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姚焕英 唐静成 +1 位作者 张鞍灵 胥耀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650-1655,共6页
从核桃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萘醌类、黄酮类及二芳基庚烷类等,以及抗肿瘤、抗菌、清除氧自由基等生物活性方面进行了评述.旨在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该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核桃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抑制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学镀液中的四种有机酸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辉 郭治安 +2 位作者 赵景婵 梁小云 刘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离子抑制色谱(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 有机酸(organic acids) 化学镀液(electroless PLATING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离子液体及其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于澄洁 王大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5期59-65,共7页
The research in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is reviewed. The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its applications to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s high performance environmental solvent... The research in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is reviewed. The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its applications to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s high performance environmental solvents, the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can be applied to treating oil shale, purifying nature gas, and processing nuclear fuel; they can also be used in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such as Diels Alder reaction, Friedel Crafts reaction, transition metal catalyzed reaction, regioselective alkylation. They can be used as the substitutes for traditional strong acid catalysts in alkyl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with alcohols, Beckmann rearrangement reaction, hydrogen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体 绿色化学 应用 绿色溶剂 环境催化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条件研究 被引量:114
4
作者 赵景婵 郭治安 +1 位作者 常建华 王文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研究了在用RP HPLC法测定有机酸时如何对流动相的酸度进行控制 ,给出了流动相最佳pH的选择通式 :色谱柱允许的最低 pH值≤pH≤pKa- 2 ;研究了流动相中甲醇、乙腈存在时对此通式的影响。用研究得出的结论选择了测定甲酸、乙酸、丙酸、丁... 研究了在用RP HPLC法测定有机酸时如何对流动相的酸度进行控制 ,给出了流动相最佳pH的选择通式 :色谱柱允许的最低 pH值≤pH≤pKa- 2 ;研究了流动相中甲醇、乙腈存在时对此通式的影响。用研究得出的结论选择了测定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和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时的色谱条件 ,并且研究了每种酸在各自浓度范围内测定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以及相对标准偏差。实验显示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测试时 ,各种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 >0 9995 ,相对标准偏差RSD <0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酸度控制 分离 有机酸 流动相 pH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活性炭催化合成二甘醇双丙烯酸酯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师棣 王福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用磷钨酸 /活性炭为催化剂 ,催化合成二甘醇双丙烯酸酯 ,其性能优于硫酸和其他质子酸。结果表明 ,在酸醇物质的量比为 2 .1∶ 1、催化剂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 1 .3%、反应温度为 1 1 5~1 2 0℃、反应时间 75 min及以甲苯为共沸剂的条件... 用磷钨酸 /活性炭为催化剂 ,催化合成二甘醇双丙烯酸酯 ,其性能优于硫酸和其他质子酸。结果表明 ,在酸醇物质的量比为 2 .1∶ 1、催化剂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 1 .3%、反应温度为 1 1 5~1 2 0℃、反应时间 75 min及以甲苯为共沸剂的条件下 ,酯化率达 94.2 % ,产品质量分数大于 9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活性炭 催化合成 二甘醇双丙烯酸酯 酯化反应 催化剂 催化活性 醇酸物质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性淀粉接枝共聚树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曹会兰 李雅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综述了淀粉接枝丙烯腈类和丙烯酸类两大系列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和生产概况;介绍了自由基聚合法合成淀粉接枝共聚树脂的主要方法,并对各种生产工艺进行了评述;最后对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在农业中广阔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吸水性树脂 淀粉 接枝共聚树脂 自由基聚合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曹会兰 杨建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研究了一种以L-抗坏血酸和棕榈酸为原料,合成出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的改进方法,产率为86%。并探讨了AP作为抗氧剂在棉籽油中的应用,结果表明AP的抗氧效果优于BHA和BHT。
关键词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合成方法 应用 生产效益 抗氧剂 棉籽油 抗氧效果 营养型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次生根贮水与根皮层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陈刚 魏志敏 +2 位作者 张吉科 贾建明 王新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39-142,共4页
通过直接测量沙棘次生根鲜质量和吸水后质量以及次生根直径和皮层厚度,并与小叶杨做对照研究了沙棘次生根皮层贮水功能,结果表明,沙棘根系贮水组织主要是沙棘次生根皮层。还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沙棘次生根皮层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沙棘... 通过直接测量沙棘次生根鲜质量和吸水后质量以及次生根直径和皮层厚度,并与小叶杨做对照研究了沙棘次生根皮层贮水功能,结果表明,沙棘根系贮水组织主要是沙棘次生根皮层。还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沙棘次生根皮层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沙棘次生根皮层细胞的中央液泡化是蓄贮水分的场所,具活力的细胞质环带是水分蓄释的调控中心,庞大的线粒体群是水分蓄释的动力,质膜与胞间层的液泡系与吞噬泡以其表面特有的功能单位为信号调控着水分、物质的胞间交换,细胞中某些不明贮藏物可能起着渗透调节功能。沙棘耐旱的机理是次生根生理贮水,节约用水,耐旱程度与根部蓄水量有关。沙棘是一种生活型的适应旱生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根系 皮层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弹燃烧灰化法测定有机物中磷 被引量:6
9
作者 党民团 刘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8-239,共2页
用氧弹燃烧法灰化有机物进行元素测定 ,操作简便、快速、无污染。该方法用于有机物中磷的分析 ,结果可靠。
关键词 氧弹燃烧灰化法 测定 有机物 光度法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质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组成结构的正交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建武 曹会兰 李雅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7-580,共4页
根据软质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的性能要求,对其组成结构进行正交优化。方法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结构组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软质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的组成结构为二甲基硅氧烷链节数m=80,含氢硅氧烷链节数n=9,3种... 根据软质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的性能要求,对其组成结构进行正交优化。方法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结构组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软质聚氨酯泡沫稳定剂的组成结构为二甲基硅氧烷链节数m=80,含氢硅氧烷链节数n=9,3种不同烯丙基共聚醚PE-A,PE-B及PE-C含量(摩尔分数)分别为0.25,0.45及0.30。结论所选择的4种因素对发泡效果的影响均十分显著,其泡剂配方匀泡效果与美国联碳的L-580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稳定剂 表面活性剂 烯丙基嵌段共聚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料的开发 被引量:28
11
作者 郝万晨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8-10,共3页
缓释肥料的开发途径有:①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缓释肥料,如脲醛缩合物;②对化肥进行包膜,制成包膜肥料;③掺入阻硝化剂或脲酶抑制剂制成缓释肥。其在土壤中的溶解速度慢,硝化分解时间长,养分利用率高,是环保节能产品。
关键词 合成缓释肥料 包膜肥料 阻硝化剂 脲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氯代硝基苯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师棣 汤发有 +1 位作者 王香爱 张洪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制备氯和研究了氯代硝基苯液相加氢选择性催化剂。方法分别以纳米碳管(CNTs),γ-Al2O3为载体,Ni-B为活性组分,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CNTs负载非晶态合金Ni-B/CNTs催化剂和Ni-B/γ-Al2O3催化剂,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X-射线衍射... 目的制备氯和研究了氯代硝基苯液相加氢选择性催化剂。方法分别以纳米碳管(CNTs),γ-Al2O3为载体,Ni-B为活性组分,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CNTs负载非晶态合金Ni-B/CNTs催化剂和Ni-B/γ-Al2O3催化剂,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研究催化剂的非晶性质、Ni的担载量及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并讨论了CNTs和Ni-B非晶态合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与其他催化剂相比,3种氯代硝基苯的转化率均高于99.8%,脱氯率小于3%。结论该催化剂具有较好加氢性能和较高的抑制脱氯性能,优于其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非晶态合金 催化加氢 氯代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电解质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其吸液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雅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29,共3页
以(NH4)2S2O8为引发剂,采用玉米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多元共聚,合成了耐电解质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用量(质量百分数)为0.6,单体与淀粉质量比为6∶1,丙烯酰胺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2.5~1∶3.0,聚合温度50~55℃,反应时... 以(NH4)2S2O8为引发剂,采用玉米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多元共聚,合成了耐电解质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用量(质量百分数)为0.6,单体与淀粉质量比为6∶1,丙烯酰胺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2.5~1∶3.0,聚合温度50~55℃,反应时间为3h。分析了各种微肥如ZnSO4·7H2O、CuSO4·5H2O、MnSO4·H2O、FeSO4·7H2O、Na2B4O7·10H2O等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共聚物提高了产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耐电解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电解质高吸水性树脂 丙烯酰胺 多元共聚 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唑酮的新极谱法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福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在B -R(pH6.8)缓冲溶液中 ,呋喃唑酮(FZ)产生两个还原波 ;第一波 (电位 -0.30V)由NO2 基团经6电子还原为—NH2 产生 ,受吸附控制 ;第二波 (电位 -1.20V)由—CH‖N—N基团经4电子还原为—CH3和N—NH2 产生 ,受扩散控制 ;第一波可用于呋... 在B -R(pH6.8)缓冲溶液中 ,呋喃唑酮(FZ)产生两个还原波 ;第一波 (电位 -0.30V)由NO2 基团经6电子还原为—NH2 产生 ,受吸附控制 ;第二波 (电位 -1.20V)由—CH‖N—N基团经4电子还原为—CH3和N—NH2 产生 ,受扩散控制 ;第一波可用于呋喃唑酮的测定 ,该波的2.5次导数峰峰电流ep″与呋喃唑酮浓度在2.0×10 -7~2.0×10 -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84,n=7) ;11次平行测量4.0×10 -6mol/LFZ的峰电流 ,所得RSD为1.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呋喃类药物 呋喃唑酮 极谱法 测定 药物分析 抗菌谱性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载杂多酸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醛绿色新工艺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秉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9期548-549,共2页
研究了以活性炭负载磷钼钨杂多酸为催化剂,以30%的双氧水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绿色新工艺,结果表明,其催化氧化性能很好,并得到了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醛的工艺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5.2%,催化氧化反应在回流温度下进行3.5 h,... 研究了以活性炭负载磷钼钨杂多酸为催化剂,以30%的双氧水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绿色新工艺,结果表明,其催化氧化性能很好,并得到了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醛的工艺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5.2%,催化氧化反应在回流温度下进行3.5 h,产品收率达到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杂多酸 催化氧化 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合成丙烯酸酯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师棣 汤发有 黄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用固体超强酸 SO2 -4 /Zr O2 - Ti O2 催化丙烯酸的酯化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及丙烯酸丁酯(AEB)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 ,并用该催化剂合成了 6种丙烯酸酯 ,其产率为 78.6%~ 89.7%。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催化 丙烯酸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陵铜车马彩绘保护的最佳湿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君龙 郭宝发 程德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0-452,共3页
在对秦陵铜车马彩绘取样分析的基础上 ,对其保存环境湿度进行了模拟测试 ,以红、白、蓝、绿4种矿物质颜料为代表 ,通过改变环境湿度、温度和有无光照等来考查色差值 ΔE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无光照条件下 ,湿度对彩绘颜色变化影响... 在对秦陵铜车马彩绘取样分析的基础上 ,对其保存环境湿度进行了模拟测试 ,以红、白、蓝、绿4种矿物质颜料为代表 ,通过改变环境湿度、温度和有无光照等来考查色差值 ΔE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无光照条件下 ,湿度对彩绘颜色变化影响不大。在光照条件下 ,湿度、紫外线和光化学反应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其保护湿度应控制在 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彩绘保护 铜车马 模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的合成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会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6,9,共3页
在指出研究褪黑素合成工艺必要性的基础上 ,重点评析了褪黑素的合成路线和原料 5 甲氧基色胺A的合成路线 ,并结合我国实际原料供应情况 ,生产成本和工业化等因素 。
关键词 褪黑素 咖啡蜡 合成工艺 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 褪黑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敏2.5次微分极谱测定香豆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福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拟定了表面活性剂增敏、2 .5次微分极谱测定香豆素的方法。在含 6.0× 10 -6 mol·L-13 氯 2 羟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的 0 .1mol·L-1KH2 PO4 Na2 HPO4 (pH 6.8)缓冲液中 ,香豆素还原波 [峰电位Ep=- 1.60V(vs .SCE) ]的 2... 拟定了表面活性剂增敏、2 .5次微分极谱测定香豆素的方法。在含 6.0× 10 -6 mol·L-13 氯 2 羟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的 0 .1mol·L-1KH2 PO4 Na2 HPO4 (pH 6.8)缓冲液中 ,香豆素还原波 [峰电位Ep=- 1.60V(vs .SCE) ]的 2 .5次微分极谱峰峰电流e″p 与其浓度在 4 .0× 10 -7~ 6.0× 10 -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 =0 .9998,n =10 ) ,检出限为 1.2× 10 -7mol·L-1。 13次平行测量 8.0× 10 -6 mol·L-1香豆素的峰电流 ,RSD为 1.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表面活性剂 药物分析 2.5次微分极谱法 白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药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焕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31-134,共4页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对重组蛋白或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研究的概况和实例,重点介绍了几种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多肽药物的方法,并对多肽药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重组蛋白 多肽药物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