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咬合升高的原则及其修复设计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钱法汤
-
机构
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79-180,183,共3页
-
文摘
本文对低位咬合患者在修复治疗时升高咬合的原则、适应症、升高的量、义齿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升高咬合时应以患者的面容、提下颌肌群的收缩力、患者的舒服感觉等综合考虑的观点。对有牙颌患者视其具体情况进行修复治疗:Ⅲ度深覆(牙合)的青年患者,应在修复义齿的同时制作活动(牙合)垫,以压低下前牙,升高后牙,从而改善其症状;中年患者应先做活动(牙合)垫,待适应后改为永久性(牙合)垫;老年患者因其适应力较差,应以余留牙咬合为准,一般不采用升高咬台的方法。
-
关键词
低位咬合
HE垫
深覆he
息止he间隙
-
分类号
R783.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桩冠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钱法汤
谭珍珠
-
机构
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
文摘
桩冠,又称钉冠,是治疗牙体缺损畸形的主要修复体之一,也是固定桥的固位体之一,其固位力仅次于金属全冠,当冠桩桩达8mm长时,其固位力可达30余 kg。由于它外形美观,色泽谐调、舒适、对语音恢复良好。
-
关键词
桩冠
牙体缺损
修复
-
分类号
R783.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老年无牙颌患者口底痛觉阈及变形度的测定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姚江武
杨明明
-
机构
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物理系
-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
文摘
采用电阻应变式压力—位移传感器测定30名青年人和30名老年无牙颌患者口底的平均痛觉阈和变形度。结果表明,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口底平均痛觉阈和变形度均高于青年人(P<0.01),因此为老年患者取模时,应考虑增大舌侧肌功能整塑强度,戴牙时,则应加强对舌侧基板伸展度的观察。其次,无论老年无牙颌患者还是青年人,前部的口底平均痛觉阈和变形度均高于后部(P<0.02),因此取模作舌侧肌功能整塑时,应分区进行,舌侧前部的整塑强度应大于后部。
-
关键词
无牙颌
口底痛觉阈
组织变形
印模
老年人
义齿
变形度
-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预成上颌中空义齿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钱法汤
叶强
-
机构
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5-286,共2页
-
文摘
由于肿瘤、创伤感染等原因,造成上颌骨缺损,缺损区域较大,严重地破坏了患者的颜面外形与咀嚼、语音功能。在患者的心理上、精神上遭受了较大的打击,容易产生恐惧、悲观情绪。因此应及时地进行修复,以安慰患者,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因其修复的范围既广又深。
-
关键词
预成中空义齿
上颌骨缺损
-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钕铁硼永磁材料在下全口托牙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 5
-
-
作者
程祥荣
肖忠吉
-
机构
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76-178,共3页
-
文摘
作者将钕铁硼磁铁按国人前牙,双尖牙根直径的平均值,制作成四种不同型号的圆柱形永磁体,根据异性磁铁相吸引的原理,将一对异性磁体分别置入基牙牙根和与其相对应的义齿基托内,以增强下全口托牙的固位。临床应用证明,使用组较对照组患者大大缩短了对托牙适应的时间,提高了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该磁铁磁力强,磁体小,从而适宜放置于根管内.由于磁体表面分别覆盖有复合树脂或自凝塑料,有效地克服了磁体长期浸泡在唾液中生锈的缺点。
-
关键词
钕铁硼
永
磁体
全口义齿
固位
-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下颌前份根尖下截骨术在矫治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 6
-
-
作者
张国志
东耀峻
李金荣
赵怡芳
刘宪
-
机构
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6-59,T001,共5页
-
文摘
下颌前份根尖下截骨术(anterior mandibularsubapical osteotomy 简称 AMSO)系 Hullihen(1849)首先介绍,是正颌外科中矫治牙颌面畸形的最早术式。后经 Hofer(1942)、Kole(1959)、Wolford(1989)等学者改良,AMSO 目前在牙颌面畸形矫治的临床应用中,已成为仅次于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常用术式。鉴于AMSO 术式简单、矫治效果理想,国内文献中少有报告。本文就 AMSO 的适应征选择。
-
关键词
颌面畸形
截骨术
-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牙折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钱法汤
-
机构
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8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
文摘
龋病、牙周病、牙折已成为人类牙齿的三大疾病。前两者作为齿科的两大疾病,早已被人们所熟悉,但对于牙折几乎没有注意到,直到1964年才被Cameron作为“碎牙综合症”(Craked—tooth syndrome)记载下来,当今从长期保存牙齿考虑,牙折在临床上越来越引起重视,因此,对其诊断和治疗也就越来越重要。一、牙折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原因、医源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三大类。 (一)外伤性折裂:外伤的原因很多,交通事故及运动引起的牙折占多数。 1、事故:交通事故、相互欧打、跌倒或运动等。
-
关键词
牙折
诊断
-
分类号
R781.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咬合座印模法
- 8
-
-
作者
李南德
王济荣
张素香
李金元
杨方军
王正
-
机构
湖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3-193,共1页
-
文摘
咬合座印模(Bite-Seating Impression简称BSI)为日本的矢崎正方首创。咬合座印模法,实际上是一种牙槽粘膜受压状态的咬合印模。此法与咬合关系保持着密切联系,制作出来的义齿适合性好,但操作较为繁杂。为此作者作了适当改进。
-
关键词
咬合座印模
咬合印模
义齿
-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