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特征及其对臭氧浓度的贡献
1
作者 张欢 石辉 +1 位作者 王会霞 陈立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10-5421,共12页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是形成臭氧(O3)的重要前驱物质,合理认识BVOCs对臭氧污染的贡献,对区域空气质量及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MEGANv3.2和CMAQ模型,结合WRF模拟气象场及MODIS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估算了2023年...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是形成臭氧(O3)的重要前驱物质,合理认识BVOCs对臭氧污染的贡献,对区域空气质量及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MEGANv3.2和CMAQ模型,结合WRF模拟气象场及MODIS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估算了2023年陕西省域的BVOCs排放强度以及其对臭氧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WRF模拟的气温趋势和辐射精度满足区域气象输入需求,风速和湿度的可靠性尚需提升;CMAQ模拟的臭氧浓度与实测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整体浓度偏低,经回归关系得到的修正系数1.15修正后与实测结果吻合.全省总BVOCs的平均排放强度为3.37t/(km^(2)·a),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陕南秦巴山区(5.77t/(km^(2)·a))及延安市桥山和黄龙山(4.74t/(km^(2)·a))等森林覆盖度高的天然林分布区;低值区主要位于榆林区域的草原地带(0.46t/(km^(2)·a))、延安北部的森林草原过渡区域(0.97t/(km^(2)·a))及关中盆地区域(2.21t/(km^(2)·a)).BVOCs的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在年内7月份达到最高为0.99t/km^(2);在日内午时14:00达到最高为98.65kg/km^(2).异戊二烯(ISOP)、单萜烯(TERP)和倍半萜烯(SESQ)是BVOCs的主要组分,分别占37.39%、28.49%和3.56%;其变化趋势与BVOCs相似.乔木和灌木是BVOCs的主要来源,分别贡献了51%和35%.7月BVOCs对陕西省域月均最大8h臭氧浓度的平均贡献率为9.9%,其中,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分别占BVOCs贡献的60.5%和14.8%;10月BVOCs对月均最大8h臭氧浓度的平均贡献率降至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 MEGAN模型 CMAQ模型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