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南市一年两作灌区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
1
作者 王忠有 汪金桂 《农机科技推广》 2014年第6期19-21,23,共4页
渭南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是陕西省和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2.16万hm2左右,粮食总产量约224万吨.其中,夏粮以小麦为主,秋粮以玉米为主.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中南部灌区,大面积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的基本耕作制度,在全市... 渭南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是陕西省和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2.16万hm2左右,粮食总产量约224万吨.其中,夏粮以小麦为主,秋粮以玉米为主.在自然条件较好的中南部灌区,大面积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的基本耕作制度,在全市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两作 渭南市 保护性耕作 灌区 粮食播种面积 施效 粮食总产量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南市临渭区秸秆饲草机械化加工的调查与思考
2
作者 孙晓奇 范惠民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年第16期34-35,共2页
一、渭南市临渭区秸秆饲草机械化加工现状及取得的效益 1.渭南市临渭区秸秆饲草机械化加工现状 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政府积极扶持秸秆产、
关键词 机械化加工 秸秆饲草 渭南市 加工现状 区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渭南奶山羊产业全程机械化的思考
3
作者 惠建军 唐宏伟 +1 位作者 王忠友 张默 《农机科技推广》 2019年第7期31-32,共2页
奶山羊是渭南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建设的三个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之一。截至2019年5月底全市存栏奶山羊78.5万只,全市有羊乳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乳制品能力超过8万吨。奶山羊产业形成了以富平县为核心,临渭区、蒲城... 奶山羊是渭南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建设的三个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之一。截至2019年5月底全市存栏奶山羊78.5万只,全市有羊乳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乳制品能力超过8万吨。奶山羊产业形成了以富平县为核心,临渭区、蒲城县为辐射区的产业布局,全市奶山羊产业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羊产业 渭南市 全程机械化 加工企业 优势产业 农业产业 产业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南一年两作全程机械化实践
4
作者 王忠有 汪金桂 《农机科技推广》 2017年第8期27-29,31,共4页
一、一年两作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现状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东部,耕地54.7万公顷,农业种植模式主要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不断摸索和总结,初步确定了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和技术模式,形... 一、一年两作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现状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东部,耕地54.7万公顷,农业种植模式主要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不断摸索和总结,初步确定了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和技术模式,形成了基本适应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塬的机械化耕作体系,已取得了试验田和大田示范推广的全面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渭南市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截至201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550万千瓦,拥有拖拉机8.28万台,配套农机具14.44万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08万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机械化 一年两作 渭南市 农业生产现状 秸秆粉碎还田机 机械化技术 农机装备水平 关中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机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及方向
5
作者 范惠民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年第4期29-30,共2页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必须抓住改革机遇,强化组织协调功能,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健全自身服务体制,积极开拓培育农机新市场。农机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支持基层服务组织,主导农机...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必须抓住改革机遇,强化组织协调功能,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健全自身服务体制,积极开拓培育农机新市场。农机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支持基层服务组织,主导农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服务组织之间的联系和管理,使农机化服务体系健康稳步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服务体系 立足自身 开拓市场 强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覆盖措施下延收对春玉米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臧逸飞 郝明德 +2 位作者 王忠有 黄耀明 张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137,148,共5页
选用5种耕作覆盖方式和7个采收时期研究延收对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其对应的产出量的影响,为玉米获得高产优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时延收可使玉米产量及主要营养成分产出量明显增加,延收15 d ,产量增幅... 选用5种耕作覆盖方式和7个采收时期研究延收对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其对应的产出量的影响,为玉米获得高产优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时延收可使玉米产量及主要营养成分产出量明显增加,延收15 d ,产量增幅为10.19%~15.62%,千粒重增幅为14.70%~20.39%;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0.26%~1.29%,产出量增加117~230 kg·hm^-2;脂肪含量增加0.05%~0.40%,产出量增加54~78 kg·hm^-2;淀粉含量虽然降低0.5%~4.9%,但产出量仍然增加340~773 kg·hm^-2。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延收15 d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籽粒品质产量的效果,但增幅因耕作和覆盖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延收 耕作覆盖方式 产量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适时延收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小敏 郝明德 +2 位作者 王忠有 黄耀明 张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68,共7页
【目的】研究延迟收获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夏玉米适时延收提供依据。【方法】以郑单95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陕西关中地区设4个试验点(杨凌、咸阳、渭南、宝鸡),分别在... 【目的】研究延迟收获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夏玉米适时延收提供依据。【方法】以郑单95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陕西关中地区设4个试验点(杨凌、咸阳、渭南、宝鸡),分别在各试验点夏玉米习惯收获时间的基础上延迟收获,测定不同延迟收获时间下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结果】在关中地区4个试验点,收获时间推迟10~24d,夏玉米千粒质量增幅为7.9%~40.9%,籽粒产量增幅为17.5%~33.3%。夏玉米叶片、茎秆、穗轴等器官中的氮、磷养分向籽粒转移,提高了籽粒品质;而茎秆中钾含量明显提高,叶片、籽粒、穗轴等器官钾含量降低。在同时满足夏玉米生育期积温和冬小麦越冬前积温的条件下,关中东部地区夏玉米收获日期应在习惯收获的基础上推迟10~15d,即收获期以10-10-10-15为宜;中部地区推迟10d左右,收获期以10-10左右为宜;西部地区则应确保在10-10之前完成夏玉米收获。【结论】延迟收获对夏玉米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延迟收获 籽粒产量 千粒质量 养分含量 陕西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明显
8
作者 王忠有 石明亮 《农机科技推广》 2010年第10期26-26,37,共2页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分析陕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始于2002年,到2009年已在渭北旱原区、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关中灌区等4个类型I)(47个县(市、区)示范该技术,示范应用面积260万亩,取得了很好的技...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分析陕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始于2002年,到2009年已在渭北旱原区、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关中灌区等4个类型I)(47个县(市、区)示范该技术,示范应用面积260万亩,取得了很好的技术应用效果,促进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示范应用 陕西省 黄土丘陵沟壑区 技术示范 可持续发展 效果分析 渭北旱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