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转化基因E_7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建广 黄洪章 李金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05-108,共4页
【目的】准确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正常口腔粘膜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的感染状况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16型与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从 30例未经治疗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 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口腔粘膜切... 【目的】准确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正常口腔粘膜中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的感染状况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16型与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从 30例未经治疗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 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口腔粘膜切取标本 ,液氮冷冻保存 ;常规提取组织DNA ,设计HPV16E7转化基因特异性引物 ,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对PCR结果进行检测 ,记录结果。【结果】 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检测到 11例HPV16阳性 ,感染率 36 7% ;30例正常对照组中检测到 4例HPV16阳性 ,感染率 11 1%。经 χ2 检验 ,两者差别有显著性。【结论】人乳头瘤病毒 16型与人口腔鳞状细胞癌有一定关系 ,但HPV16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口腔肿瘤 癌基因E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外科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研究——一、湖北地区正常(牙合)成人颅面结构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章宏毅 东耀峻 张国志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3年第2期84-87,共4页
本研究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从正颌外科的角度,对湖北地区116名正常成人(男60人,女56人)的颅面硬组织结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初步确立了其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数字性表达。另外,对正颌外科X线头影测量的硬组织分析... 本研究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从正颌外科的角度,对湖北地区116名正常成人(男60人,女56人)的颅面硬组织结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初步确立了其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数字性表达。另外,对正颌外科X线头影测量的硬组织分析指标的选择,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畸 X线头影测量 牙He面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腭发育及腭裂形成过程的渐进性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傅豫川 黄洪章 李祖兵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5年第1期16-18,共3页
NIH系孕鼠2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给药组。给药组于妊娠第12天腹腔内注射50mg/kgDexamethasoneacetate,干扰鼠胚腭器官发育。二组孕鼠分别于妊娠第12/12、13/12、14/18、15/10... NIH系孕鼠21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给药组。给药组于妊娠第12天腹腔内注射50mg/kgDexamethasoneacetate,干扰鼠胚腭器官发育。二组孕鼠分别于妊娠第12/12、13/12、14/18、15/10、15/18、16/0、16/18天/小时处死,共获得胚胎184只。取头部标本作冠状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对鼠腭器官的发育进行研究。提出了腭器官发育的六个时期.并认为妊娠第13/2天/;小时~14/18天/小时是腭突上抬及水平生长期,腭突上抬延迟是腭裂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胚胎 腭器官发育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成形术对人工腭裂大鼠上颌牙列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洪章 傅豫川 +5 位作者 刘恭奇 胡颂柏 王世平 东耀峻 李宏礼 张国志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以鼠龄为28~35天幼年大白鼠建立人工腭裂模型后,经改良的Langenbeck氏法行腭裂成形术,于鼠龄为75~80天成年期处死动物,取上颌牙列模型印模,γ-半水石膏灌模,测量上颌牙列,结果显示手术修复组牙弓宽度明显缩... 以鼠龄为28~35天幼年大白鼠建立人工腭裂模型后,经改良的Langenbeck氏法行腭裂成形术,于鼠龄为75~80天成年期处死动物,取上颌牙列模型印模,γ-半水石膏灌模,测量上颌牙列,结果显示手术修复组牙弓宽度明显缩小,牙弓形态角、牙倾斜度均减小,与正常组和未手术修复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本实验结果提示幼年时行腭裂成形术明显影响上颌牙列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成形术 腭裂 牙列 大白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型舌根异位甲状腺转位移植术 被引量:5
5
作者 东耀峻 钟林生 李宏礼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4期232-233,共2页
迷走型舌根异位甲状腺转位移植术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东耀峻,钟林生,李宏礼提要本文报告1例迷走型舌根异位甲状腺,采取下唇—下颌骨—舌正中切开进路转位移植术,取得良好疗效,并就其诊断作了简要讨论。作者认为咽... 迷走型舌根异位甲状腺转位移植术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东耀峻,钟林生,李宏礼提要本文报告1例迷走型舌根异位甲状腺,采取下唇—下颌骨—舌正中切开进路转位移植术,取得良好疗效,并就其诊断作了简要讨论。作者认为咽侧位片在诊断舌根甲状腺的大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腺 舌根 移植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导管瘘及腺体瘘的病因分析和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明芝 张国志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4期230-231,共2页
本文总结了52例腮腺导管瘘及腺体瘘的病因与治疗。本组病例中,腺体瘘32例占61.5%,导管瘘20例,占38.4%,通过病因分析.作者认为在施行腮腺部位的外伤清创术,腮腺范围肿瘤摘除术,以及腮腺区脓肿切排等手术时,应注... 本文总结了52例腮腺导管瘘及腺体瘘的病因与治疗。本组病例中,腺体瘘32例占61.5%,导管瘘20例,占38.4%,通过病因分析.作者认为在施行腮腺部位的外伤清创术,腮腺范围肿瘤摘除术,以及腮腺区脓肿切排等手术时,应注意到腮腺部位的解剖特点。正确的手术切口,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外伤后对腺体导管检查和处理是避免或减少腮腺导管瘘及腺体瘘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导管瘘 腮腺腺体瘘 涎腺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胚胎发育期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和腭间充质细胞与腭裂畸形 被引量:3
7
作者 傅豫川 黄洪章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2-226,共5页
胚胎期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和腭间充质细胞的正常分化与否在腭裂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这两种细胞与腭裂发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证明致畸因子干扰其正常分化与腭裂发生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腭裂 胚胎发育 腭突中嵴上皮细胞 胚腭间充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中心性癌(附26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洪章 李金荣 +1 位作者 东耀峻 李祖兵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3年第3期168-169,共2页
本文报告了26例颌骨中心性癌的临床、治疗和随访结果。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颌骨膨隆、病变区及牙齿疼痛、牙齿松动、下唇麻木,预后较差。外科治疗者,一、三、五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0%,38.5%和22.2%.
关键词 颌骨中心性癌 颌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挺后推旋转拔除下颌阻生智齿104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汪传铎 李宏礼 +1 位作者 方腊菊 李翠兰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1期37-39,共3页
本文介绍使用牙挺后推旋转拔除下颌阻生104例。以难度较大的水平阻生、前倾阻生、低位垂直阻生牙为主要适应证。作者认.为挺拔法应充分利用阻生牙周围的组织解剖特点,以挺的作用力合力使牙脱位。
关键词 牙挺 拔牙 下颌阻生牙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肿瘤裸鼠转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宏宇 李金荣 胡传真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7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八十年代以来,转移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比较关注的课题。而肿瘤转移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肿瘤转移的预防、控制和实验治疗的研究,无论在细胞还是分子水平,最终都要依靠适宜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因此肿瘤转移动物模型在转移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 八十年代以来,转移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比较关注的课题。而肿瘤转移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肿瘤转移的预防、控制和实验治疗的研究,无论在细胞还是分子水平,最终都要依靠适宜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因此肿瘤转移动物模型在转移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建立人肿瘤裸鼠转移模型已引起学者们广泛的兴趣。从七十年代中期,人们就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将有关研究成果及头颈肿瘤裸鼠移植模型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研究进展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翼板区种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祖兵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8-210,共3页
为了避免上颌后牙区种植时损伤上颌窦,克服严重萎缩的上颌骨植骨增高牙槽嵴的复杂手术及所致并发症,本文评价并介绍了上颌翼板区种植的解剖、手术方法及优缺点,同时介绍了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 上颌 翼板 牙种植体 解剖学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位素PCR-SSCP-EB染色技术检测头颈部鳞癌p53基因点突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广 黄洪章 +5 位作者 李金荣 王刚 周刚 黄玉屏 鲁德银 侯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5-217,共3页
应用非同位素PCR-SSCP-EB染色技术检测新鲜头颈部鳞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结果显示13例标本中7例有异常电泳带,其中位于第5外显子者1例,位于第6,7,8外显子者各2例,说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与p53基因突变... 应用非同位素PCR-SSCP-EB染色技术检测新鲜头颈部鳞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结果显示13例标本中7例有异常电泳带,其中位于第5外显子者1例,位于第6,7,8外显子者各2例,说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与p53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与传统的同位素PCR-SSCP相比,非同位素PCR-SSCP-EB染色技术是一种更简便、安全、快速、有效的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适用于大量标本基因点突变的筛选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P53基因 基因突变 头颈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与下齿槽神经及舌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国兴 陈明芝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1期40-42,共3页
作者报告了36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下齿槽神经、舌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0.83%。统计表明:下齿槽神经损伤的发生主要与智齿根尖和下颌管的距离有关;舌神经损伤主要与拔牙创伤有关。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拔牙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状突即刻再植后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明生 赵怡芳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7年第3期140-143,共4页
为了解髁状突即刻再植后早期表面细微结构破坏和修复情况,本研究以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切下右侧髁状突后行即刻再植术。术后分期处死动物,扫描电镜观察髁状突和关节盘表面细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术后早期术侧髁状突表面凝胶状物消... 为了解髁状突即刻再植后早期表面细微结构破坏和修复情况,本研究以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切下右侧髁状突后行即刻再植术。术后分期处死动物,扫描电镜观察髁状突和关节盘表面细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术后早期术侧髁状突表面凝胶状物消失,网状胶原原纤维暴露,8周以后逐渐恢复。作者认为,髁状突再植的术式可选择性地用于颞下颌关节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颞下颌关节疾病 再植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33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姚世洪 傅豫川 黄家全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3年第4期226-228,共3页
本文对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962~1989年住院病历中的33例要幼儿颌骨骨髓炎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血源性感染占63%,牙源性感染占12.1%,损伤性感染占24.3%,其中发生于上颌骨者占66.7%,下颌骨者占33.3%。多表现为溶解坏死型。
关键词 颌骨 骨髓炎 婴幼儿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