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于经典、植根临床,格物明理、求实创新--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王平教授团队介绍 被引量:2
1
作者 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I0001-I0005,共5页
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学重点学科、湖北省首批优势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国家教育部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
关键词 医学研究所 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 老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临床 中医基础理论 重点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177例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状态研究及睡眠质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姚飞翔 王平 刘礼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03-3013,共11页
目的研究失眠患者中医体质状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所纳入的177例在2014年10月-2018年6月间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进行基本信息采集,中医体质辨识,建立研究数据库并完成严格核查... 目的研究失眠患者中医体质状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所纳入的177例在2014年10月-2018年6月间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进行基本信息采集,中医体质辨识,建立研究数据库并完成严格核查校对后用SPSS23.0软件进行频次分析来统计各指标的构成比,χ^(2)检验分析不同变量之间构成比的差异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来对失眠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患者以复合体质者居多,单纯体质者较少,且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的"组合"体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及"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两种"组合"。另外,九种单一体质在这177例失眠患者中出现的频率为:血瘀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阴虚体质>湿热体质>平和体质。把睡眠质量分解为"是否难入睡""、是否睡眠浅"及"是否多梦"3个层次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难入睡"与年龄、输血史及口苦症状相关,且年龄及输血史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29、4.324,P<0.05),口苦症状为保护性因素(OR值为0.375,P<0.01);"睡眠浅"与婚姻状态、夜尿情况相关,且二者皆为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253、0.243,P<0.01);"多梦"与气郁体质相关,且气郁体质为保护性因素(OR值为0.535,P=0.051)。结论广西地区失眠患者多为复合体质,尤以合并有血瘀体质的复合体质者最为常见,与睡眠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输血史""婚姻状态""气郁体质"及"婚姻状态""气郁体质"及"口苦症状""夜尿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体质 LOGISTIC回归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大补元煎防治AD的作用机制及AMPK/SIRT1信号通路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梦杰 龙清华 +3 位作者 曾楚华 刘道忠 王平 袁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2-1700,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大补元煎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动物实验验证所发现的分子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大补元煎抗AD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药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大补元煎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动物实验验证所发现的分子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分析大补元煎抗AD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药物的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AD模型小鼠给予大补元煎治疗,并验证所发现的核心通路。结果:共筛选出80个有效活性成分和107个疾病作用靶点。大补元煎治疗AD的作用靶点有95个,其中核心靶点有35个。GO富集发现主要涉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调节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发现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等。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大补元煎可减少AD小鼠的平台潜伏期,并增加小鼠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免疫组化实验(IHC)结果显示,大补元煎可增加AD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核抗原(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免疫荧光(IF)结果显示,大补元煎可抑制AD小鼠海马CA3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蛋白1(IBA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大补元煎可增加AD小鼠海马中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水平。结论:本研究探讨了大补元煎抗AD的作用机制,并发现大补元煎可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改善AD认知损伤、神经元丢失和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元煎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神辨治失眠的中医理论探赜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波 龙清华 +3 位作者 谢光璟 谭爱华 刘保延 王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3-1625,共3页
充足的睡眠是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然而失眠却是非常常见之疾病,男女老少皆可见,中医药对于失眠有着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认识,神主学说阐明睡眠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形式,突出了睡眠的中医整体观念,文章从神理论出发探析失眠的发病机理及... 充足的睡眠是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然而失眠却是非常常见之疾病,男女老少皆可见,中医药对于失眠有着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认识,神主学说阐明睡眠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形式,突出了睡眠的中医整体观念,文章从神理论出发探析失眠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平治疗老年失眠经验 被引量:9
5
作者 马哲 张书 郭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失眠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老年失眠尤与脾、肾二脏虚性病变有关。王教授认为老年失眠之实证多因肝气郁结,甚者郁而化火引起心神不安所致... 失眠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老年失眠尤与脾、肾二脏虚性病变有关。王教授认为老年失眠之实证多因肝气郁结,甚者郁而化火引起心神不安所致,治当疏肝行气或清肝泻火,佐以宁心安神;虚证多由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引起心神失守所致,治当补益心脾,滋阴清热,交通心肾,佐以养心安神。临床中以脾肾两虚及肝气郁结证多见,王教授治疗时运用补肾健脾疏肝法,佐以宁心安神之法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失眠 补肾健脾疏肝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诊疗数据的失眠症状群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凌香 李亚茹 +10 位作者 秦宇宁 邸露瑶 刘艳骄 张润顺 黄俊山 齐向华 王松龄 郭蓉娟 王平 周雪忠 李洪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635-644,共10页
目的:本研究借鉴《伤寒论》“方证相应”思想,引入国际通用的症状群概念,采用相对固定和高度概括的症状群,将证候进一步客观化,并分析比较有效人群与无效人群的失眠症状群分类及特点,可为分析挖掘失眠症状群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基于... 目的:本研究借鉴《伤寒论》“方证相应”思想,引入国际通用的症状群概念,采用相对固定和高度概括的症状群,将证候进一步客观化,并分析比较有效人群与无效人群的失眠症状群分类及特点,可为分析挖掘失眠症状群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基于真实世界失眠临床诊疗数据,严格按照疾病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消除混杂因素,筛选出有效和无效病例;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有效与无效病例的辨证论治信息进行处理,提取高质量规范化症状谱,再将高频症状导入孔明灯软件进行隐结构分析。结果:隐结构分析法可较好地实现失眠症状群的分类,为症状群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提供了相对成熟的模型和算法,不同失眠症人群具有不同的症状群分类和特点,为证候的客观化提供了依据。结论:症状群是证候的主要信息载体,用相对固定且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症状群,补充替代“证候”进行辨证论治,或许可克服辨证论治由于医师个体经验和学术流派不同而导致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群 真实世界研究 失眠症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治疗失眠的潜在分子机制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冉思邈 谭爱华 +1 位作者 石和元 丁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5-795,共11页
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治疗失眠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并通过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对相关靶点蛋白进行验证。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查询人参相关的化合物与作用靶点,并构建药物分子靶点网络;通过TTD、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失... 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治疗失眠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并通过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对相关靶点蛋白进行验证。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查询人参相关的化合物与作用靶点,并构建药物分子靶点网络;通过TTD、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失眠相关靶标,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药物和疾病之间的靶点交互网络,然后运用网络拓扑学将选取的核心靶点进行相关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蛋白进行GO生物过程的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将人参的活性成分、靶点和通络多维网络构建成关系图。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人参对失眠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提示,人参共有22个活性成分符合筛选条件,人参中的人参二醇、人参皂甙等主要活性成分能够干预失眠。疾病数据库以“insomnia”为搜索条件共收集到2653个疾病靶点。根据度(degree)值筛选出人参干预失眠的核心靶标蛋白13个,主要涉及GABRA1、IL-1β、HMOX1、HTR2A和HTR3A等。动物实验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人参中、低剂量、艾司唑仑组的GABRA1、IL-1β、HMOX1、HTR2A和HTR3A基因表达均升高(P<0.01,P<0.05),人参中剂量与艾司唑仑组,人参高剂量与模型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人参中、低剂量、艾司唑仑组的GABRA1、IL-1β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人参中剂量与艾司唑仑组,人参高剂量与模型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本研究预测人参对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失眠 人参 睡眠剥夺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寐丹干预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昼夜节律及能量代谢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汪卿 游秋云 +2 位作者 丁莉 夏婧 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73-4880,共8页
目的探讨安寐丹对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昼夜节律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75尾4月龄野生型AB系斑马鱼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褪黑素组(0.464 mg·L^(-1))、安寐丹低剂量组(0.129 g·L^(-1))、安寐丹高剂量组(0.514 g... 目的探讨安寐丹对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昼夜节律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75尾4月龄野生型AB系斑马鱼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褪黑素组(0.464 mg·L^(-1))、安寐丹低剂量组(0.129 g·L^(-1))、安寐丹高剂量组(0.514 g·L^(-1)),采用咖啡因(25 mg·L^(-1))诱导4天建立成年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以行为追踪系统监测24 h昼夜节律,T型迷宫检测斑马鱼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损害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clocka、bmal1、cry1a、per1a、per2的mRNA表达水平,定磷法检测肝脏Na^(+)-K^(+)-ATP酶、Ca^(2+)-Mg^(2+)-ATP酶及总ATP酶活力。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静止状态总计数、持续时长、覆盖距离减少,大运动状态总计数、持续时长、覆盖距离增加,24 h昼夜节律变化幅度特征降低;第1次进入EC区的时间增加(P<0.05),在EC区累计停留时间减少;中脑神经元尼氏小体减少,着色变浅;bmal1、cry1a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Na^(+)-K^(+)-ATP酶、Ca^(2+)-Mg^(2+)-ATP酶及总ATP酶活性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安寐丹增加静止状态计数(P<0.05)、减少大运动状态计数(P<0.05),恢复昼夜节律特征;缩短第1次进入EC区的时间,增加EC区的停留时间;保护神经元胞体结构,增加尼氏小体数目;降低bmal1、cry1a mRNA相对表达量(P<0.01);升高Na^(+)-K^(+)-ATP酶、Ca^(2+)-Mg^(2+)-ATP酶及总ATP酶活力(P<0.05,P<0.01),并呈现出剂量相关性。结论安寐丹可以改善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昼夜节律,其机制可能与干预bmal1、cry1a等生物钟基因,提高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总ATP酶等能量代谢酶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寐丹 斑马鱼 睡眠剥夺 昼夜节律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因与光照诱导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冉思邈 谭爱华 +1 位作者 石和元 王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2期1687-1691,共5页
目的:比较咖啡因与光照诱导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的行为学差异。方法:选取受精后5 d的斑马鱼幼鱼72尾,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咖啡因组与光照组,每组24尾,空白对照组斑马鱼正常饲养24 h,咖啡因组斑马鱼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持续暴露在咖啡因... 目的:比较咖啡因与光照诱导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的行为学差异。方法:选取受精后5 d的斑马鱼幼鱼72尾,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咖啡因组与光照组,每组24尾,空白对照组斑马鱼正常饲养24 h,咖啡因组斑马鱼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持续暴露在咖啡因浓度为200μmol/L的养鱼水中24 h,光照组斑马鱼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200 lux的光照条件持续刺激24 h。结果:光照组与咖啡因组斑马鱼头部色素沉着稍浅、卵黄囊水肿。光照组与咖啡因组斑马鱼静息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0.01)。光照组斑马鱼小运动时间显著多于咖啡因组与空白对照组(P<0.01),咖啡因组斑马鱼中运动时间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光照与咖啡因均能有效诱导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对斑马鱼表型有一定影响,但两种方式诱导的斑马鱼睡眠剥夺模型在运动形式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斑马鱼 咖啡因 光照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种蕨类植物matK基因的系统分类及分子进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哲铭 高一波 +4 位作者 任慧莹 徐波 吴思婉 彭圆 森林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2,共13页
采用“放松分子钟”模型、氨基酸位点正选择模型和分子内共进化网络估算方法,对蕨类植物Ⅱ型内含子成熟酶蛋白K(Maturase K,MATK)编码基因matK的进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matK基因在蕨类植物系统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rbcL... 采用“放松分子钟”模型、氨基酸位点正选择模型和分子内共进化网络估算方法,对蕨类植物Ⅱ型内含子成熟酶蛋白K(Maturase K,MATK)编码基因matK的进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matK基因在蕨类植物系统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rbcL基因和psaA基因联合后能显著提升系统发育树的可信度;蕨类植物MATK蛋白中存在少数曾经历正选择的位点;MATK蛋白内部有多对氨基酸位点共同构成共进化网络。在被子植物兴起环境改变后,MATK蛋白部分位点发生适应性进化,通过位点间共进化网络协同作用方式提升蕨类植物对新光合环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阴地蕨属 MATK基因 适应性进化 共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冻干粉针对缺血性脑水肿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丽媛 王平 +2 位作者 谭爱华 石爱华 游秋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85-2487,共3页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冻干粉对缺血性脑水肿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制备小鼠脑缺血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七叶皂苷钠组。七叶皂苷钠组于尾静脉注射七叶皂苷钠3.6 mg/kg,地塞米松组按等...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冻干粉对缺血性脑水肿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制备小鼠脑缺血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七叶皂苷钠组。七叶皂苷钠组于尾静脉注射七叶皂苷钠3.6 mg/kg,地塞米松组按等浓度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尾静脉注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0.9%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干湿称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测定脑组织IL-1β和E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脑组织IL-1β和ET含量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七叶皂苷钠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脑组织IL-1β和ET含量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叶皂苷钠冻干粉能减少缺血性脑水肿小鼠出血后脑水肿程度,改善脑组织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IL-1β和ET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水肿 七叶皂苷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地蕨属药用植物matK基因编码区全序列测定及编码产物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哲铭 余明珠 +6 位作者 杨星星 胡超逸 徐波 胡志刚 张翀 森林 彭圆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以阴地蕨属(Botrychium)5种药用植物的matK基因为对象,分析matK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和其编码产物MATK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并比较他们在用于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差异。结果显示,阴地蕨属5种植物matK基因全长为1500~1503 ... 以阴地蕨属(Botrychium)5种药用植物的matK基因为对象,分析matK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和其编码产物MATK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并比较他们在用于阴地蕨属药用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差异。结果显示,阴地蕨属5种植物matK基因全长为1500~1503 bp,共有153个变异位点,其编码产物均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atK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更适合于阴地蕨属种间亲缘关系的鉴定,说明matK基因在阴地蕨属植物的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地蕨属植物 MATK基因 蛋白性质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仁汤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晶 李非洲 +2 位作者 鲁海菲 冉思邈 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酸枣仁汤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时间均从建库至2023年9月15日,收集有关酸枣仁汤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2名... 目的系统评价酸枣仁汤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时间均从建库至2023年9月15日,收集有关酸枣仁汤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项RCT,涉及10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酸枣仁汤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25,95%CI(2.79,6.46),P<0.00001];酸枣仁汤治疗组(联合其他治疗)在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MD=-2.78,95%CI(-3.24,-2.33),P<0.00001];酸枣仁汤治疗组在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优于对照组[MD=-1.58,95%CI(-1.95,-1.21),P<0.00001];不良反应方面,酸枣仁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西医常规治疗组更低[OR=0.38,95%CI(0.20,0.71),P=0.003]。结论酸枣仁汤可提高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酸枣仁汤联合其他治疗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目前仍需更多高质量RCT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酸枣仁汤治疗卒中后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眠 酸枣仁汤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附分子与痰邪致病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湘 王平 +1 位作者 汤琪 蔡晓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痰邪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病因之一,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常与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黏附分子与痰邪所致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文章从黏附分子的作用特点,代谢、表达... 痰邪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病因之一,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常与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黏附分子与痰邪所致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文章从黏附分子的作用特点,代谢、表达等方面与痰邪致病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推测黏附分子可能是痰邪致病的微观指标之一。这将有利于将中医理论中"痰"这一相对抽象概念具体化,拓展其实质内涵;为实验动物模型的筛选与建立等提供新的思路和契入点;为中医临床的"异病同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研发中药新药,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分子 痰邪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方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及daf-2mRNA、daf-16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湘 许巧 +1 位作者 郭岚 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方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生殖力、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秀丽隐杆线虫分为空白对照组、六味地黄丸方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m L-1)。寿命实验观察各组线虫平均寿命;生殖能力测...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方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生殖力、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秀丽隐杆线虫分为空白对照组、六味地黄丸方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m L-1)。寿命实验观察各组线虫平均寿命;生殖能力测试中,计数各组总子代数目;运动能力实验测试各组线虫20 s内身体弯曲的次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空白组和六味地黄丸方中剂量组的daf-2 m RNA、daf-16 m RNA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六味地黄丸方中、低剂量组均能延长线虫的平均寿命(P<0.01),以中剂量组更为显著,并可明显提高线虫生殖高峰期及末期的生殖能力。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组均使线虫运动能力明显减缓(P<0.01);用药组daf-2 m 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daf-16 m 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方能明显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daf-2基因和上调daf-16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方 秀丽隐杆线虫 寿命 daf-2 daf-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安神药对与地西泮联合应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怡宏 游秋云 +2 位作者 丁莉 李一鸣 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期96-102,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安神药对与地西泮联合应用对地西泮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探讨中药安神药对对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具有安神作用的中药药对与地西泮联合作用于小鼠,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并以荧光定量PC...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安神药对与地西泮联合应用对地西泮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探讨中药安神药对对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具有安神作用的中药药对与地西泮联合作用于小鼠,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并以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海马NGFm RNA、Trk Am RNA、GABAAm RNA、TNF-αm RNA和caspase3m RNA的表达。结果:地西泮对小鼠学习记忆有损害作用,安神中药药对与地西泮联合应用,能减少小鼠Morris水迷宫测试的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上调小鼠海马NGFm RNA、Trk Am RNA的表达,下调GABAAm RNA、TNF-αm RNA和caspase3m RNA的表达。结论:安神中药药对与地西泮联合应用,具有减轻地西泮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苯二氮卓类 GABA 中药药对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痰瘀互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爱华 冉思邈 +1 位作者 石和元 杨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6,共8页
目的本研究以探索建立一种可靠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痰瘀互结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目的,为中医药防治AD提供相应的动物模型以及为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为AD模型动物,... 目的本研究以探索建立一种可靠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痰瘀互结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目的,为中医药防治AD提供相应的动物模型以及为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为AD模型动物,并以冰水浴模拟“瘀”的病理状态;给予高脂饮食饲喂模拟“痰”的病理状态;二者结合以模拟“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不同组小鼠给予不同的处理,分别建立AD-疾病模型组、AD-痰证组、AD-瘀证组、AD-痰瘀互结组。同系非转基因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造模14 d后检测不同组小鼠的AD样行为学改变、舌象的客观变化、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改变,以及海马组织中相关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造模14 d后,与对照组比较,AD各组小鼠行为学均存在明显改变、相关蛋白含量均升高。与AD-模型组比较,AD-各病理状态组小鼠舌色偏暗红、AD-瘀证组血液流变指标及AD-痰证组血脂指标均升高,其中AD-痰瘀互结组相关指标均显著升高。结论通过冰水浴联合高脂饮食饲喂处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4 d,可以成功建立AD-痰瘀互结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此方法建模成型率高、与临床症状相贴合,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稳定的动物实验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痰瘀互结证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寐丹通过修复线粒体分裂/融合失衡状态改善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水平 被引量:13
18
作者 谢光璟 徐波 +1 位作者 黄攀攀 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86-2993,共8页
目的探讨安寐丹(AMD)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SD)、安寐丹(AMD,9.09 g·kg^(-1)·d^(-1))组和褪黑素组(MT,0.27 g·kg^(-1)·d^(-... 目的探讨安寐丹(AMD)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SD)、安寐丹(AMD,9.09 g·kg^(-1)·d^(-1))组和褪黑素组(MT,0.27 g·kg^(-1)·d^(-1))。通过自制睡眠剥夺箱进行持续性睡眠剥夺30天。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1、CA3区Drp1、Mfn2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海马Drp1、Mfn2 mRNA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SD组学习记忆明显受损,表现为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初次穿越平台时间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减少(P<0.01),同时海马神经元尼氏小体少,着色浅;CA1、CA3区Drp1、Mfn2蛋白表达减少,mRNA表达下调(P<0.01)。与SD组比较,AMD改善了SD大鼠的学习记忆,缩短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及初次穿越平台时间,增加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P<0.01),同时海马神经元胞体较为饱满,尼氏小体增加,着色加深;CA1、CA3区Drp1、Mfn2蛋白增加,mRNA表达上调(P<0.01)。结论安寐丹改善S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是与修复线粒体分裂/融合失衡状态,升高Drp1、Mfn2蛋白及m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寐丹 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 线粒体分离/融合 动力蛋白相关蛋白 1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童 方志鹏 +1 位作者 邵玉萍 王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70-1277,共8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睡眠剥夺大鼠定位巡航活动和空间探索活动,海马区神经元形态,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突触相关蛋白,以及海马区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48...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睡眠剥夺大鼠定位巡航活动和空间探索活动,海马区神经元形态,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突触相关蛋白,以及海马区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运动组和运动组,每组12只。模型运动组和运动组采用动物跑台进行有氧运动4周。运动干预结束后,模型组和模型运动组采用多平台水环境连续睡眠剥夺72 h。Morris水迷宫评估各组定位巡航活动和空间探索活动表现,运用HE染色和高尔基染色法评估神经元细胞树突棘形态及其密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Rac1、BDNF、p-CREB和CREB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距离增加(P<0.05),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距离减少(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单位长度树突棘总密度以及成熟型、不成熟型、丝状伪足型树突棘密度下降(P<0.05),PSD95、SYN、GAP43、Rac1、BDNF、p-CREB和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运动组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距离降低(P<0.05),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距离增加(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增加,排列整齐,单位长度树突棘总密度以及成熟型、不成熟型、丝状伪足型树突棘密度增加(P<0.05),PSD95、SYN、GAP43、Rac1、BDNF、p-CREB和CREB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有氧运动能够缓解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损伤,可能与调控海马CREB/BDNF信号通路,改善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有氧运动 突触可塑性 学习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探讨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毕天威 徐子绚 +2 位作者 宋杰 王平 王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32-4038,共7页
目的研究针刺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和针刺组(C组),每组12只。B组... 目的研究针刺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和针刺组(C组),每组12只。B组和C组采用改良两血管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A组仅手术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结扎。C组采用针刺“百会”“肾俞”“丰隆”穴进行干预,每个疗程6天,共2个疗程;A组、B组正常喂养,不进行干预。每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其学习记忆能力;ELISA测定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Real-time PCR测定海马TLR-4、MyD88、NF-κB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测定大脑Iba1、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测定海马IL-1β、TNF-α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B组相比,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血清中TNF-α、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1);海马中TLR-4、MyD88、NF-κB 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大脑的Iba1、NF-κB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1);海马中的TNF-α、IL-1β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针刺“百会”“肾俞”“丰隆”穴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性,从而抑制神经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海马 TLR-4/MyD88/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