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喀纳斯自然保护区6种藓类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剑虹
王馨
姜彦成
吐尔洪江
王虹
-
机构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市第四中学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2005DKA21403)
-
文摘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及扫描电镜方法,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长的6种藓类植物茎、叶的内部结构及其表面的角质层纹饰、疣、孔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垂枝藓(Rhytidium rugosum(Hedw.)Kindb.)叶背、腹面表皮细胞外壁均有细疣状突起,而纵列相邻细胞的壁表面角质层纹饰长,成束状平行排列;山羽藓(Abietinella abietina(hedw.)fleisch.)茎的中轴不明显,中肋背部具棘刺状突起的疣,叶背、腹面的疣倒向凹陷的细胞壁,呈遮盖状;直叶珠藓(Bartramia ithphyllaBrid.)叶背、腹面表皮细胞外壁具泡状隆起,孔不凹陷,孔口被角质层纹饰所遮盖;沼泽皱蒴藓(Aulacomnium palustre(Hedw.)Schwagr.)叶背面的粗疣由凹陷细胞壁中突出,角质层纹饰呈带状,叶腹面孔大,并多在细胞壁相交处呈张开状;塔藓(Hylocommium splendens(Hedw.)B.S.G.)叶背部粗疣呈宽刺状,叶背、腹面粗疣高,上端倒向凹陷的细胞壁;角齿藓(Ceratodon purpureus(hedw.)Brid.)叶背、腹面细胞凹陷不规则,相邻细胞壁厚,具密集的细疣。
-
关键词
喀纳斯
自然保护区
藓类植物
解剖学
-
Keywords
kanas
nature reserve
mosses
Anatomy
-
分类号
S682.35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浅析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剑沁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第四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2,共1页
-
文摘
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出过国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即使不懂英语.只要临出国前突击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再加上一些“人体语言”,就可勉强与人交流沟通了。语言学家博林格曾说过:任何一个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的。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词汇量越大,其阅读正确率就越高,其听力水平和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
-
关键词
中学
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量
写作水平
听力水平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新版高三英语教材听力部分练习的再设计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徐长才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第四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2期44-47,共4页
-
文摘
一、引言
新版高中英语教材的使用已进入高三阶段。这套教材在编写的形式和内容上无不体现出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观。教材在听力内容的选取上赋予了较强的时代感。其信息量大,词汇覆盖面广,句式比较复杂,尤其是高三教材。在高三教材里,听力材料的语段越来越长,语速逐渐加快,难度明显加大。尤其在学生用书里少有选择题或判断题,题型多以回答问题为主,还有少量的表格练习,需要填充的信息多。这对高三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学生对高三的听力课怀有恐惧感,信心不足,有些学生甚至放弃。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有必要对高三英语学生用书里听力部分的练习进行整合和再设计.以重树学生对英语听力的信心,从而提高高三英语听力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
高三英语
英语教材
听力部分
再设计
练习
英语听力教学
学生用书
形式和内容
教学理念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对一道夜雨试题的思考
- 4
-
-
作者
卢成树
-
机构
温州市第四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2014年第11期58-59,共2页
-
文摘
题目(2013年高考浙江卷第7题)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7.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
-
关键词
试题
夜雨
物质文化
月降水量
文化资源
变化成因
下沉气流
上升气流
-
分类号
G634.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人口迁移的案例思考——以在巴西的日本移民为例
- 5
-
-
作者
卢成树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第四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2013年第5期19-20,18,共3页
-
文摘
人口迁移相关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行为条件是“举例”,其内涵是教学情境的设定指向需要通过“举例”。笔者审视湘教版教材认为其内容素材选择是以多个例子说明主要的几个原因。例子之间是并列关系,表述简单,可视为运用演绎法解释了各个因素。笔者对“举例”的前限定词理解为尝试运用一个渗透诸多因素的完整案例。在平时素材的收集中整理了日本一个多世纪移民巴西形成的案例文本,对比有以下的思考。
-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案例
移民
日本
巴西
课程标准
教学情境
演绎法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