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恩施茶园土壤及茶叶硒元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叶飞 龚自明 +3 位作者 高士伟 张强 崔清梅 梁金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 【目的】调查研究恩施茶区土壤及茶叶中硒含量,为湖北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了湖北恩施地区93个茶园的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了土壤pH值、土壤和茶叶中的硒含量。【结果】恩施地区的土壤全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变幅为0.13~43.50mg/kg,平均含量为1.52mg/kg,高于全国土壤元素平均值(0.1 mg/kg),属富硒土壤;茶叶样品的硒含量变幅为0.040~1.03mg/kg,平均硒含量为0.16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08~0.12mg/kg)。土壤中pH值范围在4.5~5.5时,土壤全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呈显著相关(r≥0.90)。【结论】恩施茶园大多为富硒茶园,茶园土壤pH值保持在4.0~5.5区间有利于茶树对土壤中硒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茶区 土壤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叶飞 高士伟 +4 位作者 龚自明 张强 滕靖 侯伟华 梁金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0-164,171,共6页
【目的】提高茶叶加工品质,为绿茶加工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优化了滚筒、汽热和汽热-滚筒联合杀青3种方式的工艺参数,并比较了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茶叶内含成分、色泽和香气。【结果】发现汽热-滚筒联合杀青时以蒸汽温度120℃,时间8... 【目的】提高茶叶加工品质,为绿茶加工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优化了滚筒、汽热和汽热-滚筒联合杀青3种方式的工艺参数,并比较了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茶叶内含成分、色泽和香气。【结果】发现汽热-滚筒联合杀青时以蒸汽温度120℃,时间83s,热风温度190℃,时间145s,滚筒温度200℃,时间145s的参数组合的杀青效果最好,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得分最高,茶汤色泽最好(P<0.01),干茶的酚氨比值最小(P<0.01),香气物质含量和香气指数最高,偏栗香型的香气物质也最多;汽热-滚筒联合杀青的产能比汽热杀青提高了83.33%,每千克鲜叶杀青的能耗成本下降了28.44%,热效率提高了1倍。【结论】汽热-滚筒联合杀青集成了汽热杀青和滚筒杀青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 绿茶 汽热-滚筒联合杀青 品质 色泽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形工艺对恩施玉露干茶色泽及汤色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叶飞 高士伟 +4 位作者 张强 滕靖 侯伟华 梁金波 龚自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研究做形工艺对恩施玉露茶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茶坯含水量、加压方式、做形时间、投叶量等对茶叶感官品质和色泽色差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做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一芽一叶为原料生产恩施玉露茶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茶坯... 为研究做形工艺对恩施玉露茶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茶坯含水量、加压方式、做形时间、投叶量等对茶叶感官品质和色泽色差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做形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一芽一叶为原料生产恩施玉露茶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茶坯含水量24%,做形时间30 min,投叶量3.5 kg/次,加压方式为轻压;各因素对干茶色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时间、投叶量、加压方式;各因素对茶汤色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量、加压方式、投叶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玉露茶 做形工艺 干茶色泽 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玉露茶精揉做形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叶飞 高士伟 +3 位作者 张强 滕靖 侯伟华 龚自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0-354,共5页
精揉做形是恩施玉露茶外形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为提高茶叶外形品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影响恩施玉露茶品质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作用的4个因素,即茶坯含水率、做形温度、做形时间和投叶量。利用D... 精揉做形是恩施玉露茶外形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为提高茶叶外形品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影响恩施玉露茶品质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作用的4个因素,即茶坯含水率、做形温度、做形时间和投叶量。利用Design-Expert数据分析软件中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了恩施玉露茶加工过程中精揉做形工艺的数据模型,并确立了恩施玉露茶精揉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茶坯含水率26.33%,做形温度91.85℃,投叶量3.00 kg,做形时间36.76 min。在此条件下,恩施玉露茶感官品质得分的预测值为94.14,验证试验值为94.10,说明响应面法对恩施玉露茶精揉工艺优化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恩施玉露 精揉做形 感官品质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60K-S精揉机在恩施玉露加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强 侯伟华 +4 位作者 梁金波 崔清梅 袁程晓 戴居会 高扬 《中国茶叶》 2012年第7期18-19,共2页
恩施玉露内含成分丰富,具有外形紧圆挺直显毫、翠绿油润,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醇爽、汤色绿亮、叶底绿亮匀整的品质特征。恩施玉露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蒸青绿茶,以其独特的蒸汽杀青工艺和外形独树一帜,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
关键词 恩施 技术 应用 加工 川崎 内含成分 品质特征 蒸青绿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叶面微肥对魔芋球茎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覃宇 刘二喜 +10 位作者 杨朝柱 殷红清 盛德贤 陈勇 胡永忠 赵青华 降巧龙 刘小芳 牟方贵 潘娅妮 谢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68-69,73,共3页
[目的]为提高魔芋产品中硒含量。[方法]以无机亚硒酸钠为外源硒,复配成利于吸收转化的叶面微肥。通过大田喷施,研究魔芋球茎富集特性。[结果]施用量在105~1680g/hm。范围,魔芋球茎总硒量达0.327~1.842mg/kg,均达到富硒标准,... [目的]为提高魔芋产品中硒含量。[方法]以无机亚硒酸钠为外源硒,复配成利于吸收转化的叶面微肥。通过大田喷施,研究魔芋球茎富集特性。[结果]施用量在105~1680g/hm。范围,魔芋球茎总硒量达0.327~1.842mg/kg,均达到富硒标准,对外源硒的利用率为0.16%~0.38%,平均为0.30%。用量105~210g/hm^2时,利用率最高0.38%,施用量越大,利用率降低。[结论]综合考虑产品品质、环境和经济等因素,作为叶面喷施含硒微肥来提高魔芋的品质,以105~210g/hm^2用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叶面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形绿茶做形机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侯伟华 张强 +3 位作者 崔清梅 梁金波 袁程晓 戴居会 《茶叶》 2010年第2期67-70,共4页
通过分析不同做形设备的现状及改进,对茶叶做形理论进行了探讨,为新型做形设备的开发思路、设计方案和创新点提供支撑。
关键词 针形绿茶 做形 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玉露整形上光机的设计概念 被引量:2
8
作者 侯伟华 张强 +4 位作者 崔清梅 李卫东 袁程晓 梁金波 戴居会 《茶叶》 2011年第3期166-168,169,共4页
恩施玉露是传统的针形名优茶,本文在对传统手工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机械的概念设计,分析了整形上光机的开发思路、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和创新点,为这一新型针形做形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为恩施玉露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恩施玉露 整形上光机 工艺 设计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K-S精揉机在恩施玉露加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强 侯伟华 +3 位作者 梁金波 崔清梅 袁程晓 戴居会 《福建茶叶》 2010年第9期26-28,共3页
本文针对精揉机首次引入恩施玉露的生产,从单锅投叶量、投叶温度、加压方式及投叶含水量等四个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工艺参数的探索。结果表明以龙井43一芽一叶为原料最佳工艺参数为单锅投叶3.5kg~4kg,含水量28%~30%,投叶温度100℃,加压... 本文针对精揉机首次引入恩施玉露的生产,从单锅投叶量、投叶温度、加压方式及投叶含水量等四个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工艺参数的探索。结果表明以龙井43一芽一叶为原料最佳工艺参数为单锅投叶3.5kg~4kg,含水量28%~30%,投叶温度100℃,加压方式以轻压12min,中压15min,重压16min条件下精揉机制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揉机 恩施玉露 工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与手采茶鲜叶加工恩施玉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飞 高士伟 +3 位作者 龚自明 张强 崔清梅 戴居会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131-1133,1136,共4页
以机采和手采的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恩施玉露茶,比较2种鲜叶的机械组成、所制干茶的感官品质、内含成分、加工成本和效益。结果表明,机采鲜叶在嫩度与匀整度上明显低于手采鲜叶;机采毛茶外形和叶底的感官得分也低于手采毛茶;但精加工... 以机采和手采的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恩施玉露茶,比较2种鲜叶的机械组成、所制干茶的感官品质、内含成分、加工成本和效益。结果表明,机采鲜叶在嫩度与匀整度上明显低于手采鲜叶;机采毛茶外形和叶底的感官得分也低于手采毛茶;但精加工后的机采毛茶与手采毛茶品质趋于一致。机采比手采的采摘成本和精制率分别低96%和25%,机采的加工成本(含精制加工)比手采高出18.2%。综合分析发现,机采鲜叶的单位利润比手采高5.2%。由此得知,机采鲜叶加工恩施玉露茶不仅降低了采摘成本,保证了茶叶品质,也提高了鲜叶的单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玉露 机采 手采 加工 品质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芋不同含水量与魔芋软腐病的发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常青 盛德贤 +3 位作者 滕建勋 胡永忠 谢玲玲 覃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140-140,143,共2页
对种芋不同含水量与魔芋软腐病的发病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芋失水量的增加,魔芋软腐病的发病期逐渐延迟,而软腐病的发生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当种芋失水量为15%时,发病率最低,仅为10.30%,而失水量为5%时,发病率最高,为25.... 对种芋不同含水量与魔芋软腐病的发病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芋失水量的增加,魔芋软腐病的发病期逐渐延迟,而软腐病的发生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当种芋失水量为15%时,发病率最低,仅为10.30%,而失水量为5%时,发病率最高,为2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含水量 软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江花魔芋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阿华 刘二喜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5期134-135,共2页
根据清江花魔芋的生态适应性和恩施州魔芋种植分区的标准指标体系,从选种、选地、播种、草害防治、肥水、挖收、贮藏等7个方面总结清江花魔芋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表明,选种和选地是高效栽培技术中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他5个方面是高效栽... 根据清江花魔芋的生态适应性和恩施州魔芋种植分区的标准指标体系,从选种、选地、播种、草害防治、肥水、挖收、贮藏等7个方面总结清江花魔芋的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表明,选种和选地是高效栽培技术中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他5个方面是高效栽培中的协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魔芋 生态适应性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州魔芋种植区域规划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二喜 熊坤 +6 位作者 杨朝柱 滕建勋 牟方贵 盛得贤 赵青华 降巧龙 潘娅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090-5094,共5页
根据魔芋的生态适应性及其病害发生规律和品质成因,结合土壤、气候资源和种植传统,提出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魔芋种植区域规划,共有相对独立的三大适生区域,分别是以巴东、建始、恩施、鹤峰等县(市)为重点的东部区域(Ⅰ区)、以利川市... 根据魔芋的生态适应性及其病害发生规律和品质成因,结合土壤、气候资源和种植传统,提出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魔芋种植区域规划,共有相对独立的三大适生区域,分别是以巴东、建始、恩施、鹤峰等县(市)为重点的东部区域(Ⅰ区)、以利川市为中心的西北区域(Ⅱ区)和以咸丰县为中心的西南区域(Ⅲ区),这个规划区域与当地传统魔芋种植和分布区域极为一致。在Ⅰ区和Ⅱ区内,分布有11个最适生态区,可作为技术集成示范区和种源生产基地。此外,海拔高度可作为魔芋种植的一个直观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生态适应性 区域规划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