR的激酶活性区而抑制其活性,进而下调其下游与肿瘤恶性进展相关的信号分子Akt、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ESG靶向结合并抑制EGFR,进而通过其下游Akt/ERK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并诱导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有望成为靶向EGFR治疗结直肠癌的新型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乙氧基二氢血根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侵袭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筒鞘蛇菰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其对高尿酸细胞模型和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丽 黄林生 +4 位作者 赵永恒 曹文洁 钱永帅 余惠凡 李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0,共1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内外高尿酸模型实验探讨筒鞘蛇菰治疗高尿酸血症(HUA)的作用,阐明其活性成分的主要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台湾地区中医药资料库、本草组鉴数据库、化学专业数据库、TargetNet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内外高尿酸模型实验探讨筒鞘蛇菰治疗高尿酸血症(HUA)的作用,阐明其活性成分的主要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台湾地区中医药资料库、本草组鉴数据库、化学专业数据库、TargetNet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药物靶点数据库(TTD)、DrugBank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和Venny数据库获取筒鞘蛇菰治疗HUA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筒鞘蛇菰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和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筒鞘蛇菰主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采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组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NRK-52E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给药组、模型组和不同浓度(2.0、10.0及50.0μmol·L-1)圣草酚(EDT)组,模型组和不同浓度EDT组细胞采用腺苷诱导制备高尿酸细胞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尿酸(UA)水平。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给药组、模型组和EDT组,后2组小鼠制备HUA模型,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UA、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取小鼠两侧肾组织,称质量,计算各组小鼠肾脏指数;TUNEL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得到筒鞘蛇菰6种活性成分,涉及116个交集靶点,14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得到1828个GO条目和145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EDT与MMP-9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高尿酸细胞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U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2.0、10.0和50.0μmol·L-1 EDT组细胞中U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UA、Cr和BUN水平及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EDT组小鼠血清中UA、Cr和BUN水平及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中可见大量凋亡细胞;与模型组比较,EDT组小鼠肾组织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中p-AKT/AKT及p-PI3K/PI3K比值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Bax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EDT组小鼠肾组织中p-AKT/AKT及p-PI3K/PI3K比值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Bax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筒鞘蛇菰活性成分EDT具有降UA作用,且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并缓解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筒鞘蛇菰 圣草酚 高尿酸血症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H2O2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小凤 刘泽干 +3 位作者 雷攀 孟忠吉 王莉博 杜士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9-175,共7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H_(2)O_(2)诱导L02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①L02细胞分别用SSd 0.5,1和2μmol·L^(-1)预处理6 h,加H_(2)O_(2)800μmol·L^(-1)处理24 h,同时设细胞对照和H_(2)O_(2)800μmol·L^(-1)(模型)组;MT...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H_(2)O_(2)诱导L02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①L02细胞分别用SSd 0.5,1和2μmol·L^(-1)预处理6 h,加H_(2)O_(2)800μmol·L^(-1)处理24 h,同时设细胞对照和H_(2)O_(2)800μmol·L^(-1)(模型)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检测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②L02细胞分别用SSd 2μmol·L^(-1)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O)50μmol·L^(-1)预处理6 h,加H_(2)O_(2)800μmol·L^(-1)处理24 h,同时设细胞对照、模型和单独SSd 2μmol·L^(-1)组;荧光探针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积累,免疫荧光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转位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MTT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SSd 1和2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模型组GPT和GOT活性及MDA和LD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SSd 2μmol·L^(-1)组GPT和GOT活性及MDA和LD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②ROS检测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OS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SSd 2μmol·L^(-1)组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模型+SSd 2μmol·L^(-1)组Nrf2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核及细胞质中的Nrf2蛋白及HO-1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提升;与模型组相比,模型+SSd 2μmol·L^(-1)组以及模型+tBHQ 50μmol·L^(-1)组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强(均P<0.05);与细胞对照组及模型组相比,单独SSd 2μmol·L^(-1)组可以显著提高L02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P<0.05)。结论SSd能有效保护H_(2)O_(2)诱导的L02细胞损伤,其机制与降低细胞内ROS含量,上调Nrf2和HO-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七叶一枝花活性成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对接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司渊 王纠 +2 位作者 张亮 刘雪文 刘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9-1103,共5页
以分子对接法探索中草药七叶一枝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活性化合物。SARS-CoV-2主要通过其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受体结合。本研究通过分子对接模拟预测了七叶一枝花中富含的3种重楼皂苷... 以分子对接法探索中草药七叶一枝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活性化合物。SARS-CoV-2主要通过其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受体结合。本研究通过分子对接模拟预测了七叶一枝花中富含的3种重楼皂苷(Ⅰ、Ⅵ、Ⅶ)与ACE2的结合亲和力。结果表明:三种重楼皂苷均能够与ACE2结合,结合自由能均低于-8 kcal/mol。三种化合物共同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包括:Pro-346、Thr-347、Ala-348、Asp-350、Asn-394、His-401、Glu-402。三种药物结合以上位点的结构主要是共同的母核结构起着关键作用。另外,重楼皂苷Ⅰ与ACE2结合所需能量最低,而重楼皂苷Ⅵ与靶蛋白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数量最多及形成的氢键数量最多。因此,基于这三种有效成分进行结构设计有望获得高效的SARS-CoV-2抑制剂,以期为COVID-19治疗药物发现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COVID-19 重楼皂苷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4种活性成分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淑惠 刘泽干 +5 位作者 黄小凤 雷攀 王莉博 江明珠 蔡华 杜士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8-1325,共8页
目的评价柴胡4种活性成分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化学试剂法检测柴胡4种活性成分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通过构建过氧化氢(H_(2)O_(... 目的评价柴胡4种活性成分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化学试剂法检测柴胡4种活性成分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通过构建过氧化氢(H_(2)O_(2))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O2)损伤模型,给予柴胡多糖、黄酮、皂苷干预,测定模型细胞存活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比较柴胡3种活性成分抗氧化作用。结果柴胡多糖、黄酮、皂苷和挥发油对DPPH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分别为38.718μg·mL^(-1)、51.297μg·mL^(-1)、3.149 mg·mL^(-1)和2.426 g·mL^(-1);柴胡多糖、黄酮、皂苷和挥发油对ABTS的IC 50分别为130.931μg·mL^(-1)、351.484μg·mL^(-1)、5.422 mg·mL^(-1)和2.241 g·mL^(-1);柴胡皂苷(60μg·mL^(-1))可使氧化模型细胞存活率提高至67.47%(P<0.05),GSH-Px和SOD酶活性分别提高至17.06和52.05 U·mg^(-1)(P<0.05),MDA含量减少至2.11μmol·g^(-1)(P<0.05)。结论柴胡多糖、黄酮和皂苷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可为柴胡临床用于疏肝解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活性成分 自由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皂苷G通过CIP2A/PP2A信号通路抑制淋巴瘤细胞生长并促进凋亡及自噬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雪文 向雨晨 +3 位作者 刘洋洋 司渊 刘莹 郭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7-1772,共6页
为探究一种从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中提取的活性化合物polyphyllin G(PPG)在人淋巴瘤细胞中的抑制作用及机制,采用CCK-8和细胞计数测定法检测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印迹检测细胞凋亡、自噬及上游机制。结果显... 为探究一种从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中提取的活性化合物polyphyllin G(PPG)在人淋巴瘤细胞中的抑制作用及机制,采用CCK-8和细胞计数测定法检测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印迹检测细胞凋亡、自噬及上游机制。结果显示,PPG在Raji淋巴瘤细胞系中抑制生长并促进凋亡及自噬。PPG显著下调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的表达。PPG增加了CIP2A下游分子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的活性,并进而降低了Akt的磷酸化。进一步,PP2A抑制剂冈田酸能够拮抗PPG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自噬的诱导作用,表明PP2A是PPG通过下调CIP2A诱导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关键环节。总之,以上结果表明,PPG可能通过抑制CIP2A/PP2A/Akt信号通路抑制淋巴瘤细胞生长并促进凋亡及自噬。PPG有望成为治疗淋巴瘤的潜在抗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polyphyllin G CIP2A 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损伤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琳 罗娟 +2 位作者 戢艳琼 路玲俐 张秋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9-625,共7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损伤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RS)有关。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SO(10μmol/L)组、ISO+ICA(10μmol/L)组、ISO+ICA(20μmol...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损伤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ERS)有关。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SO(10μmol/L)组、ISO+ICA(10μmol/L)组、ISO+ICA(20μmol/L)组、ISO+ICA(40μmol/L)组、ISO+4-苯基丁酸(4-PBA,5 mmol/L)组和ISO+美托洛尔(Meto,5μmol/L)组,ICA、4-PBA及Meto预给药1 h,ISO作用48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评价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H9c2细胞骨架,测定细胞表面积;Hoechst 33258和TUNEL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ERS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GRP94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结果:ICA能显著抑制ISO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及凋亡,减少心肌细胞表面积及LDH的释放,降低细胞凋亡率,下调GRP78、GRP94和CHOP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能够有效抑制ISO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及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S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异丙肾上腺素 H9C2细胞 内质网应激 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文洁 许毛 +3 位作者 余惠凡 刘丽 钱永帅 李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2,共7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由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形成,以DNA为骨架并镶嵌多种活性蛋白的细胞外网状结构,是除吞噬和脱颗粒作用外,中性粒细胞捕获和杀死病原体的一种新的作用机制。尽管NETs对机体有一...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由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形成,以DNA为骨架并镶嵌多种活性蛋白的细胞外网状结构,是除吞噬和脱颗粒作用外,中性粒细胞捕获和杀死病原体的一种新的作用机制。尽管NETs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过量NETs的形成会对组织造成损伤,被认为是引起多种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成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过量NETs的形成可促进自身免疫性肾病、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糖尿病肾病等常见肾脏疾病的进程,阐明NETs的作用及机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对NETs在肾脏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肾脏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肾脏疾病 急性肾损伤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