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p38MAPK、NF-κB与HO-1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詹丽英 李文澜 +1 位作者 柯伟 夏中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0-1795,共6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相互关系。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或生理盐水组(NS组)、内毒素组(LPS组)、血红素氧合酶-1... 目的:探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相互关系。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或生理盐水组(NS组)、内毒素组(LPS组)、血红素氧合酶-1诱导剂血晶素+内毒素组(Hemin+LPS组)、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剂锌原卟啉IX+内毒素组(ZnPPIX+LPS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内毒素组(SB+LPS组)。气管内滴注LPS或NS6h后检测动脉血气,右肺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右肺上叶肺组织湿/干重比;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右肺下叶p38MAPK、NF-κB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右肺中叶HO-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Hemin+LPS组、SB+LPS组、ZnPPIX+LPS组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增加(P<0.05),BALF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动脉血PaO2、PaCO2和HCO3-显著下降(P<0.05),肺组织p38MAPK、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HO-1强阳性表达(P<0.01或P<0.05);与LPS组比较,Hemin+LPS组、SB+LPS组肺组织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p38MAPK、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HO-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ZnPPIX+LPS组恰好相反;Hemin+LPS组、SB+LPS组之间动脉血PaO2、PaCO2和HCO3-,BALF中性粒细胞比、蛋白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肺组织p38MAPK/NF-κB及HO-1蛋白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ZnPPIX+LPS组肺组织损伤最重,LPS组次之,Hemin+LPS组和SB+LPS组最轻。结论: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p38MAPK/NF-κB与HO-1相互抑制,各自独立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p38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 NF-ΚB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喜才 王艳辉 +1 位作者 王文辉 彭小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16-217,220,共3页
目的 了解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方法 选用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每... 目的 了解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方法 选用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给予对照组患者低分子右旋糖酐。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患者此两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3.4%,对照组为36%(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68%(P<0.01)。结论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他能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使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即实验室所获得数据的改变与临床症状改善是同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死 静脉滴注 低分子右旋糖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缺血后处理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文澜 柯伟 +1 位作者 胡刚 刘先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699-1701,共3页
目的:探讨后处理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中对血清-氧化氮(NO)及-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对照组,建立肾I/R模型;Ⅲ组为实验组(即后处理模型),建立... 目的:探讨后处理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中对血清-氧化氮(NO)及-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对照组,建立肾I/R模型;Ⅲ组为实验组(即后处理模型),建立缺血模型,于缺血后再灌注前行反复多次的短暂再灌注及停灌注作后处理,Ⅲ组再灌注2min停灌注2min,反复3次。于24h测定大鼠血清NO、NOS、BUN、Scr的浓度以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Ⅰ、Ⅲ组比较,Ⅱ组NO、NOS明显升高(P<0.01)。Ⅰ组和Ⅲ组Scr、BUN较Ⅱ组明显降低(P<0.01)。Ⅰ组肾组织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Ⅱ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和坏死,肾小管管腔扩张,内见管型和坏死脱落细胞,管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Ⅲ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Ⅱ组。结论:后处理抑制NO、NOS的产生而发挥对肾I/R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脑及桥脑外髓鞘溶解症4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何静杰 杜敏 +1 位作者 朱镛连 徐建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8期667-668,共2页
目的探讨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病因、诊断和康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PM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均表现为假性延髓麻痹、肌张力增高;3例有意识不清;2例发生在低钠血症被快速纠正之后;1例发生在高钠血症被快速纠正之后。4例均经头颅... 目的探讨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病因、诊断和康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PM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均表现为假性延髓麻痹、肌张力增高;3例有意识不清;2例发生在低钠血症被快速纠正之后;1例发生在高钠血症被快速纠正之后。4例均经头颅MRI检查显示桥脑脱髓鞘病灶,其中3例同时显示脑干外病灶。4例预后均良好。结论低钠血症被快速纠正是CPM的常见原因,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 磁共振成像(MRI)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稀释治疗血管性耳鸣22例
5
作者 李文澜 柯伟 +1 位作者 邓小容 张海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155-4156,共2页
我科2005—2007年采用血液稀释治疗耳鸣2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符合血管源性耳鸣诊断诊断标准:(1)主诉一侧或双侧搏动性耳鸣。声音节奏与脉搏一致;(2)部分可在头部如外耳道、颞部、... 我科2005—2007年采用血液稀释治疗耳鸣2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符合血管源性耳鸣诊断诊断标准:(1)主诉一侧或双侧搏动性耳鸣。声音节奏与脉搏一致;(2)部分可在头部如外耳道、颞部、眶部、耳后或颈部闻及血管杂音,如婴儿啼哭声、火车鸣笛或吹风样杂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治疗 血管性耳鸣 血管杂音 搏动性耳鸣 临床资料 血管源性 外耳道 啼哭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致顽固性低血压1例
6
作者 李文澜 柯伟 葛林通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800-800,共1页
关键词 双氢麦角毒碱 甲磺酸 低血压 顽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文军 李军 +2 位作者 彭小祥 万跃 林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528-532,共5页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局部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纳入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6例,对其中40例符合手术标准的中重度狭窄患者行CAS.术后3 d,1、3...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局部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纳入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6例,对其中40例符合手术标准的中重度狭窄患者行CAS.术后3 d,1、3、6、12及24个月应用CDFI检测支架近心段、中段、远心段的内径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并与DSA结果相比较.CAS后≥6个月,PSV≥155 cm/s的患者立即复查DSA,PSV正常的患者6个月后复查DSA.结果 ①40例CAS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2.5%)死亡,2例失访,37例获得24个月随访,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为50%~69%),再狭窄发生率为2.7%.②CAS后各时间点支架中段内径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后随时间延长,支架各段内径均逐渐增加,术后1~3个月增幅最明显,6、12及24个月支架各段内径与前一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支架形态渐趋稳定.③CAS后各时间点支架各段PSV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均在正常范围内.④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的76例患者,两种方法诊断狭窄程度符合的有74例,其中2例DSA诊断为重度狭窄,CDFI诊断1例为中度狭窄,1例为闭塞.符合率为97.4%.术后≥6个月,共20例行DSA检查,CDFI与DSA均显示为轻度狭窄的有19例,中度狭窄的有1例.符合率为100%.结论 应用CDFI动态监测CAS后支架各段管径及血流的改变,有助于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与DSA比较,其检查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后急性血栓形成的预防及干预研究——附3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彭小祥 吉训明 +2 位作者 李慎 朱凤水 凌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6,120,共4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内科保守治疗常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血管成形术已成为低灌注性缺血性颅内脑血管病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之一.该手术安全性和血管远期通畅性已逐步得到认可.颅内出血和血栓形成目前已成为血管成形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内科保守治疗常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血管成形术已成为低灌注性缺血性颅内脑血管病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之一.该手术安全性和血管远期通畅性已逐步得到认可.颅内出血和血栓形成目前已成为血管成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冠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1%[1],而颅内血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后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颅内血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后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降低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血管成形术治疗低灌注性缺血性颅内脑血管病的安全性.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介入中心行脑梗塞急诊动脉溶栓及血管成形术33例,共发生3例血管再次急性闭塞,占0.91%.现将3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栓形成 颅内血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支架置人术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柯伟 焦力群 +1 位作者 李文澜 邓小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85-188,共4页
目的在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良事件及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狭窄率≥70%)成功完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治疗组:口服用阿托... 目的在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良事件及血脂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狭窄率≥70%)成功完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治疗组:口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氯吡格雷75 mg+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对照组: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支架置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两组的各阶段新发的不良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再狭窄、再次介入治疗)。并检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1个月时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外,其余各时间点治疗组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7);而C-反应蛋白术后较术前升高,至12个月时低于术前;治疗组术后血脂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地预防支架置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阿托伐他汀可使患者术后的血脂和C-反应蛋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支架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回收支架尺寸对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东 郝永岗 +10 位作者 资文杰 王怀明 郑德泉 李华 涂明义 万跃 金平 肖国栋 熊云云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4期350-362,共13页
目的在临床中,支架直径是影响血管内治疗的一个重要变量,但有关不同尺寸取栓支架选择的共识指南尚未建立。本研究在于探讨不同直径Solitaire可回收支架对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血管内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登... 目的在临床中,支架直径是影响血管内治疗的一个重要变量,但有关不同尺寸取栓支架选择的共识指南尚未建立。本研究在于探讨不同直径Solitaire可回收支架对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血管内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总共纳入628例使用Solitaire可回收支架进行急诊取栓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其中256例使用直径6 mm Solitaire可回收支架,372例使用4 mm支架。使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方法对2种不同直径取栓支架组的患者进行匹配。血管开通率的评估使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 TICI)分级,90 d预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同时记录症状性出血及院内死亡率。结果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 mm和4 mm两组支架患者比较,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血管闭塞患者中,使用4 mm装置的患者血管开通率更高(P=0.021),用时更短(P=0.002),取栓次数更少(P=0.025)。对该部分患者术中血管开通率进行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小尺寸支架[比值比(odds ratio,OR)3.21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29~9.162,P=0.029]以及倾向性得分(OR 52.84,95%CI 3.468~805.018,P=0.004)是成功开通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Solitaire可回收支架的尺寸对血管内治疗结果有影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使用小直径尺寸的支架具有更高的开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可回收支架 血管开通 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晋 葛林通 +1 位作者 董登贤 廖亚玲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278-280,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低分子肝素治疗 疗效观察 2002年7月 相对分子质量 低分子肝素钙 凝血因子Ⅲ 凝血因子X 2004年 凝血酶原 连锁反应 血液凝固 有效方法 抗凝治疗 中山医院 激活物 外源性 国内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小容 刘玲 胡小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3-584,共2页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评价两种方法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78例患者722条血管进行TCD和DSA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C...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评价两种方法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78例患者722条血管进行TCD和DSA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是89.2%,特异性达98.2%,假阳性是10.0%,假阴性是2.0%。TCD和DSA显示重度狭窄、闭塞基本一致,对于轻、中度狭窄DSA阳性率会更高些。结论:TCD和DSA具有互补性,是检测动脉狭窄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9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小容 胡小红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片10.5 mg)2片,早上顿服;对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总分≥2... 目的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7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片10.5 mg)2片,早上顿服;对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总分≥21分的患者,则每天中午加服1片,治疗6周;对照组给予盐酸阿米替林25 mg.d-1,分早晚两次口服,治疗6周。同时采用HAMD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在第2周就开始明显改善,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HAMD评分在治疗第4,6周进一步明显降低(P<0.05),且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6周后有效率为97.44%,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以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阿米替林 脑卒中后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超声检测参数的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军 刘刚 彭小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246-250,共5页
目的通过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狭窄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测量参数进行判别和主成分分析,完善判别方法。方法以华扬等提出的测量参数为标准,对86例ICA轻度狭窄和93例ICA中、重度狭窄患者进行CDFI常规检测,ICA... 目的通过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狭窄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测量参数进行判别和主成分分析,完善判别方法。方法以华扬等提出的测量参数为标准,对86例ICA轻度狭窄和93例ICA中、重度狭窄患者进行CDFI常规检测,ICA中、重度狭窄患者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证实。应用判别分析(Fisher差别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CDFI测量的颈内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ICA)、颈内动脉狭窄段舒张期峰值流速(EDVICA)和PSVICA/颈内动脉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DIS)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推导函数式。结果①轻、中、重度狭窄的Fisher线性判别函数式分别为:Y1=0.105×PSVICA+0.142×EDVICA+1.247×PSVICA/PSVDIS-10.769;Y2=0.022×PSVICA+0.411×EDVICA+12.552×PSVICA/PSVDIS-36.773;Y3=0.145×PSVICA+0.560×EDVICA+14.018×PSVICA/PSVDIS-88.392。②由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轻、中、重度狭窄得分综合评价函数式分别为:f1=0.017291×PSVICA+0.016535×EDVICA+3.626682×PSVICA/PSVDIS-7.225329;f2=0.005747×PSVICA+0.040419×EDVICA+0.506257×PSVICA/PSVDIS-5.675821;f3=0.006775×PSVICA+0.030777×EDVICA+0.446399×PSVICA/PSVDIS-7.842303。③主成分分析判别狭窄程度临界值,轻度以下为f1<1.89;中度为f1>1.89,同时f3<-1.7;重度为f3>-1.71。临界值判断与DSA的符合率达98.9%。结论不断完善的CDFI检测方法是检查ICA狭窄重要、快捷的手段。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利用临界值判断,与DSA的符合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颈动脉狭窄 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杜敏 姜亚平 林力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5期415-416,共2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300例分为对照组(不服用阿司匹林)、低剂量组(服用阿司匹林,75mg·d1)和高剂量组(服用阿司匹林,150mg·d1)各100例,随访...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300例分为对照组(不服用阿司匹林)、低剂量组(服用阿司匹林,75mg·d1)和高剂量组(服用阿司匹林,150mg·d1)各100例,随访观察3组患者服药2a内脑梗死的病情变化。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随访的2a中,分别发生症状性脑梗死23,16,19例。症状性脑梗死致死亡各3例。两给药组与对照组疗效均差异无显著性,两给药组之间疗效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司匹林75和150mg·d1不能降低无症状性脑梗死伴心房纤颤患者进展为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梗死 无症状性 心房纤颤 脑梗死 症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