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禹潼段黄河湿地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监测
- 1
-
-
作者
李吉锋
-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11期12-15,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34)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7JS033)
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项目(18TSXK04)
-
文摘
采集禹潼段黄河湿地夏阳瀵、洽川处女泉、黄河湾、赵渡、潼关5处湿地生物样品,消化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样品中Cd、Cr、Cu、Mn和Zn含量,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中Hg含量。结果发现,样品采集区域各类植物均受到Cr、Cd、Zn、Mn和Hg污染影响,尤其是Cr、Cd污染影响明显,基本未受到Cu污染影响。所采集鱼肉样品均处于重度Cr污染;除黄河湾鲫鱼肉中未检出Cd、黄河湾白条鱼肉处于中度Cd污染外,其余鱼肉样品均处于重度Cd污染;所有鱼肉样品均处于Hg未污染水平。表明该区域所采集生物样品已经受到部分重金属污染,且有的生物受重金属污染比较明显。
-
关键词
黄河
禹潼段
湿地生物
重金属
风险
-
Keywords
Yellow River
Yutong Area
wetland biological specimen
heavy metal
risk
-
分类号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黄渭洛三河交汇处鱼类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李吉锋
刘楠楠
-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134)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7JS033)
陕西省低碳醇催化转化重点实验室基金
-
文摘
2017年5月平水期,在黄河、渭河和洛河交汇处通过向垂钓者及渔民购买的形式采集体质量分别在250g、50~100g和50g左右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和白条鱼(别称条、鲦、白鲦等,Hemiculter leucisculus)样品,分离骨和肌肉,用硝酸-高氯酸混酸消化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和原子荧光法(AFS)测定鱼类样品中Cd、Cr、Cu、Mn、Zn中Hg元素含量,采用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Pi)评价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用危害系数HQ和危害指数HI评价鱼类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Cr含量在16.00~62.50mg/kg之间,Cd含量在0.08~3.36mg/kg之间(未检出样品除外),Cu含量在0.15~2.22mg/kg之间,Mn含量在2.23~7.74mg/kg之间,Zn含量在16.39~52.20mg/kg之间,Hg含量在0.0002~0.01mg/kg之间(未检出样品除外)。所采集鱼类样品中Cr、Cd含量明显超标,Cd污染明显。样品的Cr危害系数HQ均大于1,危害指数HI均大于1。本研究认为重金属已经对样品采集区鱼类形成食用健康风险。
-
关键词
鱼类
重金属
风险
黄渭洛
关中段
-
Keywords
fish
heavy metal
risk
three rivers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
分类号
X5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