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薯花青素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颖 樊凡 +1 位作者 阴鹏涛 董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0-154,共5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紫薯花青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0.1%HCl(体积比4:6)为提取剂,液料比36:1(mL/g),60℃下超声提取35min,纤维素酶添加量2.50 mg/g·紫薯粉。在该条件下紫薯花青素得率达...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紫薯花青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0.1%HCl(体积比4:6)为提取剂,液料比36:1(mL/g),60℃下超声提取35min,纤维素酶添加量2.50 mg/g·紫薯粉。在该条件下紫薯花青素得率达到2.003 mg/g。紫薯花青素还原力和对·OH清除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在30.00 mg/L时,紫薯花青素对·OH清除率达到80.2%。研究初步揭示了紫薯花青素具有很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花青素 提取 超声波 纤维素酶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对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乳化性和凝胶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叶凤凌 池玉闽 +3 位作者 周敏之 王琴 贾利蓉 董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2-30,共9页
为探讨氧化对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氧化修饰及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性质和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0~10.0 mmol/L 2,2′-盐酸脒基丙烷(2,2′-azobis(2-amidinopropane)dihydrochloride,AAPH)热解产生的烷过氧自由基对兔肉肌原纤维... 为探讨氧化对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氧化修饰及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性质和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0~10.0 mmol/L 2,2′-盐酸脒基丙烷(2,2′-azobis(2-amidinopropane)dihydrochloride,AAPH)热解产生的烷过氧自由基对兔肉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氧化处理。结果表明,随着AAPH浓度的增加,兔肉肌原纤维蛋白游离巯基含量、内源性荧光强度和蛋白乳化稳定性不断减小,而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蛋白粒径、乳化活性显著增加(P<0.05),表面疏水性则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结果显示,低浓度AAPH(0~1.0 mmol/L)和高浓度(10.0 mmol/L)分别诱导了蛋白的聚集和裂解,这些结构的改变引起了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质的改变。适度的氧化改性(AAPH 0~1.0 mmol/L)能提高兔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质构特性,而进一步氧化(AAPH 1.0~10.0 mmol/L)则显著降低了凝胶的性能(P<0.05)。因此,烷过氧自由基的氧化修饰能显著影响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和乳化凝胶性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肉 蛋白氧化 烷过氧自由基 肌原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逆转由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肺癌吉非替尼耐药 被引量:11
3
作者 路京 陈子龙 +4 位作者 闵朕 卫延明 赵丽 吕倩 熊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人肺癌HCC827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以及紫草素(shikonin)逆转此耐药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CC827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和吉非替尼单独/联合作用,MTT法检测...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人肺癌HCC827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以及紫草素(shikonin)逆转此耐药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CC827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和吉非替尼单独/联合作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吉非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紫草素对HGF诱导的吉非替尼耐药HCC82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Western blot检测HGF诱导的吉非替尼耐药HCC827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紫草素对HCC82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上升(P <0. 05),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IC_(50)为3. 06μmol/L。肺癌吉非替尼敏感细胞HCC827对吉非替尼的IC_(50)为0. 51μmol/L。利用不同浓度的HGF诱导吉非替尼耐药,发现20μg/L HGF诱导耐药最为明显,在外源性HGF存在的情况下,HCC827细胞对吉非替尼的IC_(50)为12. 71μmol/L。紫草素能逆转由HGF诱导的吉非替尼耐药(P <0. 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GF组能显著提高肺癌HCC827细胞的侵袭能力;同时,紫草素联合吉非替尼作用组则明显抑制由HGF诱导的侵袭(P <0. 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GF可诱导HCC827细胞发生EMT,使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紫草素则能逆转EMT的发生(P <0. 01)。此外,HGF组可激活细胞中AKT蛋白的磷酸化;紫草素联合吉非替尼作用组则能明显抑制由HGF激活的AKT蛋白磷酸化水平(P <0. 01)。结论:紫草素能逆转由HGF诱导肺癌HCC827细胞的吉非替尼耐药,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逆转EMT和抑制AKT蛋白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肝细胞生长因子 吉非替尼 耐药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热处理对4种食用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叶凤凌 职士淇 +2 位作者 贾利蓉 王琴 董怡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0,共6页
将油茶籽油、大豆油、菜籽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分别在不同温度(100~200℃)条件下加热2 h,测定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变化,研究4种食用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4种食用油的酸值、... 将油茶籽油、大豆油、菜籽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分别在不同温度(100~200℃)条件下加热2 h,测定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变化,研究4种食用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4种食用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TBARS值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4种食用油的氧化程度均明显增加。与未加热油样对比,4种食用油各指标增量从大到小顺序分别为:酸值,油茶籽油>菜籽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大豆油;过氧化值,食用植物调和油>油茶籽油>菜籽油>大豆油;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菜籽油>大豆油>食用植物调和油>油茶籽油;TBARS值,食用植物调和油>菜籽油>大豆油>油茶籽油。同步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高温下4种食用油自身所含有的酚类吸收峰(360~390 nm)下降或峰形变窄,表征氧化产物的峰(413~520 nm)升高(除调和油),说明4种食用油在发生氧化的同时组分也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大豆油 菜籽油 食用植物调和油 热处理 氧化稳定性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玉竹多糖的合成工艺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吕伟 陈子龙 +3 位作者 刘思美 尹秀丽 张丽华 赵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7期21-25,共5页
通过乙酸酐法合成乙酰化玉竹多糖,以玉竹多糖乙酰化取代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乙酰化玉竹多糖的合成工艺。确定最佳合成工艺如下:反应时间为3.44 h、物料比m(乙酸酐)∶m(玉竹多糖)为2.7155∶1、反应温度... 通过乙酸酐法合成乙酰化玉竹多糖,以玉竹多糖乙酰化取代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乙酰化玉竹多糖的合成工艺。确定最佳合成工艺如下:反应时间为3.44 h、物料比m(乙酸酐)∶m(玉竹多糖)为2.7155∶1、反应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玉竹多糖乙酰化取代度为0.351。表明通过乙酸酐法对玉竹多糖进行乙酰化修饰的工艺路线可行,进一步拓宽了玉竹多糖的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多糖 乙酰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药“四气五味”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闵朕 郭栴子 +2 位作者 杨燕莹 杨小蒨 窦建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51-53,共3页
乳腺癌因其高发病率和广患病人群,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合理使用中药进行临床辅助治疗,已成为共识。而在方剂和药品的使用中,如何选用、炮制和合理配伍,关系着临床治疗的最终疗效和患者的切身利益,是乳腺癌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四气五味... 乳腺癌因其高发病率和广患病人群,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合理使用中药进行临床辅助治疗,已成为共识。而在方剂和药品的使用中,如何选用、炮制和合理配伍,关系着临床治疗的最终疗效和患者的切身利益,是乳腺癌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文章从药性炮制、配伍及升降理论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中药性味及其搭配对乳腺癌诊疗和组方的意义和应用。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运用得当,不仅可以缓解病痛,更能改善患者预后,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五味 药性搭配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颖沙 崔利辉 +1 位作者 赵璐 李国秀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29-133,共5页
对市售的11种油样及二次油煎、多次油煎共计13种油制品进行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其脂肪酸含量以及对油煎、油样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油样无显著差异,但各样品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3个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食用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型硝酸咪康唑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辉 杨晓莉 +2 位作者 梁泽梅 秦亚红 绳金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通过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建立硝酸咪康唑不同剂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根据硝酸咪康唑胶囊剂、散剂和乳膏剂的理化特点,选择均质、萃取和静置等前处理方式,采用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建立适用于硝酸咪... 目的通过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建立硝酸咪康唑不同剂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根据硝酸咪康唑胶囊剂、散剂和乳膏剂的理化特点,选择均质、萃取和静置等前处理方式,采用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建立适用于硝酸咪康唑不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比较方法差异。结果建立的3种不同剂型硝酸咪康唑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满足《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法中的试验菌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加入的控制菌均可检出,各方法适用于不同剂型硝酸咪康唑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结论硝酸咪康唑不同剂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差异较大,应灵活选择适宜的前处理方式,解决样品抑菌性的去除和难于过滤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抑菌性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泛酸钙含量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赵静 陈子龙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31-634,共4页
为研究建立复合维生素B片中泛酸钙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磷酸(100∶900∶1)为流动相,通过在200~400 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显示210 nm为最大吸收波长,最终确定检测波... 为研究建立复合维生素B片中泛酸钙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磷酸(100∶900∶1)为流动相,通过在200~400 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显示210 nm为最大吸收波长,最终确定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表明,在本方法中,泛酸钙浓度在353.08~706.16μg·mL-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与相应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专属性强,平均回收率为97.53%,RSD=0.89%(n=6),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稳定性良好,常温下12 h内能保持稳定。本法准确、可靠、方便,可用于复合维生素B片中泛酸钙的含量测定及其质量控制,同时也为其他药厂同类产品的测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泛酸钙 复合维生素B片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酚的提取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倩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11-714,758,共5页
厚朴酚是中药材厚朴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焦虑、抗抑郁等广泛药理作用,受到化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用索氏提取法、快速溶剂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等提取方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厚朴酚是中药材厚朴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焦虑、抗抑郁等广泛药理作用,受到化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用索氏提取法、快速溶剂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等提取方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厚朴酚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抗哮喘等多种药理学作用药理作用,并将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要使厚朴酚的药理作用更加体现出,那么厚朴酚的厚朴酚的提取、分析方法也就不是只需要一种方法就能独立完成,需要多种方法相互结合使用,既使生产经济又能保证厚朴酚的天然无污染。通过有进一步研究,能够寻找更加完善的新技术,使厚朴酚在临床、制药、化妆品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提取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多糖脱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冲英 陈子龙 +4 位作者 王睿 李瑾 陈艳 张丽华 赵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1期46-50,共5页
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地黄多糖的酶法脱蛋白工艺条件。确定酶法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用量1.05%、脱蛋白温度62.0℃、pH值7、脱蛋白时间103 min,采用酶法结合2次Sev... 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地黄多糖的酶法脱蛋白工艺条件。确定酶法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用量1.05%、脱蛋白温度62.0℃、pH值7、脱蛋白时间103 min,采用酶法结合2次Sevage法进行脱蛋白处理,地黄多糖的蛋白脱除率可达86.71%,多糖保留率为77.45%。木瓜蛋白酶法结合Sevage法是一种较好的地黄多糖脱蛋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多糖 木瓜蛋白酶 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中二氧化硫本底值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琴 武琴园 +3 位作者 张小龙 卢高超 郑敏 罗叶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189-190,194,共3页
[目的]研究陕西渭南地域生姜中二氧化硫的天然本底情况,以期为以后检验工作中对生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判定提供一个参考限量。[方法]采用GB 5009.34—2016滴定法对不同县区的50批次生姜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经验证采用该方法检验生... [目的]研究陕西渭南地域生姜中二氧化硫的天然本底情况,以期为以后检验工作中对生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判定提供一个参考限量。[方法]采用GB 5009.34—2016滴定法对不同县区的50批次生姜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经验证采用该方法检验生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6%、2.92%,回收率为89.0%~95.0%,平均回收率达92.6%;渭南不同县区的生姜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为8.5~45.0 mg/kg,平均残留量达27.4 mg/kg。[结论]该方法测定生姜中二氧化硫准确可靠,且不同县区生姜中均存在二氧化硫的天然本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二氧化硫 本底 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