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S100B蛋白含量影响与疗效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林晶 修梅红 +1 位作者 张向阳 陈大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S100B蛋白是否异常;利培酮对S100B影响与疗效之间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53例,正常对照58例。患者组单一利培酮治疗12周,阳性和阴性综合症量表(posi...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S100B蛋白是否异常;利培酮对S100B影响与疗效之间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53例,正常对照58例。患者组单一利培酮治疗12周,阳性和阴性综合症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eneral impression,CG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定病情,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研究对象的S100B含量。结果:基线患者组的S100B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2周利培酮治疗后S100B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基线S100B蛋白含量与发病年龄、HAMD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2,-0.23,P均<0.05);治疗后S100B蛋白含量有效组低于无效组,与治疗前后PANSS减分值、阴性症状减分值呈显著负相关(r=-0.28、-0.31,P均<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S100B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利培酮治疗降低S100B含量且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着结构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SIOOB蛋白 利培酮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潘秀娟 刘家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9月接收的7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口服,... 目的:研究银杏叶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9月接收的7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口服,20 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胶囊口服,2粒/次,3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自由基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19%VS 67.57%,χ2=5.103,P=0.023),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8.92%VS 13.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03,P=0.023)。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无改善(P>0.05),观察组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银杏叶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白藜芦醇对AD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彪 台勇 +1 位作者 迟正锁 许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43-2446,2450,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基于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活化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大鼠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0)建立AD模型,随机分...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基于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活化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大鼠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0)建立AD模型,随机分为AD模型组、RESV低剂量组、RESV中剂量组、RESV高剂量组,RESV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0、20、40 mg/kg RESV,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免疫组化情况、TUNEL染色情况、Caspase-3、GPR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基本无Aβ1~40阳性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Aβ1~40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增多(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GPR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D模型组相比,RESV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Aβ1~40阳性表达细胞显著减少(P<0.05),凋亡率显著减少(P<0.05),Caspase-3、GPR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RESV可显著减少AD大鼠脑神经细胞Aβ1~40沉积,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调节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表达,可能通过参与PERK-ATF4-CHOP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抑制内质网应激,发挥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PERK-ATF4-CHOP 白藜芦醇 AD大鼠 脑神经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蔡巧乐 刘家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3-1254,共2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患者采用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患者采用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5 mg治疗,1次/d;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海蛇胶囊3粒/次,3次/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与QOL-AD评分分别为(24.68±3.69)分、(31.61±3.58)分;对照组分别为(21.23±3.35)分、(28.45±3.25)分;两组患者MMSE与QOL-A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性不良反应。结论:临床采用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患者,其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多奈哌齐治疗,且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且无明显性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痴呆 复方海蛇胶囊 多奈哌齐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