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院校实验动物学的特色创新教育
1
作者 章敏 刘雁云 +2 位作者 顾欣 田代志 杨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实验动物学在医学生教育及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药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除紧跟实验动物学学科发展,还应加强中医特色教育和特色创新教育,根植于提高中医传统文化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和拓展思维。通过传承教育、伦理教... 实验动物学在医学生教育及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药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除紧跟实验动物学学科发展,还应加强中医特色教育和特色创新教育,根植于提高中医传统文化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和拓展思维。通过传承教育、伦理教育、迁移教育、探讨教育、启发教育及延展教育等在日常教学中的体现,结合实验动物学的中医渊源、中医药研究的动物福利、动物实验中的中医理论、动物模型的中医考量、实验动物的种属选择以及新发展方向的指导引领等具体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着力于更优质的中医特色创新教育,为祖国医学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传统医学的传承培养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中医药 特色教育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科技评价体系探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江丽杰 佟旭 +6 位作者 吴朦 申力 李玉波 王传池 张逸雯 许伟明 胡镜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8-334,共7页
为充分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激励中医药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科研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中医药科... 为充分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激励中医药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科研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中医药科技评价体系的概况进行梳理,总结既往学者关于建立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的框架和指标的观点,现行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科技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粘膜免疫及微生物菌群探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思依 吕文亮 +7 位作者 刘洪涛 周姝含 段妍君 徐婧 张平 杨琼 黄超群 高清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26-2634,共9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Hp感染后引起粘膜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同时胃内微生物菌群也发生改变,与粘膜免疫系统相互影响。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Hp感染后引起粘膜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同时胃内微生物菌群也发生改变,与粘膜免疫系统相互影响。Th1/Th2、Th17/Treg免疫失衡,异常炎症状态,胃内微环境改变与Hp感染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Hp感染的治疗,现有西医疗法存在抗生素耐药、副作用大、复发率高等问题,而中医药参与治疗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副作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释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机制,不仅为中医药赋予科学内涵,也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基于Hp感染引起的粘膜免疫应答及其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粘膜免疫 微生物菌群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应用SCI期刊分区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拟解决办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传池 胡镜清 江丽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98-1102,共5页
结合中医药学术期刊"读者/受众少"、"传播范围有限"、"理论创新类论文发表时滞、出版周期以及被引半衰期较长"、"影响力难以评价"等特点,探析SCI期刊分区方法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 结合中医药学术期刊"读者/受众少"、"传播范围有限"、"理论创新类论文发表时滞、出版周期以及被引半衰期较长"、"影响力难以评价"等特点,探析SCI期刊分区方法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解决办法。如坚持"同类相聚,同级相比"基本原则,放弃以大类学科为单位进行期刊分区的做法,至少在二级学科分类基础上进行分区;个别领域根据"20种期刊分区原则"进行单独划分;根据不同学科文献类型的实际特点,采用适宜的科学计量学指标进行期刊评价;根据不同学科期刊数量,适当调整分区比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学术期刊 分区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与胶质细胞功能的关系及中医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燕 丁秀芳 +5 位作者 严志祎 邹小娟 刘玥芸 丁凤敏 余涛 陈家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9期1580-1585,共6页
本文对各胶质细胞暴露在应激环境中的形态功能变化以及中医药对应激中各胶质细胞功能变化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总结,为开展以便为开展应激致病机制,及其中医药对应激致病的调节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应激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领域研究应用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相豪 刘洪涛 +2 位作者 陈嫚 黄昕彤 邹小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25-4332,共8页
目的梳理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发展脉络及方向,分析研究热点,为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应用文... 目的梳理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发展脉络及方向,分析研究热点,为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应用文献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高产团队常依托核心作者产生,且人数规模多为5人以上;核心研究团队数量较少;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尚显不足;肥胖、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免疫代谢疾病,中药方剂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结论随着现代科学基础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从肠道微生态角度阐释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建立对应信息指标,有助于进一步阐释中医药思想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中医药 可视化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目录》的初步构想
7
作者 王传池 胡镜清 江丽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9-1075,共7页
系统总结国内外期刊评价有益经验及做法,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中医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目录》初步构想。拟采用定量与定性多指标综合评价,以及合理运用分类、分栏目、分级评价方法,筛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qu... 系统总结国内外期刊评价有益经验及做法,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中医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目录》初步构想。拟采用定量与定性多指标综合评价,以及合理运用分类、分栏目、分级评价方法,筛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等定量指标,以及"文章质量/作者构成"、"专家或读者使用/阅读情况"、"出版发行状况"、"编校质量"、"社会声誉"、"被国际权威性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等定性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中医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学术期刊 影响力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潜阳汤改善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刚 艾望 +1 位作者 刘涛 曹继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9-1325,共7页
目的:探究温肾潜阳汤对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大鼠注射阿霉素构建SRNS模型,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温肾潜阳汤治疗。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估肾组织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肾功能相... 目的:探究温肾潜阳汤对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大鼠注射阿霉素构建SRNS模型,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温肾潜阳汤治疗。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估肾组织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肾功能相关指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肾脏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足糖萼蛋白(PODXL)、埃兹蛋白(Ezrin)、自噬相关5(Atg5)、自噬相关7(Atg7)及微小核糖核酸let-7a-5p的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Y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肾潜阳汤治疗后,SRNS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肾功能指标显著改善,细胞凋亡率降低(均P<0.05)。温肾潜阳汤下调let-7a-5p、促凋亡基因Bax和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的表达,上调YAP、抗凋亡基因Bcl-2和足细胞损伤相关基因PODXL、Ezrin的表达(均P<0.05)。结论:温肾潜阳汤通过调控let-7a-5p/YAP通路抑制足细胞凋亡、损伤及自噬进而改善S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潜阳汤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Yes相关蛋白 微小核糖核酸let-7a-5p 足细胞凋亡 自噬 足糖萼蛋白 埃兹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仙茅苷抗氧化缓解卵巢早衰模型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宇豪 萧闵 +5 位作者 张玮珩 陈思易 葛春蕾 何欢 江晓翠 吕银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81,I0022-I0024,共11页
目的研究仙茅苷(Curculigoside,CUR)抗氧化缓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模型小鼠的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经过适应性喂养后的小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CUR低剂量组、CUR中剂量组、... 目的研究仙茅苷(Curculigoside,CUR)抗氧化缓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模型小鼠的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经过适应性喂养后的小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CUR低剂量组、CUR中剂量组、CUR高剂量组,以及戊酸雌二醇组。利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腹腔注射复制小鼠模型,造模完成后,连续灌胃治疗14 d并且每日进行阴道涂片,末次给药24 h后称量小鼠体质量并处死小鼠,取血与卵巢组织,称量双侧卵巢组织湿重并计算卵巢指数,测定血清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雌二醇(Estradiol,E_(2)),卵巢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卵泡发育与黄体形态,并使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原位末端凋亡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测定GCs凋亡水平,检测卵巢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卵巢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mTOR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指数下降、见大量闭锁卵泡、GCs出现高水平凋亡、FSH水平明显上调、而AMH和E_(2)出现明显下降,说明成功复制了POF小鼠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给予CUR后,能够提高抗氧化水平、活化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POF小鼠的动情周期、血清激素水平、减少GCs凋亡、促进卵泡发育,从而恢复卵巢储备功能。结论CUR能改善CTX诱导的小鼠POF,其机制可能与活化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缓解POF模型小鼠GCs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仙茅苷 AKT/mTOR信号通路 颗粒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剑明 王天芳 +18 位作者 吴秀艳 岳宏 杨璐 赵丹 薛晓琳 赵燕 王庆国 张声生 王新月 李军祥 赵洪川 苏娟萍 邹小娟 孙立亭 刘冬梅 赵文霞 韩捷 刘亚军 邓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497-500,共4页
目的: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建立Epidata 2.0临床调查资料数据库,运用SPSS 15.0软件对溃疡性结肠... 目的: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建立Epidata 2.0临床调查资料数据库,运用SPSS 15.0软件对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调查共收集溃疡性结肠炎951例,其中活动期829例,缓解期122例。症状分布特点:出现频率≥35%的症状在活动期有35个,缓解期有21个。活动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泄泻、脓血便(血多于脓)、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肠鸣增多、矢气增多、肛门气坠、排便不爽、肛门灼热、泻下急迫;肠外症状为:乏力、神疲、畏寒、少气懒言、腰部酸软、下肢酸软、口苦、口咽干燥、纳呆、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烦躁、精神抑郁、胖大舌、齿痕舌、黄苔、腻苔、厚苔、燥苔、脉细、脉弦、脉滑。缓解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腹胀、排便不爽、肠鸣增多;肠外症状:齿痕舌、脉细、乏力、腻苔、胖大舌、口咽干燥、急躁易怒、白苔、淡白舌、畏寒、腰部酸软、神疲、脉沉、精神抑郁、少气懒言。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均以泄泻、腹痛、腹胀等为最常见,但全身症状的出现频率以活动期为多;本病的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但活动期以湿热蕴结大肠为主,兼有阳气不足之象,缓解期以脾肾阳气不足为主,兼有湿邪内阻之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症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体质子代大鼠肺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陈思易 萧闵 +4 位作者 江晓翠 张玮珩 田文静 孟宇豪 曹继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0-769,共10页
目的:研究孕期应激诱导的先天肾虚体质仔鼠肺发育的影响及左归丸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归丸组(18.9 g/kg)及维生素E组(1.44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通过复合法刺激孕鼠直至分娩。检测糖水偏... 目的:研究孕期应激诱导的先天肾虚体质仔鼠肺发育的影响及左归丸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归丸组(18.9 g/kg)及维生素E组(1.44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通过复合法刺激孕鼠直至分娩。检测糖水偏好试验、旷场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糖皮质激素(GC)、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HE)孕鼠肝肾组织评估用药安全性;计算仔鼠只数,测量身长、体质量、脏器指数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发育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JAK2/STAT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孕期体质量、胎产数、糖水偏好、旷场实验显著降低,GC水平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上述指标改善(P<0.05,P<0.01);各组孕鼠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仔鼠体质量、胎产数、肺脏器比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上述指标升高(P<0.05,P<0.01)。左归丸组仔鼠肺组织形态改善。仔鼠出生当天,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仔鼠肺组织VEGFR1、VEGFR2、VEGFR3 mRNA表达高(P<0.05),VEGFR2 mRNA表达高于VEGFR1、VEGFR3 mRNA表达(P<0.05),VEGFR2荧光信号高(P<0.01),JAK2、STAT3、p-JAK2、p-STAT3、VEGFR2蛋白表达高(P<0.05)。结论:左归丸能改善先天肾虚体质导致的子代大鼠肺发育异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应激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先天肾虚 子代 左归丸 补肾填精法 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丸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在产前应激子鼠视网膜发育中的作用
12
作者 喻小明 田文静 +4 位作者 江晓翠 邹悦 陈思易 张玮珩 萧闵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3-178,I0035,I0036,共8页
目的探讨左归丸调节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 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在产前应激(prenatal stress,PS)子鼠视网膜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制备SD孕... 目的探讨左归丸调节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 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在产前应激(prenatal stress,PS)子鼠视网膜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制备SD孕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左归丸组(18.9 g·kg^(-1))、维生素E组(1.44 mg·kg^(-1)),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法(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PS孕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测试评估PS孕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和血清甲状腺素4(thyroxine 4,T4)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胚胎18 d(E18)、出生当天(P0)、出生21 d(P21)子鼠视网膜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子鼠视网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子鼠视网膜组织EGFR、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孕鼠糖水偏爱度、运动探索能力、血清T4含量均降低,GC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与维生素E组孕鼠糖水偏爱度、运动探索能力、T4水平升高,GC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子鼠在E18和P0视网膜分化滞后,P21视网膜病理损伤严重,EGFR阳性信号减弱,视网膜组织p-EGFR/EGFR、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给予左归丸和维生素E干预后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异常指标。结论母代干预左归丸可通过JAK2-STAT3改善PS对子代大鼠视网膜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JAK2-STAT3通路 产前应激 子代 视网膜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模式鱼类在化学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罗丽君 周宇希 +5 位作者 任欣欣 李冰洁 徐志祥 华江环 韩建 周炳升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195,共24页
化学品的广泛应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开展化学品毒理学研究及健康风险评估对实现污染物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斑马鱼、稀有鮈鲫和青鳉等小型鱼类因其优良的实验动物模型优... 化学品的广泛应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开展化学品毒理学研究及健康风险评估对实现污染物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斑马鱼、稀有鮈鲫和青鳉等小型鱼类因其优良的实验动物模型优势,以及与哺乳动物的高度保守性,已成为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模型。文章综述了小型模式鱼类在化学品毒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包括标准化毒性测试体系,毒代动力学与生物富集研究,以及多层次的毒性效应与机制研究,重点涵盖胚胎发育、代谢紊乱、神经行为、内分泌干扰、心血管功能、免疫和生殖毒性等领域。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小型模式鱼类在毒理学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模式鱼类 化学品 毒性测试 毒理学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证结合模式下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余霖 高清华 +4 位作者 周燕萍 周姝含 张思依 闫海琳 吕文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23-2330,共8页
目的 系统梳理病证结合模式下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现状,为优化该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近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文献数据库,归纳分析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思路、评价体系及存在问... 目的 系统梳理病证结合模式下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现状,为优化该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近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文献数据库,归纳分析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思路、评价体系及存在问题。结果 现有模型多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湿热环境暴露,复合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化学刺激构建病证结合模型,通过宏观体征、胃肠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及肠道菌群等指标评价模型有效性,但仍存在模型稳定性不足、证候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结论 病证结合模式能较好模拟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特征,但需加强多模态评价体系构建与分子机制研究。可通过多学科技术融合推动动物模型标准化建设,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更精准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模式 脾胃湿热证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证辨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世友 戴红 +1 位作者 赵厚睿 黄圣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2025-2026,共2页
在临床辨治过程中,方证辨证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方证辨证中的方和证之间的联系紧密,牢不可破,有是证便用是方;证是致病因素与体质相互作用而使机体产生的疾病状态;方剂不仅可以直接治疗相应的证,还可以直接针... 在临床辨治过程中,方证辨证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方证辨证中的方和证之间的联系紧密,牢不可破,有是证便用是方;证是致病因素与体质相互作用而使机体产生的疾病状态;方剂不仅可以直接治疗相应的证,还可以直接针对体质进行调理,增强人体正气和抗病能力。因此,结合患者的体质因素进行方证辨证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证 辨证 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3名大学生体质类型与舌质关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红 胡霞 +1 位作者 赵厚睿 冯秋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2021-2022,共2页
探讨大学生健康人群中的体质类型及其舌质表现规律,调查发现研究对象中淡红舌占研究整体的81.9%,且男生较女生更为常见,两组呈明显差异(P<0.05);齿痕舌、瘦薄舌、胖大舌等占较大比例,尤其以齿痕舌最为普遍,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9.6%。... 探讨大学生健康人群中的体质类型及其舌质表现规律,调查发现研究对象中淡红舌占研究整体的81.9%,且男生较女生更为常见,两组呈明显差异(P<0.05);齿痕舌、瘦薄舌、胖大舌等占较大比例,尤其以齿痕舌最为普遍,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9.6%。在齿痕舌中,男生占10.5%,女生占24.9%,二组呈显著性差异(P<0.01)。齿痕舌多表现为平和质,且男生还多表现为气虚质、痰湿质,女生多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结果提示:(1)在校学生中男生体质相对较好;(2)男生中,齿痕舌与气血两虚和水湿内停有一定关系;(3)女生中,齿痕舌与气郁水停、阳虚水停、湿热交阻均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舌质 齿痕舌 健康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证相应在病证结合模式下探讨脾胃湿热证生物学内涵
17
作者 闫海琳 吕文亮 +6 位作者 徐婧 周姝含 高清华 张思依 张涵灵 余霖 徐晓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1508,共8页
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邪气侵袭脾胃,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湿热郁蒸,脾胃生理功能失调,以脘腹痞胀、呕恶纳呆、肢体困重、便溏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主要症状的证候,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其中以慢性胃炎占首位。文章总结了近年来相关领... 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邪气侵袭脾胃,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湿热郁蒸,脾胃生理功能失调,以脘腹痞胀、呕恶纳呆、肢体困重、便溏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主要症状的证候,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其中以慢性胃炎占首位。文章总结了近年来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在病证结合模式下,以慢性胃炎为依托,结合脾胃湿热证病因与病机演变,从炎症免疫状态失调、胃肠动力失常、水湿失化、内质网功能、微生态失调等多方面阐释了脾胃湿热证生物学内涵,同时以方验证,从另一角度,丰富证候本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 方证相应 病证结合 证候本质 生物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探讨温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
18
作者 曾明星 陈继东 +5 位作者 向楠 邹小娟 吴永贵 卞庆来 吴祖茜 张海洋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42-2747,共6页
目的探讨温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小鼠认知障碍及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6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优甲乐组(15μg/kg),温肾方低、高剂量组(12.87、25.74 g/kg),联合用药组(15μg/kg+12.87 g/kg),每组10... 目的探讨温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小鼠认知障碍及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6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优甲乐组(15μg/kg),温肾方低、高剂量组(12.87、25.74 g/kg),联合用药组(15μg/kg+12.87 g/kg),每组10只。模型小鼠自由饮用丙硫氧嘧啶(PTU)溶液建立甲减模型,给药12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TT_(3)、TT_(4)、TSH水平;生化法检测皮质和海马TC、GSH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皮质和海马ROS水平;RT-qPCR法检测皮质和海马UCP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质和海马UCP4、ApoE4、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GSDMD-FL、GSDMD-N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优甲乐组、温肾方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血清TSH水平,皮质和海马TC、ROS水平,皮质和海马ApoE4、NLRP3、ASC、cleaved-Caspase-1、GSDMD-FL、GSDMD-N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血清TT_(3)、TT_(4)水平,皮质和海马GSH水平,皮质和海马UCP4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联合用药效果优于优甲乐单独用药(P<0.05,P<0.01)。结论温肾方可改善甲减小鼠甲状腺功能和认知障碍,其可能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焦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方 甲状腺功能减退 认知障碍 甲状腺功能 焦亡 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附导痰汤通过IRS1/GLUT4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俞桥 孟宇豪 +3 位作者 张玮珩 赵宾宾 王朝阳 吕银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6-80,I0008-I0011,共9页
目的 观察苍附导痰汤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 PCOS-IR)大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信号通路... 目的 观察苍附导痰汤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 PCOS-IR)大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苍附导痰汤高、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isoandrosterone, DHEA)联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大鼠PCOS-IR模型,空白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0 d。造模完成后,灌胃给予各组大鼠相应药物,给药剂量分别为二甲双胍(0.265 g·kg^(-1))、苍附导痰汤(10.82、21.64 g·kg^(-1)),连续给药28 d,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末次给药后取材。采用血糖仪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PGT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及血糖曲线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GAUC);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卵巢组织,光镜下观察大鼠卵巢,统计初级卵泡数、次级卵泡数、成熟卵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睾酮(Testosterone, T)、雌二醇(Estradiol, E2)、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hormone, AMH)、胰岛素(Insulin, IN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 kinase, 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Proteins, AKT)、GLUT4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IPGTT、HOMA-IR和GAUC水平均显著性升高,LH/FSH、T、E2、INS水平显著升高,原始卵泡数明显减少,成熟卵泡数显著增多,卵巢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3K、AKT、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大鼠体质量、IPGTT、HOMA-IR和GAU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大鼠原始卵泡数明显增多、成熟卵泡数明显减少,二甲双胍组、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T、LH/FSH水平显著降低,卵巢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3K、AKT、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IPGTT、HOMA-IR和GAUC水平明显降低,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T、LH/FSH水平显著降低,卵巢组织中PI3K、AKT、GLUT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且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更加接近于空白组。结论 苍附导痰汤能明显改善PCOS-IR大鼠卵巢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RS1/PI3K/AKT/GLUT4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附导痰汤 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数量 胰岛素受体底物-1/葡萄糖转运蛋白4型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韦葭蔚 赵慧辉 +6 位作者 黄幸 王娟 王金平 罗良涛 陈静 高阔 王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因子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证候要素分布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的符合程度,为慢性心力衰竭证候分布的数据挖掘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中医四诊信息观察表,选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12例,... 目的:探讨通过因子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证候要素分布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的符合程度,为慢性心力衰竭证候分布的数据挖掘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中医四诊信息观察表,选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12例,观察其中医症状特点,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证候要素,并将因子分析的证候分布结果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4个公因子,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包含6种证候,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气虚血瘀137(43.91%)〉气虚血瘀水饮58(18.59%)〉气虚47(15.06%)〉阳虚27(8.65%)〉阳虚血瘀水饮26(8.33%)〉血瘀17(5.45%)。(2)因子分析的证候分布结果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基于因子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布以气虚血瘀最常见,这与传统人为中医辨证分析结果一致,但因子分析法不能代替传统中医辨证,或可对传统中医辨证结果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