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叉叶蓝(Deinanthe caerulea)的致濒趋动要素
1
作者 徐杰 李亭亭 +3 位作者 肖鹏南 程传宏 刘涛 汪正祥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17-4534,共18页
叉叶蓝(Deinanthe caerulea Stapf.)是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其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而长期被研究者忽视,致其濒危原因尚不明晰。对叉叶蓝的生活史全过程采用野外调查监测、人工授粉实验、种子萌发实验等方法对其生活史开花物候、传粉结实... 叉叶蓝(Deinanthe caerulea Stapf.)是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其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而长期被研究者忽视,致其濒危原因尚不明晰。对叉叶蓝的生活史全过程采用野外调查监测、人工授粉实验、种子萌发实验等方法对其生活史开花物候、传粉结实、种子萌发生理、幼苗更新、营养生长中的外部干扰进行研究,并从分子层面探究其遗传多样性状况,找到导致其濒危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子及作用机理,揭示叉叶蓝濒危的机制,为叉叶蓝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对叉叶蓝种群致濒因子的研究结果如下:(1)叉叶蓝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物种的Shannon′s多样性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90和0.123;群体间基因流Nm仅为0.403,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2)叉叶蓝是虫媒传粉,异交型,具有自交亲和性,叉叶蓝传粉过程存在一定的花粉限制。(3)叉叶蓝种子存在30.26%的败育率,造成了一定有效活力种子的损耗,其种子萌发条件极苛刻,仅在理想条件下(25℃/15℃,光照强度3000lx)萌发率能达到68.89%,野外幼苗存活率仅为12.56%,种群表现出较高的苗期死亡率。由于人为干扰导致叉叶蓝的生境丧失、破碎化,地理隔离加之叉叶蓝传粉的自交亲和性,致使种群基因流受阻,遗传多样性下降,这是叉叶蓝濒危的最重要原因。在叉叶蓝生活史全过程因存在生殖障碍和生长限制因子导致不断有大量损耗,更加剧了其濒危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叶蓝 濒危机制 中国特有 遗传多样性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困难与对策初探——以保康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清兵 熊文化 +4 位作者 程传宏 陈洁辉 庄华丽 张娜 杨先忠 《绿色科技》 2017年第7期229-230,共2页
在介绍保康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从完善补助政策、提高补助标准、加强政策引导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问题 对策 保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