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忠英 肖自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育创新 教师教育 专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师范教育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肖自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7-169,共3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做支撑。高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高师教育一方面应加快改革的步伐,走在基础教育的前列,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适应、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师的学术力量,依托教育科学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做支撑。高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高师教育一方面应加快改革的步伐,走在基础教育的前列,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适应、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师的学术力量,依托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优势,研究基础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 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7
3
作者 曹熙斌 杨方琦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57,共2页
本文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素养 课程引导 优化 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思维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宝珊 杨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7-660,共4页
目的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建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双向联系,借以体现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思维的丰富性和实用性。方法对现有的国内外HPM材料进行思维分析和描述。结果在HPM思维资源的挖掘和整理方面,初步形成一套理论和方法体系。结论从人类认... 目的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建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双向联系,借以体现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思维的丰富性和实用性。方法对现有的国内外HPM材料进行思维分析和描述。结果在HPM思维资源的挖掘和整理方面,初步形成一套理论和方法体系。结论从人类认知进展的角度,可以在思维形态上有效地整合历史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 思维资源 思维分析 思维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汉字变成儿童欢乐的“百草园”——信息技术条件下汉字动漫化的人文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康柱 罗维亮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2-64,共3页
本文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对传统小学识字教育进行了反思,认为它具有重理性、重知识,忽视儿童心理特点,轻视人文渗透的问题。文章指出,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把动漫手段、识字教育和人文渗透结合起来,将实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和教育... 本文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对传统小学识字教育进行了反思,认为它具有重理性、重知识,忽视儿童心理特点,轻视人文渗透的问题。文章指出,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把动漫手段、识字教育和人文渗透结合起来,将实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动漫化 人文 全面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大学社会实践教育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岗 陈兰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大学社会实践教育要求从对大学责任的认识,大学社会实践教育生命力的激活,以及相应的内容、方法、管理和理论研究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使大学社会实践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得以深化。
关键词 大学社会实践教育 本科教育“能为”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课程体系 培养新型师资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兰萍 贾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我国高师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观念落后、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与整体性、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使培养的师资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师范性特色... 我国高师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观念落后、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与整体性、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使培养的师资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师范性特色为指导思想,采取加强基础课、文与理相互渗透、设置跨学科综合课程或专业、增加教育学科课程、增大选修课比例等举措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培养新型师资,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基础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开放性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昌民 《大学教育科学》 2005年第4期52-53,共2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师院校从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未来教师的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考察课程体系改革问题;高师院校应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和全面性两方面考察课程体系改革问题;培养模式多样化是解决教师职业所需广博知识与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师院校从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未来教师的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考察课程体系改革问题;高师院校应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和全面性两方面考察课程体系改革问题;培养模式多样化是解决教师职业所需广博知识与培养过程有限课时的矛盾的有效途径;设置多样化、形式开放和内容开放的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正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 教师教育 课程体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ortal技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校内网络资源共享 被引量:4
9
作者 道焰 曹熙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86,共4页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许多学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学校,从办公行政、网络连接到网络教学平台以及资源建设都相对独立,这样势必使得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与学校内开展的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无法共享,造成资源...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许多学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学校,从办公行政、网络连接到网络教学平台以及资源建设都相对独立,这样势必使得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与学校内开展的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无法共享,造成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同时学校内部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也无法让远程教育的学生共享。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ortal技术的资源共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共享 PORTAL 学习管理平台 学习内容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教学中的学生作业与情感交流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兰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5-57,共3页
网络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师生情感交流方面却不如传统教学流畅,因此探讨网络教学下师生情感交流的问题十分必要。学生作业,尤其是作业评语,则是网络教学中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科学的学生观、共情能力以及评... 网络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师生情感交流方面却不如传统教学流畅,因此探讨网络教学下师生情感交流的问题十分必要。学生作业,尤其是作业评语,则是网络教学中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科学的学生观、共情能力以及评语的艺术性,可以使作业更好地发挥情感交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情感交流 作业评语 学习情境 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印刷表面强度的图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兆江 周敬红 +1 位作者 田贞 王双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纸张印刷表面强度,并与传统视觉评价法得到的印刷表面强度作比较,结果表明,图像分析方法在分析纸张印刷表面强度方面较传统的视觉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另外,还对不同印刷速度下及不同纸张拉毛斑点的面积分布进行了...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分析纸张印刷表面强度,并与传统视觉评价法得到的印刷表面强度作比较,结果表明,图像分析方法在分析纸张印刷表面强度方面较传统的视觉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另外,还对不同印刷速度下及不同纸张拉毛斑点的面积分布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析 印刷表面强度 拉毛面积比 拉毛斑点面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调适能力:个体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石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兰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9-151,共3页
维护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是培养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的发展是重要的、也是可能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培养与发展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自我调适 根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代电视传媒作为教学资源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熙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3-84,共2页
现代电视传媒信息具有使用便利、信息量大、信息种类丰富等特点,但其作为教学资源的功能并未被充分挖掘出来,本文对电视传媒信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利用其教学资源特性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电视传媒 教学资源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因素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兰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99,共3页
人是在不断调适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时于步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主动调适自我,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人生目标和态度、人际交往的范围、个人的经历与认知水平、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等影响着... 人是在不断调适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时于步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主动调适自我,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人生目标和态度、人际交往的范围、个人的经历与认知水平、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等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调适。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因素,则有利于培养其自我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调适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