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检测策略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PD1/PD-L1抑制剂临床疗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董艳 吴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9,共9页
近10年来,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改变晚期NSCLC的治疗方式。然而,PD-1/PD-L... 近10年来,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改变晚期NSCLC的治疗方式。然而,PD-1/PD-L1抑制剂在对NSCLC的治疗中需要借助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以寻找受益人群(约20%~40%)。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判断标准是PD-L1的表达水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NSCLC中,与预测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PD-L1表达相关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组化、基于DNA/RNA水平检测、可溶性PD-L1的检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多重免疫组化技术、流式细胞术和液体活检技术等,着重探讨了不同检测策略在评价PD-L1表达上的最新进展及应用前景,从而推动其在NSCLC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抑制剂 PD—L1表达水平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人肺癌顺铂耐药株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柳叶 陈龙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2-1168,I0004,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人肺癌顺铂(DDP)耐药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A549/DDP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经药物干预)、APS组(给予25、50、100、200和400 mg·L^-1 APS)、DDP组(给予2、4、8...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人肺癌顺铂(DDP)耐药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A549/DDP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经药物干预)、APS组(给予25、50、100、200和400 mg·L^-1 APS)、DDP组(给予2、4、8、16和32 mg·L^-1 DDP)及APS+DDP组(给予100 mg·L^-1 APS和2、4、8、16和32 mg·L^-1 DDP),药物处理A549/DDP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A549/DDP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经药物干预)、APS组(给予100 mg·L^-1 APS)、DDP组(给予11.46 mg·L^-1 DDP)及APS+DDP组(给予100 mg·L^-1 APS和11.46 mg·L^-1 DDP),药物处理细胞24 h,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迁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糖蛋白(P-gp)、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与DDP组比较,APS+DDP组的A549/DDP细胞IC50降低。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APS组A549/DDP细胞迁移能力无明显变化;与DDP组比较,APS+DDP组A549/DDP细胞迁移数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APS组A549/DDP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P组A549/DDP细胞凋亡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与DDP组比较,APS+DDP组A549/DDP细胞凋亡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APS组A549/DDP细胞中Bcl-2和P-g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PS组比较,DDP组A549/DDP细胞中Bcl-2和P-g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DDP组比较,APS+DDP组A549/DDP细胞中Bcl-2和P-g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APS能逆转A549/DDP细胞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和诱导线粒体损伤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A549/DDP细胞 耐药性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