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龈沟液的实验指标与牙周病的关系——龈沟液流量、总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及白蛋白与总蛋白比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殷 樊明文 乐进秋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69-172,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54例龈内液的流量.总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及白蛋白与总蛋白比值的研究发现,龈沟液流量在不同的牙龈指数之间及附着水平小于1mm 和附着水平大于5mm 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龈沟液中的总蛋白浓度与牙龈炎症程度成反比,这可能是由于... 本研究通过对54例龈内液的流量.总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及白蛋白与总蛋白比值的研究发现,龈沟液流量在不同的牙龈指数之间及附着水平小于1mm 和附着水平大于5mm 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龈沟液中的总蛋白浓度与牙龈炎症程度成反比,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加重时,龈沟液流量增加所致;白蛋白浓度与炎症之间未见明显关系,但是白蛋白与总蛋白的比值显示出随炎症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这说明炎症情况下的龈沟液仍为炎性渗出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液 总蛋白 白蛋白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作陶瓷修复体的新方法—CAD/CAM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四群 程祥荣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3期175-176,共2页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M)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修复科临床。尽管在不少文献中都对该系统进行了描述,但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在西德被称为CEREC(陶瓷重建)的CAD/CAM系统,已可在市场上买到,该系统能自动设计并将一预成...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M)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修复科临床。尽管在不少文献中都对该系统进行了描述,但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在西德被称为CEREC(陶瓷重建)的CAD/CAM系统,已可在市场上买到,该系统能自动设计并将一预成陶瓷块铣磨成修复体。它不仅可以制作陶瓷嵌体或高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修复体 制作 陶瓷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BA诱发大白鼠口腔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饶小浪 李金荣 +2 位作者 黄洪章 东耀峻 苏倩倩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59-160,共2页
本实验选用40只健康 Wistar 大白鼠,分成二组。每周三次,将1%DMBA 涂抹于大白鼠舌部和腭部粘膜,涂致癌剂前用拔髓针予以创伤或不创伤。经28周实验观察,创伤组41.2%发生了鳞癌,而非创伤组则未发生肿瘤。在本动物模型中,恶性肿瘤发生前存... 本实验选用40只健康 Wistar 大白鼠,分成二组。每周三次,将1%DMBA 涂抹于大白鼠舌部和腭部粘膜,涂致癌剂前用拔髓针予以创伤或不创伤。经28周实验观察,创伤组41.2%发生了鳞癌,而非创伤组则未发生肿瘤。在本动物模型中,恶性肿瘤发生前存在一个类似于人类白斑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BA 致癌剂 口腔癌 创伤 大白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菌在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中的地位 被引量:5
4
作者 龙星 东耀峻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1期49-51,共3页
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牙源性感染最为多见。已往人们认为牙源性感染主要是由链球菌引起的。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证明,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是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以厌氧菌占多数,本文将回顾人们对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病原菌的认识,... 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牙源性感染最为多见。已往人们认为牙源性感染主要是由链球菌引起的。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证明,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是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以厌氧菌占多数,本文将回顾人们对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病原菌的认识,并对引起牙源性感染的厌氧菌及其临床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菌 厌氧菌 牙源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肿瘤病理学中银染NORs的研究概况
5
作者 王庆 汪说之 苏倩倩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有关银染核仁组织导体区(NORs)在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曾是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中一个活跃的领域,然而随着银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几年来银染NORs的检测技术(即AgNOR技术)可以直接在常规处理的组织切片中特异性地显示NORs,国... 有关银染核仁组织导体区(NORs)在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曾是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中一个活跃的领域,然而随着银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几年来银染NORs的检测技术(即AgNOR技术)可以直接在常规处理的组织切片中特异性地显示NORs,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AgNOR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病理研究并取得富有意义的成果。因此AgNOR技术已成为当今肿瘤病理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之一,它正逐渐受到肿瘤病理学家们的青睐。本文主要就银染NORs研究的发展、NORs在肿瘤中改变的一般规律与意义及其在口腔肿瘤病理学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病理学 银染N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胭脂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佳喜 胡少华 +2 位作者 黄畛 马达文 刘生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15,共4页
本文报道了对美国大口胭脂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大口胭脂鱼的含肉率69.3—72.9%,蛋白质含量17.99-18.03%,氨基酸组成:谷氨酸(GLU)2.74%,天门冬氨酸(ASP)1.86%,甘氨酸(GLY)1.02%,丙氨酸(ALA)1.08... 本文报道了对美国大口胭脂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大口胭脂鱼的含肉率69.3—72.9%,蛋白质含量17.99-18.03%,氨基酸组成:谷氨酸(GLU)2.74%,天门冬氨酸(ASP)1.86%,甘氨酸(GLY)1.02%,丙氨酸(ALA)1.08%等。四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合计为6.7%,并与其它养殖鱼类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鱼 含肉率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齿槽神经(IAN)创伤自身修复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廖天安 李金荣 +2 位作者 赵怡芳 苏倩倩 李远芳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本实验对38只家兔的 IAN 行不同程度的损伤:切断、缺损4mm 和8mm.通过扫描电镜、神经电生理,组织学、HRP 组织化学方法.在术后1—7月内不同时期,定性定量地观察 IAN 在下颌管内的自身修复能力、下颌管与神经再生的关系以及节细胞对轴突... 本实验对38只家兔的 IAN 行不同程度的损伤:切断、缺损4mm 和8mm.通过扫描电镜、神经电生理,组织学、HRP 组织化学方法.在术后1—7月内不同时期,定性定量地观察 IAN 在下颌管内的自身修复能力、下颌管与神经再生的关系以及节细胞对轴突损伤和再生的反应.结果显示,下颌神经管的存在和通畅有利于再生神经纤维通过损伤间隙,即使是缺损8mm.仍有较高程度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节细胞标志率以切断组最高,两缺损组较低并呈胞体长期代偿性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齿槽神经 损伤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素防龋 被引量:2
8
作者 樊明文 杨是 +6 位作者 卞金有 岳松龄 刘大维 刘正 陈绍东 沈彦民 汪一鸣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42-248,共7页
前言本世纪预防医学领域引人嘱目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利用氟素防龋所取得的成绩。然而对氟素防龋所引起的后果颇有微词。尤其是在我国,有些省区水氟含量过高,对当地居民造成的氟害使人见氟生畏。如何利用氟素防龋的良好作用,又能避免氟素... 前言本世纪预防医学领域引人嘱目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利用氟素防龋所取得的成绩。然而对氟素防龋所引起的后果颇有微词。尤其是在我国,有些省区水氟含量过高,对当地居民造成的氟害使人见氟生畏。如何利用氟素防龋的良好作用,又能避免氟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是医学界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盐加氟 氟素 防龋 氟片 氟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缝合材料对下牙槽神经移植后微血管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黄远亮 东耀峻 李金荣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3期143-144,共2页
为了观察不同缝合材料对神径移植后微血管再生的影响,本实验以健康成年家兔为对象,人工制造0.8cm的下齿槽神经缺损,用自体耳大神经行缺损修复,吻合区缝线采用聚乙醇酸线(PGA)和尼龙线。分别于术后1、2、4、6、8、10、12周通过微血管造... 为了观察不同缝合材料对神径移植后微血管再生的影响,本实验以健康成年家兔为对象,人工制造0.8cm的下齿槽神经缺损,用自体耳大神经行缺损修复,吻合区缝线采用聚乙醇酸线(PGA)和尼龙线。分别于术后1、2、4、6、8、10、12周通过微血管造影方法比较两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促进移植神经内微血管的再生和改建方面,PGA显微缝线明显优于尼龙线。这一结果对于选择缝合材料,提高神经移植的手术效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移植 缝合材料 下齿槽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附二例临床、组织病理、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先■ 汪说之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89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本文结合临床所见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病例和有关文献,对该病的命名。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等问题加以讨论。
关键词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组织病理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齿槽神经冷冻后损伤与再生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胡文榜 李金荣 苏倩倩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4期214-216,共3页
本实验对26只家兔的下齿槽神经进行冷冻处理,分别在冷冻后即刻、3天、1周、2周、1月、2月、4月进行电生理学及组织学的动态观察,探讨冷冻对神经纤维的影响及神经冷冻损伤后形态与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对冷冻后神经再生的机理加以讨论.
关键词 冷冻 神经再生 下龄槽神经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