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四土汤的抗炎机制
1
作者 郭奥奥 周贤 +5 位作者 何丽姗 田代志 李娟 胡俊杰 陈新 刘松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10,共13页
目的:探讨四土汤中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四土汤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预测四土汤抗炎作用机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 目的:探讨四土汤中的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四土汤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预测四土汤抗炎作用机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结合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验证数据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核心靶点与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进一步制备角叉菜胶致炎大鼠模型进行结果验证。结果:UPLC-Q-TOF-MS共鉴定出85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蒽醌类和酚酸类等。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四土汤能够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大黄素、落新妇苷等活性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靶点,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Toll-like)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3种活性成分与10个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5 kcal/mol。GEO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在3个炎症疾病数据集中均具有较高的ROC值。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四土汤给药组大鼠足肿胀度显著性降低(P<0.05),足跖皮下组织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足肿胀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显著性降低(P<0.05),IL-10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四土汤的抗炎药理活性,并揭示了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全面阐释四土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物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土汤 抗炎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效物质基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数据挖掘 大鼠足肿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整合策略探讨疏肝和胃汤抗抑郁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琦 李娟 +4 位作者 胡俊杰 周贤 梅国强 刘松林 陈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80-2599,共20页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疏肝和胃汤(Shuganheweitang,SGHWT)治疗抑郁症的相关代谢通路和作用靶点,探究疏肝和胃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30只大鼠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温...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疏肝和胃汤(Shuganheweitang,SGHWT)治疗抑郁症的相关代谢通路和作用靶点,探究疏肝和胃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30只大鼠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复刻抑郁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疏肝和胃汤组(7.34 g·kg^(-1)·d^(-1))和氟西汀组(1.58 mg·kg^(-1)·d^(-1)),每组10只,连续造模和灌胃共6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ntitativ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对大鼠血清中内源性差异代谢物进行检测。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疏肝和胃汤中的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信息。最后借助Cytoscape软件对差异代谢物及蛋白靶点进行联合分析,运用ELISA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的含量。结果从血清代谢组中共鉴定得到47个差异代谢物,疏肝和胃汤可回调其中18个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主要涉及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impact>0.1)。利用网络药理学手段筛选出疏肝和胃汤71种活性成分和47个关键靶点蛋白,联合分析中花生四烯酸及相关靶点所占比重最大。经过验证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AA(P<0.05)、IL-6(P<0.01)和TNF-α(P<0.01)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疏肝和胃汤组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疏肝和胃汤有效组分治疗抑郁症具有多靶点和多通路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疏肝和胃汤参与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抑制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样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 花生四烯酸代谢 炎症因子 代谢组学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地 李娟 +3 位作者 胡俊杰 刘焱文 刘松林 陈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50,共15页
目的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方法,探讨疏肝和胃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制作抑郁模型;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疏肝和胃汤对抑... 目的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方法,探讨疏肝和胃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制作抑郁模型;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疏肝和胃汤对抑郁大鼠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疏肝和胃汤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影响;结合Spearman分析法对肠道差异菌群和海马组织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爱率、体重和旷场运动距离显著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汤可提高糖水偏爱率(P<0.01),增加体重和运动距离(P<0.05,P<0.01),缩短不动时间(P<0.01);16S rDNA扩增子测序结果发现疏肝和胃汤可以改善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考克氏菌属、颤杆菌克属、大肠埃希菌、产丁酸肠杆菌、Subdoligranulum、瘤胃球菌属等菌属的丰度;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66个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为甘油磷脂、鞘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Spearman分析发现部分肠道差异菌群与海马组织差异代谢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结论疏肝和胃汤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中多种菌属的丰度、调节海马组织中小分子代谢物的表达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抑郁 肠道菌群 非靶向代谢组学 花生四烯酸代谢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素含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罗焱 尤朋涛 +2 位作者 杨敏 刘焱文 刘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5-578,共4页
高良姜素是一种天然来源的黄酮醇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但尚未有关于其结构修饰的研究报道。本文以高良姜素为原料,设计、合成了5个高良姜素含氮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1H NMR、13C NMR及MS表征;然后采用MTT法测试结构修饰产物的抗肿瘤... 高良姜素是一种天然来源的黄酮醇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但尚未有关于其结构修饰的研究报道。本文以高良姜素为原料,设计、合成了5个高良姜素含氮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1H NMR、13C NMR及MS表征;然后采用MTT法测试结构修饰产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苯基-3,5,7-三羟基-8-(吗啉甲基)-4H-色烯-4-酮(2c)和2-苯基-3,5,7-三羟基-8-(哌嗪-1-甲基)-4H-色烯-4-酮(2d)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IC_(50):11.37和13.57μmol/L)显著优于高良姜素(IC50:41.66μmol/L),分别提高了3.66倍和3.07倍;化合物2-苯基-3,5,7-三羟基-8-(哌嗪-1-甲基)-4H-色烯-4-酮(2d)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较高良姜素提高了5.22倍。该系列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的增强可能与8-位上含氮杂环的引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结构修饰 含氮杂环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艾不同部位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婷 李双鸽 +2 位作者 蒋静怡 杜鸿志 刘大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119,共6页
试验旨在比较蕲艾的嫩叶、老叶、茎秆、地下部分的营养成分含量,分析蕲艾的营养价值。选取不同产地的5批蕲艾样品,分为嫩叶、老叶、茎秆、地下部分等部位,分别测定相关基础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及活性成分,比较各部位的营养价值。结果显... 试验旨在比较蕲艾的嫩叶、老叶、茎秆、地下部分的营养成分含量,分析蕲艾的营养价值。选取不同产地的5批蕲艾样品,分为嫩叶、老叶、茎秆、地下部分等部位,分别测定相关基础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及活性成分,比较各部位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蕲艾叶片的营养价值高于茎秆和地下部分,嫩叶和老叶的干物质(DM)含量分别为91.19%~95.64%和92.65%~93.75%,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29.91%~34.16%和21.00%~25.99%,粗脂肪(EE)含量分别为1.75%~3.92%和2.59%~3.83%,粗纤维(CF)含量分别为12.85%~15.95%和16.21%~21.77%,粗灰分(Ash)含量分别为8.62%~16.80%和10.68%~14.83%,浸提物(EX)含量分别为24.89%~36.99%和21.00%~29.77%,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75%~6.03%和0.90%~2.22%,总酚酸含量分别为1.59%~2.42%和0.81%~1.29%,且含有丰富的钾、镁、铁等矿物质元素。与11种常见饲料相比,蕲艾叶片(嫩叶、老叶)CP含量高于4种能量饲料和3种粗饲料,CF含量高于4种能量饲料,Ash含量高于4种蛋白饲料,镁(Mg)和锰(Mn)元素含量高于11种常见饲料。研究表明,蕲艾不同部位中叶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11种常见饲料相比,部分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常见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 粗蛋白 粗脂肪 总黄酮 总酚酸 畜禽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喉鞘蕊花提取物对大鼠哮喘模型炎症介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小芝 马朝芝 +3 位作者 夏雨 涂仪军 尤朋涛 刘焱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15-1519,共5页
为探讨毛喉鞘蕊花提取物(Coleus Forskohlii extract,CFE)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结合佐剂氢氧化铝建立大鼠哮喘模型,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CFE高剂量组(12.8g/... 为探讨毛喉鞘蕊花提取物(Coleus Forskohlii extract,CFE)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结合佐剂氢氧化铝建立大鼠哮喘模型,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CFE高剂量组(12.8g/kg)和CFE低剂量组(6.4g/kg),分别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及CFE每天灌胃1次,连续14天,灌胃容积为1mL/100g。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serum)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IFN-γ、IL-4和IL-17A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HE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FE高、低剂量组能显著减轻OVA刺激后大鼠肺组织病理性损伤,气道轮廓清晰,上皮细胞脱落明显减少;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FE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IL-4、IL-17A的含量明显下降,IFN-γ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或P<0.01);WB结果显示,CFE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p-ERK、p-JNK及p-p38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综上,毛喉鞘蕊花提取物可有效缓解OVA诱导的大鼠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与调节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喉鞘蕊花 哮喘 炎症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