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无人机巡检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魏培勇 金晓武 +3 位作者 焦利 刘瑞 危凤海 刘越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3,共6页
针对传统人工巡检作业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本文在系统总结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安全高效、高覆盖率、高精度的铁路工务无人机巡检方案。结合铁路工务巡检需求,研究铁路沿线周边环境隐患排查、隧道进出口仰坡地灾评估、桥... 针对传统人工巡检作业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本文在系统总结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安全高效、高覆盖率、高精度的铁路工务无人机巡检方案。结合铁路工务巡检需求,研究铁路沿线周边环境隐患排查、隧道进出口仰坡地灾评估、桥梁基础冲刷水害评估等场景下的无人机巡检技术。将无人机倾斜摄影应用于不同巡检场景,结果表明无人机巡检技术可实现高效、安全巡检及成果的数字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无人机巡检 桥基冲刷 地灾评估 隐患排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解的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受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魏少伟 包秀明 +1 位作者 姚建平 吕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8-81,共4页
针对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的预制梁,推导出了考虑梁体配筋及预应力的铁木辛柯梁理论解析解,研究了锚索锚固力、坡面岩土体地基系数、预制梁长度等因素对预制梁受力的影响,揭示了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锚... 针对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的预制梁,推导出了考虑梁体配筋及预应力的铁木辛柯梁理论解析解,研究了锚索锚固力、坡面岩土体地基系数、预制梁长度等因素对预制梁受力的影响,揭示了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锚索锚固力作用下,坡面岩土体地基系数的变化对相同长度的预制梁最大弯矩与最大剪力基本没有影响;在相同坡面岩土体地基系数条件下,随着锚索锚固力的增大,预制梁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锚固 装配式框架梁 理论分析 铁木辛柯梁 理论解析解 受力特征 预应力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探地雷达图像层位智能识别与状态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杜翠 戴天 +2 位作者 王科盛 张千里 刘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87,共4页
针对有砟铁路路基层位探地雷达图像人工追踪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路基层位智能识别与状态评价技术。根据多条线路现场实测数据建立样本集,基于YOLO v5和U-Net训练智能识别模型,提出了层位厚度、道床-基床界面平整... 针对有砟铁路路基层位探地雷达图像人工追踪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路基层位智能识别与状态评价技术。根据多条线路现场实测数据建立样本集,基于YOLO v5和U-Net训练智能识别模型,提出了层位厚度、道床-基床界面平整度评价指标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有砟铁路路基层位智能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精度,且U-Net模型识别效果优于YOLO v5模型,识别、评价结果与人工追踪结果偏差较小,满足铁路路基检测工程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铁路 铁路路基 探地雷达 层位识别 图像分割 状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击实下砂粒式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新国 包秀明 +4 位作者 张驰 王峰 杨延强 冯浩 包国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通过试验分析了轻型击实作用下乳化沥青和水对砂粒式乳化沥青混合料试样高度、马歇尔稳定度及空隙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单掺乳化沥青或水试样,掺量较低时矿料结团不利于击实,随着掺量提高乳化沥青和水的成膜润滑作用增强,试样密... 通过试验分析了轻型击实作用下乳化沥青和水对砂粒式乳化沥青混合料试样高度、马歇尔稳定度及空隙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单掺乳化沥青或水试样,掺量较低时矿料结团不利于击实,随着掺量提高乳化沥青和水的成膜润滑作用增强,试样密实性增加,击实后试样高度逐步降低;掺量低时乳化沥青对矿料的裹附结团作用比水强,掺量高时乳化沥青对矿料的润滑作用比水弱,导致不同掺量下单掺乳化沥青试样的高度均比单掺水试样高;由于水的分解作用和成膜润滑作用导致复掺水和乳化沥青试样高度总体上比单掺乳化沥青试样低,且在乳化沥青掺量较多、击实次数较少时更为明显;与单掺试样相比,复掺试样的马歇尔稳定度显著提高,空隙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轻型击实 试验研究 砂粒式乳化沥青混合料 试样高度 马歇尔稳定度 空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错动下隧道的变形特征与重点设防区段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栓科 戴天 +2 位作者 马素健 于佳琪 程素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114,共5页
针对活动断层错动下隧道安全性难题,以常见的马蹄形隧道为例,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以及三维数值仿真计算,分析活动断层错动下隧道变形特征,确定重点设防和监测区段以及隧道断面上的重点监测位置。结果表明:活动断层走滑错动下,围岩、衬... 针对活动断层错动下隧道安全性难题,以常见的马蹄形隧道为例,通过开展室内模型试验以及三维数值仿真计算,分析活动断层错动下隧道变形特征,确定重点设防和监测区段以及隧道断面上的重点监测位置。结果表明:活动断层走滑错动下,围岩、衬砌沿隧道走向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即上盘区域整体变形保持一致,与施加的断层错动量大小基本一致;围岩、衬砌的整体变形沿隧道纵向呈逐级递减趋势,最后稳定且趋于0。随着错动量的增大,断层错动的影响区域逐渐扩大,变形递减的斜率逐渐增大,围岩变形沿纵向变化模式逐渐由指数衰减向线性衰减过渡,当走滑量小于等于1 m时,围岩的潜在破坏区域约为30 m;随着错动量增大至2、3、4 m时,围岩变形近似呈线性且向远离断层方向逐渐衰减。建议监测穿越活动断裂隧道时对断层上盘30 m内重点变形监测,监测隧道断面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强拱腰的应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活动断层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变形特征 设防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