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构免疫学课程体系提升预防医学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探索
1
作者 杜伯雨 郭阳 +4 位作者 袁佩佩 李平飞 晋兰 曹玲 郗雪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0-1222,共3页
改革创新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新医科建设面临的挑战。医学免疫学教学是新医科背景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立足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围绕预防医学本科生教学改革创新,从理论课、实践课、实验课、课程... 改革创新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国新医科建设面临的挑战。医学免疫学教学是新医科背景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立足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围绕预防医学本科生教学改革创新,从理论课、实践课、实验课、课程思政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全面重构医学免疫学课程体系,为提升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免疫学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预防医学 课程体系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81
2
作者 赵万红 潘龙瑞 +1 位作者 朱克刚 龚应霞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医学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医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沟通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面对需求,在不同时期,针对以教师讲授为基础的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产生了多...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医学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医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沟通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面对需求,在不同时期,针对以教师讲授为基础的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产生了多种新模式,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资源为基础的学习和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它们各具特色,医学院校应根据实际合理使用,取长补短,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3
作者 李斌 苏香萍 +4 位作者 刘畅 王玉兵 张勇洪 周超 徐青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0-254,共15页
【目的】探究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DNA,cpDNA)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湖北玄参进行DNA测序,通过组装与注释获得了其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46条玄参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 【目的】探究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DNA,cpDNA)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湖北玄参进行DNA测序,通过组装与注释获得了其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46条玄参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在142336-154710 bp,GC含量为37.7%-38.1%,展现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其中大单拷贝区长度为83531-97103 bp,小单拷贝区为17375-18600 bp,反向重复区为13497-25695 bp。通过对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成的比较,揭示了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丢失的模式。此外,共线性分析发现,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排列较为保守,但也存在基因组重排事件。长重复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大多数是正向重复和回文重复;而简单重复序列分析则鉴定了117-156个SSR位点,其中以A/T组成的单核苷酸重复次数最多,占比高达85.50%-91.50%。通过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筛选出25个最优密码子,绝大部分以A/U结尾。分化时间分析表明,玄参科的共同祖先与近缘物种大约在70.5百万年前(MYA)分开,并在约52.4 MYA形成了一个单系分支,绝大多数玄参科物种出现在近50 MYA。【结论】玄参科叶绿体基因组虽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但在其进化历程中,基因的获得与丢失以及基因组的重排现象亦有所发生。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了更为精细的玄参科系统发育树。此外,分化时间的研究表明,玄参科物种的快速分化主要发生在大约50百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科 叶绿体基因组 序列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黄柏种苗繁育与大田栽培技术研究
4
作者 尚芳 李桂梅 +1 位作者 张勇洪 王明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川黄柏主产于湖北、四川等省份,其中在湖北恩施和十堰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生产模式以半野生状态主,存在种苗培育效率低、大田栽培周期长、分枝过多导致效益不高等问题。为此,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采集川黄柏样本,开展种子育苗与栽培技术... 川黄柏主产于湖北、四川等省份,其中在湖北恩施和十堰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生产模式以半野生状态主,存在种苗培育效率低、大田栽培周期长、分枝过多导致效益不高等问题。为此,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采集川黄柏样本,开展种子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研究发现,川黄柏种子在11月至12月成熟并适宜采收,通过人工剥种处理后,干燥保存,当年12月至次年3月播种。在5月至6月降雨前,追施1~2次尿素,能够有效促进生长、同时降低田间管理成本。此外,川黄柏与草本药材进行套种生产,栽培4年后可采种留种,当树龄达到10年以上,可适时采收。川黄柏采用种子育苗具有投入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通过川黄柏套种生产模式可兼顾短期与长期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柏 育苗 套种 病虫害管理 市场行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广谱抑制剂SKF96365协同顺铂对人胃癌HGC-27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5
作者 冯娜 董升 +4 位作者 史丹丹 黄晓敏 亢鹏举 李文春 贺细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6-435,共10页
目的探讨SKF96365联合顺铂对HGC-27细胞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2.5、5、7.5、10μmol/L SKF96365与顺铂联合作用HGC-27细胞;CCK-8、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迁移;JC-1、MitoROS、Rhod-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目的探讨SKF96365联合顺铂对HGC-27细胞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2.5、5、7.5、10μmol/L SKF96365与顺铂联合作用HGC-27细胞;CCK-8、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迁移;JC-1、MitoROS、Rhod-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及钙离子浓度的变化;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自噬蛋白及PI3K/AKT/B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够显著抑制HGC-27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诱导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促使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且显著抑制了细胞中PI3K/AKT/BAD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结论SKF96365联合顺铂通过抑制PI3K/AKT/BAD通路的磷酸化水平诱导胃癌细胞启动线粒体凋亡途径和细胞自噬,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RPC SKF96365 顺铂 钙超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ageJ的药用植物黄精染色体核型分析
6
作者 游磊 朱哲慧 +3 位作者 石宪铭 张泽志 郑兰兰 张勇洪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4-30,共7页
以药用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为例,建立基于开源的图像处理软件ImageJ的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和工作流程。打开ImageJ软件并加载Stowers插件包和LEVAN插件,将已获取的黄精中期染色体显微图像经过图片预处理、染色体轮廓选... 以药用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为例,建立基于开源的图像处理软件ImageJ的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和工作流程。打开ImageJ软件并加载Stowers插件包和LEVAN插件,将已获取的黄精中期染色体显微图像经过图片预处理、染色体轮廓选定、染色体轮廓分割及去杂、染色体裁切等步骤后,获取染色体形态数据。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核型图排布,使用Excel软件绘制核型模式图。结果表明,依据Levan核型分类标准,黄精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4=4m+10sm+10s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2.11%,核型属于3B型。该方法提出了针对核型图像中染色体接触或重叠的解决策略,具有开源免费、操作流程清晰、交互准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IMAGEJ 药用植物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动物伦理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贤玉 孙敏 +1 位作者 吴胜英 陈德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医学实验和实验教学是生物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建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使“3R”原则和动物福利得以真正体现有助于生物医学的发展,调查和解决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医学类高校的当务之... 医学实验和实验教学是生物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建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使“3R”原则和动物福利得以真正体现有助于生物医学的发展,调查和解决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医学类高校的当务之急。本研究采用发放问卷调查表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相同内容的方式对湖北医药学院2017级五年制本科生、2017级留学生(五年制)、2018级护理(四年制)学生及本校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在医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中动物伦理现状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 实验教学 实验动物伦理观 “3R”原则 动物福利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教学方法打造医学免疫学“金课”的探索 被引量:6
8
作者 郭阳 李刚 +1 位作者 杜伯雨 郗雪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62-1765,共4页
努力培养医学生的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讲授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探究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打造医学免疫学“金课”,是医学免疫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免疫学教学工作的体会,总结一些教学方法,以期为打造“金课”,培... 努力培养医学生的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讲授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探究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打造医学免疫学“金课”,是医学免疫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免疫学教学工作的体会,总结一些教学方法,以期为打造“金课”,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免疫学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氧基二氢血根碱靶向EGFR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并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谭苗 钱琛 +3 位作者 向可 段钟琪 万芳 刘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目的 探讨乙氧基二氢血根碱(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 ESG)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和HRT-18。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1.0、1.5、2.0μmol/L ESG)。通过CCK-8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 目的 探讨乙氧基二氢血根碱(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 ESG)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及具体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和HRT-18。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加药组(1.0、1.5、2.0μmol/L ESG)。通过CCK-8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 RTCA)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SG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DAPI染色、JC-1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ESG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高内涵成像分析技术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ESG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以及下游Akt/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通过过表达EGFR和敲低EGFR探讨EGFR在ESG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分子对接、靶点稳定性药物亲和反应实验以及微量热泳动实验检测ESG与EGFR的直接结合作用。结果 ESG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ESG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迁移能力;ESG直接结合EGFR的激酶活性区而抑制其活性,进而下调其下游与肿瘤恶性进展相关的信号分子Akt、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ESG靶向结合并抑制EGFR,进而通过其下游Akt/ERK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并诱导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有望成为靶向EGFR治疗结直肠癌的新型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乙氧基二氢血根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侵袭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成纤维细胞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4
10
作者 郗雪艳 邓婷 杜伯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6-1873,共8页
目的探究人结直肠成纤维细胞(CCD18-Co)条件培养基对结直肠癌(CRC)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为CRC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利用RTCA、克隆形成和创伤愈合实验测定CR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CCD18-Co-CM激活的CRC细胞AT... 目的探究人结直肠成纤维细胞(CCD18-Co)条件培养基对结直肠癌(CRC)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为CRC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利用RTCA、克隆形成和创伤愈合实验测定CR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CCD18-Co-CM激活的CRC细胞ATK、ERK和STAT3信号通路,同时检测相应信号通路阻断后CR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CCD18-Co-CM对CRC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CRC细胞干性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CCD-18Co-CM能够促进CRC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P<0.05)。CCD-18Co-CM能够增强CRC细胞的成球能力及干性标志物的表达(P<0.05)。CCD-18Co-CM能够激活CRC细胞ERK信号通路(P<0.05),ERK信号通路抑制剂SCH772984能够降低CR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及成球能力和干性标志物的表达(P<0.05)。结论人正常结直肠成纤维细胞可通过激活ERK通路促进CRC细胞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成纤维细胞 结直肠癌 干性 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基于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 被引量:3
11
作者 桂建军 孙晓东 +3 位作者 温舒 刘欣 覃冰清 桑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MPTP组(n=14),RES低剂量(MPTP+RES30)组(n...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MPTP组(n=14),RES低剂量(MPTP+RES30)组(n=13)及高剂量(MPTP+RES90)组(n=13)。利用30 mg/kg MPTP腹腔注射7 d诱导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PBS,治疗组分别利用30 mg/kg和90 mg/kg RES干预3周。小鼠行为学测试分析RES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运动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RES在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中发挥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透射电镜检测验证RES抑制炎症和保护肠屏障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小鼠在运动功能、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神经炎症、LPS和LBP水平以及肠屏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治疗组与MPTP组相比,运动功能改善(P<0.01),神经元数量恢复,TH蛋白表达上调(P<0.05),GFAP、Iba-1和TLR4的表达下调,粪便、血浆中LPS、LBP水平下降(P<0.05),ZO-1、Claudin-1的表达恢复(P<0.01),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下调(P<0.05,P<0.01,P<0.001)。电镜检测结果显示,与MPTP组比较,MPTP+RES30组紧密连接复合体形态正常,肠绒毛排列整齐且紧密。结论RES通过抑制肠屏障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修复肠屏障,从而改善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病变,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帕金森病 肠-脑轴 多巴胺能神经元 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CT在实验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淑桢 戴文敬 +3 位作者 喻青青 田苗 张潜 李蓓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6-682,共7页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手段,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辅助检测多种动物疾病模型,包括骨骼疾病、肺部疾病、口腔疾病、代谢性疾病、中耳及内耳疾病以及肿瘤等,能够提供多样...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手段,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辅助检测多种动物疾病模型,包括骨骼疾病、肺部疾病、口腔疾病、代谢性疾病、中耳及内耳疾病以及肿瘤等,能够提供多样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影像数据,因此已经成为动物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实验工具之一。本综述将深入介绍Micro-CT的成像原理、梳理其在动物疾病模型研究中的应用,并总结了Micro-CT技术上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T 实验动物 疾病模型 应用 技术短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敲除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肝脏脂质沉积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珊 冯莹 +3 位作者 范丹丹 郑雯鑫 郭兴荣 阮绪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7-1203,共7页
目的 探索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肝脏脂质沉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6~8周雄性野生型和ANGPTL8敲除小鼠,通过腹腔注射LPS(10 mg/kg)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肝脏组织和免疫荧光检测HepG... 目的 探索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肝脏脂质沉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6~8周雄性野生型和ANGPTL8敲除小鼠,通过腹腔注射LPS(10 mg/kg)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肝脏组织和免疫荧光检测HepG2细胞中ANGPTL8的表达;分别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组织TG、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分析肝组织脂滴形成;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RNA-seq分析肝脏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差异基因。结果 LPS刺激小鼠48 h后,肝脏ANGPTL8明显上调;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NGPTL8敲除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脂肪变性和细胞凋亡显著减轻,血清中ALT、AST以及肝脏TG、MDA的水平显著降低;ANGPTL8敲除可上调LPS诱导的肝脏中小窝蛋白1(CAV1)的表达。结论 LPS促进肝脏组织ANGPTL8的表达和分泌,ANGPTL8通过抑制CAV1促进肝脏脂质沉积和过氧化,从而加剧LPS诱导的肝脏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 脂多糖 小窝蛋白1 脂质沉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通过调控CD44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干性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芬 郗雪艳 杜伯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6-1833,共8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通过调控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分子标志物CD44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干性特征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公共数据库和RNAscope原位杂...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通过调控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分子标志物CD44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干性特征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公共数据库和RNAscope原位杂交方法分析LIF基因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慢病毒感染系统构建稳定敲减LIF的CRC细胞系(HCT116和Caco2细胞);实验分CRC细胞对照组、CRC细胞添加LIF组、CRC细胞敲减LIF对照组和CRC细胞敲减LIF组;应用干细胞成球实验、MTT、RTCA、平板集落及迁移实验检测LIF对CRC细胞的影响;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IF对CRC肿瘤球细胞干性相关标志物CD44和转录因子ELF3表达的影响;应用RT-qPCR检测敲减LIF后CD44剪接变异体的表达变化。结果:CRC组织中LIF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且LIF高表达的CRC患者无病生存期缩短(P<0.05),外源性LIF可增强CRC细胞的成球、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敲减LIF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外源性LIF可上调CRC肿瘤球细胞CD44的表达(P<0.05),而敲减LIF可抑制CD44的表达(P<0.01),同时CD44剪接变异体的转录水平降低。外源性添加LIF和敲减LIF可分别增强和降低转录因子ELF3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LIF通过上调转录因子ELF3,增强CRC细胞CD44的表达,进而增强CRC细胞的干性特征,促进CRC细胞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结直肠癌 干性 CD44 ELF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硝酸盐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15
作者 谢继臣 马仁惠 +2 位作者 李默然 李蓓 熊莉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7-764,共8页
目的探讨肠道硝酸盐环境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的影响及具体调控机制。方法构建肺炎克雷伯菌硝酸还原酶narG、narZ单基因和双基因敲除株及硝酸盐二元调控系统NarXL基因敲除株;全自动细菌生长分析仪检测菌株在体外有氧硝酸盐环境下的生长曲... 目的探讨肠道硝酸盐环境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的影响及具体调控机制。方法构建肺炎克雷伯菌硝酸还原酶narG、narZ单基因和双基因敲除株及硝酸盐二元调控系统NarXL基因敲除株;全自动细菌生长分析仪检测菌株在体外有氧硝酸盐环境下的生长曲线;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菌厌氧硝酸盐环境下生长曲线;qRT-PCR检测二元调控系统NarXL在厌氧硝酸盐环境中对硝酸还原酶narG、narZ基因表达影响;EMSA和MST分析NarXL在感应利用硝酸盐环境中的具体调控机制;qRT-PCR检测厌氧硝酸盐环境对narG、narZ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竞争实验检测narG、narZ基因在厌氧硝酸盐环境中的生长优势。结果相比于有氧环境,在厌氧条件下,硝酸盐能够明显促进肺炎克雷伯菌野生株的生长且促进生长的幅度高于narXL基因敲除株;qRT-PCR显示厌氧条件下narXL敲除株中硝酸还原酶相关基因narG、narZ表达显著降低(P<0.0001);EMSA和MST实验显示NarXL调控子能够直接与narG、narZ启动子区结合;qRT-PCR显示在厌氧硝酸盐环境中硝酸还原酶narG、narZ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P<0.0001,P<0.01);生长曲线和竞争实验表明硝酸还原酶narG基因敲除株在厌氧硝酸盐环境中生长和竞争生长能力均明显变弱(P<0.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二元调控系统NarXL可感应肠道硝酸盐浓度变化直接正调控硝酸还原酶基因narG、narZ表达从而促进细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NarXL 硝酸还原酶 厌氧生长 肠道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I3BP基因敲除小鼠模拟低出生体重模型的初步探讨
16
作者 黄艳秋 张月 +3 位作者 石柳柳 赵小英 唐俊明 吴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07-1312,共6页
目的利用ABI3BP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观察出生后其体重及糖代谢变化特点,为低出生体重小鼠模型提供新的选择。方法利用杂合子交配得到ABI3BP基因敲除的纯合子(ABI3BP^(-/-))、杂合子(ABI3BP^(+/-))和野生型(WT)3组小鼠,观察出生后不同时间... 目的利用ABI3BP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观察出生后其体重及糖代谢变化特点,为低出生体重小鼠模型提供新的选择。方法利用杂合子交配得到ABI3BP基因敲除的纯合子(ABI3BP^(-/-))、杂合子(ABI3BP^(+/-))和野生型(WT)3组小鼠,观察出生后不同时间点体重及成年后重要脏器体重比,检测成年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等糖代谢指标。结果ABI3BP^(-/-)小鼠PCR产物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敲除区域产生移码突变,RT-qPCR检测显示,ABI3BP^(-/-)小鼠ABI3BP在mRNA水平上表达显著低于WT小鼠。体重测量显示,ABI3BP^(-/-)小鼠出生时体重(1.25±0.08 g)显著低于WT小鼠(1.34±0.12 g)(P<0.05),但成年(120 d)ABI3BP^(-/-)小鼠体重(27.70±1.93 g)反而显著高于WT小鼠(23.64±1.34 g)(P<0.01),但重要脏器与体重的比值,各组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耐量实验显示各组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糖耐量实验表明ABI3BP^(-/-)小鼠在腹腔注射葡萄糖后15 min时血糖(15.68±7.04 mmol/L)低于WT小鼠(23.01±5.75 mmol/L)。结论ABI3BP基因敲除小鼠呈现低出生体重、生长追赶及成年后糖耐量异常等临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生长特点,可作为低出生体重小鼠模型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I3BP 基因敲除 低出生体重 糖代谢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1调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ApoE^(-/-)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
17
作者 付萌萌 钟耕瑞 +2 位作者 徐梦琪 王小波 王汉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4-1863,共10页
目的:探讨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整合位点1(PIM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ApoE^(-/-)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ApoE^(-/-)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9只。16周... 目的:探讨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整合位点1(PIM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ApoE^(-/-)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ApoE^(-/-)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9只。16周后取主动脉,HE染色观察内膜变化,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IM1、VSMC表型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蛋白22α(SM22α)、骨桥蛋白(OPN)和CD68表达。体外用oxLDL(50 mg/L)诱导原代培养的ApoE^(-/-)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分别用PIM1特异性抑制剂SMI-4a、PIM1小干扰RNA(siPIM1)、糖酵解小分子抑制剂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酮(3PO)进行干预。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IM1和平滑肌表型相关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糖酵解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和己糖激酶2(HK2)表达,用乳酸测试盒检测VSMC上清乳酸分泌变化。结果:高脂饮食ApoE^(-/-)小鼠主动脉HE染色可见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免疫荧光可见PIM1蛋白和合成表型蛋白OPN高表达在内膜下斑块组织内,收缩表型蛋白α-SMA主要分布在血管壁中膜层。主动脉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PIM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收缩表型蛋白(α-SMA和SM22a)表达显著减少,合成表型蛋白(OPN和CD68)表达显著增加(P<0.0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oxLDL显著减少VSMC中α-SMA和SM22a表达,增加OPN和CD68表达(P<0.05或P<0.01),同时显著上调PIM1蛋白表达(P<0.01),增加糖酵解酶PFKFB3和HK2表达(P<0.05),伴随VSMC乳酸分泌水平升高(P<0.01)。SMI-4a处理和siPIM1转染VSMC,显著减弱了oxLDL以上诱导效果(P<0.05或P<0.01)。3PO显著抑制了oxLDL上调的糖酵解水平,同时抑制VSMC向合成表型的转化(P<0.05或P<0.01)。结论:PIM1高表达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VSMC表型转化与PIM1表达水平有关。oxLDL增加PIM1表达诱导VSMC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化。糖酵解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1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钼酸盐转运体mod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18
作者 王慧 姜晓宇 李飞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756,共9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肺炎克雷伯菌NTUH-K2044株钼酸盐转运系统modA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探讨modA基因对肺炎克雷伯菌厌氧硝酸盐呼吸生长及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载体pKO3-Km质粒构建modA基因缺失株,同时扩增包含modA基因启动子...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肺炎克雷伯菌NTUH-K2044株钼酸盐转运系统modA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探讨modA基因对肺炎克雷伯菌厌氧硝酸盐呼吸生长及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载体pKO3-Km质粒构建modA基因缺失株,同时扩增包含modA基因启动子、开放阅读框(ORF)和终止子区域的整条序列片段,将其克隆至pGEM-T-easy质粒中获得重组质粒modA-pGEM-T-easy,电转化至modA缺失株中得到回补株C-modA,通过体外厌氧硝酸盐呼吸生长测定、竞争力指数实验、生物膜结晶紫定量实验、黏度定量实验以及菌株形态ImageJ测量法比较分析NTUH-K2044野生株、modA基因缺失株、回补株的厌氧硝酸盐呼吸生长、细菌竞争力、生物膜合成能力及超黏表型、菌株形态改变。结果利用自杀载体pKO3-Km质粒成功构建肺炎克雷伯菌modA基因缺失株ΔmodA;随后将重组质粒modA-pGEM-T-easy电转化入ΔmodA中,得到回补株C-modA;相较于肺炎克雷伯菌野生株(WT)、C-modA,modA基因缺失株厌氧硝酸盐呼吸生长受抑制;ΔmodA相对野生株WT的体外厌氧培养竞争力明显减弱(P<0.05);ΔmodA厌氧生长生物膜合成减少,与WT、C-mod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A基因缺失株厌氧条件下黏液表型明显被削弱,相对WT、C-mod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厌氧条件下ΔmodA菌体形态由正常的短杆状变为球型,与WT、C-modA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钼酸盐转运系统编码基因modA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厌氧硝酸盐呼吸、细菌体外竞争力、生物膜形成、超黏表型以及菌体形态变化等致病力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ModA蛋白 厌氧生长 菌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4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钟毓 王洋彬 +3 位作者 雷飞飞 李刚 郗雪艳 李方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58-2162,共5页
目的:本文探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4)对LN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比较LN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比例,磁珠分选LN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的γδT细胞,RNA-SEQ分析两组中γδT细胞的... 目的:本文探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4)对LN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比较LN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比例,磁珠分选LN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的γδT细胞,RNA-SEQ分析两组中γδT细胞的差异基因。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差异基因CaMK4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aMK4抑制剂处理后γδT细胞表面CD80,CD86和CD40L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CaMK4抑制剂处理后γδT细胞分泌IL-17的水平。结果:LN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NA-SEQ测序共筛选出28个与LN有关的差异基因,其中CaMK4在LN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差异显著。LN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经过CaMK4阻断剂KN-93处理后,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40L的表达下降、分泌的IL-17水平也下降(P<0.01)。结论:CaMK4通过调控γδT细胞分泌IL-17和共刺激分子表达参与LN发病,抑制CaMK4或可成为治疗LN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狼疮性肾炎 CaMK4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县鸡头黄精根状茎的营养性状分析
20
作者 郑兰兰 陈盛虎 +5 位作者 张泽志 封海东 贾礼桂 游磊 罗德顺 张勇洪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为深入了解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鸡头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生产的药用品质和食用品质,2023年10月在房县大川镇、门古寺镇、野人谷镇、化龙堰镇、上龛乡5个主要生产鸡头黄精的乡镇采收黄精肉质根状茎,测量鲜干重占比,进行鲜品切... 为深入了解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鸡头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生产的药用品质和食用品质,2023年10月在房县大川镇、门古寺镇、野人谷镇、化龙堰镇、上龛乡5个主要生产鸡头黄精的乡镇采收黄精肉质根状茎,测量鲜干重占比,进行鲜品切片碘染,并检测干燥品淀粉、多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十堰市房县鸡头黄精肉质根状茎干重占比在15.08%~28.76%,干燥根状茎淀粉含量在98.44~145.89 mg/g、多糖含量在8.59%~24.03%,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药用价值高。家种鸡头黄精的干燥根状茎可溶性糖含量在51.53~154.29 mg/g、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83.18~276.21 mg/g,而野生鸡头黄精的干燥根状茎可溶性糖含量在209.93~389.40 mg/g、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55.81~62.9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头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 多糖 淀粉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