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门槛特征研究——基于30个省域面板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潘经韬 智瑞婷 +1 位作者 吴萍 李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6-323,335,共9页
提高农业碳生产率对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门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生... 提高农业碳生产率对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门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农地经营规模门槛和农村人力资本门槛。随着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据此,提出应健全绿色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低碳技术的培训与应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生产率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地经营规模 农村人力资本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的智能知识服务框架与机制研究
2
作者 孙雨生 刘涛 徐优美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遵循开放协同创新思想及业态多元化、平台去中心化、资源一体化理念,揭示区块链赋能的智能知识服务总体框架及运行机制。总体框架静态描述构成要素及要素间关系,依托应用服务、开放接口、业务逻辑、数据逻辑、技术基础等要素协同构建智... 遵循开放协同创新思想及业态多元化、平台去中心化、资源一体化理念,揭示区块链赋能的智能知识服务总体框架及运行机制。总体框架静态描述构成要素及要素间关系,依托应用服务、开放接口、业务逻辑、数据逻辑、技术基础等要素协同构建智能知识服务生态体系;运行机制动态描述面向用户、服务、资源协同的宏微观智能知识服务运行流程,宏观协同用户、服务、资源管理机制提供嵌入式智能知识服务,微观提供区块链赋能的用户兴趣建模、知识服务提供、知识资源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知识服务 用户兴趣建模 知识服务机制 知识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者技能错配的动态轨迹及其累积工资效应
3
作者 赵昕 蒋文莉 王礼进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32,共16页
劳动者技能错配的工资惩罚现象已被频繁观察到,但该不利状态的长期演变特征及其累积工资影响却易被忽视。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系列追踪数据发现:利用序列分析技术,技能匹配轨迹大致可以聚类为四种类型,其中“技能适配型”轨迹... 劳动者技能错配的工资惩罚现象已被频繁观察到,但该不利状态的长期演变特征及其累积工资影响却易被忽视。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系列追踪数据发现:利用序列分析技术,技能匹配轨迹大致可以聚类为四种类型,其中“技能适配型”轨迹占比最高;基于增长曲线模型设定,当劳动者处于“错配锁定型”(含横向及纵向)或“劣向转移型”轨迹时,相对一直“适配锁定型”轨迹劳动者将在长期面临累计工资损失,并且这种劣势累计呈现出加速特征;而无论横向还是纵向维度,技能错配状态长期均呈现出初始锁定及过程锁定两类特征。基于上述发现,围绕减少技能错配初始发生及过程阻断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错配 动态轨迹 工资效应 错配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电子政务的功能与建设内容 被引量:5
4
作者 夏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54-5357,共4页
通过分析农村电子政务功能与建设的现实性,阐述农村电子政务具有提供农业信息、促进农村基层民主、衔接与协调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有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硬件到平台、信息和服务的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包括:以设施为基础,打通电... 通过分析农村电子政务功能与建设的现实性,阐述农村电子政务具有提供农业信息、促进农村基层民主、衔接与协调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有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硬件到平台、信息和服务的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包括:以设施为基础,打通电子政务"最后一公里";做好顶层设计,建设农村电子政务运行平台;强化政务职能,厘清农村电子政务业务范围;强调服务导向,分步推进政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电子政务 政务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潘经韬 智瑞婷 +1 位作者 吴萍 陈池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0-74,共5页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当农村居民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跨越21.43%的门槛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本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分权与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伟华 祁春节 杨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4,共14页
选取2005−2019年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在厘清环境分权影响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环境分权对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环境分权显著抑制了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的提升... 选取2005−2019年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在厘清环境分权影响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环境分权对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环境分权显著抑制了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在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克服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环境分权抑制了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进而对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表现出负向效应,环境规制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行政权责的下放显著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的提升,环境监察分权和环境监测分权则不利于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的提高。此外,环境分权的作用效果还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环境分权在东部地区对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表现出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抑制效应,而在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探索了环境分权影响生猪养殖业生态效率的机制黑箱,以期为政府科学合理地划分环境管理权责,制定差异化环境分权策略以及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权 环境规制 生猪养殖业 生态效率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应对机制——基于企业民主治理视角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海金 贺青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0,共5页
与国家其他的治理单元不同,企业治理更为复杂,也面临更多的困难。尽管如此,民主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应受到忽视,民主化治理机制为现有的企业治理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我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一项有效... 与国家其他的治理单元不同,企业治理更为复杂,也面临更多的困难。尽管如此,民主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应受到忽视,民主化治理机制为现有的企业治理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我国现阶段劳资矛盾的一项有效应对机制,以民主促进企业治理着重在畅通民主渠道、员工利益表达和员工权益维护三个层面开展具有政治创新的探索性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矛盾 企业治理 企业民主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潘经韬 陈池波 李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2-146,共5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不仅能带动本省份农业经济增长,还能显著带...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了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不仅能带动本省份农业经济增长,还能显著带动邻近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和调整解释变量后,这一实证结论依然稳健;此外,控制变量中农业机械投入和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集聚 农业经济增长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分析——基于农机跨区作业的视角 被引量:7
9
作者 潘经韬 陈池波 龚政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1-238,共8页
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贡献,但鲜有文献从农机跨区作业视角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时间异质性。基于农机跨区作业的客观事实,利用2006—2021年全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 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贡献,但鲜有文献从农机跨区作业视角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时间异质性。基于农机跨区作业的客观事实,利用2006—2021年全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能够促进本地农民增收,并且对邻近地区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看,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本地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以2014年农机跨区作业开始萎缩为时间节点,2006—2013年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强于2014—2021年,而2006—2013年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本地直接效应要弱于2014—2021年。鉴于此,应加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完善农机本地作业和跨区作业的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民增收 农机跨区作业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