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温州市个案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永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83-88,共6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财政支出国内外理论的发展情况,后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的方法对温州1979-2008年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实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样本区间的数据分析情况来看,温州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本文首先阐述了财政支出国内外理论的发展情况,后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的方法对温州1979-2008年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实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样本区间的数据分析情况来看,温州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得出温州财政支出结构中各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治理的适配性: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的效度及逻辑反思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勋 胡洁人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6,共11页
技术与治理融合已成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和基本特征。技术并非简单植入治理场景并必然产生治理绩效,其赋能、赋权效应存在不确定性。技术运用的适配性是技术能否从工具转换成范式,变革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技术适配张... 技术与治理融合已成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和基本特征。技术并非简单植入治理场景并必然产生治理绩效,其赋能、赋权效应存在不确定性。技术运用的适配性是技术能否从工具转换成范式,变革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技术适配张力和各种适配性偏差,是导致“技术反治理”现象的主因。从“工具—体系—行动”维度,通过适配性视角考察技术与治理互融互促的结构性、本源性逻辑,基层数字化改革应依赖技术嵌入、结构吸纳与社会协同的并进,达成“技术—价值—结构—生态”的多向度适配,实现系统性治理形态升级。技术与治理形成价值层、结构层、生态层互适融合,从治理工具、治理体系、治理行动全面驱动数字化变革。技术治理最终应走向系统性、适配化的整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数字化改革 技术适配 治理效能 “智慧村社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吕金记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2期13-17,共5页
文章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民营企业文化重构可以从构成企业文化主体内容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入手,创建企业价值观—共同愿景—核心竞争力链、企业员工—顾客—相关利益... 文章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民营企业文化重构可以从构成企业文化主体内容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入手,创建企业价值观—共同愿景—核心竞争力链、企业员工—顾客—相关利益者链和企业诚信—协作共赢—创新链,以此来重构民营企业文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寻求更深层的文化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价值观 经营管理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思想在企业文化构建中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吕金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0-62,共3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曾成为推动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文化动因 ,中外企业的发展史也充分证明 ,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义利相通的义利观、忠孝中和的处世观是现代企业构建其文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即从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入手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曾成为推动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文化动因 ,中外企业的发展史也充分证明 ,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义利相通的义利观、忠孝中和的处世观是现代企业构建其文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即从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入手 ,着重探讨如何积极发掘儒家思想精华 ,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企业文化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定位政府角色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志明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7-128,共2页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此必须准确定位政府角色,推进政府行政创新,严格规范政府行为。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政府角色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区块链技术:制度功能、应用边界和实施障碍 被引量:13
6
作者 夏择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关于区块链技术如何提升数字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普遍存在过于乐观的看法,反而不利于其应用。本文以制度经济学范畴展开分析。区块链的确具有外部性内在化、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功能,有助于构建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但将区块链技术置... 关于区块链技术如何提升数字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普遍存在过于乐观的看法,反而不利于其应用。本文以制度经济学范畴展开分析。区块链的确具有外部性内在化、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功能,有助于构建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但将区块链技术置入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审视发现,其应用存在边界,与之相关的“去中心化”、共识、信任等概念也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现有治理结构,因此对治理结构的变革存在局限性。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政府的实施过程中,还会遭遇价值认同问题、资源浪费风险和晋升博弈困境等障碍,可能使得区块链逃脱不开传统府际协同技术的命运。为此可通过加快技术研发和标准建设、加强“高位推动”、优化晋升竞争机制和开展扎根研究来加快区块链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数字政府 政府治理 府际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