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抗幽门螺杆菌黏附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新悦 黄超群 吕文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6-2241,共6页
幽门螺杆菌在全世界的感染率居高不下,早期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关重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要任务是抗黏附,中医药抗黏附靶点多样,优势明显。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机制主要有酸适应、黏附素与受体结合及胃内微生态改变。中医药抗黏附... 幽门螺杆菌在全世界的感染率居高不下,早期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关重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要任务是抗黏附,中医药抗黏附靶点多样,优势明显。幽门螺杆菌的黏附机制主要有酸适应、黏附素与受体结合及胃内微生态改变。中医药抗黏附的作用机制可分为构建胃黏膜屏障、抑制幽门螺杆菌黏附素表达及改变幽门螺杆菌生存环境的直接抗黏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间接抗黏附。现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抗幽门螺杆菌黏附的药效机制,旨在为幽门螺杆菌黏附机制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幽门螺杆菌 黏附 药效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肝再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瀚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7-1931,共5页
中医药调控肝再生是提升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肝脏病证及其相关病证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生机学说"、"肝主生发"等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创新是中医药调控肝再生的理论基础,"髓生肝"的生理机制、&qu... 中医药调控肝再生是提升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肝脏病证及其相关病证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生机学说"、"肝主生发"等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创新是中医药调控肝再生的理论基础,"髓生肝"的生理机制、"髓失生肝"的病理机制及"补肾生髓成肝"的疗效机制是中医药调控肝再生的生物学基础,"补肾生髓成肝"治疗肝脏病证的循证医学证据是临床推广应用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肝硬化 肝衰竭 肝癌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相关信号通路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成 叶远航 +3 位作者 盛国光 李晓东 郑岚 柯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778-1783,1788,共7页
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了解肺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进一步研究肺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的新靶点以及新药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研究表明,已知肺炎的发生发展与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中医药调控肺炎相... 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了解肺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对进一步研究肺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的新靶点以及新药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研究表明,已知肺炎的发生发展与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中医药调控肺炎相关信号通路有着独特的优势,且中药、药对、中药复方及其活性成分和中成药具有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发挥药效以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现对肺炎相关信号通路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肺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后续临床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提供精准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肺炎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研究的必然与偶然统一于或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瀚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99-1802,共4页
或然性的现代思维方式统一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是指导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正确哲学思维,珍惜偶然,追求必然,接受或然。反对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去研究发展中医药或主张废除消灭中医药的学术思潮犯了片面必然性、片面偶然性... 或然性的现代思维方式统一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是指导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正确哲学思维,珍惜偶然,追求必然,接受或然。反对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去研究发展中医药或主张废除消灭中医药的学术思潮犯了片面必然性、片面偶然性和抽象统一的哲学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研究 必然性 偶然性 或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吕春兰 丁志红 +2 位作者 杭国琴 许云 陈莹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了解2013年度中医院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对2013年1—12月培养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医院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共1 401株,居首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81株,占27... 目的了解2013年度中医院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对2013年1—12月培养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医院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共1 401株,居首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81株,占27.2%;余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311株,占22.2%;铜绿假单胞菌249株,占17.8%;鲍曼不动杆菌194株,占13.8%;肠杆菌属114株,占8.1%。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对高。未检出耐亚胺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该研究中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为45.4%,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为42.1%;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多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了解中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医师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中医医院连续3年女性生殖系统感染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 被引量:3
6
作者 丁志红 吕春兰 苏大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736-738,共3页
目的了解某中医医院女性生殖系统解脲脲原体(Uu)感染患者连续3年的耐药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对该中医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皮肤性病科和妇科门诊及住院女性患者送检的白带及宫颈分泌物标本分离的Uu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某中医医院女性生殖系统解脲脲原体(Uu)感染患者连续3年的耐药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对该中医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皮肤性病科和妇科门诊及住院女性患者送检的白带及宫颈分泌物标本分离的Uu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Uu 327株,其3年耐药率,除多西环素(5.23%-6.12%)和交沙霉素(0-1.96%)较低外,其余抗菌药物均稍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u对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司帕沙星的耐药率(42.11%-61.40%)较高,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的耐药率(0-13.07%)较低,多药耐药现象较严重。结论该中医医院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分离的Uu耐药性较高。掌握Uu耐药现状和变化趋势,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殖系统感染 解脲脲原体 耐药变迁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中医医院临床分离革兰阳性球菌的分布与耐药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吕春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1-754,共4页
目的了解2014年度医院分离革兰阳性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湖北襄阳市中医医院2014年1-12月細菌培养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及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分离革兰阳性球菌75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 目的了解2014年度医院分离革兰阳性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湖北襄阳市中医医院2014年1-12月細菌培养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及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分离革兰阳性球菌75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均分离自血液和无菌体液)和肠球菌属居前3位,检出率分别是44.5%,30.8%和16.2%。MRSA检出率为36.5%,MRCNS的检出率为59.3%。MSSA、MSCNS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MRSA、MRCNS多表现为多重耐药,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对磷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MRSA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低于MSSA,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肠球菌属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检出肺炎链球菌48株,按非脑膜炎株折点判读,其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为2.1%。结论加强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监测,掌握其耐药特点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革兰阳性球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中医湿证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夏冰清 曾萍 +1 位作者 曾子浩 杨小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621,共11页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湿证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PLGC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湿证类型进行分组,分析社会人口...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湿证分布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PLGC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湿证类型进行分组,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疾病情况对不同湿证类型PLGC患者的影响,并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197例患者,其中非湿证35人、湿热证30人、脾湿证87人、风湿证17人、存在湿证兼夹者28人。对非湿证、湿热证、风湿证、脾湿证4组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是否忧郁、饮食习惯、食量、有无吸烟史、是否熬夜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提示多忧郁、有吸烟史是湿热证的独立影响因素,熬夜是脾湿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湿证广泛存在于PLGC患者中,多忧郁、有吸烟史可独立影响PLGC湿热证,熬夜可独立影响PLGC脾湿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湿证 流行病学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解读
9
作者 徐丽 张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共5页
2024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聚焦冠状动脉心外膜大血管和心脏微血管,将微血管病变纳入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CCS)定义,并提出了可疑CCS诊断的4步管理方法,诊断流程更加细化。同时对长期治疗... 2024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聚焦冠状动脉心外膜大血管和心脏微血管,将微血管病变纳入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CCS)定义,并提出了可疑CCS诊断的4步管理方法,诊断流程更加细化。同时对长期治疗做出了具体推荐,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全面且精准地识别和管理C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心脏病学会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吕春兰 丁志红 +3 位作者 杭国琴 许云 郝爱军 陈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感染和细菌多重耐药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院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489株MDRO,其中... 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感染和细菌多重耐药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院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489株MDRO,其中大肠埃希菌占24.54%,鲍曼不动杆菌占20.25%,大多数MDRO仅对1种或几种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MDRO在医院分离率较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病区消毒隔离对控制MDRO在医院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的中医治疗与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瀚旻 严永祥 程思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055-2057,共3页
概括总结了近些年来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形成病因是"邪毒内犯",病机为"本虚标实,升降失调"的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病因病机认识。建立"邪毒"(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及强度,病理... 概括总结了近些年来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形成病因是"邪毒内犯",病机为"本虚标实,升降失调"的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病因病机认识。建立"邪毒"(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及强度,病理损害的类型和程度作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客观量化指标及标准,极大地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疗效判断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现代药理实验结果和初步的循证医学证据是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 被引量:22
12
作者 汪受传 赵霞 +19 位作者 王有鹏 冯晓纯 秦艳虹 薛征 吴力群 赵琼 宋桂华 李敏 张雪荣 徐玲 杨燕 赵鋆 李岚 孙香娟 吴泽湘 孙洮玉 廖颖钊 李辉 单祎文 朱子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2,共8页
在完成文献检索评级、综述总结撰写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及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步骤形成《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修订内容主要包含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等,... 在完成文献检索评级、综述总结撰写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及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步骤形成《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修订内容主要包含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等,旨在突出临床实用性,为合理、规范应用中医药进行儿童鼻鼽防治提供关键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儿童 鼻鼽 诊疗指南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朴饮加味方抑制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1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13
作者 毛宁锋 黄超群 +1 位作者 吕文亮 胡运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23-1929,共7页
目的:探讨连朴饮加味方(连朴饮方)及其联合疗法对多重耐药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GES-1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阿莫西... 目的:探讨连朴饮加味方(连朴饮方)及其联合疗法对多重耐药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GES-1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疗法组(连朴饮+四联药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体外接种耐药Hp,建立耐药Hp感染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细胞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荧光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TGF-β_(1)、Smad2、p-Smad2的表达。将GES-1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抑制剂组、联合疗法组、联合疗法+抑制剂组,免疫荧光法检测E-cadherin蛋白荧光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联合疗法组细胞炎症介质水平低(P<0.05),其中联合疗法组细胞炎症介质水平最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连朴饮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TGF-β_(1)、p-Smad2蛋白表达低(P<0.05);四联疗法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Vimentin、TGF-β_(1)、p-Smad2蛋白表达低(P<0.05);联合疗法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Vimentin、TGF-β_(1)、Smad2、p-Smad2蛋白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联合疗法组、联合疗法组+抑制剂组细胞E-cadherin蛋白免疫荧光强度高(P<0.01),联合疗法组+抑制剂组细胞E-cadherin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最高。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联合疗法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蛋白表达低(P<0.05);联合疗法组+抑制剂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低(P<0.01,P<0.05)。结论:连朴饮方及其联合疗法能够逆转多重耐药Hp感染GES-1导致的EMT进展,降低炎-癌转化风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_(1)/smad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幽门螺杆菌 炎癌转化 连朴饮加味方 联合疗法 胃黏膜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内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14
作者 毛静 陈志伍 +2 位作者 吴松 张艳琳 姜朵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55-1761,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即刻影响及针刺10 min时心尖血清中P物质含量变化。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组和太渊组,每组10只。采用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建...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即刻影响及针刺10 min时心尖血清中P物质含量变化。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组和太渊组,每组10只。采用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建立IBS-D模型大鼠,正常组给予常规喂养。内关组大鼠给予针刺双侧“内关”穴,15 min;太渊组给予针刺双侧“太渊”穴,15 min,模型组给予同样的抓取固定,不做治疗。采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记录每组大鼠造模前,针刺前5 min,针刺5、10、15 min以及取针后10、20 min的HRV相关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针刺10 min时各组大鼠心尖血清中P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HRV相关成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太渊组比较,内关组HRV相关成分均降低更多(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与太渊组心尖血清中P物质含量均降低(P<0.01,P<0.05)。结论:针刺“内关”可改善IBS-D模型大鼠的HRV,恢复自主神经的不平衡性,其作用机制与增强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其中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可能与血清P物质的含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内关 心神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心率变异性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korin环指蛋白3参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分子作用机制
15
作者 陈子琴 张雪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提前启动,而该轴由来自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GnRH)调控,GnRH分泌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 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提前启动,而该轴由来自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GnRH)调控,GnRH分泌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导致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青春期启动的时间受到营养、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在致病基因的研究中,Makorin环指蛋白3(makorin ring finger protein 3,MKRN3)、lin-28同系物A和Delta-like 1同源物等基因的功能缺失性突变,均可导致青春发育期启动时间提前,其中MKRN3的功能丧失突变是家族性CPP最常见的单基因病因之一。自2013年首次在5个CPP家族中鉴定出MKRN 3突变以来,MKRN3在青春期中的作用逐渐被发现。MKRN3属于E3泛素连接酶家族成员,在多种真核生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MKRN3可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发挥作用来抑制GnRH活性。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了MKRN3在CPP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揭示了多种与MKRN3相互作用的基因及蛋白质,利如MKRN3能抑制KISS1和TAC3活性,从而影响kisspeptin和神经激肽B表达以调控GnRH分泌;MKRN3还能通过泛素化PABPC1抑制GNRH 1 mRNA翻译;另外,还有MBD3、IGF2BP1及NPTX1等靶点,它们均在MKRN3下游参与GnRH调控过程。在MKRN 3上游,miR-30能与MKRN 3基因3′-非翻译区的3个位点结合,从而阻断MKRN 3转录。本文综述了MKRN3在CP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CPP的发病机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KRN3分子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Makorin环指蛋白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态靶结合辨治水停瘀阻型盐敏感性高血压
16
作者 刘馥溧 巴元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7-490,共4页
基于仝小林院士所创“态靶辨证”这一特色理论,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SSHT)的发病机制及辨治思路。认为“水饮内停,瘀血阻络”为SSHT的核心病机,与现代医学的SSHT水钠潴留及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病机制相吻合。在中医学宏观辨证识态的基础上,... 基于仝小林院士所创“态靶辨证”这一特色理论,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SSHT)的发病机制及辨治思路。认为“水饮内停,瘀血阻络”为SSHT的核心病机,与现代医学的SSHT水钠潴留及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病机制相吻合。在中医学宏观辨证识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微观辨病定靶,提出以“水停瘀阻”为态,“眩晕、水肿、高血压、一氧化氮(NO)减少”为靶,以五苓散为靶方通阳化气、利水蠲饮,茺蔚子、丹参、泽兰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为靶药,化气行水、活血通脉,态靶同调,实现除因降压、辨证降压、对症降压,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SSHT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靶结合 盐敏感性高血压 水停瘀阻 靶药 五苓散 茺蔚子 丹参 泽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17
作者 陈晓莹 王向荣 +4 位作者 肖强兵 陈希 孙晶 贺董兵 吴彤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13,33,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方案用于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及专家函询,构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方案。2024年7-9月选取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方案用于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及专家函询,构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方案。2024年7-9月选取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奥塔戈和八段锦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共干预12周。结果对照组21例及观察组20例患者完成研究。训练后,观察组双重任务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步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静态平衡、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ABC平衡信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有利于改善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步态与动态平衡能力,减轻跌倒害怕程度,预防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 认知训练 运动训练 步态 平衡能力 跌倒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ERK1/2通路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源 姚硕 +1 位作者 段超 丁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45-174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方法前瞻性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阳虚衰证、气滞血瘀证4个证型,所有患者均检测组织ERK1/2 mRNA和ERK1/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不同证型患者ERK1/2表达差异。结果120例患者的中医证型中肝肾阴虚型占比较高,其次为脾肾阳虚型、肾阳虚型,血瘀气滞型占比最低,男性多为肾阳虚型,女性多为肾阴虚型,气滞血型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其他证型(P<0.05);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L 2~4、股骨颈、转子区、Wards区骨密度值比较,血瘀气滞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ERK1/2 mRNA、ERK1/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血瘀气滞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的L 2~4、股骨颈、转子区、Wards区骨密度平均值与ERK1 mRNA、ERK2 mRNA、ERK1蛋白、ERK2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51、0.306、0.318、0.270,P均<0.05)。结论血瘀气滞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ERK1/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肾阳虚者,肾阳虚者低于肾阴虚者,且表达水平与患者骨密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型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更新解读 被引量:6
19
作者 付烊 王俊 +1 位作者 宋羽霄 章必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1186,共6页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显著改变了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现状。为了规范和指导中国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自2020年起每年出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受到广泛好评。2024版在内容...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显著改变了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现状。为了规范和指导中国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自2020年起每年出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受到广泛好评。2024版在内容上又进行了重大更新,可归纳为“新增”“删除”“升级”“降级”和“明确”等5个关键词,具有整体更新幅度很大、免疫治疗不断前移、联合策略不断丰富、一线治疗更多选择、部分药物表现突出等特点。该文拟对2024版指南的主要更新进行逐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恶性肿瘤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金化痰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成 叶远航 +4 位作者 宁博 左婉曌 吕安淇 姜成 柯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46-2853,共8页
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源于《医学统旨》,具有清热化痰、宣降肺气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以痰热壅肺证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证明,临床上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炎、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 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源于《医学统旨》,具有清热化痰、宣降肺气的功效,临床广泛用于以痰热壅肺证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证明,临床上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炎、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力、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降低炎症反应指标等。基础研究上清金化痰汤可以通过调控自噬、调控铁代谢、提高免疫功能、抗病毒、介导各种信号通路等,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肺部损伤,来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为了使清金化痰汤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呼吸系统疾病,现从清金化痰汤的古代文献分析、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研究3方面,对其进行整理与总结,为今后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金化痰汤 呼吸系统疾病 文献研究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中医药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