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处理对酱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晓霞 邵璋 +1 位作者 王颖超 杨海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2,共3页
文中研究了10×104截留分子量和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生酱油原液前后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10×104截留分子量或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生酱油,总酸、氨基酸态氮、全氮、可溶性固形物、食... 文中研究了10×104截留分子量和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生酱油原液前后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10×104截留分子量或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生酱油,总酸、氨基酸态氮、全氮、可溶性固形物、食盐、无盐固形物等指标的保留率都在95%以上,而菌落总数和浊度指标下降非常显著,经1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992%,浊度去除率达98.84%;经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975%,浊度去除率达98.78%;经1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达44.7%;经20×104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为16.3%。经过300d的室温储藏,处理液未见明显浑浊,因此将膜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可有效地解决酱油的二次沉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酱油 超滤膜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处理对食醋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晓霞 陆灵洁 杨海龙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2期171-173,共3页
该文分别研究了10万和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食醋原液前后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10万截留分子量或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食醋原液,氨基酸态氮、无盐固形物、总酸等指标的保留率都超过90%,而浊度和菌落总数下降非... 该文分别研究了10万和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食醋原液前后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10万截留分子量或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食醋原液,氨基酸态氮、无盐固形物、总酸等指标的保留率都超过90%,而浊度和菌落总数下降非常显著,经1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75%,浊度去除率达99.33%;经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除菌率达99.95%,浊度去除率达99.05%;经1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达43.9%;经20万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色度下降率为28.9%。经过300天的室温储藏,处理液未见明显浑浊,因此将膜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可有效地解决食醋的二次沉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原液 超滤膜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衣红曲黄酒发酵酸败因素分析及工艺调控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新金 徐文慧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7期117-118,共2页
该文介绍了乌衣红曲的特性,分析了乌衣红曲的质量,并对乌衣红曲黄酒大罐发酵酸败因素进行了分析。用生产实例证明乌衣红曲很红或很黑时进行工艺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在浸曲、投水、冷却温控等前发酵重点工序进行了作业示范。为乌... 该文介绍了乌衣红曲的特性,分析了乌衣红曲的质量,并对乌衣红曲黄酒大罐发酵酸败因素进行了分析。用生产实例证明乌衣红曲很红或很黑时进行工艺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在浸曲、投水、冷却温控等前发酵重点工序进行了作业示范。为乌衣红曲黄酒酿造企业提供生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衣红曲 酿酒 酸败因素 工艺调整 酿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法生米制醋酒化中试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新金 陈江 +1 位作者 徐文慧 李辉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0-161,共2页
文中对生米酒化过程和各工序进行了全面的简述,分析了生米酒化时醪液的变化,对发酵温度、醪液搅拌的情况及酒精含量进行了监测。并对醪液在分离(压滤)过程中的压力和时间以及分离的酒液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生米酒化工艺简化,酒醪... 文中对生米酒化过程和各工序进行了全面的简述,分析了生米酒化时醪液的变化,对发酵温度、醪液搅拌的情况及酒精含量进行了监测。并对醪液在分离(压滤)过程中的压力和时间以及分离的酒液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生米酒化工艺简化,酒醪固液分离较易,发酵期间采用空气搅拌适宜,生米酒化原料出品率高于传统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米酒化 酒醪分离 理化检测 酒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米制醋中液态酿酒工艺因素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新金 陈铭 +1 位作者 徐文慧 李辉勇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2期67-69,共3页
对生米酿酒工艺中发酵的温度、糖化酶用量、活性干酵母用量、料水比、乌衣红曲用量、不同的糖化发酵剂、不同的大米原料进行了单因素的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因素为:发酵温度25℃-30℃,糖化酶用量0.45%(酶活5×104U),活性... 对生米酿酒工艺中发酵的温度、糖化酶用量、活性干酵母用量、料水比、乌衣红曲用量、不同的糖化发酵剂、不同的大米原料进行了单因素的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因素为:发酵温度25℃-30℃,糖化酶用量0.45%(酶活5×104U),活性干酵母用量0.3%,料水比1:2.5倍,乌衣红曲用量3%,糯米原料较优。并选择3个重要的单因素进行正交优化验证。液态生米酿酒原料出品率可达到300%(15%vol酒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发酵 检验方法 酒质分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酱油的总酸和氨基酸态氮采用两种检验标准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阮富升 陈晓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33,共2页
本文采用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检验方法ZBX 660 0 14— 87和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50 9 39— 1996分别对同一酿造酱油样品进行检验 ,结果两种方法的总酸、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差异很大。建议制定酿造酱油国家行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差... 本文采用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检验方法ZBX 660 0 14— 87和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50 9 39— 1996分别对同一酿造酱油样品进行检验 ,结果两种方法的总酸、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差异很大。建议制定酿造酱油国家行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或立即修定GB/T 50 0 9 39—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酸 氨基酸态氮 酱油 专业标准检验方法 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法生米酿酒制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新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4-165,共2页
生米酿酒技术已经被广泛实验和报道,该文结合生产实际,运用生产中使用的糖化发酵剂进行液态法生米酿造黄酒,并进一步利用生料酒酿造食醋。经过历时1年的近百次生米酿酒制醋的试验和生产,通过对发酵温度、糖化发酵剂、氨基氮生成量、成... 生米酿酒技术已经被广泛实验和报道,该文结合生产实际,运用生产中使用的糖化发酵剂进行液态法生米酿造黄酒,并进一步利用生料酒酿造食醋。经过历时1年的近百次生米酿酒制醋的试验和生产,通过对发酵温度、糖化发酵剂、氨基氮生成量、成品理化指标、机械化生产能耗和排污等指标的调试和监测发现,利用生米代替传统的熟料酿酒工艺,可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出品率也略有提高,通过生料酒酿造的食醋,品质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米酿酒 生料酒制醋 生产工艺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照射消除米醋非生物性返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阮富升 李正亮 张国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7,共3页
利用日照技术,对米醋进行消除非生物性返混试验,探讨了日照和工艺对米醋非生物性返混的影响。
关键词 日照 米醋 非生物性 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