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聚酶链反应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刚 李辉菶 +1 位作者 赵文先 杨平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7-30,共4页
多聚酶链反应(PCR)是一种模拟天然DNA的复制过程,在体外扩增特异性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具有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简便快速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其原理、特点及其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 多聚酶链反应 口腔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红染色对口腔扁平苔癣癌变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作良 熊金兰 +1 位作者 陈汉正 徐学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共3页
利用孟加拉红染色对2组口腔扁平苔癣(OLP)进行了癌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38例初诊组OLP染色的深浅程度与组织病理的重轻呈一致性,染色值在0.25以下者为良性损害,染色值在0.75以上者为不良损害,染色值在0.5者为可疑损害。对复查组51例OL... 利用孟加拉红染色对2组口腔扁平苔癣(OLP)进行了癌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38例初诊组OLP染色的深浅程度与组织病理的重轻呈一致性,染色值在0.25以下者为良性损害,染色值在0.75以上者为不良损害,染色值在0.5者为可疑损害。对复查组51例OLP的染色结果表明,染色值的浅深与临床转归的好坏呈平行关系,可根据染色深浅制订不同的处理方案,而且通过染色检查,大大降低了复查时的活检率,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红染色 口腔 扁平苔癣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肿瘤病理中AgNOR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汪说之 李铁军 +2 位作者 徐达先 陈新明 苏倩倩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46-149,共4页
本文采用 AgNOR 技术对一系列口腔肿瘤和疾病病变细胞内核仁组织导体区(NOR)的数目与分布进行定量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各病变组中恶性肿瘤,如:口腔鳞状细胞癌、造釉细胞癌、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的 NOR 计数值明显高于同组的其它良性... 本文采用 AgNOR 技术对一系列口腔肿瘤和疾病病变细胞内核仁组织导体区(NOR)的数目与分布进行定量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各病变组中恶性肿瘤,如:口腔鳞状细胞癌、造釉细胞癌、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的 NOR 计数值明显高于同组的其它良性肿瘤和低度恶性瘤损;癌前病变或具有侵袭性行为的病变,如:口腔粘膜白斑、牙源性角化囊肿和造釉细胞瘤等的 NOR计数值也较同组的正常对照或良性病变为高,NOR 计数值基本上与各类病变的生物学行为呈平行关系.统计学处理表明口腔良、恶性肿瘤之间,低恶、高恶病损之间以及正常组织与临界性病损之间 NOR 计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 AgNOR 技术可望成为口腔病理研究,特别是口腔肿瘤病理学诊断的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 AGNOR技术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对口腔癌T淋巴细胞及亚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陆东辉 汪说之 苏倩倩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0-233,共4页
利用抗人 T 细胞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酶标记技术,对口腔癌宿主体内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型、定位和计数分析是近年来关于口腔恶性肿瘤细胞免疫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多数报道显示口腔癌宿主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有... 利用抗人 T 细胞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酶标记技术,对口腔癌宿主体内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型、定位和计数分析是近年来关于口腔恶性肿瘤细胞免疫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多数报道显示口腔癌宿主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有增高趋势,在癌灶组织中 T 淋巴细胞占浸润细胞的大多数,且分布于癌巢周围,并与癌临床的分期与组织学分化有关。此外,两类主要 T 亚群细胞计数比较,T 抑制细胞一般多于 T 辅助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T细胞 单克隆抗体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盘状红斑狼疮——附37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学义 陈汉正 王先念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DLE)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粘膜的结缔组织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在口腔科临床非属罕见,常发生于20~40岁左右的青壮年。病情进展缓慢,演变过程多为良性。由于本病仅表现在... 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DLE)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粘膜的结缔组织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在口腔科临床非属罕见,常发生于20~40岁左右的青壮年。病情进展缓慢,演变过程多为良性。由于本病仅表现在皮肤和粘膜上而少侵及内脏,故无全身症状和体征,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视。加之病因不甚明了,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 盘状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基因与口腔癌癌基因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洪章 李铁军 +1 位作者 李金荣 江说之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癌基因研究是近年来肿瘤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癌基因的概念、分类、激活途径及其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并着重对近年来有关实验性口腔癌相入口腔癌癌基因研究的进展作以综述。
关键词 口腔癌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学的恶性分级
7
作者 李铁军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85-289,共5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恶性分级对于估计和评价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从肿瘤细胞以及肿瘤-宿主关系两方面对鳞癌进行综合评价,可大大提高恶性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组织学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口腔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刚 李辉菶 杨平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4-97,共4页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DNA肿瘤病毒,近年来在口腔癌中发现HPV2,3,6,11,16,18及57型,尤以高危型的HPV16为主,揭示了口腔癌病毒病因学的新发现。本文结合HPV的生物学特性,对HPV在口腔癌中的存在、状态、表达、作用及可能的致癌机理进...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DNA肿瘤病毒,近年来在口腔癌中发现HPV2,3,6,11,16,18及57型,尤以高危型的HPV16为主,揭示了口腔癌病毒病因学的新发现。本文结合HPV的生物学特性,对HPV在口腔癌中的存在、状态、表达、作用及可能的致癌机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 口腔肿瘤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分析——附七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祖兵 东耀峻 +1 位作者 陈新明 苏倩倩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89年第4期218-219,共2页
颌面部侵袭性纤维瘤病临床上较为少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报道我院近年来收治并经确诊的7例颌面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方法,以助临床上鉴别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 侵袭性维纤瘤病 口腔颌面部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瘤病毒与口腔粘膜病损关系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梅建军 樊明文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89年第1期46-48,共3页
早在50年前,有关口腔乳头状瘤与病毒的关系首先在动物体内得到了证实。目前,对乳头状瘤病毒(papillomaviruses,PVs)在人体口腔粘膜病损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关注。最近发现该病毒与各种疣状损害、癌前病变和恶性上皮瘤的病因学相关,本文... 早在50年前,有关口腔乳头状瘤与病毒的关系首先在动物体内得到了证实。目前,对乳头状瘤病毒(papillomaviruses,PVs)在人体口腔粘膜病损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关注。最近发现该病毒与各种疣状损害、癌前病变和恶性上皮瘤的病因学相关,本文就乳头状瘤病毒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口腔粘膜良性病变、癌前病损和一些口腔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作一综述。一、基本特性 1、性质和种类: 乳头状瘤病毒属乳头状瘤多型空泡形病毒A亚群。本病毒是一些最小的DNA病毒(直径为50—55nm),无包膜,含有蛋白及超螺旋单环双股DNA;其二十面体微粒含72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口腔粘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在口腔科中的潜在危害
11
作者 何红兵 李祖兵 樊明文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42-344,共3页
本文就临床上较易被忽视且危害严重的疱疹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在口腔科中的潜在危害、高危组及预防等方面给以综述。
关键词 疱疹病毒 甲肝病毒 口腔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体在口腔疾病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作者 张炳新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16,共4页
螺旋体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令人注目。现已发现口腔螺旋体与坏死性龈口炎、干槽症、冠周炎、牙周炎等病原学关系十分密切,其致病机理主要是通过1.机械性的穿入组织;2.致病性胞外酶;3.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抑制;4.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关键词 螺旋体 口腔疾病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种植体成功的诸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钟申 刘宝林 黄洪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近年来,以牙种值体为桩基的修复物得到广泛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仅根状种植体以商品化形式出现的就达24种之多。以前对种植体成功的临床评价比较混乱,均由各研究者自己制定,因此,对同一种形式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的报道差异较大。... 近年来,以牙种值体为桩基的修复物得到广泛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仅根状种植体以商品化形式出现的就达24种之多。以前对种植体成功的临床评价比较混乱,均由各研究者自己制定,因此,对同一种形式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的报道差异较大。 虽然Schnittman及Shulman等对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但均属原则性,较笼统。本文对牙种植体的某些临床重要客观指标的观测及评价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牙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刷牙方法去除菌斑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冰垠 周宏 +1 位作者 台保军 钱昌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刷牙作为人们保持口腔卫生的一种重要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刷牙对预防各种口腔疾病,尤其是对预防和治疗牙周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选择刷牙方法,提高刷牙效果是值得重视的。有的学者认为,
关键词 刷牙 菌斑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冠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钱法汤 谭珍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桩冠,又称钉冠,是治疗牙体缺损畸形的主要修复体之一,也是固定桥的固位体之一,其固位力仅次于金属全冠,当冠桩桩达8mm长时,其固位力可达30余 kg。由于它外形美观,色泽谐调、舒适、对语音恢复良好。
关键词 桩冠 牙体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裂鼻前庭皱褶畸形及其矫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豫川 李宏礼 +2 位作者 胡传真 李祖兵 钟林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8-280,共3页
先天性唇裂修复术后,在鼻前庭侧壁上常常立即发现有一条纵向的皱襞,文献中将之称为前庭皱褶(plica vestibularis)。前庭皱褶是发生唇裂鼻畸形的一个潜在的本质性因素,尽管它已经引起临床医师的普遍关注,但文献报告尚少。本文通过对近年... 先天性唇裂修复术后,在鼻前庭侧壁上常常立即发现有一条纵向的皱襞,文献中将之称为前庭皱褶(plica vestibularis)。前庭皱褶是发生唇裂鼻畸形的一个潜在的本质性因素,尽管它已经引起临床医师的普遍关注,但文献报告尚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150例先天性单侧唇裂患者的临床研究,就前庭皱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前庭皱褶畸形 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红染色检查在实验性动物白斑样损害和癌变过程中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汉正 陈作良 +2 位作者 徐学义 苏倩倩 陈新明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52-155,共4页
活检是目前诊断白斑癌变的主要手段,但在什么时候、仆么地方取活检最能反映整个病损的组织变化和最具有诊断价值呢?本文用盂加拉红染料对实验性动物白斑样损害和癌变过程进行了动态定量染色观察,发现染色值的变化与组织学的改变有明显关... 活检是目前诊断白斑癌变的主要手段,但在什么时候、仆么地方取活检最能反映整个病损的组织变化和最具有诊断价值呢?本文用盂加拉红染料对实验性动物白斑样损害和癌变过程进行了动态定量染色观察,发现染色值的变化与组织学的改变有明显关系,组织学上表现为单纯增生性白斑样损害的染色值在0.28左右,一旦发生癌变,其染色值明显升高,预计这一结果将成为我们指导手术活检和非手术监测口腔白斑癌变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红 白斑样损害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腭成形术——HFBB植入调整软腭落差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傅豫川 李祖兵 +3 位作者 东耀峻 李宏礼 胡传真 李金荣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三维向的软腭功能位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设计了同种冷冻胚胎骨移植调整软腭落差的功能性腭成形术。30例临床应用初步证实了功能性腭成形术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 功能性 腭成形 冷冻胚胎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沟液中挥发性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殷 樊明文 +1 位作者 乐进秋 易安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7-70,共4页
用气相色谱的方法对龈沟液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SCFA与临床牙周病变程度间的关系,发现龈沟液中的乙酸,丁酸和异戊酸与牙周病的严重程度间有较明显的关系,但不能反映正常人与龈炎患者间的差别,丙酸能揭示龈炎与正常... 用气相色谱的方法对龈沟液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SCFA与临床牙周病变程度间的关系,发现龈沟液中的乙酸,丁酸和异戊酸与牙周病的严重程度间有较明显的关系,但不能反映正常人与龈炎患者间的差别,丙酸能揭示龈炎与正常者间的差别,而不能反映龈炎与牙周炎间的差别,只有异丁酸才能反映牙周组织在不同损伤程度之间的差别,因此提示对龈沟液中短链脂肪酸的整体检测,特别是异丁酸的浓度是反映牙周病严重程度的一较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短链脂肪酸 牙周炎 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比较观察(附15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新明 苏倩倩 东耀峻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涎腺常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之一。本文拟通过对155例粘液表皮样癌患者活检或手术标本的形态学观察和临床资料分析,对大、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等进行比较观察,旨在探寻它... 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涎腺常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之一。本文拟通过对155例粘液表皮样癌患者活检或手术标本的形态学观察和临床资料分析,对大、小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等进行比较观察,旨在探寻它们之间各自的特点,给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癌 粘液表皮样癌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