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拱棚防虫网覆盖时长对温州盘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加付 陶月良 +4 位作者 叶利勇 支巧力 郑莲英 杨程鹏 余昌宏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通过小拱棚防虫网覆盖不同时长温州盘菜主要品质差异的研究 ,探讨了温州盘菜防虫网覆盖的适宜时长。结果表明 ,以定植后覆盖防虫网 30d的盘菜品质最佳 ,不但可有效防治盘菜病毒病 ,而且盘菜各项品质与营养价值都比较高。
关键词 温州盘菜 品质 小拱棚 防虫网覆盖栽培 覆盖时长 蚜虫 芜菁花叶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熟期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182-185,共4页
以6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和F1的营养生长期、结球期和成熟期三个熟期性状,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遗传方差分量的比率估算表明,各熟期性状除受制于遗传效应外,还会明显受到各遗传效应与... 以6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和F1的营养生长期、结球期和成熟期三个熟期性状,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遗传方差分量的比率估算表明,各熟期性状除受制于遗传效应外,还会明显受到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其中,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的表现主要以遗传效应为主,而结球期以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遗传效应的预测值表明,采用P1和P2较易获得早熟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熟期性状 遗传效应 基因型x环境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盘菜感染芜菁花叶病毒后的生理生化性状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陶月良 杨加付 +2 位作者 叶利勇 周双萍 林叶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本文以温州盘菜的健康株和感染芜菁花叶病毒 ( Tu MV)的感染株叶片为材料 ,比较了两者的生理生化差异。结果表明 ,温州盘菜感染 Tu MV后 ,叶片的电导率和游离氨基酸( TFAA)含量明显升高 ,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 ( Pro)含量明显下降 ,而过... 本文以温州盘菜的健康株和感染芜菁花叶病毒 ( Tu MV)的感染株叶片为材料 ,比较了两者的生理生化差异。结果表明 ,温州盘菜感染 Tu MV后 ,叶片的电导率和游离氨基酸( TFAA)含量明显升高 ,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 ( Pro)含量明显下降 ,而过氧化物酶 ( POD)、多酚氧化酶 ( PPO)、超氧歧化酶 ( S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盘菜 芜菁花叶病毒 生理生化性状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花椰菜花球农艺及品质性状间的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花椰菜单球重、球径、球高和成熟期等花球农艺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花球品质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的协方差。其中,单球重与球径和成熟期与单球重、球径...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花椰菜单球重、球径、球高和成熟期等花球农艺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花球品质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的协方差。其中,单球重与球径和成熟期与单球重、球径、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间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协方差,成熟期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以加性效应协方差和显性效应协方差为主,球径与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它花球品质性状间以加性效应协方差和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协方差为主。研究花椰菜花球农艺及品质性状间的遗传关系,有助于对这些性状进行同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温州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化斌 刘鹏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调查统计表明,温州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4种,隶属22科30属,其中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24种 1级保护植物3种,2级保护植物31种 温州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过渡性强、成分特有及起源古老等特征 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 调查统计表明,温州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4种,隶属22科30属,其中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24种 1级保护植物3种,2级保护植物31种 温州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过渡性强、成分特有及起源古老等特征 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区系与华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温州市 珍稀濒危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拱棚防虫网覆盖栽培对温州芜菁病毒病的防效 被引量:8
6
作者 叶利勇 陶月良 +3 位作者 杨加付 徐静 杨程鹏 余昌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小拱棚 防虫网 芜菁 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芜菁资源筛选优质抗病温州盘菜新种质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继 叶利勇 陶月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373-377,共5页
利用日本芜菁与温州盘菜种间杂交的中间材料,与温州盘菜回交转育,产生抗病毒病的优质温州盘菜新种质。结果表明:利用含日本芜菁抗病毒病基因的种间杂交材料与优质的温州盘菜自交系回交,可以拓宽温州盘菜遗传基础,是选育优质、抗病、农... 利用日本芜菁与温州盘菜种间杂交的中间材料,与温州盘菜回交转育,产生抗病毒病的优质温州盘菜新种质。结果表明:利用含日本芜菁抗病毒病基因的种间杂交材料与优质的温州盘菜自交系回交,可以拓宽温州盘菜遗传基础,是选育优质、抗病、农艺性状优良温州盘菜新种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温州盘菜 杂交育种 抗芜菁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效剂对温州白银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叶利勇 孙继 +2 位作者 陶月良 朱剑桥 陆宗杉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632-634,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增效剂、2种不同施用方法对温州白银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A-6喷施与基施温州白银豆产量分别达到15.137与14,984t/hm^2,较对照增产35.6%与34.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春雨1号喷施与基施也较对照...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增效剂、2种不同施用方法对温州白银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A-6喷施与基施温州白银豆产量分别达到15.137与14,984t/hm^2,较对照增产35.6%与34.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春雨1号喷施与基施也较对照增产29.2%与24.7%,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DA-6和春雨1号喷施温州白银豆中可溶性蛋白比对照提高79.7%~33.2%,Vc提高118.6%~44.2%。天达-2116喷施温州白银豆产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对温州白银豆硝酸盐(硝酸钠)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白银豆 增效剂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果实过氧化物酶与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0
9
作者 陶月良 邱君正 +4 位作者 林华 章苏凤 叶茂宗 黄品湖 郭秀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67,共4页
针对板栗加工过程中的褐变问题,研究了沸水浴、pH值、缓冲液、维生素C、二硫苏糖醇等不同处理对板栗果实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板栗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特性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冷杉的ISSR分析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哀建国 邱英雄 +2 位作者 余久华 陈小荣 丁炳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2,共6页
以百山祖冷杉DNA为材料,分析了DNA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Taq酶的含量以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经过优化实验建立了百山祖冷杉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5μL的PCR反应液含有的组分和终浓度分别为约40ng模板DNA,1.2UTaq酶,... 以百山祖冷杉DNA为材料,分析了DNA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Taq酶的含量以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经过优化实验建立了百山祖冷杉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5μL的PCR反应液含有的组分和终浓度分别为约40ng模板DNA,1.2UTaq酶,0.4μmol/L引物,1.5mmol/LMgCl2,0.2mmol/LdNTPs,2%去离子甲酰胺.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3个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40个百山祖冷杉个体材料的DNA进行正式扩增,共扩增得到91条带,其中3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42.86%.百山祖冷杉的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表明,人工辅助授粉产生的实生苗群体(PPB=37.36%)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老树群体(PPB=16.48%)和嫁接苗群体(PPB=20.88%),这说明了人工辅助授粉繁育措施能有效提高百山祖冷杉的遗传变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优化 遗传变异 百山祖冷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菁叶汁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20
11
作者 钱晓薇 朱睦元 +2 位作者 刘春蕾 倪向勇 陈晓群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用 KM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 ,研究芜菁叶汁对 60 Co- γ射线照射损伤的防护和修复效应 .测定了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的微核试验等方法 .结果辐照前给叶汁组、辐照后给叶汁组和连续给叶汁... 用 KM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 ,研究芜菁叶汁对 60 Co- γ射线照射损伤的防护和修复效应 .测定了血象、白细胞分类计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的微核试验等方法 .结果辐照前给叶汁组、辐照后给叶汁组和连续给叶汁组分别使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血象、PCE微核率等明显高于 60 Co- γ辐照组 ,其中免疫器官指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PCE微核率等数据与 60 Co- γ辐照组的差异极为显著 (P<0 .0 0 1) .表明芜菁叶汁对小鼠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受到电离辐射损伤时不仅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叶汁 辐射损伤 防护效应 ^60Co-γ射线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和乐清湾滩涂围垦对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慎佳泓 胡仁勇 +3 位作者 李铭红 丁平 于明坚 丁炳扬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4-328,332,共6页
在对乐清湾和杭州湾滩涂湿地的植被、植物种类及围垦时间进行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围垦后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1)建塘时间对植物种类有明显的影响,物种数随着建塘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当建塘时间超过30年,其土... 在对乐清湾和杭州湾滩涂湿地的植被、植物种类及围垦时间进行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围垦后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引起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1)建塘时间对植物种类有明显的影响,物种数随着建塘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当建塘时间超过30年,其土壤已基本接近中性,群落中的植物种类明显增加.(2)离海塘的距离对物种多样性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随着离海塘距离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3)土地利用方式对植物种类有明显影响,不同的利用方式,植物种类明显不同.(4)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具有相近的生长特性和竞争力,慈溪样地这两个物种之间表现出一种消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湿地 围垦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阳山福建柏群落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曹培健 丁炳扬 +2 位作者 李伟成 哀建国 金孝锋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6-681,687,共7页
基于2×2联列表,应用χ2统计量度量、共同出现百分率和联结系数等公式测定了浙江凤阳山福建柏群落24种主要乔木和22种主要灌木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在该区森林植被研究中,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来测... 基于2×2联列表,应用χ2统计量度量、共同出现百分率和联结系数等公式测定了浙江凤阳山福建柏群落24种主要乔木和22种主要灌木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在该区森林植被研究中,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来测定植物种群的联结性,效果较好.福建柏群落中,绝大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在乔木层中,福建柏与木荷、褐叶青冈、猴头杜鹃、厚叶红淡比、香冬青间具有显著正联结;灌木层中,福建柏与吴茱萸五加、扁枝越橘、光叶铁仔、石斑木、香冬青、朱砂根、窄基红褐柃有显著正联结,而与翅柃间具有显著负联结.福建柏造林和更新时对于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需要一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阳山 福建柏 主要种群 种间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催化体系光催化降解苯胺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柯强 陈英旭 +1 位作者 何云峰 程天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0-252,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 ,以膨润土为载体 ,用酸性溶胶法合成 Ti O2 纳米复合物 ,并利用该复合物作催化剂 ,在 H2 O2 存在下进行光催化降解苯胺溶液。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在 UV/H2 O2 系统中对苯胺溶液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其效果优于纯 Ti...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 ,以膨润土为载体 ,用酸性溶胶法合成 Ti O2 纳米复合物 ,并利用该复合物作催化剂 ,在 H2 O2 存在下进行光催化降解苯胺溶液。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在 UV/H2 O2 系统中对苯胺溶液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其效果优于纯 Ti O2 ;H2 O2 的存在提高了苯胺光催化降解速率 ,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最佳摩尔浓度是 5 mmol/L ;溶液 p H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p H在中性范围内具有更强的光催化活性 ;该体系中苯胺能够有效地被降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催化剂 钛酸丁酯 溶液 光催化降解 溶胶法 TiO2 一级反应动力学 UV/H2O2 光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 被引量:33
15
作者 陈艳乐 申秀英 +1 位作者 丁炳扬 贾守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9-62,共4页
从薯蓣中提取多酚氧化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作用pH为5.8,最适作用温度为20℃,Km=1.82mol/L,Vmax=1.11(ΔOD/min)。本文同时考察了抑制剂对薯蓣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薯蓣 多酚氧化酶 褐变控制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盾草入侵沉水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曹培健 于明坚 +1 位作者 金孝锋 丁炳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4-340,共7页
研究了水生外来植物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入侵沉水植物群落的不同种群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选择了其扩散区域内的24个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测定了群落中13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性及成对物种间联结... 研究了水生外来植物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入侵沉水植物群落的不同种群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选择了其扩散区域内的24个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测定了群落中13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性及成对物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①水盾草入侵沉水植物群落13个种群中,水盾草的生态位宽度最大,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次之.②水盾草与金鱼藻、黑藻、苦草和黄花狸藻(Utricularia aurea)间生态位重叠较大,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小.③水盾草和金鱼藻、苦草、黑藻之间具有一定的正联结,而与其他物种间的联结性不显著,基本上趋于独立出现.由此可见,水盾草在中国急剧扩散,对常见的乡土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下降,应加强防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盾草 生物入侵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受精卵、流产卵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应雪萍 罗媛媛 张永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2-408,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 (太湖种群和温州种群 )受精卵和温州种群流产卵脂肪酸及氨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和温州种群流产卵在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上... 采用气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 (太湖种群和温州种群 )受精卵和温州种群流产卵脂肪酸及氨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和温州种群流产卵在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上无显著差异 ,而谷氨酸 (Glu)、胱氨酸 (Cys)和丝氨酸 (Ser)三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显著。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及温州种群流产卵的脂肪酸种类分别为 16、13和 14种。饱和脂肪酸(SFA)占脂肪酸总量的 18 96 %— 2 3 0 9% ,单烯酸 (MUFA)占 5 1 76 %— 6 2 6 5 %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占14 2 7%— 2 8 96 % ,其中最主要的脂肪酸为C16∶0、C16∶1和C18∶1。除C2 0∶1外 ,其他脂肪酸含量在三者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太湖种群受精卵的C18∶2、C18∶3显著高于温州种群受精卵 ,而温州种群流产卵的DHA要显著高于太湖种群受精卵。温州种群受精卵和流产卵在C16以下的脂肪酸 ,其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此外 ,本文还讨论了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与流产的关系及脂肪酸组成对出苗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受精卵 流产卵 氨基酸 脂肪酸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丰花草——浙江茜草科一新归化种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末 丁炳扬 +2 位作者 罗清应 郭忠海 陈贤兴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0-521,共2页
首次记载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latifoliaAubl.),一种原产南美热带地区的茜草科植物,为浙江归化植物一新记录,并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对其入侵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植物园引种或农作物种子贸易而无意引进浙江温州的。
关键词 阔叶丰花草 归化植物 入侵途径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柑愈伤组织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勇 陈娴婷 王君晖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采用玻璃化法对瓯柑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瓯柑愈伤组织在含5%二甲亚砜(DMSO)的MS培养基上预培养5d,室温下60%PVS2预处理20min,然后用100%PVS2于0℃处理40min,投入液氮(LN)保存,24h后在40℃水浴中迅速化冻,再用1.2mol/L蔗糖培养... 采用玻璃化法对瓯柑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瓯柑愈伤组织在含5%二甲亚砜(DMSO)的MS培养基上预培养5d,室温下60%PVS2预处理20min,然后用100%PVS2于0℃处理40min,投入液氮(LN)保存,24h后在40℃水浴中迅速化冻,再用1.2mol/L蔗糖培养液洗涤3次.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检测,其存活率可达85.62%.冻后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6-BA0.5mg/L继代培养基上,在黑暗中培养生长,存活率可达76.32%.分析讨论了瓯柑愈伤组织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意义,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 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 玻璃化冻存法 芸香科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纹龙蜥不同组织的同工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永普 贾守菊 +1 位作者 陈艳乐 霍晓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9-94,共6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雄性丽纹龙蜥的脂肪体、精巢、肺、肝脏、肌肉、肠、胃和心脏等8种组织中的酯酶、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醇脱氢酶等5种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丽纹龙蜥的5种同工酶存在组织特异性.
关键词 丽纹龙蜥 同工酶 电泳 酯酶 过氧化物酶 苹果酸脱氢酶 组织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