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粘度流体挤压输送出料口仿真分析与设计
1
作者 徐文韬 李换朝 +1 位作者 李锡文 马成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08,213,共6页
在高粘度流体的挤压输送过程中,常存在容器出料口挤压应力过大的问题,会对实际生产形成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进行仿真,分析了挤压输送过程中流体域的最大压力值与压板、容器底面、堵头上表面所承受的压力平均值... 在高粘度流体的挤压输送过程中,常存在容器出料口挤压应力过大的问题,会对实际生产形成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进行仿真,分析了挤压输送过程中流体域的最大压力值与压板、容器底面、堵头上表面所承受的压力平均值P_(0)、P_(1)、P_(2)、P_(3)在各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变化情况,探究了出料口的结构参数对于高粘度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针对高粘度流体的挤压输送出料口设计,增大搅拌容器的出料口的直径与轴向开度,能有效减少出料口压力,大幅改善高粘度流体的挤压输送出料效果。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所减小的压力过于缓慢,对出料效果影响较小,无需继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粘度 挤压 牛顿流体 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材料过筛装置的优化设计
2
作者 徐旺 邱新媛 +1 位作者 李钦 李锡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39,共6页
含能材料在使用前都需要过筛,过筛要求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过筛速度,而筛机的过筛速度与筛机激励下的频率、幅值以及振动模态密切相关。因此,利用ANSYS的模态分析功能对该设备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利用固有振型对过筛设备... 含能材料在使用前都需要过筛,过筛要求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过筛速度,而筛机的过筛速度与筛机激励下的频率、幅值以及振动模态密切相关。因此,利用ANSYS的模态分析功能对该设备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利用固有振型对过筛设备进行振动特性分析,进而优化过筛装置的结构参数。根据现有的实验和工程经验,频率在5~10Hz时,筛料箱体的振幅在(4~6)mm时筛分效果最好。为此,这里采用谐响应分析对不同幅值、频率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结构运动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揭示了振动装置运动规律,得到激振力的调节范围为(800~2400)N。搭建实验平台,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测量过筛装置在不同激振力幅值和频率的激励下的幅值响应,得到了仿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不超过10%,证实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过筛 结构参数优化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捏合机桨叶型面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詹小斌 李锡文 +1 位作者 张嘉琪 崔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3-417,共5页
针对现有立式捏合机桨叶设计的缺陷,依据立式捏合机的捏合原理和运动特性,分析和评价了现有空心桨叶的建模过程,提出了空心桨叶捏合面新的建模方法。仿真分析表明,修正后的空心桨叶捏合范围增加了约31.5%。以实心桨非捏合面为例,根据桨... 针对现有立式捏合机桨叶设计的缺陷,依据立式捏合机的捏合原理和运动特性,分析和评价了现有空心桨叶的建模过程,提出了空心桨叶捏合面新的建模方法。仿真分析表明,修正后的空心桨叶捏合范围增加了约31.5%。以实心桨非捏合面为例,根据桨叶的力学性能、运动特性和加工要求,找出了非捏合面的建模区域,对非捏合面轮廓进行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圆弧化处理。仿真分析表明,在不削弱桨叶刚度的情况下,使其桨叶最大应力减少约20%。将新的设计方法应用到桨叶设计过程中,对桨叶的混合性能和力学性能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捏合机 桨叶 捏合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双锥液固逆流浸洗塔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子宁 董兴海 +2 位作者 朱家骅 夏素兰 陈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8-1203,共6页
针对石油钻井钻屑污染物治理的需要,开发了具有新颖结构的多层双锥液固逆流浸洗塔,整体上具有液固两相多级逆流传质浓度分布特征,级内呈现液固流态化良好的混合传递特性.采用脉冲示踪法进行了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多釜串... 针对石油钻井钻屑污染物治理的需要,开发了具有新颖结构的多层双锥液固逆流浸洗塔,整体上具有液固两相多级逆流传质浓度分布特征,级内呈现液固流态化良好的混合传递特性.采用脉冲示踪法进行了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多釜串联模型符合其结构与流动混合特征,以理论级数N作为模型参数可以很好地表达颗粒物性及操作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在研究范围内,内径100 mm的24层双锥塔理论级数在6.11~11.0,随液固比增大而增大、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该塔在理论级数6.93的操作条件下连续逆流浸洗,钻屑平均停留时间4.23 min、残留COD浓度77 mg·L-1,与6级间歇逆流平衡浸洗钻屑残留COD浓度56 mg·L-1的实验结果相近,为多釜串联模型用于多层双锥塔浸洗传质模型研究与过程放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双锥塔 钻屑浸洗 停留时间分布 多釜串联模型 理论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lp/mm空间分辨率高能CT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清华 李敬 +33 位作者 单李军 肖德鑫 潘清 刘宇 王汉斌 胡栋材 张鹏 李寿涛 王建新 张德敏 闫陇刚 张小丽 甘孔银 张成鑫 李鹏 沈旭明 柏伟 陈云斌 李晓辉 王帅华 余勇 陈镐 胡秀太 马国武 周奎 周征 王远 杨兴繁 吴岱 黎明 陈门雪 胡进光 赵剑衡 范国滨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97,共2页
报道了基于光阴极S波段电子直线加速器建成的9 MeV高能微焦点射线成像系统“精卫”,X射线束横向尺寸小于100μm,7 h剂量波动低至1.6%。初步开展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双丝像质计清晰分辨13D号丝,丝直径0.05 mm,CT测试卡测得空间分辨率优于10... 报道了基于光阴极S波段电子直线加速器建成的9 MeV高能微焦点射线成像系统“精卫”,X射线束横向尺寸小于100μm,7 h剂量波动低至1.6%。初步开展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双丝像质计清晰分辨13D号丝,丝直径0.05 mm,CT测试卡测得空间分辨率优于10 lp/mm,装置同时兼容电子束能量6~18 MeV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微焦点X射线源 高能工业CT 直线加速器 光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低导热PAN基碳纤维制备及其在绝热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曹莉娟 吕晓轩 +2 位作者 朱家麟 邹德荣 杨禹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7-752,共6页
为拓展碳纤维在绝热材料领域的应用,将实验室自制原丝通过低温炭化工艺制备得到了低导热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分析了该碳纤维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并制备了低导热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橡胶基绝热材料,... 为拓展碳纤维在绝热材料领域的应用,将实验室自制原丝通过低温炭化工艺制备得到了低导热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分析了该碳纤维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并制备了低导热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橡胶基绝热材料,探讨其热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炭化,碳纤维的碳元素含量和结晶度相对较低,导致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差,其中热导率最大可比MT300碳纤维降低46.9%,但有利于绝热材料的制备。炭化温度为900℃时,碳纤维绝热材料的热导率比MT300碳纤维绝热材料降低23.4%,线烧蚀率提高39.5%。该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关键性能参数可为国产碳纤维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热防护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导热 碳纤维 微观结构 热性能 绝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液压系统遥测数据误差分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焜 王世勇 +2 位作者 季海伟 王娜 刘晓宇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无人机机载液压系统关键部位液体进出口压力数据采集和分析,对航空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飞行状态及安全监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检测传感器从液压系统采集压力数据,并利用电流信号将关键部位压力数据进行转换存储。在采集及转换过程... 无人机机载液压系统关键部位液体进出口压力数据采集和分析,对航空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飞行状态及安全监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检测传感器从液压系统采集压力数据,并利用电流信号将关键部位压力数据进行转换存储。在采集及转换过程中,由于元器件自身误差及测量方法的缺陷等原因,数据结果往往包含人为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针对此问题,结合误差理论与实际工程,通过软硬件滤波方法、硬件改善等方法逐步减小测量数据中的误差。通过实验表明:测试系统采集数据稳定可靠,数据误差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液压系统 数据采集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火药在工业炸药中的再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鹏 魏晓安 徐汉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5-1519,共5页
介绍了废弃发射药及固体推进剂在工业炸药中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概述了含火药的粉状炸药、浆状炸药、乳化炸药、铵油炸药及灌注型炸药的爆轰性能,分析了各类炸药的工艺生产、使用及安全环保等特点。粉碎后的火药颗粒(Φ≤5 mm)可用于制备... 介绍了废弃发射药及固体推进剂在工业炸药中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概述了含火药的粉状炸药、浆状炸药、乳化炸药、铵油炸药及灌注型炸药的爆轰性能,分析了各类炸药的工艺生产、使用及安全环保等特点。粉碎后的火药颗粒(Φ≤5 mm)可用于制备粉状炸药,也可利用现有的工业炸药生产工艺,将火药作为敏化剂加入浆状炸药、乳化炸药/乳化基质中,或将大颗粒火药直接与铵油炸药混合。这些方法工艺简单,且火药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炸药的爆轰性能。尤其是含火药颗粒的灌注炸药生产工艺更简单、安全性更高,避免了火药粉碎工艺,废弃火药的再利用率高,而且炸药的爆轰性能优良,爆速大于6000 m/s,用作震源药柱或露天炸药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已成功地将废弃发射药再利用于工业炸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工业炸药的发展趋势,目前应重点进行废弃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废弃火药 工业炸药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片状B与M相VO2催化二氯甲苯氨氧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艳玲 赵文胜 李雄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1-196,共6页
以NH4VO3和草酸为起始原料制备了纳米片结构的VO2(B)和VO2(M),并将所制备材料及V2O5应用于3,4-二氯甲苯及2,6-二氯甲苯(DCT)氨氧化制备相应二氯苯腈(DCBN),考察了不同钒氧化物在氨氧化过程中的化学组成和晶型结构变化及其对催化性能的... 以NH4VO3和草酸为起始原料制备了纳米片结构的VO2(B)和VO2(M),并将所制备材料及V2O5应用于3,4-二氯甲苯及2,6-二氯甲苯(DCT)氨氧化制备相应二氯苯腈(DCBN),考察了不同钒氧化物在氨氧化过程中的化学组成和晶型结构变化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多种表征结果表明,氨氧化后的所有样品均由VO2(M)、V2O5及V6O13混合相组成。氨氧化测试结果表明,VO2(B)样品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获得的3,4-DCBN和2,6-DCBN的产率分别为55. 9%和4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 VO2(B) VO2(M) 二氯甲苯 纳米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衬层界面贮存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寗畅 刘向阳 +4 位作者 薛继明 张晋尚 张广龙 王宁飞 杨松安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9-236,共8页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衬层界面,从性能失效、组分迁移、表征方法和在线监测四方面综述了界面贮存性能研究进展。首先,从界面脱粘和裂纹扩展两方面讨论界面贮存性能失效,提出有必要探索准确获取界面性能参数的方法和发动机层次的界...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衬层界面,从性能失效、组分迁移、表征方法和在线监测四方面综述了界面贮存性能研究进展。首先,从界面脱粘和裂纹扩展两方面讨论界面贮存性能失效,提出有必要探索准确获取界面性能参数的方法和发动机层次的界面裂纹扩展试验方法,以完善发动机界面性能失效分析体系。其次,分析增塑剂和安定剂等不同组分的迁移机理,认为分子动力学模拟能降低组分迁移机理研究的成本。如能进一步与组分迁移抑制的工程经验相结合,建立完整的界面组分迁移模拟和评价体系,对组分迁移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再次,从宏观、细观和微观多个层次讨论了界面贮存性能的表征问题,提出应构建“宏观-细观-微观”的跨尺度综合表征体系,由浅入深,从不同尺度和不同特性全面表征界面贮存性能。最后,分析了实现界面贮存性能在线监测的主要技术途径,指出集成化、微型化和适应性是界面在线监测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界面贮存性能 失效 老化 组分迁移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固化外防热层修复材料配方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菁 周一博 +2 位作者 邹德荣 李晓奋 马天信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7-740,共4页
针对修复某型号发动机外防热涂层局部损伤的难题,研制了一种能够室温快速固化的修复材料,测试了其相关性能及应用。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拉伸剪切强度≥8.0 MPa,热导率为0.337~0.368 W/(m·K),线烧蚀率为0.12~0.27 mm/s,质量烧蚀率为0.... 针对修复某型号发动机外防热涂层局部损伤的难题,研制了一种能够室温快速固化的修复材料,测试了其相关性能及应用。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拉伸剪切强度≥8.0 MPa,热导率为0.337~0.368 W/(m·K),线烧蚀率为0.12~0.27 mm/s,质量烧蚀率为0.070~0.091 g/s,室温条件(15~30℃)下12 h即可固化,通过了高、低温循环冲击试验考核,环境适应性良好,能够有效修复外防热层的损伤,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动机 外防热层 修复材料 快速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聚丁二烯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平安 张习龙 +1 位作者 袁剑民 邓剑如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3-775,共13页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是一种广泛运用在固体推进剂中的粘合剂,由于HTPB存在能量及分子极性较低的缺陷,限制了丁羟推进剂性能的提升,而HTPB的化学改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梳理及总结了国内外关于HTPB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是一种广泛运用在固体推进剂中的粘合剂,由于HTPB存在能量及分子极性较低的缺陷,限制了丁羟推进剂性能的提升,而HTPB的化学改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梳理及总结了国内外关于HTPB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此外,针对HTPB改性的发展及应用给出了几点建议,包括HTPB的多功能改性,“聚合物功能助剂”的概念以及共混使用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 粘合剂 丁羟推进剂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羟三组元推进剂15~60 MPa高压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海 罗桂莲 +3 位作者 史良伟 吴涛 邓安华 吕龙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6-810,共5页
采用ϕ112 mm发动机、定容燃烧器实验方法,研究了含季铵盐(YZ⁃1)、有机钡盐⁃季铵盐复配物(BS⁃1/YZ⁃1)的丁羟三组元推进剂在15~60 MPa压强区间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YZ⁃1和BS⁃1/YZ⁃1均能使丁羟三组元推进剂在16~25 MPa压强区间下稳定燃烧... 采用ϕ112 mm发动机、定容燃烧器实验方法,研究了含季铵盐(YZ⁃1)、有机钡盐⁃季铵盐复配物(BS⁃1/YZ⁃1)的丁羟三组元推进剂在15~60 MPa压强区间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YZ⁃1和BS⁃1/YZ⁃1均能使丁羟三组元推进剂在16~25 MPa压强区间下稳定燃烧;添加BS⁃1/YZ⁃1时的动态压强指数n(0.279)比YZ⁃1的(0.434)更低;采用定容燃烧器法,测得了15~60 MPa压强区间的燃烧性能,添加YZ⁃1时,最大压强指数为0.99(32~33 MPa),并在49~52 MPa压强区间出现了短暂的“平台”燃烧区(n<0.2),添加BS-1/YZ⁃1时,最大压强指数为0.87(31~32 MPa)。仅含YZ⁃1的推进剂无法保障发动机在30 MPa以上的稳定燃烧,在压强超过30 MPa时,含BS⁃1/YZ⁃1的推进剂具有稳定燃烧的潜力。文中研究结果对15~60 MPa超高压强发动机的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羟推进剂 燃烧特性 高压 有机钡盐 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固化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的粘结体系流变特征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德荣 刘慧慧 +1 位作者 刘绪望 鄢柳柳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9-614,共6页
为实现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PEAR)/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体系在浇注PBX炸药中的应用以及获得该体系在工程应用中的工艺温度参数,采用粘度实验研究了体系的粘度特性,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通过模拟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Kissinger微... 为实现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PEAR)/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体系在浇注PBX炸药中的应用以及获得该体系在工程应用中的工艺温度参数,采用粘度实验研究了体系的粘度特性,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通过模拟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Kissinger微分法、Ozawa积分法以及Crane方程研究了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50℃以上PEAR粘度几乎不受转速影响,PEAR与DBSA质量比大于25∶1,可保证浇注过程的顺利进行。PEAR/DBSA体系的凝胶化温度为345.92K,固化温度为383.83K,后处理温度为411.46K。PEAR/DBSA体系固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4.84kJ/mol,指前因子为2.54×109min^-1,反应级数为1.02,反应热为190.66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反应动力学 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 十二烷基苯磺酸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羟推进剂多功能助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平安 袁剑民 +1 位作者 张习龙 邓剑如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1-1038,I0004,共9页
在多羟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基础上,通过羟基的氰乙基化反应,制备了一种多氰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CN)。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产物的黏度、玻璃化温度、羟值、胺值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考... 在多羟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基础上,通过羟基的氰乙基化反应,制备了一种多氰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CN)。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产物的黏度、玻璃化温度、羟值、胺值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考察了AEHTPB-CN对黏合剂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装药实验探究了AEHTPB-CN对丁羟推进剂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EHTPB-CN的加入可有效提高HTPB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其原因是AEHTPB-CN分子中的氰基与氨基甲酸酯基团形成氢键,提高了弹性体的内聚能密度。装药实验结果表明AEHTPB-CN在丁羟三组元、丁羟四组元推进剂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键合、降速效果。添加AEHTPB-CN后可使丁羟三组元推进剂常温环境下拉伸强度提升43.3%,伸长率提升91.3%,推进剂燃烧速度降低11.4%;可使丁羟四组元推进剂拉伸强度提升35.4%,伸长率提升62.0%,推进剂燃烧速度降低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 丁羟推进剂 化学改性 界面键合 多功能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TPB改性多功能助剂的合成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平安 张习龙 +1 位作者 袁剑民 邓剑如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2-348,共7页
在多羟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的基础上,向其分子结构中引入硼酸酯基团,制备出多硼酸酯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B);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产物的黏度、玻璃化温度、羟值、胺值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 在多羟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的基础上,向其分子结构中引入硼酸酯基团,制备出多硼酸酯基、多胺基聚丁二烯(AEHTPB-B);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产物的黏度、玻璃化温度、羟值、胺值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AEHTPB-B对黏合剂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装药实验探究了AEHTPB-B对丁羟四组元推进剂力学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分析了AEHTPB-B对不同填料的键合效果。结果表明,AEHTPB-B可提高黏合剂基体强度,还可同时对高氯酸铵(AP)及黑索金(RDX)填料起键合作用,有效改善丁羟四组元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当AEHTPB-B质量分数为8%时,常温下推进剂拉伸强度(σm)可提升29.2%,最大伸长率(εm)可提升63.3%,推进剂燃速降低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 丁羟推进剂 化学改性 界面键合 多功能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新型燃气弹射传动活塞密封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昌方 任杰 +3 位作者 周陈颖 唐子若 夏文嘉 卢炯彪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101,共5页
传动活塞的密封性能对燃气弹射装置的正常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为保证和提高燃气弹射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组合/复合密封,并分析该密封的工作原理;理论分析密封的泄漏模型和密封的失效准则,推导二维N-S控制方程,给出复合密封的可靠性数学... 传动活塞的密封性能对燃气弹射装置的正常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为保证和提高燃气弹射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组合/复合密封,并分析该密封的工作原理;理论分析密封的泄漏模型和密封的失效准则,推导二维N-S控制方程,给出复合密封的可靠性数学模型、k-ε湍流方程、超弹性橡胶本构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讨论密封泄漏的压力变化、密封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燃气泄漏后其压力随密封位置而呈阶梯形下降,密封圈受到的最大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总大于燃气的工作压力,剪切应力总小于密封圈的抗剪切强度,满足密封失效准则,能作为一种燃气弹射传动活塞的密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弹射 传动活塞 组合/复合密封 矩形密封 D形密封 O形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固体发动机绝热层打磨机器人研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帆 张志强 +4 位作者 何凯 肖博 侯小舸 王宇 高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40,共6页
固体发动机是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中的重要动力装置,提高其生产效率对我国航空航天和国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固体发动机绝热层打磨方式及专用设备存在的问题,采用移动机器人和端面铣削技术相结合的打磨方式,研制了一种新型... 固体发动机是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中的重要动力装置,提高其生产效率对我国航空航天和国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固体发动机绝热层打磨方式及专用设备存在的问题,采用移动机器人和端面铣削技术相结合的打磨方式,研制了一种新型打磨机器人系统。首先介绍了打磨机器人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流程,然后基于倾角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等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分析了螺旋打磨轨迹智能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设定过程,最后设计了盘式铣刀柔顺打磨装置,并对打磨效果进行了评定。结合光学轮廓仪测量数据,充分验证了新型打磨机器人的可行性强,打磨精度高,打磨质量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动机 燃烧室 绝热层 智能打磨系统 打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对含RDX双基发射药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佳 程山 +2 位作者 张丽华 马忠亮 肖忠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以5类RDX为例,对不同RDX含量的双基发射药在20℃和50℃下进行抗压性能、抗冲击性能及其黏结剂表面能的实验研究,拟用界面微观参量表征非均质发射药宏观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可通过测算黏结剂与RDX间界面能与黏附功,定义微观参量"单... 以5类RDX为例,对不同RDX含量的双基发射药在20℃和50℃下进行抗压性能、抗冲击性能及其黏结剂表面能的实验研究,拟用界面微观参量表征非均质发射药宏观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可通过测算黏结剂与RDX间界面能与黏附功,定义微观参量"单位质量界面黏附能"来表征宏观力学性能,并得出此黏附能与对应含量RDX发射药的力学性能参数(屈服应力、体积变形冲击功)之间可由方程b=a+be^(-x/t)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发射药 抗压性能 抗冲击性能 亚微观结构 单位质量界面黏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侵彻截面为六边形的液态复合密闭结构力学特点仿真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昌方 赵昌兴 +3 位作者 任杰 祖旭东 张克斌 卢炯彪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3,共6页
截面为六边形的液态复合密闭结构抗射流侵彻性能与其受力变形、应力、应变、能量变化息息相关。为了解密闭结构受射流侵彻的力学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研究。理论分析中,推导了射流的剩余头部速度;分析了密闭... 截面为六边形的液态复合密闭结构抗射流侵彻性能与其受力变形、应力、应变、能量变化息息相关。为了解密闭结构受射流侵彻的力学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研究。理论分析中,推导了射流的剩余头部速度;分析了密闭结构的受压情况,密闭结构微元的柯西(Cauchy)应变、格林(Green)应变、本构关系,侵彻系统的能量变化。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射流侵彻进入液态复合密闭结构后,面板的等效应力从内到外呈环状逐渐递减;竖壁面的等效应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在棱边上衰减,在底部集中;射流带动液体运动,进一步扩大背板孔口,并导致液体出现壅塞而产生逆流,使竖壁面产生附加应变;冯·米塞斯(Von Mises)应变集中在液态复合结构孔壁上,Green等效应变集中在密闭结构底部的内棱边上、以及面板和背板的孔口处;射流25μs时开始侵彻液态复合密闭结构,射流、密闭结构、液体的能量均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点 截面为六边形的结构 液态复合密闭结构 射流侵彻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