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界面不同抗剪连接钢-UHP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1
作者
方志
周楚钰
+3 位作者
洪金圣
徐海波
张海兵
汪建群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4,共14页
为明确界面抗剪连接的不同布置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完成了3根界面栓钉不同布置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截面纤维模型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非线性...
为明确界面抗剪连接的不同布置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完成了3根界面栓钉不同布置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截面纤维模型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且以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和程序的适用性,并用其分析了集束度和剪力连接度对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集束度γ≤0.5和γ=1的钢-UHPC组合梁,其临界剪力连接度分别为0.9和0.74;2)钢-UHPC组合梁的弹性抗弯刚度随着剪力连接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集束度的增加而降低;3)剪力连接度对钢-UHPC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延性系数影响显著,集束度γ=1时组合梁的延性系数明显增大,但集束度γ≤0.5时,其延性系数基本不再受集束度的影响;4)对于完全剪力连接组合梁,极限状态时界面的剪力分布随剪力连接度的增大而越趋于不均匀,但集束度对极限状态时界面的剪力分布影响较小.钢-UHPC组合梁的集束度γ不应大于0.5,剪力连接度η不宜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钢-UHPC组合梁
剪力连接度
集束度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跨径简支钢-LUHPC组合梁桥主梁设计
被引量:
1
2
作者
詹建辉
魏奇芬
+1 位作者
彭晓彬
杨灿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两岸跨堤桥为大跨(跨径100 m)、重载(8车道)简支梁桥。结合桥位处的实际情况和该桥结构特点,提出钢箱梁、钢-混组合梁和钢桁梁3种主梁结构型式方案并进行比选,综合考虑结构性能、施工技术难度、耐久性与维护、景观...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两岸跨堤桥为大跨(跨径100 m)、重载(8车道)简支梁桥。结合桥位处的实际情况和该桥结构特点,提出钢箱梁、钢-混组合梁和钢桁梁3种主梁结构型式方案并进行比选,综合考虑结构性能、施工技术难度、耐久性与维护、景观效果和造价,推荐采用钢-混组合梁方案。基于优化施工工艺、提高结构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考虑,跨堤桥最终采用具有抗扭刚度大、稳定性好、受力均匀、养护便利等优点的“单箱双室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断面。槽形钢箱梁高3.755 m(不含底板厚度);从力学性能、施工和易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跨堤桥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采用钢纤维掺量为2%的LUHPC材料,桥面板厚20.0 cm;在钢箱梁上翼缘板、横梁上翼缘板均布剪力钉,形成钢-LUHPC组合梁。跨堤桥湿接缝采用T形接缝构造以对湿接缝界面进行强化处理。对钢箱梁和桥面板进行结构静力分析,结果表明:钢箱梁承载力、桥面板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均满足要求。跨堤桥采用工厂化大节段整体预制,在桥位上仅需通过梁段间横向湿接缝成桥的专项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钢-LUHPC组合梁
槽形梁
桥面板
剪力钉
湿接缝
方案比选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选择与湖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证研究
3
作者
张尧
易明
周会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从企业技术选择的角度出发,以湖北省2001-2013年数据为对象,分析了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并加入政府政策因素,探讨了制度的意义。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湖北省技术选择、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呈现阶段性特征;可从产业...
从企业技术选择的角度出发,以湖北省2001-2013年数据为对象,分析了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并加入政府政策因素,探讨了制度的意义。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湖北省技术选择、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呈现阶段性特征;可从产业技术选择系数和科技成果转化两个角度为产业结构升级寻求动力支撑;短期内,产业发展受到技术选择系数和科技成果情况的影响有所不同;长期内,三次产业内人均产出水平对技术选择系数和科技成果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选择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转型
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合可逆样本标准化的风速区间预测模型
4
作者
吴学伟
冯辉
+4 位作者
龚凯
施宏侣
谢威
褚威
赖马树金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2,共9页
为支撑大跨度桥梁运营管理,开展了泛化能力增强的桥址风速概率性预测研究。建立了基于门限循环单元神经网络与分位数回归的风速区间预测模型,将特定分位数作为区间上下限进行预测,形成风速预测区间。为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风速区间预测...
为支撑大跨度桥梁运营管理,开展了泛化能力增强的桥址风速概率性预测研究。建立了基于门限循环单元神经网络与分位数回归的风速区间预测模型,将特定分位数作为区间上下限进行预测,形成风速预测区间。为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风速区间预测模型引入了可逆样本标准化。可逆样本标准化针对单个样本进行输入输出的标准化与逆标准化,统一了模型各样本输入的均值与标准差,减弱风速分布偏移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响应。以某大跨度斜拉桥现场监测得到的非台风数据与台风数据为例,对比说明了所建立风速区间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与泛化能力。研究表明:非台风数据与台风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证明了风速存在分布偏移现象。结合分位数回归的门限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地进行区间预测,由非台风数据训练得到的模型可以在非台风数据上进行满足区间覆盖率要求的区间预测。引入可逆样本标准化可以有效地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由非台风数据训练得到的模型可以在远超非台风数据最大风速的台风数据上进行区间预测,仍能保持0.9的区间覆盖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风速预测
区间预测
机器学习
标准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跨斜拉桥节段预制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谭星宇
方志
+2 位作者
李修坤
廖原
丁望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9,共8页
为充分利用UHPC的超高抗压、抗拉强度,促进斜拉桥主梁结构轻量化,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跨斜拉桥、UHPC层参与主梁体系恒载受力的节段预制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该结构通过低型面槽口型开孔板(PBL)剪力键群实现钢-UHPC界面剪力连接。...
为充分利用UHPC的超高抗压、抗拉强度,促进斜拉桥主梁结构轻量化,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跨斜拉桥、UHPC层参与主梁体系恒载受力的节段预制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该结构通过低型面槽口型开孔板(PBL)剪力键群实现钢-UHPC界面剪力连接。以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法对提出的组合桥面结构在全桥和主梁节段中的静力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所提出的钢-UHPC界面剪力连接构造的抗剪安全性。结果表明:节段预制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由UHPC层受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受压控制设计,UHPC层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可有效降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第一体系中的应力水平;就降低UHPC层受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受压应力水平而言,适当加厚UHPC层和U肋、设置次横隔板,比加厚钢面板和横隔板更为有效;运营阶段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下,UHPC层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最大应力可达到相应应力限值的68%~98%和38%~86%,其既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又能取得较好的材料性能利用率;低型面槽口型PBL剪力键群的横、纵向抗剪安全系数分别达到了12.3和4.0,所提出的钢-UHPC界面剪力连接构造的抗剪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桥面结构
UHPC
节段预制
开孔板剪力键
静力性能
影响参数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
6
6
作者
唐守峰
吴学伟
+2 位作者
阳晏
沈峰
胡龙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十淅高速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墩采用群桩基础、八边形承台;桥塔采用H形混凝土结构;地锚式桥台采用箱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梁采用混合梁,边跨为双边主肋预应力混凝土梁,主跨为钢-UHPC组...
十淅高速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墩采用群桩基础、八边形承台;桥塔采用H形混凝土结构;地锚式桥台采用箱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梁采用混合梁,边跨为双边主肋预应力混凝土梁,主跨为钢-UHPC组合梁,主跨跨中设置中央无轴力连接装置+伸缩缝构造。针对该桥结构特点及水文条件,主墩桩基础和承台采用衡重式挡墙+单壁钢围堰方案,变水中施工为陆地施工,节约了工期和投资;塔柱采用液压爬模分节施工,中塔柱内倾塔肢间设2道水平横撑,保证了施工期塔柱受力和线形;地锚式桥台采用分块、分层并设后浇带的方案,有效改善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边跨混凝土梁采用搭设钢管支架分段现浇施工;主跨钢主梁采取工厂化块件制造,库区陆地总拼并浇筑UHPC形成组合梁,再水运至桥位,采用桥面吊机悬臂吊装,现场施工湿接缝,解决了汉江上游航运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创新提出并应用了钢-UHPC组合梁安装五步施工法,提高了主梁安装质量;中央无轴力连接装置采用逐缝合龙法高精度合龙方案,有效保证了结构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钢-UHPC组合梁
衡重式挡墙+单壁钢围堰
地锚式桥台
中央无轴力连接装置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锚式斜拉桥跨中钢导梁螺栓连接性能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雅俊
廖原
+1 位作者
唐守峰
刘玉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98,共6页
地锚式斜拉桥通常在主梁跨中设置由外部钢箱梁,内置钢导梁、支座等组成的主梁连接结构,实现钢导梁的纵向自由滑动,解决主梁轴力和纵向变形过大的问题。钢导梁由左右两个节段小箱梁构成,采用内部内法兰和外部拼接板混用的高强螺栓组装连...
地锚式斜拉桥通常在主梁跨中设置由外部钢箱梁,内置钢导梁、支座等组成的主梁连接结构,实现钢导梁的纵向自由滑动,解决主梁轴力和纵向变形过大的问题。钢导梁由左右两个节段小箱梁构成,采用内部内法兰和外部拼接板混用的高强螺栓组装连接。为探究新型螺栓连接钢导梁的抗弯性能和传力机理,开展缩尺比例为1∶3的钢导梁四点抗弯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钢导梁的梁体与拼接板连接的中性轴重合,协同变形,梁体局部板件出现屈服变形,两者中性轴发生相对分离,且拼接板连接的中性轴上移距离较大;试件的压应力在弹性阶段由顶板、腹板、纵向加劲肋和受压区拼接板连接共同承担,屈服后则主要由顶板、腹板和纵向加劲肋承担;试件的拉应力主要由内法兰和拼接板连接在受拉区上的高强螺栓承担,其中拼接板连接的拉应力通过摩擦与螺栓孔挤压作用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导梁
螺栓连接
模型试验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多格室钢-混结合段设计
被引量:
5
8
作者
覃作伟
廖原
+2 位作者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混结合段长2.0 m。为解决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剧烈、应力集中明显、格室内填充混凝土施工困难等问题,利用外腹板和风嘴箱室构造边箱多格室断面,形成“钢格室+后承压板”的结构,提高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均匀性;格室内钢-混连接区域采用开孔板剪力键和剪力钉,提高结合段的抗剪强度及延性,增强整体连接的可靠性;格室内填充料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并综合考虑结构性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进行配合比优化,改善结合段的耐久性和施工可靠性。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各构件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多格室构造
开孔板剪力键
剪力钉
活性粉末混凝土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9
作者
夏冬桃
李天云
+2 位作者
李欣怡
徐乐
任康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为研究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效果,对普通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开展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对冻融作用下试样的各项强度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
为研究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效果,对普通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开展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对冻融作用下试样的各项强度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纤维有利于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好,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其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均最低;基于三次多项式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比基于指数函数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精确度更高,在描述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程度上适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冻融损伤机理
损伤变量
冻融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地锚式桥台设计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陶辰亮
刘朝辉
+1 位作者
覃作伟
丁望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1号、4号桥台采用地锚式设计。基于桥台规模限制及结构耐久性考虑,地锚式桥台创新采用了空腔式箱形台身结构(由底板、墙身、盖板和锚台段主梁等组成)。桥台全长45.8 m...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1号、4号桥台采用地锚式设计。基于桥台规模限制及结构耐久性考虑,地锚式桥台创新采用了空腔式箱形台身结构(由底板、墙身、盖板和锚台段主梁等组成)。桥台全长45.8 m、顶宽31.6 m,共设置18个空腔,采用矩形扩大基础。为实现传力平顺,地锚式桥台台梁过渡段台身采用肋墙式构造;为降低桥台整体应力水平、提升桥台的抗裂性能,在台身侧墙设置竖向预应力;为增强1号桥台的抗滑稳定性,在台身侧墙设置CFRP岩土锚杆,锚杆锚入中风化基岩。采用有限元法对地锚式桥台构造的受力性能及抗滑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桥台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台梁过渡段应力过渡平顺,桥台纵、横隔墙应力以压应力为主,并且关键部位有一定的压应力储备;1号桥台设置CFRP岩土锚杆后其抗滑稳定系数提升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地锚式桥台
空腔式箱形台身
肋墙式台身
竖向预应力
岩土锚杆
结构设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穿越破碎带夹层的嵌岩桩承载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刘少成
李修坤
+1 位作者
朱祖煌
彭晓彬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为研究穿越破碎带夹层的嵌岩桩承载和变形性能,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将实际地层按1∶100缩尺比制作地层模型,设计、制作力学性质与真实桩近似的模型单桩(模型桩长534、585、635、685、785 mm,沉渣厚度0、0.5、2 mm),考虑沉渣厚度...
为研究穿越破碎带夹层的嵌岩桩承载和变形性能,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将实际地层按1∶100缩尺比制作地层模型,设计、制作力学性质与真实桩近似的模型单桩(模型桩长534、585、635、685、785 mm,沉渣厚度0、0.5、2 mm),考虑沉渣厚度、穿越破碎带夹层后是否嵌岩、桩长等影响因素,分析各级荷载作用下模型单桩的桩顶沉降、轴力和侧摩阻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单桩桩顶沉降量对沉渣厚度敏感,在相同荷载下,有沉渣模型单桩的沉降量明显大于无沉渣模型单桩;沉渣厚度为0.5 mm时,模型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前段呈缓变特征,沉渣厚度为2 mm时,模型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呈“台阶型”特征。沉渣厚度0.5 mm条件下,荷载较小时,各模型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基本一致,但穿越破碎带夹层的非嵌岩桩的承载性能明显弱于嵌岩桩;穿越破碎带夹层的嵌岩桩越长极限承载力越大,但增长幅度呈减缓趋势;基于桩顶沉降控制法确定该组模型单桩的有效桩长为63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基础
破碎带夹层
嵌岩桩
承载力
沉降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箱梁蒸养参数研究与水化热分析
12
作者
蒋欣
钟永杰
+3 位作者
孙柏林
刘高波
胡国祥
李欢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为探究蒸汽养护条件对30 m跨度箱梁C50混凝土力学性能以及水化热效应的影响,开展蒸汽养护试验,分别讨论了恒温温度(40、45、50℃)和恒温时间(12、16、24 h)两组参数在2、3、7、28 d龄期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发展的影响。基于蒸...
为探究蒸汽养护条件对30 m跨度箱梁C50混凝土力学性能以及水化热效应的影响,开展蒸汽养护试验,分别讨论了恒温温度(40、45、50℃)和恒温时间(12、16、24 h)两组参数在2、3、7、28 d龄期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发展的影响。基于蒸汽养护试验分析结果拟定了试验梁蒸养参数及方案,开展现场试验监测试验梁的水化热温度并测试随梁养护试件的力学性能,验证了养护方案的合理可行,并建立了热传导有限元模型分析箱梁蒸养期间的温度场。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与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正相关,但过高的恒温温度或过长的恒温时间可能对混凝土后期强度造成不利影响;结合梁场现场试验,建议恒温温度为45℃,恒温时间为16 h,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满足预应力张拉要求;为避免产生裂缝,蒸养过程中的升温、降温速率均应严格控制,且早龄期混凝土水化热过程中梁体的温度梯度应适当;夏季制梁蒸养升温较易而降温较难,可采用预先升温和提前降温的方式,优化蒸养各阶段的时长分配,促进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平稳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
蒸养参数
蒸汽养护试验
现场试验
水化热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RASS GIS与TIN滑动面的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方法研究
被引量:
13
13
作者
刘振平
杨波
+1 位作者
刘建
贺怀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1-228,共8页
基于开源地理信息系统(GRASS GIS),建立三维极限平衡Hovland模型,研究了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采用空间平面投影方法对椭球滑动面中各组成单元面积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计算效率。考虑边坡主滑方向与各单元倾向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能反...
基于开源地理信息系统(GRASS GIS),建立三维极限平衡Hovland模型,研究了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采用空间平面投影方法对椭球滑动面中各组成单元面积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计算效率。考虑边坡主滑方向与各单元倾向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能反映正负变化的滑动面各单元安全系数表达式。通过引入约束Delaunay三角形剖分方法与网格优化算法来生成滑面不规则三角形格网(简称TIN)模型,弥补了Grid模型在滑动面边界准确表达方面的不足。相比Grid模型,在相同网格分辨率条件下,TIN滑动面获得的边坡整体安全系数更加接近正确解,能够有效提升计算精度。通过考题与工程实例,对所提方法与程序模块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滑动面上各单元的安全系数,可以进一步划分不稳定区域与阻滑区,能够为滑坡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GIS
边坡稳定性
三维极限平衡方法
TIN滑动面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带肋钢筋搭接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21
14
作者
方志
陈潇
+1 位作者
张门哲
单韧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8,49,共10页
为明确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中带肋钢筋搭接连接的受力性能,合理确定RPC中纵筋的搭接长度,以纵筋搭接长度、RPC强度、搭接钢筋净距和配箍率为试验参数,对39个RPC中的钢筋搭接连接试件进行对拉试验,获得各试验参...
为明确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中带肋钢筋搭接连接的受力性能,合理确定RPC中纵筋的搭接长度,以纵筋搭接长度、RPC强度、搭接钢筋净距和配箍率为试验参数,对39个RPC中的钢筋搭接连接试件进行对拉试验,获得各试验参数对RPC中带肋钢筋搭接连接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拉荷载作用下,RPC中带肋钢筋搭接连接分别出现钢筋拔出和拉断两种破坏模式,对于保护层厚度小于2倍钢筋直径的拔出破坏试件,一般还伴随外围RPC劈裂裂缝的出现;对于拔出破坏试件,搭接区域的搭接强度随搭接长度增大而略有减小、随RPC强度和配箍率的增加而增大;相较于搭接长度为100mm的试件,搭接长度为150mm试件的搭接强度约减小5%;强度等级为100MPa、120MPa和150MPa的RPC与直径为20mm带肋钢筋间的搭接强度分别约为17.5MPa、19.5MPa和21.1MPa;相较于未配箍筋试件,配箍率为0.34%和0.75%试件的搭接强度分别提高7.8%和13.1%;相较于钢筋净距为20mm试件,净距为0和40mm试件的搭接强度分别约减小5%和8%,但净距40mm试件搭接强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试件RPC保护层厚度过小,使得钢筋外围RPC产生劈裂所致。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搭接区域钢筋表面搭接强度及临界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并以该文及其他研究者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公式的适用性,据此可确定带肋钢筋在RPC中的临界搭接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带肋钢筋
搭接性能
搭接强度
临界搭接长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宽幅短线预制混凝土箱梁横向预应力分次张拉研究
被引量:
5
15
作者
涂光亚
雍郡
吕香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1,共5页
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边跨混凝土梁常采用短线预制拼装法施工,施工过程中有多次体系转换。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节段间的顺利拼接,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北边跨(75+75+75)m混凝土梁为对象,分析宽幅短线预制混凝土箱梁施工阶段以及成...
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边跨混凝土梁常采用短线预制拼装法施工,施工过程中有多次体系转换。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节段间的顺利拼接,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北边跨(75+75+75)m混凝土梁为对象,分析宽幅短线预制混凝土箱梁施工阶段以及成桥恒载状态下横向受力与变形,确定横向预应力分次张拉时机和控制目标,采用MIDAS Civil建立梁段有限元模型,根据施工阶段应力和位移结果确定合理的横向预应力张拉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宽幅短线预制混凝土箱梁施工过程中以横向受力为主,且多次体系转换,横向预应力须分次张拉到位;横向预应力分次张拉方案由位移和应力双控,横向预应力分次张拉的次数和时机在保证安全和顺利拼接的基础上可根据施工特点进行优化,预应力张拉束数和张拉力百分比可结合工期要求和预应力施工的便利性来进行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预制箱梁
短线法
体系转换
时变特性
横向预应力张拉
应力
位移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型非线性弹簧的限位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政清
曾炯坤
+1 位作者
裴炳志
张门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7,共7页
低阻尼柔性结构在外界荷载激励下可能产生大幅位移,严重情况下将造成构件损伤,导致结构失效或破坏。研究了一种双向运动的非线性弹簧限位器对柔性结构的缓冲限位性能,推导并采用拟静力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出力与变形的理论计算公式。最...
低阻尼柔性结构在外界荷载激励下可能产生大幅位移,严重情况下将造成构件损伤,导致结构失效或破坏。研究了一种双向运动的非线性弹簧限位器对柔性结构的缓冲限位性能,推导并采用拟静力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出力与变形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基于单自由度主结构模型,对比分析了线性与非线性限位器对主结构的缓冲限位性能,并研究了非线性弹簧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线性弹簧本构理论式与试验值存在一定差异,并据此提出考虑初位移的理论计算式。在初位移较小时,两种理论计算式均可作为工程运用时的理论依据。非线性弹簧限位器具有准零刚度的特性,在限位器开始工作时,非线性弹簧限位器能够较平缓地降低主结构运动速度。在随机荷载作用下,非线性弹簧具有与线性弹簧相当的限位能力,且能显著减小对结构的反冲作用,同时合理地设置非线性弹簧刚度不仅能有效控制主结构位移,而且能减少非线性弹簧限位器对主结构的反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非线性弹簧
加载试验
限位性能
反冲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斜拉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17
作者
吴威
刘明虎
+2 位作者
刘玉擎
吴学伟
陈虎成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研究斜拉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受力性能,以在建的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为对象,开展了1∶2缩尺模型试验,分析了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应力分布、裂缝形式及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表明:...
为研究斜拉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受力性能,以在建的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为对象,开展了1∶2缩尺模型试验,分析了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应力分布、裂缝形式及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开孔板连接的结合部的极限承载力较高,大于2倍设计荷载值,最终破坏形态为混凝土塔壁内表面的开裂与剥落。在2.5倍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板最大正应力小于钢材的屈服强度,说明开孔板连接受力性能良好,结构安全可靠,适用性较好。此外,开孔板连接结合部抗裂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结构
索塔锚固结构
应力分析
模型试验
钢牛腿
开孔板连接件
塔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41
18
作者
肖倍
安旭文
+3 位作者
杨瑞
韩玉舟
黄天翔
郭子卿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36,40,共6页
以武汉某城市道路维修所废弃,经现场钻芯取样推定原生强度等级为C55的混凝土,作为再生粗骨料来源,设计4种取代率(0、50%、75%、100%)和3种水灰比(0.38、0.42、0.46)共108个试件,对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立方体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开...
以武汉某城市道路维修所废弃,经现场钻芯取样推定原生强度等级为C55的混凝土,作为再生粗骨料来源,设计4种取代率(0、50%、75%、100%)和3种水灰比(0.38、0.42、0.46)共108个试件,对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立方体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开展有关试验研究,揭示了取代率和水灰比影响下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和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取代率的不断增大,再生骨料在构建再生混凝土骨架空间中的分布越发广泛,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造成了不利影响;再生混凝土破坏机理的核心就是,残余外包裹砂浆在水泥砂浆黏结界面的占比,对降低实际水灰比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的贡献,小于再生骨料缺陷降低黏结界面承载力带来强度减小的损失;原生服役强度越高,黏结界面原始缺陷和承载力的薄弱就相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取代率
水灰比
力学性能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孔板连接式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8
19
作者
张门哲
唐守峰
刘明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7,共6页
为研究开孔板连接式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竖向剪力分布与影响因素,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0 m的双塔单侧混合梁斜拉桥,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采用开孔板式连接件)为背景,基于连续弹性介质层法,取钢锚梁、钢牛腿和钢壁板作...
为研究开孔板连接式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竖向剪力分布与影响因素,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0 m的双塔单侧混合梁斜拉桥,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采用开孔板式连接件)为背景,基于连续弹性介质层法,取钢锚梁、钢牛腿和钢壁板作为脱离体单独分析,得到竖向剪力计算公式,对开孔直径、同高度开孔数量、竖向开孔间距和钢壁板厚度等参数进行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开孔板连接式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竖向剪力随节段高度的降低而增大;最大竖向剪力对同高度开孔数量和竖向开孔间距的变化较为敏感;适当减小开孔直径、竖向开孔间距和钢壁板厚度,或增大同高度开孔数量、塔壁厚度和混凝土弹性模量,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开孔板连接件的最大竖向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开孔板
简化计算
竖向剪力
参数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
19
20
作者
詹建辉
廖原
+2 位作者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采用跨径布置为45.8 m+(106.2+760+106.2)m+45.8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梁塔分离、梁台固结。主梁采用混合梁,宽31.6 m,主跨创新地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并在跨中采用具有...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采用跨径布置为45.8 m+(106.2+760+106.2)m+45.8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梁塔分离、梁台固结。主梁采用混合梁,宽31.6 m,主跨创新地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并在跨中采用具有阻尼锁定功能的无轴力连接装置;边跨采用预应力普通混凝土边主梁;钢-混结合面设置在主梁主跨距桥塔20 m处。桥塔采用下塔柱内收的H形塔,桥塔基础采用整体式承台+大直径群桩基础。桥台创新地采用重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岩锚组合式地锚桥台。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为1860 MPa的∅7 mm平行钢丝索,桥塔每侧设24对斜拉索,边跨斜拉索12对锚固于梁上、12对锚固于地锚桥台上,在桥塔处设竖直0号斜拉索作为竖向支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轻型组合梁
无轴力连接装置
地锚桥台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界面不同抗剪连接钢-UHP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1
作者
方志
周楚钰
洪金圣
徐海波
张海兵
汪建群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38012)。
文摘
为明确界面抗剪连接的不同布置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完成了3根界面栓钉不同布置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截面纤维模型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且以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和程序的适用性,并用其分析了集束度和剪力连接度对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集束度γ≤0.5和γ=1的钢-UHPC组合梁,其临界剪力连接度分别为0.9和0.74;2)钢-UHPC组合梁的弹性抗弯刚度随着剪力连接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集束度的增加而降低;3)剪力连接度对钢-UHPC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延性系数影响显著,集束度γ=1时组合梁的延性系数明显增大,但集束度γ≤0.5时,其延性系数基本不再受集束度的影响;4)对于完全剪力连接组合梁,极限状态时界面的剪力分布随剪力连接度的增大而越趋于不均匀,但集束度对极限状态时界面的剪力分布影响较小.钢-UHPC组合梁的集束度γ不应大于0.5,剪力连接度η不宜小于1.0.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钢-UHPC组合梁
剪力连接度
集束度
受弯性能
Keywords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
steel-UHPC composite beam
shear connection degree
cluster degree
flexural capacity
分类号
U448.2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跨径简支钢-LUHPC组合梁桥主梁设计
被引量:
1
2
作者
詹建辉
魏奇芬
彭晓彬
杨灿
机构
湖北
省
交通
规划设计院股份
有限公司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基金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0-186-1-1)。
文摘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两岸跨堤桥为大跨(跨径100 m)、重载(8车道)简支梁桥。结合桥位处的实际情况和该桥结构特点,提出钢箱梁、钢-混组合梁和钢桁梁3种主梁结构型式方案并进行比选,综合考虑结构性能、施工技术难度、耐久性与维护、景观效果和造价,推荐采用钢-混组合梁方案。基于优化施工工艺、提高结构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考虑,跨堤桥最终采用具有抗扭刚度大、稳定性好、受力均匀、养护便利等优点的“单箱双室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断面。槽形钢箱梁高3.755 m(不含底板厚度);从力学性能、施工和易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跨堤桥钢-混组合梁桥面板采用钢纤维掺量为2%的LUHPC材料,桥面板厚20.0 cm;在钢箱梁上翼缘板、横梁上翼缘板均布剪力钉,形成钢-LUHPC组合梁。跨堤桥湿接缝采用T形接缝构造以对湿接缝界面进行强化处理。对钢箱梁和桥面板进行结构静力分析,结果表明:钢箱梁承载力、桥面板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均满足要求。跨堤桥采用工厂化大节段整体预制,在桥位上仅需通过梁段间横向湿接缝成桥的专项施工方案。
关键词
简支梁桥
钢-LUHPC组合梁
槽形梁
桥面板
剪力钉
湿接缝
方案比选
结构设计
Keywords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steel-LUHPC composite girder
trough girder
deck panel
shear stud
cast-in-situ joint
scheme comparison
structural design
分类号
U448.21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8.21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选择与湖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证研究
3
作者
张尧
易明
周会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省
交通
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基金
湖北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15BDF004)
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监测与分析软科学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HBQY2015Y06)
文摘
从企业技术选择的角度出发,以湖北省2001-2013年数据为对象,分析了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并加入政府政策因素,探讨了制度的意义。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湖北省技术选择、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呈现阶段性特征;可从产业技术选择系数和科技成果转化两个角度为产业结构升级寻求动力支撑;短期内,产业发展受到技术选择系数和科技成果情况的影响有所不同;长期内,三次产业内人均产出水平对技术选择系数和科技成果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
关键词
技术选择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转型
生产函数
Keywords
Technology Adoptiom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 Structure
ProductionFunction
分类号
F127.6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合可逆样本标准化的风速区间预测模型
4
作者
吴学伟
冯辉
龚凯
施宏侣
谢威
褚威
赖马树金
机构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北
交投智能检测
有限公司
湖北
交投燕叽长江大桥
有限公司
湖北
省
交通
规划设计院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005303)。
文摘
为支撑大跨度桥梁运营管理,开展了泛化能力增强的桥址风速概率性预测研究。建立了基于门限循环单元神经网络与分位数回归的风速区间预测模型,将特定分位数作为区间上下限进行预测,形成风速预测区间。为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风速区间预测模型引入了可逆样本标准化。可逆样本标准化针对单个样本进行输入输出的标准化与逆标准化,统一了模型各样本输入的均值与标准差,减弱风速分布偏移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响应。以某大跨度斜拉桥现场监测得到的非台风数据与台风数据为例,对比说明了所建立风速区间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与泛化能力。研究表明:非台风数据与台风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证明了风速存在分布偏移现象。结合分位数回归的门限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地进行区间预测,由非台风数据训练得到的模型可以在非台风数据上进行满足区间覆盖率要求的区间预测。引入可逆样本标准化可以有效地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由非台风数据训练得到的模型可以在远超非台风数据最大风速的台风数据上进行区间预测,仍能保持0.9的区间覆盖率水平。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风速预测
区间预测
机器学习
标准化方法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wind speed prediction
interval prediction
machine learning
normalization
分类号
U44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跨斜拉桥节段预制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谭星宇
方志
李修坤
廖原
丁望星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省
交通
规划设计院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38012)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0-2-2-1)。
文摘
为充分利用UHPC的超高抗压、抗拉强度,促进斜拉桥主梁结构轻量化,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跨斜拉桥、UHPC层参与主梁体系恒载受力的节段预制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该结构通过低型面槽口型开孔板(PBL)剪力键群实现钢-UHPC界面剪力连接。以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法对提出的组合桥面结构在全桥和主梁节段中的静力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所提出的钢-UHPC界面剪力连接构造的抗剪安全性。结果表明:节段预制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由UHPC层受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受压控制设计,UHPC层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可有效降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第一体系中的应力水平;就降低UHPC层受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受压应力水平而言,适当加厚UHPC层和U肋、设置次横隔板,比加厚钢面板和横隔板更为有效;运营阶段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下,UHPC层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最大应力可达到相应应力限值的68%~98%和38%~86%,其既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又能取得较好的材料性能利用率;低型面槽口型PBL剪力键群的横、纵向抗剪安全系数分别达到了12.3和4.0,所提出的钢-UHPC界面剪力连接构造的抗剪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桥面结构
UHPC
节段预制
开孔板剪力键
静力性能
影响参数
有限元法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composite deck panel
UHPC
segmental prefabrication
PBL connector
static performance
influence parameter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3.3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
6
6
作者
唐守峰
吴学伟
阳晏
沈峰
胡龙泳
机构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基金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0-2-2-1)。
文摘
十淅高速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墩采用群桩基础、八边形承台;桥塔采用H形混凝土结构;地锚式桥台采用箱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梁采用混合梁,边跨为双边主肋预应力混凝土梁,主跨为钢-UHPC组合梁,主跨跨中设置中央无轴力连接装置+伸缩缝构造。针对该桥结构特点及水文条件,主墩桩基础和承台采用衡重式挡墙+单壁钢围堰方案,变水中施工为陆地施工,节约了工期和投资;塔柱采用液压爬模分节施工,中塔柱内倾塔肢间设2道水平横撑,保证了施工期塔柱受力和线形;地锚式桥台采用分块、分层并设后浇带的方案,有效改善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边跨混凝土梁采用搭设钢管支架分段现浇施工;主跨钢主梁采取工厂化块件制造,库区陆地总拼并浇筑UHPC形成组合梁,再水运至桥位,采用桥面吊机悬臂吊装,现场施工湿接缝,解决了汉江上游航运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创新提出并应用了钢-UHPC组合梁安装五步施工法,提高了主梁安装质量;中央无轴力连接装置采用逐缝合龙法高精度合龙方案,有效保证了结构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钢-UHPC组合梁
衡重式挡墙+单壁钢围堰
地锚式桥台
中央无轴力连接装置
施工技术
Keywords
partially-earth-anchored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UHPC composite girder
combined utilization of gravity retaining wall and single-wall steel cofferdam
axial-force-free connector at midspa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5.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锚式斜拉桥跨中钢导梁螺栓连接性能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雅俊
廖原
唐守峰
刘玉擎
机构
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湖北
省
交通
规划设计院股份
有限公司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98,共6页
基金
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基金(YKJ23023R)。
文摘
地锚式斜拉桥通常在主梁跨中设置由外部钢箱梁,内置钢导梁、支座等组成的主梁连接结构,实现钢导梁的纵向自由滑动,解决主梁轴力和纵向变形过大的问题。钢导梁由左右两个节段小箱梁构成,采用内部内法兰和外部拼接板混用的高强螺栓组装连接。为探究新型螺栓连接钢导梁的抗弯性能和传力机理,开展缩尺比例为1∶3的钢导梁四点抗弯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钢导梁的梁体与拼接板连接的中性轴重合,协同变形,梁体局部板件出现屈服变形,两者中性轴发生相对分离,且拼接板连接的中性轴上移距离较大;试件的压应力在弹性阶段由顶板、腹板、纵向加劲肋和受压区拼接板连接共同承担,屈服后则主要由顶板、腹板和纵向加劲肋承担;试件的拉应力主要由内法兰和拼接板连接在受拉区上的高强螺栓承担,其中拼接板连接的拉应力通过摩擦与螺栓孔挤压作用传递。
关键词
斜拉桥
钢导梁
螺栓连接
模型试验
抗弯性能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 launching nose
bolted connection
model test
bending behavior
分类号
U21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多格室钢-混结合段设计
被引量:
5
8
作者
覃作伟
廖原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机构
湖北
省
交通
规划设计院股份
有限公司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基金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0-2-2-1)。
文摘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跨主梁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边跨主梁采用PC边主梁。组合梁与PC梁连接过渡段总长6.0 m,其中钢梁段长1.0 m,钢梁加强段长3.0 m,钢-混结合段长2.0 m。为解决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剧烈、应力集中明显、格室内填充混凝土施工困难等问题,利用外腹板和风嘴箱室构造边箱多格室断面,形成“钢格室+后承压板”的结构,提高钢-混结合段边箱部分截面刚度过渡均匀性;格室内钢-混连接区域采用开孔板剪力键和剪力钉,提高结合段的抗剪强度及延性,增强整体连接的可靠性;格室内填充料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并综合考虑结构性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进行配合比优化,改善结合段的耐久性和施工可靠性。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各构件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结合段
多格室构造
开孔板剪力键
剪力钉
活性粉末混凝土
结构设计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hybrid girder
steel-concrete joint section
latticed configuration
PBL connector
shear stud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structural design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3.3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9
作者
夏冬桃
李天云
李欣怡
徐乐
任康宁
机构
湖北
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建工
集团
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文摘
为研究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效果,对普通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开展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对冻融作用下试样的各项强度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纤维有利于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好,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其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均最低;基于三次多项式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比基于指数函数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精确度更高,在描述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程度上适用性较强。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冻融损伤机理
损伤变量
冻融损伤模型
Keywords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eeze-thaw damage mechanism
damage variable
freeze-thaw damage model
分类号
TU528.0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地锚式桥台设计
被引量:
2
10
作者
陶辰亮
刘朝辉
覃作伟
丁望星
机构
湖北
省
交通
规划设计院股份
有限公司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基金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0-2-2-1)。
文摘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1号、4号桥台采用地锚式设计。基于桥台规模限制及结构耐久性考虑,地锚式桥台创新采用了空腔式箱形台身结构(由底板、墙身、盖板和锚台段主梁等组成)。桥台全长45.8 m、顶宽31.6 m,共设置18个空腔,采用矩形扩大基础。为实现传力平顺,地锚式桥台台梁过渡段台身采用肋墙式构造;为降低桥台整体应力水平、提升桥台的抗裂性能,在台身侧墙设置竖向预应力;为增强1号桥台的抗滑稳定性,在台身侧墙设置CFRP岩土锚杆,锚杆锚入中风化基岩。采用有限元法对地锚式桥台构造的受力性能及抗滑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桥台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台梁过渡段应力过渡平顺,桥台纵、横隔墙应力以压应力为主,并且关键部位有一定的压应力储备;1号桥台设置CFRP岩土锚杆后其抗滑稳定系数提升了20%以上。
关键词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地锚式桥台
空腔式箱形台身
肋墙式台身
竖向预应力
岩土锚杆
结构设计
有限元法
Keywords
partially-earth-anchored cable-stayed bridge
anchorage-type abutment
hollow box abutment
ribbed wall
vertical prestress
rock anchor rod
structural design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3.2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穿越破碎带夹层的嵌岩桩承载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刘少成
李修坤
朱祖煌
彭晓彬
机构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交投双柳长江大桥
有限公司
湖北
省
交通
规划设计院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文摘
为研究穿越破碎带夹层的嵌岩桩承载和变形性能,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将实际地层按1∶100缩尺比制作地层模型,设计、制作力学性质与真实桩近似的模型单桩(模型桩长534、585、635、685、785 mm,沉渣厚度0、0.5、2 mm),考虑沉渣厚度、穿越破碎带夹层后是否嵌岩、桩长等影响因素,分析各级荷载作用下模型单桩的桩顶沉降、轴力和侧摩阻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单桩桩顶沉降量对沉渣厚度敏感,在相同荷载下,有沉渣模型单桩的沉降量明显大于无沉渣模型单桩;沉渣厚度为0.5 mm时,模型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前段呈缓变特征,沉渣厚度为2 mm时,模型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呈“台阶型”特征。沉渣厚度0.5 mm条件下,荷载较小时,各模型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基本一致,但穿越破碎带夹层的非嵌岩桩的承载性能明显弱于嵌岩桩;穿越破碎带夹层的嵌岩桩越长极限承载力越大,但增长幅度呈减缓趋势;基于桩顶沉降控制法确定该组模型单桩的有效桩长为635 mm。
关键词
桥梁基础
破碎带夹层
嵌岩桩
承载力
沉降
模型试验
Keywords
bridge foundation
interlayer of crushed zone
rock-socketed pile
load bearing capacity
settlement
model test
分类号
U443.1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箱梁蒸养参数研究与水化热分析
12
作者
蒋欣
钟永杰
孙柏林
刘高波
胡国祥
李欢乐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宜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
有限公司
湖南建设
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湖南尚上市政建设开发
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CFB256)。
文摘
为探究蒸汽养护条件对30 m跨度箱梁C50混凝土力学性能以及水化热效应的影响,开展蒸汽养护试验,分别讨论了恒温温度(40、45、50℃)和恒温时间(12、16、24 h)两组参数在2、3、7、28 d龄期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发展的影响。基于蒸汽养护试验分析结果拟定了试验梁蒸养参数及方案,开展现场试验监测试验梁的水化热温度并测试随梁养护试件的力学性能,验证了养护方案的合理可行,并建立了热传导有限元模型分析箱梁蒸养期间的温度场。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与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正相关,但过高的恒温温度或过长的恒温时间可能对混凝土后期强度造成不利影响;结合梁场现场试验,建议恒温温度为45℃,恒温时间为16 h,早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满足预应力张拉要求;为避免产生裂缝,蒸养过程中的升温、降温速率均应严格控制,且早龄期混凝土水化热过程中梁体的温度梯度应适当;夏季制梁蒸养升温较易而降温较难,可采用预先升温和提前降温的方式,优化蒸养各阶段的时长分配,促进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
箱梁
蒸养参数
蒸汽养护试验
现场试验
水化热
力学性能
Keywords
box girder
steam curing parameter
steam curing test
field test
hydration heat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U445.5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RASS GIS与TIN滑动面的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方法研究
被引量:
13
13
作者
刘振平
杨波
刘建
贺怀建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省
交通
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襄随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1-22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51204158
No.5120919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2016YFC0401802)~~
文摘
基于开源地理信息系统(GRASS GIS),建立三维极限平衡Hovland模型,研究了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采用空间平面投影方法对椭球滑动面中各组成单元面积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计算效率。考虑边坡主滑方向与各单元倾向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能反映正负变化的滑动面各单元安全系数表达式。通过引入约束Delaunay三角形剖分方法与网格优化算法来生成滑面不规则三角形格网(简称TIN)模型,弥补了Grid模型在滑动面边界准确表达方面的不足。相比Grid模型,在相同网格分辨率条件下,TIN滑动面获得的边坡整体安全系数更加接近正确解,能够有效提升计算精度。通过考题与工程实例,对所提方法与程序模块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滑动面上各单元的安全系数,可以进一步划分不稳定区域与阻滑区,能够为滑坡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开源GIS
边坡稳定性
三维极限平衡方法
TIN滑动面
安全系数
Keywords
open source GIS
slope stability
3D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IN sliding surface
safety factor
分类号
TU43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带肋钢筋搭接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21
14
作者
方志
陈潇
张门哲
单韧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省
交通
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8,49,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703008)
文摘
为明确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中带肋钢筋搭接连接的受力性能,合理确定RPC中纵筋的搭接长度,以纵筋搭接长度、RPC强度、搭接钢筋净距和配箍率为试验参数,对39个RPC中的钢筋搭接连接试件进行对拉试验,获得各试验参数对RPC中带肋钢筋搭接连接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拉荷载作用下,RPC中带肋钢筋搭接连接分别出现钢筋拔出和拉断两种破坏模式,对于保护层厚度小于2倍钢筋直径的拔出破坏试件,一般还伴随外围RPC劈裂裂缝的出现;对于拔出破坏试件,搭接区域的搭接强度随搭接长度增大而略有减小、随RPC强度和配箍率的增加而增大;相较于搭接长度为100mm的试件,搭接长度为150mm试件的搭接强度约减小5%;强度等级为100MPa、120MPa和150MPa的RPC与直径为20mm带肋钢筋间的搭接强度分别约为17.5MPa、19.5MPa和21.1MPa;相较于未配箍筋试件,配箍率为0.34%和0.75%试件的搭接强度分别提高7.8%和13.1%;相较于钢筋净距为20mm试件,净距为0和40mm试件的搭接强度分别约减小5%和8%,但净距40mm试件搭接强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试件RPC保护层厚度过小,使得钢筋外围RPC产生劈裂所致。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搭接区域钢筋表面搭接强度及临界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并以该文及其他研究者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公式的适用性,据此可确定带肋钢筋在RPC中的临界搭接长度。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带肋钢筋
搭接性能
搭接强度
临界搭接长度
试验研究
Keywords
RPC
ribbed steel bars
lap-spliced behavior
splicing strength
critical splice length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TU37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宽幅短线预制混凝土箱梁横向预应力分次张拉研究
被引量:
5
15
作者
涂光亚
雍郡
吕香华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
湖北
省
交通
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1,共5页
文摘
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边跨混凝土梁常采用短线预制拼装法施工,施工过程中有多次体系转换。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节段间的顺利拼接,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北边跨(75+75+75)m混凝土梁为对象,分析宽幅短线预制混凝土箱梁施工阶段以及成桥恒载状态下横向受力与变形,确定横向预应力分次张拉时机和控制目标,采用MIDAS Civil建立梁段有限元模型,根据施工阶段应力和位移结果确定合理的横向预应力张拉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宽幅短线预制混凝土箱梁施工过程中以横向受力为主,且多次体系转换,横向预应力须分次张拉到位;横向预应力分次张拉方案由位移和应力双控,横向预应力分次张拉的次数和时机在保证安全和顺利拼接的基础上可根据施工特点进行优化,预应力张拉束数和张拉力百分比可结合工期要求和预应力施工的便利性来进行考虑。
关键词
宽幅预制箱梁
短线法
体系转换
时变特性
横向预应力张拉
应力
位移
有限元法
Keywords
wide prefabricated box girder
short-line match method
systematic transformation
time variance
transverse prestress tensioning
stress
displacem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U445.5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型非线性弹簧的限位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政清
曾炯坤
裴炳志
张门哲
机构
湖南大学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南勘察设计院
集团
有限公司
湖北
省
交通
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7,共7页
文摘
低阻尼柔性结构在外界荷载激励下可能产生大幅位移,严重情况下将造成构件损伤,导致结构失效或破坏。研究了一种双向运动的非线性弹簧限位器对柔性结构的缓冲限位性能,推导并采用拟静力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出力与变形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基于单自由度主结构模型,对比分析了线性与非线性限位器对主结构的缓冲限位性能,并研究了非线性弹簧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线性弹簧本构理论式与试验值存在一定差异,并据此提出考虑初位移的理论计算式。在初位移较小时,两种理论计算式均可作为工程运用时的理论依据。非线性弹簧限位器具有准零刚度的特性,在限位器开始工作时,非线性弹簧限位器能够较平缓地降低主结构运动速度。在随机荷载作用下,非线性弹簧具有与线性弹簧相当的限位能力,且能显著减小对结构的反冲作用,同时合理地设置非线性弹簧刚度不仅能有效控制主结构位移,而且能减少非线性弹簧限位器对主结构的反冲力。
关键词
结构振动
非线性弹簧
加载试验
限位性能
反冲力
Keywords
structural vibration
nonlinear spring
loading test
position limiting performance
recoil force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拉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11
17
作者
吴威
刘明虎
刘玉擎
吴学伟
陈虎成
机构
湖北
省
交通
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出处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7,共6页
文摘
为研究斜拉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受力性能,以在建的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为对象,开展了1∶2缩尺模型试验,分析了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的应力分布、裂缝形式及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开孔板连接的结合部的极限承载力较高,大于2倍设计荷载值,最终破坏形态为混凝土塔壁内表面的开裂与剥落。在2.5倍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板最大正应力小于钢材的屈服强度,说明开孔板连接受力性能良好,结构安全可靠,适用性较好。此外,开孔板连接结合部抗裂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结构
索塔锚固结构
应力分析
模型试验
钢牛腿
开孔板连接件
塔壁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composite structure
cable-pylon anchorage structure
stress analysis
model test
steel brackets
PBL connector
pylon wall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1.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41
18
作者
肖倍
安旭文
杨瑞
韩玉舟
黄天翔
郭子卿
机构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武汉桥建
集团
有限公司
湖北
省
交通
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36,4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456)
文摘
以武汉某城市道路维修所废弃,经现场钻芯取样推定原生强度等级为C55的混凝土,作为再生粗骨料来源,设计4种取代率(0、50%、75%、100%)和3种水灰比(0.38、0.42、0.46)共108个试件,对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立方体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开展有关试验研究,揭示了取代率和水灰比影响下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和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随着取代率的不断增大,再生骨料在构建再生混凝土骨架空间中的分布越发广泛,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造成了不利影响;再生混凝土破坏机理的核心就是,残余外包裹砂浆在水泥砂浆黏结界面的占比,对降低实际水灰比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的贡献,小于再生骨料缺陷降低黏结界面承载力带来强度减小的损失;原生服役强度越高,黏结界面原始缺陷和承载力的薄弱就相应减少。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取代率
水灰比
力学性能
破坏机理
Keywords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eplace rate
water cement ratio
mechanical properties
failure mechanism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孔板连接式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8
19
作者
张门哲
唐守峰
刘明虎
机构
湖北
省
交通
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7,共6页
文摘
为研究开孔板连接式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竖向剪力分布与影响因素,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0 m的双塔单侧混合梁斜拉桥,钢锚梁-钢牛腿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采用开孔板式连接件)为背景,基于连续弹性介质层法,取钢锚梁、钢牛腿和钢壁板作为脱离体单独分析,得到竖向剪力计算公式,对开孔直径、同高度开孔数量、竖向开孔间距和钢壁板厚度等参数进行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开孔板连接式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竖向剪力随节段高度的降低而增大;最大竖向剪力对同高度开孔数量和竖向开孔间距的变化较为敏感;适当减小开孔直径、竖向开孔间距和钢壁板厚度,或增大同高度开孔数量、塔壁厚度和混凝土弹性模量,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开孔板连接件的最大竖向剪力。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开孔板
简化计算
竖向剪力
参数分析
敏感性分析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composite cable-pylon anchor structure
PBL
simplified calculation
vertical shear force
parametric analysis
sensitivity analysis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
19
20
作者
詹建辉
廖原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机构
湖北
省
交通
规划设计院股份
有限公司
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基金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0-2-2-1)。
文摘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采用跨径布置为45.8 m+(106.2+760+106.2)m+45.8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梁塔分离、梁台固结。主梁采用混合梁,宽31.6 m,主跨创新地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并在跨中采用具有阻尼锁定功能的无轴力连接装置;边跨采用预应力普通混凝土边主梁;钢-混结合面设置在主梁主跨距桥塔20 m处。桥塔采用下塔柱内收的H形塔,桥塔基础采用整体式承台+大直径群桩基础。桥台创新地采用重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岩锚组合式地锚桥台。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为1860 MPa的∅7 mm平行钢丝索,桥塔每侧设24对斜拉索,边跨斜拉索12对锚固于梁上、12对锚固于地锚桥台上,在桥塔处设竖直0号斜拉索作为竖向支承。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
轻型组合梁
无轴力连接装置
地锚桥台
桥梁设计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hybrid girder
light-weight composite girder
axial-force-free connector
anchorage-type abutment
bridge design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界面不同抗剪连接钢-UHP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方志
周楚钰
洪金圣
徐海波
张海兵
汪建群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跨径简支钢-LUHPC组合梁桥主梁设计
詹建辉
魏奇芬
彭晓彬
杨灿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技术选择与湖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证研究
张尧
易明
周会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结合可逆样本标准化的风速区间预测模型
吴学伟
冯辉
龚凯
施宏侣
谢威
褚威
赖马树金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跨斜拉桥节段预制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谭星宇
方志
李修坤
廖原
丁望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施工关键技术
唐守峰
吴学伟
阳晏
沈峰
胡龙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地锚式斜拉桥跨中钢导梁螺栓连接性能
张雅俊
廖原
唐守峰
刘玉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多格室钢-混结合段设计
覃作伟
廖原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试验研究
夏冬桃
李天云
李欣怡
徐乐
任康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地锚式桥台设计
陶辰亮
刘朝辉
覃作伟
丁望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穿越破碎带夹层的嵌岩桩承载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刘少成
李修坤
朱祖煌
彭晓彬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箱梁蒸养参数研究与水化热分析
蒋欣
钟永杰
孙柏林
刘高波
胡国祥
李欢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GRASS GIS与TIN滑动面的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方法研究
刘振平
杨波
刘建
贺怀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带肋钢筋搭接性能试验研究
方志
陈潇
张门哲
单韧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宽幅短线预制混凝土箱梁横向预应力分次张拉研究
涂光亚
雍郡
吕香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一种新型非线性弹簧的限位性能研究
陈政清
曾炯坤
裴炳志
张门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斜拉桥组合索塔锚固区开孔板连接结合部模型试验研究
吴威
刘明虎
刘玉擎
吴学伟
陈虎成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肖倍
安旭文
杨瑞
韩玉舟
黄天翔
郭子卿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开孔板连接式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张门哲
唐守峰
刘明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总体设计
詹建辉
廖原
丁望星
阳晏
唐守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