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西磷矿智能矿山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柴修伟 张龙 +5 位作者 胡建华 肖红星 彭亚利 刘光俊 徐亮 赵祥波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4,共8页
湖北磷矿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分布在鄂西地区,即宜昌磷矿、兴(山)—神(农架)磷矿和保康磷矿三大磷矿基地,矿床呈层状缓倾斜产出。基于鄂西磷矿缓倾斜薄矿体的特征,发展智能化采矿是矿山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以鄂西磷矿树崆坪磷... 湖北磷矿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分布在鄂西地区,即宜昌磷矿、兴(山)—神(农架)磷矿和保康磷矿三大磷矿基地,矿床呈层状缓倾斜产出。基于鄂西磷矿缓倾斜薄矿体的特征,发展智能化采矿是矿山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以鄂西磷矿树崆坪磷矿、挑水河磷矿和白竹磷矿为例,分析总结了鄂西磷矿矿山智能化建设的特色与不足,认为各矿山单一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建设水平各具特色,但各系统彼此独立,关联兼容不足,多源异构信息数据融合还不够,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讨论了未来发展方向,认为后续应加强矿山生产大数据与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的深度融合,对传统缓倾斜薄矿体采矿工艺进行分步智能升级改造和矿山生产总体智能管控设计协同进行,逐步推进鄂西磷矿区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磷矿 缓倾斜薄矿体 智能矿山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安全双控预防性机制信息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建华 吴友楠 +2 位作者 马凤成 肖红星 赵祥波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6-1129,共14页
矿山是我国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其安全生产受到广泛关注,安全生产过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基于智慧矿山建设需要,融合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安全双控体系,运用程序设计方法,结合挑水河磷矿的... 矿山是我国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其安全生产受到广泛关注,安全生产过程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基于智慧矿山建设需要,融合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安全双控体系,运用程序设计方法,结合挑水河磷矿的实际生产作业情况,提出了双控预防性机制管控措施,初步开发了矿山双控安全管理平台。该平台具有安全培训、风险分级评价、重大风险管控和隐患闭环治理等功能,可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并为矿山智能化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矿山安全 闭环治理 双重预防性体系 安全管控平台 风险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释放理论的采场顶板极限跨距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池秀文 杨剑锋 +3 位作者 郭继琼 何治良 王学梁 高本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基于对现有能量释放率和采场顶板跨距计算研究的基础上,将能量释放率运用于采场顶板跨距计算,经过理论计算得到对于单个采场和多个采场开采时,能量释放率均能适用,且采场失稳的能量释放主要是由顶板失稳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采... 基于对现有能量释放率和采场顶板跨距计算研究的基础上,将能量释放率运用于采场顶板跨距计算,经过理论计算得到对于单个采场和多个采场开采时,能量释放率均能适用,且采场失稳的能量释放主要是由顶板失稳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采场失稳的面能量释放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推导出顶板极限跨距和安全厚度的计算公式,可知顶板极限跨距和顶板安全厚度与弹性模量、埋深等呈非线性关系,将顶板极限跨距计算公式运用于其他矿山得到验证,并运用于挑水河磷矿开采的顶板极限跨距的计算,指导实际生产,也为顶板极限跨距和安全厚度计算提出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释放 梁模型 顶板跨距 安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矿山智能采矿体系的平台架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建华 张龙 +2 位作者 王学梁 王辉 邓煜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以智能采矿的平台架构为基础,理论研究了矿山智能采矿的核心架构及其关键技术,通过对三宁矿业挑水河磷矿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系统阐述了井下矿山智能采矿体系的平台架构及实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采矿的关键在于开发井下矿山的基础信... 以智能采矿的平台架构为基础,理论研究了矿山智能采矿的核心架构及其关键技术,通过对三宁矿业挑水河磷矿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系统阐述了井下矿山智能采矿体系的平台架构及实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采矿的关键在于开发井下矿山的基础信息数字平台、采掘设备智能平台、生产信息管控平台、通讯网络传输系统,形成"三平台一系统"的智能采矿核心架构;智能采矿有利于矿山本质安全的构建,三宁矿业智能采矿的实践初步实现了高危岗位的"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矿 数字平台 设备平台 管控平台 通讯网络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过断层软破段巷道支护参数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建华 庞乐 +1 位作者 王学梁 郑明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6期859-867,共9页
过断层软破段巷道支护对矿山巷道施工与运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以挑水河磷矿过断层软破段巷道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其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矿山巷道的数值仿真模型,设计了3因素(其中1个因素4水平,2个因素2水平)的支护参数正交... 过断层软破段巷道支护对矿山巷道施工与运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以挑水河磷矿过断层软破段巷道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其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矿山巷道的数值仿真模型,设计了3因素(其中1个因素4水平,2个因素2水平)的支护参数正交试验方案,获得不同参数下的支护效果和变形规律,并以极差分析优选确定了巷道的支护方式与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试验次数,提高计算效果,计算结果的响应分析确定了不同结果的影响因素,即顶底板位移、垂直应力和巷道侧帮位移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锚杆长度、混凝土厚度和碹体厚度。(2)以过断层软破段巷道的位移和应力控制为目标,确定了最优支护方案:锚杆长度为2.8 m、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 mm、碹体厚度为250 mm。研究成果为该矿巷道开挖支护提供了技术参考,对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的金属矿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断层软破段 巷道支护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应力与变形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通风巷道风门后的风速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建华 赵阳 +2 位作者 周坦 肖红星 赵磊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0,共6页
为了提高矿山通风巷道障碍物后风速测量精准性,依据障碍物对风流分布的理论分析,以某矿山含卷帘式风门巷道段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进口风速、风门开合程度和粗糙度对风速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门后流场存在空腔区及尾... 为了提高矿山通风巷道障碍物后风速测量精准性,依据障碍物对风流分布的理论分析,以某矿山含卷帘式风门巷道段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进口风速、风门开合程度和粗糙度对风速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门后流场存在空腔区及尾流区,与理论分析一致;井巷通风安全规程内风速(1~6 m/s)改变对风速分布无明显影响;风门开合程度减小,空腔区风速波及范围增大;增加粗糙度使巷道内风速减小,风速分布沿巷道方向出现分层;传感器距风门距离大于9H(H为障碍物高度)时,可摆脱空腔区影响,距离大于35H时,测量风速可达到进口风速的90%;传感器距粗糙顶壁的距离大于2R(R为粗糙度)时,测量风速可达标准值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巷道 障碍物 计算流体动力学 风速分布 风速监测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碱基−磷石膏胶结充填体配比优化 被引量:21
7
作者 赵风文 胡建华 +2 位作者 曾平平 王学梁 赵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6-1105,共10页
磷石膏为骨料的充填工艺是采空区和固废处理方式之一,磷石膏的化学活性是影响充填效果的关键。以某矿拟开展的磷石膏充填料为对象,利用生石灰碱基作为激活剂,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16组配比组合进行试验。通过极差法分析单一指标(坍落度、... 磷石膏为骨料的充填工艺是采空区和固废处理方式之一,磷石膏的化学活性是影响充填效果的关键。以某矿拟开展的磷石膏充填料为对象,利用生石灰碱基作为激活剂,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16组配比组合进行试验。通过极差法分析单一指标(坍落度、3 d强度、7 d强度和28 d强度)下的最优配比,并利用矩阵分析法实现多目标综合分析优化,得到可行的优化组合配比,运用指标值预估法预测最终配比的力学特征值。结果表明:1)在各单一指标下第一主要影响因素均为磷石膏含量,而在坍落度、3 d强度和7 d强度三种指标下第二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料浆浓度,在28 d强度指标下第二主要影响因素为石灰含量。2)多目标优化选择的充填体配比参数为磷石膏含量(质量分数)20%、水泥与尾矿比1:6、料浆浓度(质量分数)80%、石灰含量(质量分数)1%,充填体的力学特性预估值为坍落度10.1936 cm、3 d强度0.6108 MPa、7 d强度1.2734 MPa、28 d强度2.5748 MPa。3)建立不同因素的影响关系模型图,各指标值(坍落度、3 d强度和7 d强度)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均符合Z=Ax^(2)+By^(2)+Cx+Dy+Exy+F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极差法 矩阵分析法 指标值预估 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