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低碳概念在卷烟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雪 张建栋 +3 位作者 廖宇 张恒伟 窦海成 马永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7,共9页
目的绿色低碳卷烟材料的应用是助力烟草工业企业向节能减碳型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向消费者传达绿色低碳概念的“纽带”。方法介绍烟草工业企业在降重减碳、降解材料减排、循环减排、印刷工艺减排以及智能化绿色设计减排5个方面的应... 目的绿色低碳卷烟材料的应用是助力烟草工业企业向节能减碳型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向消费者传达绿色低碳概念的“纽带”。方法介绍烟草工业企业在降重减碳、降解材料减排、循环减排、印刷工艺减排以及智能化绿色设计减排5个方面的应用。结果用减重、材料替换和V槽工艺减少生物基碳使用,利用丰富的可降解资源减少木材使用,用环保材料替代不可降解材料,让烟箱和香烟固弃物循环再利用,优化纸张效果替代印刷工序和油墨,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造让设计高效、碳足迹可视、绿色低碳概念,从设计源头到产品输出渗透到卷烟包装材料中的各个环节。结论未来,还需聚焦于纸基功能材料和其他行业在“双碳”目标中的新举措,纳米纤维素、木质纤维素、非木材纤维和可食性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碳交易、碳信用、碳捕捉材料等应用,以及不断在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中融入AI概念,不断解放科研人员去做创意性工作,提升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低碳 卷烟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黏附技术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宇 徐梦青 +2 位作者 刘家溪 王晓伟 周奕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86,共9页
目的针对蜂蜜、糖浆、酸奶等黏稠液体易粘黏在包装容器上造成的食物浪费等问题,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防黏附技术,有效减少或消除材料间的黏附现象,提高食品包装效率和质量。方法首先简述食品黏附的危害,接着从润湿原理入... 目的针对蜂蜜、糖浆、酸奶等黏稠液体易粘黏在包装容器上造成的食物浪费等问题,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防黏附技术,有效减少或消除材料间的黏附现象,提高食品包装效率和质量。方法首先简述食品黏附的危害,接着从润湿原理入手详细介绍了液体与多尺度结构表面接触时的Wenzel模型、Cassie-Baxter模型和液体灌注型多孔超滑表面(SLIPS)等新技术,同时指出较低的表面能和一定的表面粗糙度是影响防黏附性能的2个关键因素,随后综述近年来防黏附技术在塑料、纸和金属等不同类型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进展,并分析防黏附技术应用于食品包装的安全性问题,最后,对防黏附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结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型防黏附技术的出现,它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并将朝着环保、可降解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防黏附技术 超疏水 防黏附包装 超疏水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烟叶中键合态香气化合物对比分析研究
3
作者 杨鹏飞 黄凯 +5 位作者 吴薇 孙正光 尚紫博 杨靖 宋梦坤 毛多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09-214,共6页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去除4种进口烟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获得烟叶水提物,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烟叶水提物中糖苷键合态成分,制备键合态香气化合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键合态香气化合物的组成,以揭示4种进口烟叶中键合态香气化...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去除4种进口烟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获得烟叶水提物,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烟叶水提物中糖苷键合态成分,制备键合态香气化合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键合态香气化合物的组成,以揭示4种进口烟叶中键合态香气化合物的差异。结果表明:(1)津巴布韦、加拿大、美国、巴西烟叶中分别鉴定出键合态香气化合物30、31、32、26种,含量分别为1082.85、1200.38、1014.44、1181.88μg/mL;(2)主成分和层次聚类分析表明,4种进口烟叶中键合态化合物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3)通过OPLS-DA对不同烟叶中键合态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从4种进口烟叶中共筛选出18种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的键合态香气化合物,其中,津巴布韦烟叶中有5种,加拿大烟叶有5种,美国烟叶中有5种,巴西烟叶中有3种。结论可知,进口烟叶中键合态香气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OPLS-DA法能以该类成分的含量有效区分4种进口烟叶,该方法可以用于4种进口烟叶的产地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Β-葡萄糖苷酶 酶解 键合态 香气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娟 张华 +1 位作者 郭国宁 李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413-11416,共4页
[目的]探讨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建立一种测定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并对这些游离氨基酸分别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氨基酸分析仪法能够分离检测烟叶中的23种游离氨基酸(除了蛋氨酸),其... [目的]探讨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建立一种测定烟草中游离氨基酸的方法。[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并对这些游离氨基酸分别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氨基酸分析仪法能够分离检测烟叶中的23种游离氨基酸(除了蛋氨酸),其回收率均在78.86%-101.46%,标准偏差均在8%以内,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回收率。最优的氨基酸提取方法是:样品过60目筛,用0.005mol/L的盐酸超声萃取30min。对不同的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种类烟叶所含有的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烤烟和香料烟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以Pro为主,而白肋烟以Asn为主;只有白肋烟中含有氨基酸Tau,而烤烟和香料烟里面几乎检测不到。[结论]氨基酸分析仪法是测定烟叶中游离氨基酸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游离氨基酸 氨基酸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降低卷烟中焦油烟碱和CO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喻世涛 熊国玺 +4 位作者 王娜 王珊 张敦铁 朱巍 陈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66-69,共4页
为降低卷烟中有损健康成分,开发低焦高香卷烟,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解析温度对降低卷烟烟气中主要物质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卷烟中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60℃;... 为降低卷烟中有损健康成分,开发低焦高香卷烟,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解析温度对降低卷烟烟气中主要物质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卷烟中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60℃;解析压力12MPa,解析温度40℃;夹带剂为蒸馏水。用量为投料量的25%;CO2流量为30kg/h,萃取时间2h。在该工艺条件下,烟气中焦油的降低率为25.77%,烟碱的降低率为54.14%,一氧化碳的降低率为12.04%。高烟碱与高焦油卷烟经上述条件处理后,不仅烟丝中的烟碱与主要有损健康成分焦油、一氧化碳含量显著减低,而且处理后的烟丝的生理感觉指标符合烟草技术要求。同时,与其他降焦油与烟碱的方法相比,该法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效果好、实用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焦油 烟碱 一氧化碳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醇化过程中酶的作用与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孙敬国 闫铁军 +4 位作者 司辉 何结望 谢豪 叶建美 涂书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7-1211,共5页
烟叶醇化是改善烟叶香味、提高烟叶可用性的重要环节,是卷烟工业中的补加工方法。酶参与烤烟醇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对烤烟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酶在烤烟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的变化密切相关。随醇化时间的延... 烟叶醇化是改善烟叶香味、提高烟叶可用性的重要环节,是卷烟工业中的补加工方法。酶参与烤烟醇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对烤烟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酶在烤烟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的变化密切相关。随醇化时间的延长,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而淀粉酶随醇化时间的延长活性先上升后下降。酶在烟草醇化上的研究和应用尚处在探索阶段,充分利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将为酶在烟叶醇化增香、缩短醇化时间等方面开辟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醇化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D)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用草果酊剂的制备、成分分析及其在烟草香精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鑫 董世良 谭烨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1,共3页
成功制备了一种烟用草果酊剂,并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化学成分,并探讨了该酊剂在卷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草果粉碎(过20目筛),用50%乙醇,物料比为1:10,浸提15d效果最佳。其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对伞花烃... 成功制备了一种烟用草果酊剂,并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化学成分,并探讨了该酊剂在卷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草果粉碎(过20目筛),用50%乙醇,物料比为1:10,浸提15d效果最佳。其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对伞花烃、柠檬醛、α-松油醇、橙花叔醇等。卷烟加料实验证明,草果酊剂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天然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酊剂 GC/MS 卷烟加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次烟叶中茄尼醇的超声波辅助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旗 黄龙 +2 位作者 高志农 黄明 姚元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2-1405,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对低次烟叶中茄尼醇进行提取并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对其进行纯化。由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辅助石油醚提取低次烟叶中茄尼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时间60 min,料液比1∶15(m/V,g∶mL),超声波功率200 W,在此条件... 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对低次烟叶中茄尼醇进行提取并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对其进行纯化。由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辅助石油醚提取低次烟叶中茄尼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时间60 min,料液比1∶15(m/V,g∶mL),超声波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茄尼醇提取率达到0.66%。茄尼醇粗提物经过皂化反应含量提高了20%,皂化后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度达到81%,产率0.4%。此纯度的茄尼醇继续用乙醇重结晶精制,纯度可达到90%,收率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尼醇 超声波 提取 纯化 低次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仓储片烟中优势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霉变挥发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林 王宇栋 +7 位作者 朱宝 李虎 周红审 王凯悦 闫铁军 周平 夏海 周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为建立仓储过程中片烟霉变的快速判别方法,通过纯培养和18S rDNA测序对仓储霉变片烟中的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将优势霉菌进行致霉性试验,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片烟在优势霉菌不同侵染时期挥发性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 为建立仓储过程中片烟霉变的快速判别方法,通过纯培养和18S rDNA测序对仓储霉变片烟中的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将优势霉菌进行致霉性试验,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分析片烟在优势霉菌不同侵染时期挥发性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烟叶样品中根霉数量最多,其次是曲霉,再次是毛霉和青霉,优势霉菌为米根霉。致霉性试验表明,米根霉有一定的致霉性。将米根霉接种烟叶进行人工污染,在35℃、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经18 d培养,霉菌数量达到5.0×10^(4) cfu/mL,片烟发生轻度霉变。经GC-IMS分析,共定性识别出42种特征挥发性化合物,其中1-辛烯-3-酮、3-辛酮、2-呋喃甲硫醇、松油醇、正辛醇、3-乙基-苯丙酸、戊酸、蒎烯这8种化合物含量在米根霉侵染阶段明显降低,顺式-3-己烯-1-醇、丁酸甲酯、2-戊酮、乙基丙酸这4种化合物含量在片烟发生轻度霉变时明显升高,可作为仓储片烟霉变的潜在标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烟 霉菌 霉变预测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阱捕获-ICP-MS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痕量金属元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旭艳 熊宏春 +2 位作者 马舒翼 唐敏 魏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3,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烟气冷阱捕获器捕集吸烟主流烟气,ICP-MS测定卷烟烟气中痕量金属元素,并详细探讨了采用115 In^103 Rh双内标元素校正系统对分析信号漂移的补偿作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001~0.08μg·L^(-1),RSD≤15%。主流烟... 采用自行设计的烟气冷阱捕获器捕集吸烟主流烟气,ICP-MS测定卷烟烟气中痕量金属元素,并详细探讨了采用115 In^103 Rh双内标元素校正系统对分析信号漂移的补偿作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001~0.08μg·L^(-1),RSD≤15%。主流烟气中分为2部分在线采集,粒相物金属(Particulate phase matal,PPM)作为总颗粒物的一部分采用纤维素脂滤膜收集测定,气相物金属(Gaseous phase metals,GPM)采用自行设计的冷阱捕获器,在超低温条件下在线收集测定。系统地考察了气相物冷阱捕获的温度、采集精度及稳定性,表明在选定的-110℃最佳温度条件下,气相物中各元素的精密度为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冷阱捕获 卷烟烟气 痕量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陈化条件对烤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金友 程玉渊 +10 位作者 陈建中 王林 岳华峰 杨欣 杨懿德 杨洋 刘典三 高方圆 景延秋 雷强 宁尚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3-979,共7页
【目的】为研究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变化及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五大烟区214份样品,测定了不同陈化时期烤烟主流烟气危害成分,并对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烤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HCN、NNK的释放... 【目的】为研究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变化及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五大烟区214份样品,测定了不同陈化时期烤烟主流烟气危害成分,并对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烤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HCN、NNK的释放量逐渐减少,而CO、巴豆醛含量逐渐增加,B[a]P、苯酚、NH3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套袋陈化可降低烟碱与NNK的释放量;陈化过程中不同的感官质量指标与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灰色对CO有较大的影响,HCN主要影响因素是烟气浓度和灰色,对NNK主要影响因素是刺激性,对氨主要影响因素是香气量和烟气浓度,对B[a]P主要影响因素是余味,对苯酚主要影响因素是烟气浓度,对巴豆醛主要影响因素是杂气,对烟碱主要影响因素是劲头和刺激性,对焦油主要影响因素是香气质,且在陈化的中后期烟气感官质量大幅度改善,套袋与不套袋处理的感官质量变化趋势相近。【结论】陈化过程中可通过感官质量的评价,间接对烤烟的危害性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化条件 主流烟气 有害成分 感官质量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加香方式下13种正构烷烃类化合物在加热卷烟中的转移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崇文 蔡君兰 +5 位作者 操吉学 崔华鹏 杨俊鹏 王冰 王昊 刘绍锋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按照正常生产条件,在芯材薄片生产环节加入13种正构烷烃类化合物制备加热卷烟,建立了适用于加热卷烟芯材、滤嘴和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正构烷烃类化合物的GC-MS分析方法,通过测定加热卷烟中正构烷烃类化合物的含量、释放量和逐口释放量,研... 按照正常生产条件,在芯材薄片生产环节加入13种正构烷烃类化合物制备加热卷烟,建立了适用于加热卷烟芯材、滤嘴和主流烟气粒相物中正构烷烃类化合物的GC-MS分析方法,通过测定加热卷烟中正构烷烃类化合物的含量、释放量和逐口释放量,研究了正构烷烃类化合物在加热卷烟中的转移行为。结果表明:1)13种正构烷烃类化合物主流烟气粒相转移率为0~53.5%、滤嘴截留率为12.6%~50.0%、烟支持留率为0.2%~35.4%、烟芯残留率为6.4%~29.3%、散失率为0.6%~81.5%;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及沸点升高,正构烷烃类化合物主流烟气粒相物转移率、滤嘴截留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烟芯残留率逐渐升高,烟支持留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烟支持留率和滤嘴截留率与化合物沸点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2)正构烷烃类化合物随抽吸口数增多,其逐口释放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但释放量最大值出现的口序不一致,化合物沸点越低,其释放量最大值出现的口序越早。3)正构烷烃类化合物逐口释放量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28~0.44,十三烷(沸点235℃)和十四烷(沸点254℃)的逐口释放量变异系数较小,逐口释放稳定性较好。综合正构烷烃类化合物在加热卷烟中的烟支持留率、主流烟气粒相物转移率、逐口释放稳定性等评价数据,提出了适用于加热卷烟的添加剂沸点范围为250℃左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正构烷烃类化合物 释放规律 逐口释放稳定性 转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配方模块价值计量分析模型研究
13
作者 王林 左平聪 +3 位作者 闫铁军 管雨涵 周平 吴庆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90-194,238,共6页
针对传统配方模块质量评价方法存在主观性、盲目性等缺点,以及其所造成的配方模块质量与其实际生产、使用存在较大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生产数据的配方模块价值计算方案,挖掘由配方模块实际使用情况衡量配方模块价值与配方模块质量... 针对传统配方模块质量评价方法存在主观性、盲目性等缺点,以及其所造成的配方模块质量与其实际生产、使用存在较大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生产数据的配方模块价值计算方案,挖掘由配方模块实际使用情况衡量配方模块价值与配方模块质量的关系,以该方案计算结果作为表征配方模块综合质量的指标,并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和统计分析方法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感官指标(香气、烟气、味感、香型)与档次显著正相关,化学指标(烟碱CV、糖碱比)与档次无显著相关性,档次作为配方模块质量的评估方案太过主观。而配方模块价值与感官指标、化学指标均显著相关,说明配方模块价值是结合了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的综合体现,因此更适合用来代表配方模块的质量;配方模块价值计算方案充分考虑了卷烟实际生产运作的特点,更加贴合生产实际,能够更好地为卷烟配方模块的生产和使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配方模块 价值评价 历史生产数据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替代性的SOM神经网络卷烟配方模块分类方法研究
14
作者 王林 左平聪 +3 位作者 管雨涵 朱咏琦 周红审 吴庆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64-170,共7页
为了提高模块替代决策效率和整个卷烟制造系统柔性与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替代度的SOM神经网络模型对卷烟配方模块进行分类,并与历史替代统计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替代度能较好地衡量模块间的替代程度,替代度越大,每个类别中的各... 为了提高模块替代决策效率和整个卷烟制造系统柔性与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替代度的SOM神经网络模型对卷烟配方模块进行分类,并与历史替代统计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替代度能较好地衡量模块间的替代程度,替代度越大,每个类别中的各项质量指标一致性越强,模块质量越相似,越推荐进行相互替代;在以不同替代度标准取值对卷烟配方模块进行分类时,替代度标准值越大,分类越细,选择替代度标准值为3.06作为卷烟配方模块强替代性的标准进行分类时是最合适的,此时每个类别中卷烟配方模块质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基于替代度的SOM神经网络分类结果显示,发生类内替代的比例明显优于一般SOM神经网络算法、两阶段聚类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当替代度标准值为3.06时,类内相互替代率可达95.39%,而类间替代率不足5.00%,相同类别模块替代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配方模块分类 替代度 SO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白肋烟浸膏的发酵法制备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庞登红 王娜 +2 位作者 熊国玺 王萍 周湘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701-706,共6页
利用生物技术开发一种有特色的白肋烟浸膏,开展了酿酒酵母HHL-1处理白肋烟叶制备白肋烟浸膏的工艺研究,优化了乙酸添加量、葡萄糖添加量、酿酒酵母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优化条件为:乙酸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02%,葡萄糖添加量... 利用生物技术开发一种有特色的白肋烟浸膏,开展了酿酒酵母HHL-1处理白肋烟叶制备白肋烟浸膏的工艺研究,优化了乙酸添加量、葡萄糖添加量、酿酒酵母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优化条件为:乙酸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02%,葡萄糖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0%,发酵温度为26℃,发酵时间为7 d。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一共鉴定出26种香气成分,其中有5种是特色白肋烟浸膏影响卷烟品质的关键香气成分,分别是2-(1-甲基-2-吡啶基)-吡啶(尼古丁)58.234 mg/kg,降茄二酮0.129 mg/kg,新植二烯0.152 mg/kg,肉豆蔻酸0.239 mg/kg,硬脂酸0.154 mg/kg。特色白肋烟浸膏在3元‘红金龙’、5元‘红金龙’、10元‘红金龙’、17元‘黄鹤楼’均有增加烟草本香、增加烟气浓度、增加劲头和细腻柔和烟气的作用,可以作为4种卷烟的烟用添加剂,且其添加量(质量分数)在0.05%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HHL-1 特色白肋烟浸膏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处理对烟用BOPP膜上机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文婷 杨凯诺 +5 位作者 李文璟 褚玮 李陈巧 王波 吕彩虹 刘兴海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61,共9页
作为包装膜,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已广泛应用于卷烟包装领域中。本研究通过设置标准环境和4种非标准环境,对不同型号的烟用BOPP膜进行了详细的处理研究,明确了环境温湿度对BOPP包装膜包括摩擦性能、热封性能、热收缩性能和力学性能4种... 作为包装膜,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已广泛应用于卷烟包装领域中。本研究通过设置标准环境和4种非标准环境,对不同型号的烟用BOPP膜进行了详细的处理研究,明确了环境温湿度对BOPP包装膜包括摩擦性能、热封性能、热收缩性能和力学性能4种上机适应性的影响趋势。通过理论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验证了烟用BOPP膜在异常温湿度下性能的劣化机制。结果表明,烟用BOPP膜上机适应性均受环境温湿度影响较大。因此,在储存和运输环节应尽量避免异常温湿度,并在性能检测和上机卷接包前进行标准环境的稳定处理。本研究对于企业提高效率和质量控制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 上机适应性 温湿度处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品质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加热卷烟用烟叶原料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兴乐 杨俊鹏 +5 位作者 张敦铁 王昊 高颂 闫铁军 庄虎 刘磊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9,共8页
为提升加热卷烟产品品质及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感官品质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加热卷烟用烟叶原料评价方法。首先计算烟叶原料与基准样品感官品质的相似度,其次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烟叶原料常规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关联关系,再次基于隶属度... 为提升加热卷烟产品品质及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感官品质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加热卷烟用烟叶原料评价方法。首先计算烟叶原料与基准样品感官品质的相似度,其次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烟叶原料常规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关联关系,再次基于隶属度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烟叶原料的适宜性,最后通过重复性实验和分类实验验证该方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总氮、烟碱与感官评价各指标的关联度相对较大,两糖差与感官评价各指标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可将总氮、烟碱作为加热卷烟烟叶原料评价时的主要关注指标;该评价方法可将22种烟叶原料样品划分为加热卷烟导向型烟叶模块、辅助型烟叶模块和主体型烟叶模块,且其一致性较好、分类较准确,能够应用于配方设计及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烟叶原料 感官品质 常规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粘连烟丝识别方法
18
作者 张伟伟 姬远鹏 +5 位作者 元春波 王君婷 齐晓任 张卫正 李萌 饶智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为精准识别并高效分割粘连烟丝,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掩码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ask R-CNN)的粘连烟丝识别方法。首先,采集粘连烟丝图像,通过图像增强操作将数据集扩充到训练模型所需的样本数量;其次,在Mask R-CNN模型的基础上对训练样本... 为精准识别并高效分割粘连烟丝,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掩码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ask R-CNN)的粘连烟丝识别方法。首先,采集粘连烟丝图像,通过图像增强操作将数据集扩充到训练模型所需的样本数量;其次,在Mask R-CNN模型的基础上对训练样本中的粘连烟丝图像进行边缘特征提取、分形特征提取,获得更清晰、连续的图像边缘特征信息和纹理特征信息;再次,将原始特征、边缘特征、分形特征进行融合以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丰富底层特征;最后,通过引入混合注意力机制关注特征图的通道和空间维度,从而提高粘连烟丝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模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识别方法的平均交并比(Avg.MIoU)为85.29%,类别平均像素准确率(Avg.MPA)为84.33%,其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分割出单根烟丝,识别效果优于Mask R-CNN和DeepLabV3+模型识别方法,可为后续烟丝宽度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烟丝 改进Mask R-CNN模型 边缘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混合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樊烟区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2
19
作者 闫铁军 吴风光 +3 位作者 毛福利 何结望 许自成 王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200-203,共4页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等间距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襄樊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对262个土壤样品的9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累计贡献率≥90%的原则提取6个主成分,并求得土壤样品6个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聚...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等间距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襄樊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对262个土壤样品的9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累计贡献率≥90%的原则提取6个主成分,并求得土壤样品6个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以主成分综合得分为聚类指标,采用等间距法将262个样品聚为4类。其中,第Ⅰ类土壤综合肥力高,其综合得分≥0.5;第Ⅱ类土壤综合肥力较高,其综合得分为0.0~0.5;第Ⅲ类土壤综合肥力中等,其综合得分为-0.5~0.0;第IV类土壤综合肥力较低,其综合得分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樊烟区 土壤养分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构建和实践 被引量:27
20
作者 何结望 李琳 +3 位作者 吴风光 闫铁军 王海明 秦志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43-46,53,共5页
为建立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标准,对我国20家打叶复烤企业片烟样品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片烟质量代表性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并选择了适宜评价对象及标准的方法。构建了片烟质量均匀性变异系数法评价模型... 为建立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标准,对我国20家打叶复烤企业片烟样品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片烟质量代表性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并选择了适宜评价对象及标准的方法。构建了片烟质量均匀性变异系数法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法适宜作为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标准并可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片烟质量 均匀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