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特征及其对臭氧浓度的贡献
1
作者
张欢
石辉
+1 位作者
王会霞
陈立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10-5421,共12页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是形成臭氧(O3)的重要前驱物质,合理认识BVOCs对臭氧污染的贡献,对区域空气质量及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MEGANv3.2和CMAQ模型,结合WRF模拟气象场及MODIS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估算了2023年...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是形成臭氧(O3)的重要前驱物质,合理认识BVOCs对臭氧污染的贡献,对区域空气质量及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MEGANv3.2和CMAQ模型,结合WRF模拟气象场及MODIS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估算了2023年陕西省域的BVOCs排放强度以及其对臭氧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WRF模拟的气温趋势和辐射精度满足区域气象输入需求,风速和湿度的可靠性尚需提升;CMAQ模拟的臭氧浓度与实测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整体浓度偏低,经回归关系得到的修正系数1.15修正后与实测结果吻合.全省总BVOCs的平均排放强度为3.37t/(km^(2)·a),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陕南秦巴山区(5.77t/(km^(2)·a))及延安市桥山和黄龙山(4.74t/(km^(2)·a))等森林覆盖度高的天然林分布区;低值区主要位于榆林区域的草原地带(0.46t/(km^(2)·a))、延安北部的森林草原过渡区域(0.97t/(km^(2)·a))及关中盆地区域(2.21t/(km^(2)·a)).BVOCs的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在年内7月份达到最高为0.99t/km^(2);在日内午时14:00达到最高为98.65kg/km^(2).异戊二烯(ISOP)、单萜烯(TERP)和倍半萜烯(SESQ)是BVOCs的主要组分,分别占37.39%、28.49%和3.56%;其变化趋势与BVOCs相似.乔木和灌木是BVOCs的主要来源,分别贡献了51%和35%.7月BVOCs对陕西省域月均最大8h臭氧浓度的平均贡献率为9.9%,其中,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分别占BVOCs贡献的60.5%和14.8%;10月BVOCs对月均最大8h臭氧浓度的平均贡献率降至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
MEGAN模型
CMAQ模型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特征及其对臭氧浓度的贡献
1
作者
张欢
石辉
王会霞
陈立军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
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
渭南市桥山生态环境保护中心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10-5421,共12页
基金
陕西省环境介质痕量污染物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项目(SHJKFJJ20231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3-JC-YB-17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沿交叉领域培育专项(X20220071)。
文摘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是形成臭氧(O3)的重要前驱物质,合理认识BVOCs对臭氧污染的贡献,对区域空气质量及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MEGANv3.2和CMAQ模型,结合WRF模拟气象场及MODIS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估算了2023年陕西省域的BVOCs排放强度以及其对臭氧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WRF模拟的气温趋势和辐射精度满足区域气象输入需求,风速和湿度的可靠性尚需提升;CMAQ模拟的臭氧浓度与实测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整体浓度偏低,经回归关系得到的修正系数1.15修正后与实测结果吻合.全省总BVOCs的平均排放强度为3.37t/(km^(2)·a),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陕南秦巴山区(5.77t/(km^(2)·a))及延安市桥山和黄龙山(4.74t/(km^(2)·a))等森林覆盖度高的天然林分布区;低值区主要位于榆林区域的草原地带(0.46t/(km^(2)·a))、延安北部的森林草原过渡区域(0.97t/(km^(2)·a))及关中盆地区域(2.21t/(km^(2)·a)).BVOCs的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在年内7月份达到最高为0.99t/km^(2);在日内午时14:00达到最高为98.65kg/km^(2).异戊二烯(ISOP)、单萜烯(TERP)和倍半萜烯(SESQ)是BVOCs的主要组分,分别占37.39%、28.49%和3.56%;其变化趋势与BVOCs相似.乔木和灌木是BVOCs的主要来源,分别贡献了51%和35%.7月BVOCs对陕西省域月均最大8h臭氧浓度的平均贡献率为9.9%,其中,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分别占BVOCs贡献的60.5%和14.8%;10月BVOCs对月均最大8h臭氧浓度的平均贡献率降至3.1%.
关键词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
MEGAN模型
CMAQ模型
陕西
Keywords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
ozone(O3)
MEGAN
CMAQ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特征及其对臭氧浓度的贡献
张欢
石辉
王会霞
陈立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