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约束下湖北省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度及其时空差异研究
1
作者 赵丽平 李新成 侯德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1期193-200,共8页
采用方向距离函数,以粮食生产碳排放作为非合意产出,对湖北省17个市(州)1998—2017年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对粮食生产碳排放和粮食生产投入冗余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从时间上看,湖北省粮食绿色生产技术... 采用方向距离函数,以粮食生产碳排放作为非合意产出,对湖北省17个市(州)1998—2017年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对粮食生产碳排放和粮食生产投入冗余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从时间上看,湖北省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较高,但粮食生产碳排放总量和投入冗余率呈波动式变化趋势;从空间上看,湖北省各市(州)碳排放量差异明显,襄阳市最高,神农架林区最低,各投入要素产生投入冗余的地区集中在鄂州、黄石等6个市。最后提出要建立粮食生产奖惩和补偿机制,加强粮食种植者的绿色生产知识培训,加强绿色粮食产品的产销对接,以推动粮食绿色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方向距离函数 碳排放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与机制——基于新型城镇化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10
2
作者 甘天琦 姚天航 胡斯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新型城镇化是重塑城乡关系的动力引擎,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20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四个维度度量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城乡融合发... 新型城镇化是重塑城乡关系的动力引擎,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20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四个维度度量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且政策效应逐年增大;(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和低海拔地区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作用更大;(3)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改善社会就业水平来促进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融合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家悦 胡颖 李波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2-119,共8页
基于中国人力资本快速扩张和大多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的经济现实,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人力资本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对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企... 基于中国人力资本快速扩张和大多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的经济现实,文章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人力资本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对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全样本回归,有力证实了人力资本、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理论逻辑关系;地区异质性层面,人力资本扩张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所有权异质性层面,融资约束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民营企业所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而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还会受到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企业创新成为人力资本与融资约束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能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头污染控制、企业家精神与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家悦 胡颖 李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53,共11页
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出口"性价比"角度重新衡量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水平,将中国对部分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标准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源头污染控制对出... 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出口"性价比"角度重新衡量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水平,将中国对部分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标准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源头污染控制对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从企业家精神层面解释源头污染控制对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源头污染控制显著影响企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后,受规制企业出口"性价比"指数得到提升。同时,企业规模对企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企业成立年限、融资约束则带来消极影响。此外,为了进一步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和时效性,文章利用2004-2018年海关数据,从行业层面对源头污染控制与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结论依旧成立。(2)通过检验边际动态影响模型发现,清洁生产标准带来的边际影响是递增的,总体呈现"J"型特征。清洁生产标准带来的成本效应具有一次性特征,政策实施后并未一直加强,补偿效应则需在时间积累下才能逐渐发挥作用;政策实施2年后成本效应将被补偿效应超过,从而表现为促进企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3)根据作用机制分析,企业家精神是源头污染控制影响企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渠道之一。企业家精神被分为企业家技术创新精神和企业家产品创新精神,源头污染控制通过激励企业家技术创新精神和挫伤企业家产品创新精神影响企业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深化了环境与贸易关系的理解,为促进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污染控制 企业家精神 出口“性价比” 自然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异特征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23
5
作者 甘天琦 杜建国 李波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基于2000—2019年中国209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检验模型变量与无效率项来确定生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的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基于2000—2019年中国209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检验模型变量与无效率项来确定生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的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总体呈现出“涨跌互现”的波动情形且波动较为剧烈,“十一五”规划以来呈现出逐年下降并趋于稳定的态势;(2)虽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但增长速度与变化幅度体现出不同地区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3)全要素生产率的四重分解结果显示,技术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空间巨大。据此提出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另一方面,在引导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激励土地流转的具体措施,以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法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梅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究
6
作者 鲍金红 黄尚晴 孙梦瑶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期259-263,共5页
农民作为农业的人力资本和经营主体,其职业素养的提高是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重要一环。2012年以来,中央发文持续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选取了湖北省黄梅县北、中、南3个典型镇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调研,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线上培训... 农民作为农业的人力资本和经营主体,其职业素养的提高是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重要一环。2012年以来,中央发文持续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选取了湖北省黄梅县北、中、南3个典型镇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调研,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线上培训普及度及培训内容等是当地职业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影响农业大户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因素主要是利益需求驱动和政府扶持政策。为此,提出了从增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体系化和长期化等方面推进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户 信息化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县域农业经济增长 被引量:17
7
作者 甘天琦 李波 邓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157,198,199,共13页
作为“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一项配套政策,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县域农业经济的增长?基于2013-2019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 作为“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一项配套政策,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县域农业经济的增长?基于2013-2019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使试点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提高5.6%、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提高了4.2%,但其溢出效应使得这一政策的长期效果并不明显;(2)试点政策通过提高规模化生产与农业技术水平两种中介机制,作用于县域农业经济;(3)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较落后地区的县域农业经济在受到政策冲击后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据此提出针对“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建议:在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激励,以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改革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县域农业经济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雪琪 李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从碳中和视角出发,考虑农地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固”与“排”的平衡,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5-2019年31个省(区、市)的农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动态演进趋势,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模型)探讨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 从碳中和视角出发,考虑农地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固”与“排”的平衡,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5-2019年31个省(区、市)的农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动态演进趋势,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模型)探讨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时空异质性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农地利用效率上升至相对有效水平,其中西南地区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陷入“内卷化”陷阱,各地区农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呈“扩大-缩小-扩大”的变化趋势;(2)相较OLS和GWR模型,GTWR模型解释力和拟合效果更好,种植结构对农地利用效率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影响;(3)各影响因素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呈时空异质性;(4)各因素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东西方向的变化趋势大于南北方向,城镇化的影响在东西方向上最敏感,复种指数的影响在南北方向上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地利用效率 Super-SBM模型 时空异质性 GTW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罗胜 王煜昊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25,共11页
本文从空间视角,选取2003—2018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OFDI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存在显著的第三国... 本文从空间视角,选取2003—2018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OFDI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存在显著的第三国效应且呈现挤出效应,市场规模和贸易成本是影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两大最重要因素。进一步分解空间效应后发现,不同解释变量带来的OFDI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地区、收入和政治风险的异质性分析结果为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提供新的思考。鉴于此,本文提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相关结论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OFDI 影响因素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10
作者 马楠 贾淑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26-3132,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为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兴旺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西藏、宁夏、贵州、青海、云南、广西、新疆和内蒙古等民族地区8个省(区... 【目的】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为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兴旺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西藏、宁夏、贵州、青海、云南、广西、新疆和内蒙古等民族地区8个省(区)2006—2018年面板数据,使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方法测度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水平,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素投入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间的关系。【结果】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不断增大,年均增长率为0.4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产业结构水平和优化速度有着较为明显的阶段和区域差异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与资本要素的投入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就第一产业而言,受劳动力要素供给质量不足的影响,其投入每增加1%,产业产值降低0.2507%。就第二产业而言,劳动力要素的持续供给能够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其投入每增加1%,产业产值提升0.1746%;但受资本要素投入较少并会对原有产业造成冲击的影响,其投入每增加1%,产业产值降低0.0003%。就第三产业而言,对于资本要素投入的需求较为迫切,其投入每增加1%,产业产值提升0.0003%,并且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产业产值提升幅度将会得到扩大。【建议】民族地区应不断增强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扩大市场需求,助力优化产业结构;政府、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应协同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生产技术水平;加大资金总量投入力度,重视资金投入的精准性和项目绩效评价,促进资本要素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