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胡有志 石杰 +4 位作者 向楠 张峰 王艳丽 冯德勋 邓阿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评价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血塞通片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血塞通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2.1%,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7.2%,能明显... 目的评价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血塞通片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血塞通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2.1%,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7.2%,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各种症状,对中医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6.6%,在治疗1周后,对中医证候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随着疗程的延长组间差异逐渐缩小,治疗4周后,对中医症状和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塞通滴丸的起效时间缩短,起效迅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一般体检项目,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试验前正常者试验后无异常。结论血塞通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安全、有效、起效时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滴丸 心绞痛 中药疗法 药物不良 反应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平逆转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石杰 胡有志 +4 位作者 屈松柏 向楠 柯于鹤 冯德勋 李大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研究血压平逆转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建立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术后8周40只RHR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为:血压平大、中、小剂量组(73、36.5、18.25g·kg-1·d-1);依那普利组(10g&#... 目的:研究血压平逆转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建立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术后8周40只RHR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为:血压平大、中、小剂量组(73、36.5、18.25g·kg-1·d-1);依那普利组(10g·kg-1·d-1);模型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服等容量水,疗程8周。手术前及术后每周测血压1次,给药第8周末,各组测量大鼠体重(BW),眼眶放血2ml,断头处死大鼠,迅速取出心脏,去除心房、右室游离壁,左室及室间隔称重(LVW),计算LVW/BW之比。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PCⅢ,心肌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及SP免疫组化染色高清晰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形态参数及原癌基因cmyc和cfos表达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血压平降低血压,降低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指数(LVW/BW)、心肌细胞体积及血清PCⅢ含量,抑制原癌基因cmyc和cfos的表达,血压平大、中剂量组LVW、LVW/BW及血清PCⅢ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图像分析心肌细胞形态参数(面积、周长、平均直径、长径及短径)及cmyc、cfos表达阳性的心肌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接近(P>0.05)。结论:复方中药血压平具有逆转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其降低血压和血清PCⅢ含量、抑制Ⅲ型胶原合成、防治心肌纤维化及降低原癌基因cmyc和cfos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左心室肥厚是其逆转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平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 左室重构 血清Ⅲ型前胶原 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彬 刘华峰 程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9期1929-1931,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用2.0F球囊导管自右股动脉插管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治疗结束,麻醉,心脏放血处死大鼠,取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用2.0F球囊导管自右股动脉插管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治疗结束,麻醉,心脏放血处死大鼠,取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做HE染色和Masson染色。用HMIAS-2000型全自动彩色图象分析系统,观察动脉球囊损伤后不同时相点血管壁病理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成功复制球囊损伤术后颈总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益气活血方可显著防止或减轻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扩张后所致的血管狭窄,益气活血方大剂量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益气活血 再狭窄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新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其动态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彬 程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69-271,I0001,共4页
目的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提供新型的造模方法。方法SD大鼠24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18只(分3个时相点5 d1、4 d和28 d,每个时相点6只动物)。用2.0 Fogarty球囊导管自右股动脉插管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每... 目的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提供新型的造模方法。方法SD大鼠24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18只(分3个时相点5 d1、4 d和28 d,每个时相点6只动物)。用2.0 Fogarty球囊导管自右股动脉插管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每组动物于相应时相点麻醉心脏放血处死后,取损伤颈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分别做HE染色、TR-A02弹力纤维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病理观察。结果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后,5 d可见内皮细胞脱落,表面炎性细胞浸润,附壁少量血栓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14 d动脉内膜逐渐增厚,VSMC增殖,胶原和弹力纤维组织大量增生,28 d可见内膜明显不规则增生,管腔明显变窄。结论本实验成功的复制了球囊损伤术后血管狭窄动物模型,其病理改变与临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病理改变相似。而且该造模方法与自颈外动脉插管建立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相比失血少,创面小,操作简便迅速,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大鼠 再狭窄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浊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内含子8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道亮 涂欣 +1 位作者 文秀英 吴建华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 (LPL)基因多态性与痰浊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研究两种不同证型原发性高血压之间临床表现及遗传机制之间的差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方法检测 75例本院就诊的原发性...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 (LPL)基因多态性与痰浊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研究两种不同证型原发性高血压之间临床表现及遗传机制之间的差异。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方法检测 75例本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 33例健康人脂蛋白脂酶基因内含子 8基因型 ,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痰浊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组BMI和血浆TG水平较非痰浊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组明显升高 (P <0 .0 1) ,HDL -c、LDL -c及Lp(a)水平同非痰浊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痰浊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组LPL基因内含子 8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基因型频率同非痰浊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二者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可能由于主导发病基因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亚型 ,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证型。LPL基因可能是痰浊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重要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脂蛋白脂酶 基因多态性 痰浊壅盛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